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改革20多年来,中国现代经济发展迅猛,对中国女子体育发展影响深刻,一面为中国女子体育奠定了财物保障、时间保障、思想观念、政策扶持等基础,取得举世瞩目的 成就,同时,又因经济变革中存在的问题而制约女子体育的发展,存在体制不完善、竞技体育整体实力不足、经费欠缺资源配置失衡、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大众体育发展不协调等问题.预计未来中国女子体育将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为重点,通过深化体育体制改革、科技训练增竞技实力、夯实学校体育基础、大力推进全民健身、积极培育体育市场等,逐步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使女子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大众体育协调发展,女子体育取得更大成就.  相似文献   

2.
"包容性增长"虽然最初只是个经济学的概念,但其中所蕴含人文内涵与精神实质在许多方面与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相契合。基于这一理念,本文探讨了中国竞技体育发展中包容性增长理念的缺失,主要包括:运动项目发展的不均衡、竞技体育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低效率、运动员文化水平的低下以及运动员社会保障的不足等。在此基础上,文章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竞技体育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途径:1)实现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和区域的均衡发展,促进中国竞技体育的全面进步;2)兼顾效率与公平,实现中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3)全民共享体育发展成果,实现中国的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体育选择非均衡发展战略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在回顾中国体育非均衡发展战略实践的基础上,指出中国体育非均衡发展战略是通过奥运战略、体育社会化、体育市场化三种方式确立的;中国体育发展的非均衡主要表现为区域体育发展不均衡、城乡体育发展不均衡、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发展不平衡以及竞技体育内部发展不平衡;中国体育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必须警惕发展失衡;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体育非均衡发展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4.
中国竞技体育的制度框架是中国竞技体育运行和发展的物质载体,没有体育制度框架的不断改革、发展和完善,中国竞技体育的迅速崛起是不可能的.而中国竞技体育制度框架的改革和发展不是自发和随意地进行的,它从根本上又受到中国人民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文化传统等精神因素的制约和指导.中国竞技体育的崛起是在一定的制度框架中进行的,思想基础是中国竞技体育崛起的思想先导和深层决定因素,思想基础中蕴含着中国竞技体育崛起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制度框架与思想基础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统一于竞技体育发展的具体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还存在诸多问题,包括竞技体育管理部门与单项体育协会职责模糊,脱钩后单项体育协会运行不畅,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改革效果不佳,竞技体育保障体系建设仍然粗放。中国式现代化理念对竞技体育政会关系、单项体育协会治理、后备人才培养、运动员保障体系的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引价值。基于此,提出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高质量发展对策,包括理顺政社关系,创设政府与单项体育协会联动机制;明晰职能范围,完善单项体育协会内部治理结构;深化体教融合,探索后备人才培养方式;多元主体参与,建立复合型一体化运动员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残疾人竞技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分析了四川省残疾人竞技体育事业发展历程与现状,指出四川省残疾人竞技体育目前主要存在管理机构建设不健全、残疾人竞技体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优势项目不多等10个方面问题;就推进四川省残疾人竞技体育发展提出了加强有关政策法规的执行力度,完善省残疾人竞技体育协会的功能,成立省残疾人竞技体育运动管理中心,加大残疾人竞技体育的投入,拓展残疾人竞技体育经费来源渠道等9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文献调查和观察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对竞技体育全球化与中国竞技体育现代化的关系及其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果: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既和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密不可分,又最易为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的人群所接受.鉴于此,体育的全球化趋势来势迅猛;中国竞技体育只有融人体育全球化,才能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同时,如果离开了中国,体育也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全球化.竞技体育的发展注定被纳入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念及其实践过程中;中国竞技体育融人体育全球化的特点和应注意的问题分别为:以参与国际赛事为载体、两者双向互动、从主要服从于政治的需要到回归促进人类和平和谐发展的本质规定;警惕体育全球化带来的负效应、处理好体育全球化与竞技文化多样化的关系(尤其在"竞技体育的全球化决不能等同于竞技体育的西方化"方面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在国际性体育组织中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8.
对当前我国竞技体育若干重要问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目前有关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的争论与批评中,情绪发泄多于理性思考,直觉判断胜过逻辑分析。对我国竞技体育在新时期进一步发展而言,仅有情绪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学会理性思考。研究针对我国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之间的矛盾、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奥运金牌、我国竞技体育与世界接轨几个热点问题进行了剖析,为人们理性的看待和认识我国竞技体育中存在和面临的现实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体育产业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竞技体育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原因在于中国竞技体育运行机制和体育产业之间的关系还不明确,社会公益体育发展水平偏低,这成为阻碍我国竞技体育乃至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只有竞技体育、公益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中国的整体体育事业才能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后奥运时期中国体育应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中国体育面临发展不协调的历史问题 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的精彩表现彰显了中国竞技体育的巨大成就和"奥运争光计划"的圆满完成.然而,竞技体育并不是体育的全部.当我们沉浸在北京奥运的成功和金牌总数第一的巨大喜悦中时,青少年乃至国民体质的每况愈下、体育产业的稚弱也在提醒我们,"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并未同步实现,当前中国体育面临着发展不协调的重大问题:一方面,中国体育发展呈现出严重的内部不平衡.  相似文献   

11.
从我国竞技体育观存在的不和谐问题,探寻竞技体育思想变革的方向,阐明竞技观变革的时代背景与现实意义,进而提出树立“育人夺标,和谐世界”的国家和谐竞技观,这为实现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推进和谐中国建设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论大众竞技运动与精英竞技运动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与竞技运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两者都有普及与提高的问题 ,精英竞技运动的发展不是建立在大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基础之上的 ,其发展的基础是竞技运动在全社会的普及。传统的认识存在许多缺陷 ,导致在实践中产生很多偏差。讨论了大众竞技运动与精英竞技运动的异同 ,分析了西方国家管理与发展竞技运动的模式、中国发展竞技运动成功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说明了应如何理解所谓大众竞技运动与精英竞技运动协调发展的问题 ,最后从 5个方面探讨了大众竞技运动与精英竞技运动协调发展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3.
竞技体育的政府一元投资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和竞技体育自身发展的需要.竞技体育资金来源的问题是涉及到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我国竞技体育的资金来源多元化是体育社会化的发展方向,是体育产业化的发展要求.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竞技体育产业化进程的加快等因素,我国的竞技体育多元投资格局将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14.
中美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美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分析两者的管理机构、运行模式及其效益,并结合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借助于美国NCAA的成功经验和系统科学的管理办法,探索适合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合理模式,为我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办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为我国高校竞技体育改革与发展,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体教结合”的命题提出已有30多年历史,“体教融合”业已成为体育界和教育界都非常关心的课题。本文探究体教结合、体教融合的缘起,以及体教结合、体教融合的最终目标和“理想像”,对中国竞技体育的问题及体教结合、体教融合的动机与意义进行剖析。中国的竞技体育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面临着“金牌”的成本和意义问题、运动员高淘汰率和人的成本问题、运动员文化素养和全面发展问题、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不平衡问题、竞技体育与青少年体质落差问题、竞技体育与精神文明建设落差问题等。“体”的这些问题可以通过“结合教”“融合教”乃至“回归教”得到不同程度的解决,而“结合教”“融合教”应是过程,“回归教”应是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竞技体育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竞技体育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奥运争光战略"的重大举措,是中国竞技体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问题。采用文献资料、社会调查、比较研究等方法对河北省竞技体育产业化经营的现状及发展对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了河北省竞技体育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河北省竞技体育产业的发展途径与对策,具体需要做好加强对竞技表演市场的培养和管理、切实提高竞技比赛的实力两方面的工作,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运动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7.
为厘清竞技体育内生动力的概念以及更好地审视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中的动力属性问题,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分析了政府与社会、市场在竞技体育发展中的动力特点。研究认为,竞技体育的原发性价值主体是人,人和人的需求是竞技体育发展需关照的核心价值主体与需求。社会和市场与竞技体育的内在价值主体和需求联系紧密,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内生动力。竞技体育的政治功能是被现代社会发展所建构出来的一种功能,当竞技体育被等同为“为国争光”的体育,政府成为了竞技体育发展的内生动力。但竞技体育不应当被等同为“为国争光”或“争金夺银”的体育,因为那将会窄化甚至异化竞技体育的意涵。研究建议,在满足人的需求基础之上,将国家需求与之同构,有利于建构竞技体育发展的内生动力链条,激发发展源动力,形成良性发展循环。  相似文献   

18.
中国竞技体育人力资源调控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对中国竞技体育人力资源调控及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中国竞技体育人力资源调控是促进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竞技体育人力资源调控的目标是根据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对竞技体育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发挥竞技体育人力资源对竞技体育发展的最大价值;竞技体育人力资源调控可分为横调控与纵调控:人力资源调控遵循优势互补、优化配置原则、以人为本和系统整合原则;中国竞技体育人力资源调控需在三个方面予以重点实施:一是健全人力资源调控体系;二是加强人力资源的硬件建设;三是加强人力资源的观念及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随着21世纪竞技体育职业化、商业化的发展,世界各国间竞技体育竞争日趋激烈,促使选择一种合理而有效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凸显其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性。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就目前国内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国家模式、个人模式、高校模式和俱乐部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虽然迫切希望找到并建立针对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一种更为有效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但事实情况却是每种培养模式各有利弊。促使中国竞技体育应对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取长避短与优化整合,才能逐渐形成适应中国未来竞技体育发展的人才培养之路。  相似文献   

20.
运用双框架模型对中美竞技体育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认为:①从显现性框架分析,美国竞技体育国际竞争力一直稳定处于高位,而中国则呈现以2008年为峰顶的倒“U”型发展特征,且与美国还存在一定差距;②从解释性框架分析,美国竞技体育国际竞争力已趋于顶峰,而中国稳步提升;③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潜力巨大,但短时间内难以赶超美国;④“举国体制”有利于中国竞技体育显现性竞争力的提升,但与美国社会办竞技体育的发展模式相比,市场、社会在竞技体育发展中的作用发挥不足,不利于高经济性项目、高欣赏性项目的发展;⑤坚持“举国体制”、承办2022年冬奥会有利于中国竞技体育显现性竞争力的提升和冬季项目的发展,但同样存在竞技体育项目布局转型的困难和群众体育基础薄弱的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