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职业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工作,将专业教育与就业教育、毕业与就业有效地衔接是当前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就职业教育中开展"校企合作就业"的可行性、必要性和目前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校企合作就业"后产生的预期效果进行了探讨,提出"校企合作就业"是职业院校和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当前大学生就业已从"精英就业"转变为"大众化就业",由此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因而必须从人才培养模式上提出解决办法。本文结合目前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自己的认识,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
"试就业"作为一项国家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帮扶制度,它通过提升大学生实际操作技能,促进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深入考察,畅通了大学生就业之路。在目前"试就业"实践中,高校的应有职责与作用被忽视,用人单位参与的激励机制有待强化,学生权益保障难,参与热情不高。深入发挥"试就业"的就业促进效用,必须重视并充分发挥高校的相关职责与作用,强化针对用人单位的参与激励机制,切实保障"试就业"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人口多、劳动力多,特别是农民多,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就业问题在我国是一个不可回避而且必须解决好的大问题.目前,全国城镇每年需要就业的劳动力约2400万左右,还有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出来.要促进社会就业,必须发展职业教育,普遍提高城乡劳动力的就业、创业能力.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需求的变化,就要把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作为促进城市就业的重要措施,特别要加强新增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城市就业率.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实行城乡统筹,一方面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都需要加强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水平较低,缺乏职业技能,必须在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使广大农民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要求,这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性任务.  相似文献   

5.
高职就业基地的拓展,不只是单纯增加就业基地的数量,更为重要的是,增强与用人单位合作关系的深度、广度和密度,提高以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为主、兼顾其他的综合效能.高职就业基地的拓展,必须创建品牌,提供和推销优质教育产品和优质服务;必须以文化搭台,科研演戏,构建校企深化合作机制;必须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战略;必须建立"订单式"培养模式.要高度重视和应对高职就业基地拓展过程中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教育部"就业导向"政策的正式出台,职业教育学界对"就业导向"问题也开始进行探讨.职业教育确实必须坚持就业这个大的方向,否则就失去了其本职的使命.但就目前来看,仍然有一些理论与实践方面的问题有待探讨.只有解决与之相关的诸多问题,就业导向才能真正发挥出自己的作用.而且,在坚持就业导向的同时,还不能把事情引入绝对,而要在实践中采取理性的做法.  相似文献   

7.
提高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民族地区、学校、学生的利益,西部高校面临就业的区位劣势,西部民族地区高校目前在就业现实中存在少数民族大中专毕业生总体上就业率有下降的趋势,就业领域分布具有地域性特点,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意向倾向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毕业生就业能力受到制约等。这些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西部高校必须从遵循国家就业政策,拓宽就业思路;充分利用西部的资源优势和大开发政策;实施"一把手"工程,健全就业工作机制;创建丰富的就业资源体系等方面提升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高校的职业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主要是形式被动式、应急式和"零敲碎打"式,这些指导形式内容单一、零散,缺乏系统、完整的课程体系。大学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必须由过去单纯地针对毕业生转向全体学生,并将就业指导纳入大学教育的常规内容。本文首先对当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基本情况,接着分析了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最后提出了一些关于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实践创新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近年来农科类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认为影响农科类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毕业生自身的素质。同时分析了目前植物生产类人才模式培养中与现代农业要求不相适应的环节,提出:提高植物生产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必须突出"博专相融、文理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前,社会上对财经类专业英语的"渴求"和中专学生英语能力的不足形成鲜明的对比。为了提高中专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社会输送"适销对路"的技能型人才,中等专业学校必须重视财经类专业英语的教学。本文就此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可供参考的改革设想。  相似文献   

11.
试论高职院校和谐就业文化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定位职业性的特征和"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决定了就业文化应当成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和谐就业文化与毕业生就业工作水平、校园文化氛围和校企文化对接程度等有关.目前,高职院校就业文化建设存在着对就业文化作用认识不足、参与人员单一、过于重视高就业率和忽视校外人员的传承作用等问题.因此,要构建高职院校和谐就业丈化,必须要构建就业文化建设体系,确保就业文化建设在和谐校园文化中的突出的地位;要开展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树立就业文化全员共建的意识;要注重校园文化载体和阵地建设,营造良好的就业文化氛围;要开展就业文化交流,促进校企文化互动.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公平就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目前,大学生就业的不公平现象主要表现为就业规则的不公平和就业过程的不公平,其成因主要有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不够成熟、现行大学生就业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用人单位的利益驱动等.构建大学生公平就业环境必须构建全国统一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实现就业信息共享,必须进一步健全大学生就业法律保障体系,严格执法.  相似文献   

13.
龙泳伶 《文教资料》2013,(5):131-132
高校辅导员一方面必须具有无私奉献的爱心、持之以恒的耐心和润物细无声的细心,另一方面必须具备系统的就业指导理论知识,灵活的倾听和沟通能力,掌握必备的评估工具和指导技巧。只有"心"、"力"兼备才能开展个性化的深度就业辅导,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在实现"人职匹配"的同时提升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4.
伴随我国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前提在于其在校期间综合素质的发展.而在目前大学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以及目前我们正处于"信息社会"这样的大背景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准备是否充分同样对其就业竞争力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分析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所处的社会背景出发,探讨大学毕业生做好就业信息准备对于提升其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性.并进一步具体探讨了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可资利用的就业信息收集途径及其在利用就业信息时应注意的技巧.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建设和大学生就业工作是相互联系、彼此影响的关系.文章在和谐社会视角下分析大学生就业工作存在的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意愿与现实不符、就业结构性矛盾等"不和谐现象",从分析"不和谐现象"存在的原因出发,以因溯果,提出了促进大学生"和谐就业"的具体措施,指出必须从社会、学校和学生等三个层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6.
本文回顾了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沿革,针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分析了目前我国现行大学生就业制度存在的问题,探讨新形势下,特别是"更难就业季"背景下的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就业心理调适是"高职"工作的着力点,必须搞好调查,掌握就业心理特点,加大教法改革、优化教学活动、构建就业心理阳光文化、建立就业心理调适长效机制,优化就业心理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18.
杨端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22(1):123-123,128
失业是与"在业"、"就业"相对的一个概念,是指在劳动年龄范围内,有就业能力且要求就业的劳动者没有就业机会的社会经济现象.它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失业者仅限于依据有关法规和政策应当保障其就业的公民;第二,失业必须是处在未能实现就业的状态,既包括从未获得就业岗位;也包括失去原有的就业岗位后,未获得新的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19.
就当前就业形势,提出从"软""硬"两个方面着手对大学毕业生进行教育与指导。"软"就是要转变就业观念,做好投身到基层工作的思想准备;"硬"就是要提高包括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在内的综合就业能力,打好扎实基础。全面提升就业质量,必须以"硬"为基本,以"软"为关键。  相似文献   

20.
实施"互助就业",是解决就业难题的新探索.正确实施"互助就业",必须深入进行思想发动,积极开展模拟演练,全力进行对策公关;必须坚持资源共享、团结互助,坚持群众第一、大胆创新,坚持积极指导、服务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