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5 毫秒
1.
引进西方对话理论来建构我国的教学对话理论,必须经过两个转化:一是用教育、教学的眼光审视对话理论,把它纳入教学体系和教学情境中来,实现对话理论向教学对话理论的转化;二是吸取对话理论的合理部分,与我国的文化传统和教学经验结合起来,实现由西方对话理论向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对话理论的转化。教学对话的内在机制是:话题选择、对话展开、话题深入、话题解决。  相似文献   

2.
“对话”走进教育视界,始于20世纪后期的西方国家。在我国,引进对话理论是近年来实施课程改革时的事。“对话”的引入,促使教育内容发生了变革,深化了课程改革,有利于未来教育朝更具对话精神的方向发展。对话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视点,我们要正确理解、全面把握“对话”的内涵,最重要的有这样几点:对话不是简单的交流,而是平等的沟通;不是简单的接纳,而是内容的理解;不是简单的了解,而是精神的共享;不是简单的言说,而是生态的互动;不是简单的协商,而是真理的显现。对话是一个挑战传统教育的字眼:知识观从“固化独白”走向“关系活态”;课…  相似文献   

3.
教苑新语     
<正>◎教育国际化不是西方化——教育国际化应该具有双向的影响,我们不仅要用先进的国际教育理念培养中国学生,还要用中国文化影响外国留学生。一方面,在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我们一定要有文化自信,要看到中国教育的优势,不要盲目地追赶超越;另一方面,教育国际化不是西方化,更不是美国化,……教育国际化的最终目的是在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中碰撞,找到适合本土国情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4.
从教育学史到教育学术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用”为目的、向西方倾斜而自我否定的学术心态、公式化的创作方式和形式化地追逐西方学术新潮以便迅速在中国加以运用等的结合,是中国现代教育学的重要传统,它导致了中国教育学在文化上的双重隔绝:既隔绝于中国文化历史传统,也隔绝于西方文化历史传统。要改变这一状态并使教育学保持必要的文化张力,理应把传统教育学术纳入研究视野,从教育学史拓展到教育学术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刘京海 《上海教育》2009,(13):38-39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文化如此,教育也是如此。因此,在先进教育的融合中,忽视或者拒绝中国元素的传承,是有罪过的。 不能简单地说西方教育要看东方教育,我们东方教育也必须看西方教育,走东西方教育整合之路,才是我们的教育发展之路。 我们可以从西方教育的先进理念来重新审视或演绎中国传统教育,这样,中国传统教育这个宝库才能真正有效地开发。  相似文献   

6.
20世纪是中国全面引进、吸收和消化西方教育理论的世纪。在吸收西方教育理论的过程中,中国教育理论自身的主体性却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教育理论的交往和对话应该以承认并促进各自主体性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中国教育理论获得新生的关键是重塑其自身的主体性,这离不开吸收现代西方教育理论的长处并激活中国传统教育理论中的精华部分。  相似文献   

7.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美家庭教育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伟大的文明成果,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发明家,然而到了近代却远远落后于西方。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深层的原因是东西方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传统及社会文化传统。教育不能脱离文化环境,教育反映不同社会文化内涵和底蕴。中国的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长期受着传统文化的熏陶,深深植根于儒家传统文化的厚土中,总是一代代潜移默化地传承积淀着中国文化。因此,家庭教育的改革和提升,需要立足本国优秀文化传统与特色,吸收其他文化的有益成分,建构适合自己文化的教育理念。本文拟就选取西方发达国家之一美国…  相似文献   

8.
傅雷是中国当代杰出的文学翻译家、艺术理论家及艺术鉴赏家。《傅雷家书》不仅是写给儿子傅聪的"家书",而且是写给当代亿万中国青年必读的"国书"。他的艺术教育理论的主要特征是: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与应用;热爱伟大的祖国和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忠诚地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善于学习借鉴西方先进艺术理论与方法;科学地把艺术教育与培养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修养,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的艺术教育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徐悲鸿和刘海粟都是我国杰出的画家,美术教育家,一生致力于以中国传统精神为主体消化融合西方文化艺术的事业。在面对怎样对待和改良中国传统美术这个问题上,始终坚持中西融合的方式,引进西方的色彩学、解剖学、透视学理论,同时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美术的精华。他们的艺术作品及思想对二十世纪中国美术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二十一世纪之初,重新认识两位大师,将对现代美术创作有所启迪和裨益。  相似文献   

10.
我国教育哲学发展初期经历了"听着西方讲""照着西方讲"的历程,带来先进思想的同时造成中国教育哲学自我话语的隐匿。我们只有通过"自己讲"才能确立话语主体地位,实现中国教育哲学自我的觉醒。"自己讲"通过"讲自己"而实现,因此教育哲学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需要"自己讲"作为话语前提,还需要"讲自己"以构建话语的"中国范式"。但教育哲学中国话语不能局限于传统,也不能自说自话,要注意古今融通、中西融合,凸显出我国教育哲学研究的时代精神和国际视野,并能够在国际平台上与国际学界进行对话交流,在对话中得到国际的接受和认同。  相似文献   

11.
我校已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我们应深刻认识这项活动的重大意义,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切实开展好这项活动,并在以下五个方面取得实效:1.要在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取得实效,2.要在全面提高党员素质上取得实效,3.要在增强党的基层组织活力上取得实效,4.要在加强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取得实效,5.要在推进学校的各项工作上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2.
根据比较教育学的原理和文化的多元性理论,列举事实,试图阐明:对中、外中小学数学教育的种种特点,往往不能简单地、轻易地概以“优点”或“缺点”,而盲目地“继承”或“拿来”,在中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相似文献   

13.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我国一项基本的法律原则,我们用以审判的"事实"究竟是绝对事实(客观真实),还是相对事实(法律真实)?在司法实践中,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发生冲突时不能把两者对立看待,应在联系的观点下全面看待这两种真实。  相似文献   

14.
The question motivating this paper is whether or not there can be standards governing the evaluation of truth claims in religion. In other areas of study — such as physics, math, history, and even value‐laden realms like morality — there is some widespread agreement as to what constitutes good thinking. If such a standard existed in religion, then our approach to teaching religion would need to change. This paper, however, is a prelude to examining such a question. In it, we briefly explore whether or not religion should even be included in public education. After concluding that it should be, we then look at whether we should pursue questions of truth in discussing religion or whether truth should be bracketed. If matters of truth are bracketed, what is lost? If questions of truth are pursued in our public school classrooms, what standards of evaluation should be applied to them?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国情与课程改革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不要从中国国情出发的问题,当前学术界存在着适应国情论和不问国情论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其中,不问国情论是新课改理论专家所坚持的,它承认新课改脱离国情,认为适应国情论是过时的观念,国情是可以改变的,课程改革不必适应国情而贵在适应潮流和真理。这些认识,值得商榷。第一,关于要不要适应国情的论争,贯穿于20世纪的中国历史进程,而历史发展的基本结论是只有适应国情才能获得成功。第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适应真理,这个真理就是教育的一般规律、现代教育的基本规律和中国现代教育的特殊规律。适应真理最核心的工作,不是脱离国情去宣扬空洞的理念,而是要深入研究中国基础教育实际,全面把握中国教育的国情。第三,国情是一种动态的社会历史存在,人创造历史又为历史所创造。国情不能随心所欲地改造,只有深刻地洞察国情,积极利用国情资源,具有历史责任感和主体能力,才有可能积极改善国情。由此可见,不问国情论是站不住脚的,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坚持从国情出发的思想原则。为了健康地推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深入揭示课程改革的国情制约性规律,努力全面地、辩证地、理性地认识中国国情,能动地适应中国国情。  相似文献   

16.
教育中的榜样:伦理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教育中榜样的研究,涉及事实与价值两个层面.以往大多基于事实层面进行讨论,而忽视了相关价值问题的探讨.事实上,榜样因具有符合主体价值取向的优秀品质而被选取为学习的目标.在教育中,他们可以将品质具体化并激励学生的成长.以关注"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为中心的美德伦理学启发我们,为有效地发挥榜样的教育意义,应以"成为榜样那样的人"为目标,注重人的品质与理性,选取涵盖履行了责任的主体与践行超责任的主体两种人为榜样.具体讲:了解学生"想成为的人",建立"榜样库"供其自主选择;重视学生的理解与反思;提供践行机会;注重"品质中心"的评价与反馈.  相似文献   

17.
共识真理论与相应真理论有着不同的思想主张,它认为真理是自为的,而不是自在的,真理的证成依赖于交往共识,而不是与客观现实在相符,真理的发展有赖于主体的演绎,而不是建基于“基本现象”。从共识真理论的一系列思想主张及思维方式出发,将建立起民主化师生关系的现实基础,学生的经验将由封闭走向开放,知识教学将由构成走向生成,教学的主观效应将得以突显。  相似文献   

18.
吴江市实验小学在认真梳理学校发展历史、深入探究学校办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办“生动.大气的教育”,这一教育主张是对“求真”精神的生动践行。基于对“真”的哲学思考,认为教育“求真”应求规律之真,求现实之真,求可能之真;生动的教育是对现实之真的适度尊重,大气的教育是对规律之真的自觉皈依,“生动·大气”的教育是对可能之真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育中的若干认识误区——基于数学哲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数学教育中,某些认识对数学教育观的影响既是显性的,也是隐性的。如,"数学是绝对真理"、"数学等于逻辑"、"数学教学应该强调公理体系"、"数学教学应该很抽象"、"学数学就是做题"等观念,这些偏颇的认识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20.
江苏教育史是中国教育史的一个重要部分 ,是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编写江苏教育史 ,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以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为指导 ;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处理好古代、近现代和当代各卷的关系 ,充分体现江苏教育的地方特色 ;在人物评价中 ,必须注意全国与江苏标准的统一 ,着力解决写作中的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