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运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乡土社会变迁中的民族传统体育进行分析.认为:民族传统体育诞生并发展于中国传统乡土社会中.随着中国乡土社会变迁,民族传统体育由“群体”走向“个体”、由“封闭”走向“开放”、由“礼俗”走向“世俗”.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继承民族传统体育中传统礼俗文化精神,遴选出既有显著“个性化”又具有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予以推广,并借鉴其它民族或西方国家传统体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以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  相似文献   

2.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而文化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和谐的思想保证.实现文化和谐,要着重处理好主导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关系,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的关系,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关系,文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代乡村传统教育体制走向终结以及乡村新式教育发展滞后,促使了20世纪20年代乡村教育运动在江苏、山东、四川、河北等地的兴起与迅速发展,乡村教育的发展激活了乡村师范教育.1927年,陶行知先生率先创办南京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使乡村师范教育得以在江苏迅速发展.之后,河北以保定区域为代表,各县纷纷设立乡村师范教育机构,特别是河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则转型为农村师范学校,实施了一系列发展乡村师范教育的改革措施,河北成为继江苏之后近代乡村师范教育发展的典型区域.近代乡村师范教育不仅改造了学生,改造了学校,甚至改造了农村社会,推进了近代中国乡村师范教育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4.
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阶层对整个乡村社会有重要的影响。他们掌握着主要的文化资本,拥有文化的权力,能够将乡村中延伸的国家权力、传统的家长制父权和文化权力三者结合在一起,对乡村实施文化教化。乡村文化阶层实施文化教化的途径有仪式、乡村文化活动以及个人修养等方式。通过这些方式,乡村文化阶层对乡村社会起到传承文化、维护社会规范以及培养乡土情感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论20世纪中国乡村小说的基本传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村是2 0世纪中国文化裂变的阵痛中心,也是2 0世纪汉语文学最重要的话语资源,因此乡村小说便成为2 0世纪汉语文学中成就最高的领域。站在今天的认识高度,从作家的主体立场、审美视角、叙事策略,及其在现代性建构中的意义等角度进行考察,2 0世纪乡村小说呈现出三种基本传统:从鲁迅到韩少功是以知识分子立场、文化批判形成的启蒙传统;从废名、沈从文、孙犁到汪曾祺、贾平凹是以知识分子立场、人性审美形成的诗化传统;从赵树理、柳青到高晓声、路遥是以农民立场、现实视角形成的“史诗”传统。这三种传统,在90年代出现的乡村小说《白鹿原》中实现了全面整合与超越。《白鹿原》由此获得了将中国乡村小说推向成熟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繁荣发展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利用乡村传统文化、发展乡村特色文化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山山鼓作为乡村文化的一部分,在区域文化与经济发展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在通过分析通山山鼓文化对当地的影响和其史学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保护与"活态"传承山鼓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科学"与乡村的现代性转型紧密相连,在一个世纪深深楔入乡土中国,取得至高无上的正当性与合法性。当代文学文本中,它在革命/启蒙语境改造国民性,参与主流意识形态的规训和政治动员,主导乡村经济、社会建设,在当下的现代化致富中型塑"霸权"并破坏乡村小传统。由此,"科学"由革命伴侣、启蒙导师到现代之子、致富先锋、传统之敌的形象嬗变和魅力话语,反证着革命中国、现代中国的变迁。  相似文献   

8.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的社会美育需求是怎样的?艺术在介入乡村建设的社会美育过程中怎样才能更大程度地发挥作用?通过对中国乡村在物质环境建设和现代化进程中的艺术文化需要分析,呈现出艺术在赋能社会凝聚力、生活文化的可持续性等方面的重要性。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社会美育可以从志愿者服务、文化艺术赋能乡村产业化、第三方介入等方面进行,艺术介入乡村的社会美育带给乡民的是共同参与过程中获得的自信心和具有持久生命力的美的物质和精神生产。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不同的民族都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人类精神家园建设的课题。从历史角度看,由贫穷走向现代化,由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是经济发展整体的运动过程,伴随着物质生活生产方式的变化,同时将出现的是精神生活的相应变化。历史以多元发展的同时又常以悖理的方式向所有发展中国家提出一个时代性的价值文化问题,即如何建设与现代化进程协调一致的精神秩序,使现代化在不伤害民族情感的条件下顺利进行。我们近年来所讨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正是对历史内在逻辑的自觉意识,儒学作为中国文化的轴心,在现代社会中究竟有没有存在的价值?这是现代化过程中迫切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毛泽东同志说:“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关于建构中华民族当代竞技体育精神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发展变迁,需要建构与之相适应的竞技体育精神文化.建构中华民族当代竞技体育精神文化,必须科学地解决承传传统的问题,同时,应立足当代中国实践,以中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发展的目标及当代世界竞技体育发展的趋势为逻辑起点,并解决好对待西方竞技体育精神文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从横向看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渐形成 ,世界经济已被纳入全球共同发展网络 ,中国已加入WTO。从纵向看 ,中国社会正在发生历史的转型 ,即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从计划经济转向现代市场经济 ,社会价值观越来越多样化 ,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冲突表现出了普遍化、尖锐化和复杂化的趋势。这种冲突集中表现为传统文化价值与现代文化价值、中国文化价值与西方文化价值的冲突。  相似文献   

12.
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孔子的人文关怀精神始终闪动着别样的光彩。它以“仁”字贯穿始终,通过修身治学的博爱精神、积极入世的实践理性以及快乐主义的生活理想,形成了一套理想化的个人生存模式和社会发展模式,对后世影响深远。重新探究孔子的人文关怀之精粹,对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构建当代人文关怀之殿堂,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早期现代化是在外力挑战下被迫启动的。政府作为应对挑战的主体,应当是现代化的倡导者、组织者、执行者,然而政府作用长期错位,以致错过了数次现代化的良机。殖民主义者的侵略、社会动荡与失控、传统执政文化熏染下的保守心态是其中主要原因。从辩证的角度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历程中的政府作用,吸取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现代心身疾病与古代传统体育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人际关系所构成紧张状态的复杂因素,以及现代心身疾病所产生的心理应激,导致个体脆弱器官心身病患,充分地表现在现代工作辛劳过度、情绪紧张、不良生活习惯和极不平衡的心态等应激源。因此,本文根据古代传统体育疗法的特点,探讨古代中华传统养生方法对现代病的治疗疗效,以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和谐视野下我国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融合与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教育的基础,也是社区体育影响源。大学体育与社区体育的结合,一方面,实现了大学各种资源的资源共享,减少了资源浪费,促进了高校体育的科研和改革、推动了大学体育的发展;另一方面,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加快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为和谐社会构建全民族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做出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解决中国当代社会发展问题为目的的和谐社会理论,尽管不是一种直接的文化改造理论,但由于其强调的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核心观念相契合,从而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深度结合。它一方面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带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另一方面又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深入指明了方向。从中国传统文化改造的层面把握和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有助于我们对这一理论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的认识,并进而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李新德 《池州学院学报》2011,25(2):52-55,61
传教士出身的汉学家自明末利玛窦以来不计其数,然而像苏慧廉这样在中西宗教文化交往中影响深远的汉学家并不多。苏慧廉致力于中西文化交流及对中国宗教的研究,尤其是在中国宗教经典研究及翻译领域。苏氏早期的汉学研究是直接服务于在中国的福音传布,致力于基督教与中国社会文化的会通;后期的汉学研究则透过著书翻译和讲座,促进中西宗教文化交流,尤其是在佛教的西传方面做出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新、旧最佳铅球投掷角度公式的实践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验证新、旧最佳投掷角度公式的真实性,运用最佳出手角度标志线,对新、旧公式进行了抽样检验.结论:新公式与实践相吻合,传统公式则严重偏离实践;新公式的标志线可使运动员准确、直观地掌握适合于自己的最佳出手角度.建议:将田径教材中的传统最佳投掷角度公式换成新公式.  相似文献   

19.
彝族祭祀性体育的功能主要在于娱神、娱鬼、自娱及娱人,其表现形式可分为竞技性体育、娱乐游戏、体育舞蹈三类.这些活动源于其先民的生产生活需要、古代战争与军事活动,而原始宗教祭祀活动则是其最初的源头.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方面其祭祀的成分和功能正在弱化,体育的内涵逐渐与现代体育的竞技和健身内容对接,演变成民族体育、民族文化甚至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却又坚硬地存续下来,成为展示民族精神、尤其是民族认同的重要内容.因此,进一步研究彝族祭祀性体育,其意义是重大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体育教学主体性的提出,体育课程设置与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的整合取向,成为体育教育的主导思想。体育教学的主体取向,一方面要注重主体德性、心智和身体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还要尊重学生需要兴趣,教师的素质特点。这样就可以使主体积极能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创造性地学习。在体育课程的开发中,应注重多样化、个性化的思路,尊重地区文化、学生差异、环境资源、师生的个性,才能使体育课程设置更合理,教学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