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当前,我国正在开展应用型本科高校试点工作。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存在师资不足和实践教育环节不足等问题。本研究试图借鉴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经验,结合校企合作、事业单位养老改革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探讨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教育在这些方面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2.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校企合作的探析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基本分析,结合对德国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实验室及科技园区的实际考察,对教学体系、校企合作模式等进行调研后分析,对德国的双元制、双轨制职业教育的理解,提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3.
高葛 《大学教育》2015,(8):9-10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在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和应用技术研究等方面成绩显著,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本科高等学校要树立产教融合、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建立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工学结合人才模式,建设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注重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4.
应用型本科高校走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之路是必然趋势,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与市场脱节、师资队伍工程实践能力不强、学生实习实践基地缺乏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通过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积极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为社会服务的办学方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突出技能培养的课程模式、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等鲜明特色,为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供了诸多启示。我国高职院校应学习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成功经验,坚定高技能人才培养方向,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核心,建立高职院校教师准入制度,走校企合作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不来梅哈芬应用科技大学为例,介绍了德国应用型高等教育在专业建设、教学管理、教学方法与内容方面的特色,启示我国应借鉴学习德国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突出专业特色,强化校企合作,改革教学方法与内容,提高应用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双元制"高等教育是德国"双元制"教育在应用科学大学的发展。极强的实践性和应用导向性是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的突出特征,与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办学理念相吻合。近年来,在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快速发展。合肥学院从2016年开始,借鉴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与德国埃姆登/里尔应用科学大学和德国大陆集团合作开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双元制"高等教育专业,探索开展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国际间校—企—校协作育人平台,创新了校企双元融合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为我国地方应用型高校走出一条产教融合国际化协作育人之路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校企合作达到产教融合是普通高校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对应用型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应用型大学应作为毕业生和行业及企业之间的桥梁,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服务经济发展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文章对高校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近几年山东交通学院开展直通就业的企业实践、企业里的教师工作室等机制进行了研究,为应用型大学探索符合实际需求的发展道路提供了对策。  相似文献   

9.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应用型师资队伍的重要途径。通过推进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行业组织主导型三种校企合作模式,坚持产业链和教育链有机融合,建立校企合作利益共同体,搭建课程教学研究、校内实验、企业实践、应用性技术研究、社会服务和国际合作交流等六个平台,加强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师资队伍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0.
深入推进应用型大学课程建设产教融合,既是破解应用型大学发展瓶颈问题的基本途径,也是回应我国一系列政策文件最新导向的现实要求。世界主要国家在促进应用型大学课程建设产教融合方面已经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英国的“三明治”模式、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模式,都在课程体系设计、课程教学过程、课程建设制度等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教融合经验。借鉴国外经验,我国应不断优化产教融合视域下的应用型大学课程建设的制度框架,完善课程建设校企合作模式,打造课程建设校企合作共同体,促进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过程产教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1.
杜云 《教育教学论坛》2014,(22):105-106
德国双元制大学是企业与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内合作的产物,培养在技术、经济、管理和社会工作第一线从事生产和管理的实践型、应用型高级人才,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便是其中之一,本文以该校为例介绍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特点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校企合作教育对于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不可低估意义.介绍了德国、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校企合作教育发展概况,包括历史沿革、法律法规、机构设置、主要模式等方面·分析了这些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对我国应用型本科开展校企合作教育的启示,主要包括: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及配套政策;加强机构与职能建设;积极探索适合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3.
校企合作教育对于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不可低估意义.介绍了德国、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校企合作教育发展概况,包括历史沿革、法律法规、机构设置、主要模式等方面.分析了这些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对我国应用型本科开展校企合作教育的启示,主要包括: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及配套政策;加强机构与职能建设;积极探索适合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4.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内涵式发展必由之路。以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为例,做好合作顶层设计,明确责任到位,促进形成长效合作的协同育人管理机制,是确保校校企合作的持续健康发展、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行业趋于多元化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产生了变化,传统的大学教育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大学教育模式改革势在必行。以往的大学以学术科研为基础,忽视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使得学生走出校门后不能很好地适应工作岗位。在这种背景下,实施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本科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本文将以应用型本科大学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为依据,探索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大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与综合性研究性大学相比,由于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有其特殊性。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借鉴国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对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7.
新建应用型大学以建设和发展应用型学科和专业为主,培养从事专业实际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这就决定了新建应用型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内在逻辑是:以应用为指引方针,对应用型与非应用型、专职与兼职、教学型、教学科研型及科研型教师进行分类指导是根本原则,提升教师个人及整个师资队伍的应用能力是核心战略,而提升能力的基本途径则是加强团队合作,校地、校企、校际合作和国际合作。应用指引、分类指导、能力提升和合作途径等四个基本问题,都贯穿着体制机制的建设与创新,乃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界长久以来存在着大学办学院抑或学院办大学的争论,地方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如何处理学校层面与院系层面的关系问题:谁主导?谁主动?校企合作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的突破口。研究基于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2017年"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项目教师调查数据,分析学校层次和院系层次的组织转型对校企合作(状态、形式、合作深度、学校合作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学校层次的"校企合作指导及激励"对校企合作的紧密性、稳定性以及相关专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导性影响较大;学校层次组织转型对校企合作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院系层次组织转型的相应维度产生影响,院系层次转型的各维度都能显著影响校企合作状态;从转型类型看,学校层次和院系层次转型均深入的类型,校企合作质量相对更高。基于研究结果,建议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应立足于二级学院应用型的建设,从大学办学院向学院办大学转变;在组织转型中,注意处理好学校层次与院系层次的协同,学校层次特别要加强校企合作的指导和激励,将之制度化,以形成对院系和教师的明确指引和有力激励。  相似文献   

19.
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高校在专业发展过程中,需要行业企业深度配合与参与,但在高校开展校企合作时,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容易陷入困境。从博弈论的视角出发,以转型期应用型大学——重庆三峡学院为例,运用合作博弈方法分析高校与行业企业合作的"合作班"和"定制班"人才培养方式,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突破校企合作困境的有效途径,能有效保障学校、企业、学生的三方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李梦卿  余静 《教育与职业》2021,993(17):26-3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德国劳动力市场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对劳动者提出了新的技术技能要求,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同劳动力市场的不匹配问题日益严重.为了缓解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与需求的矛盾,德国"双元制"大学应运而生."双元制"大学作为一种新型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对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之间的联结与渗透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双元制"大学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培养了一批理实一体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其自身政策逻辑的双元性、运行机制的完整性都充分展现了该类院校发展的生机和活力,也为我国本科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