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文学教育的价值追求与理念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精神的核心是“人”,文学教育的本体性价值在于“精神立人”。文学教育的价值追寻将文学引向美育的境界。走向美育的文学教学,注重体验、强调对话,崇尚创造,并且在文学教学方法上,追求与汉语文学习的传统经验、与学生的文学接受心理和文学阅读行为全面对接。  相似文献   
42.
评课,是有效促进课堂教学和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作为一位教师,我们都有过评课和被评课的经历,但是,多年来,我们的评课是不是达到了促进课堂教学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目标?我们是否对一堂课应该如何上、到底怎样的课才能评为好课、由谁来评课、评课评什么、怎样评等等问题了然于胸?我们的心中是否拥有评课的科学体系、科学手段和方法?评课仅仅止于评课吗?所有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探究和深思。重视评课,是时候了!本期话题 语文评课:评什么?怎么评?@黄耀红 @刘秋泉  相似文献   
43.
语文有家吗?它的家在哪里?追寻语文的家园,言下之意是不是说语文迷失于异乡的小路上?那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迷路的?为什么会迷路?如果要去寻找,北斗在哪里,灯光在哪里,路径在哪里?  相似文献   
44.
正早春时节,走进安仁县一中,校长周济龙对前来采访的我们说,懂得了一棵树,也就懂得了一个人。懂得人,才会懂得教育。此刻,他领我们驻足于一棵百年香樟下,树干如抱,枝柯蔽日,细脆的鸟语在繁枝密叶间跳荡。满眼新绿的生态,与他的深色西装、洁白衬衣辉映得刚刚好。这一次,我们一改先问"人"问"课"的惯例,而从"树"开始采访。从自然生态到精神生态看得出,在周济龙心里,校园的每一棵树都是知音与故人,是一中人的师长与同道,亦是他们的孩子  相似文献   
45.
汩罗在前进     
唐之享副省长的批示 汨罗是区域性推进素质教育的典型,是我省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帜。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汨罗素质教育发展状况如何呢 ?刘际雄等同志深入汨罗调研采访,写出了《汨罗在前进》的报道,读后令人振奋。汨罗的同志在成绩和荣誉面前,没有止步,而是以崭新的视角审视自己的教育实践,虚心学习外地的经验,把自己置于新的起跑线上,开拓创新,不断深化,不断前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施全面素质教育,这是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给我们提出的任务。我衷心希望全省教育系统要深入贯彻第三次全教会精神和全省教育科技工作会议精…  相似文献   
46.
优秀的作品往往是作者刻骨铭心的生命体验和独到深刻的生活感悟的结晶。因此 ,高质量的阅读活动需要阅读主体的生活体验和生命激情的充分投入。解读一篇作品 ,我们所要了解的不仅是作品写了什么 ,或怎样写的 ,更重要的是透过文章语言的表层形式 ,调动自身的生活体验与认识 ,挖掘作品的言外之意 ,领悟作品的深层内涵 ,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从这个意义上说 ,阅读是对作品的艺术再创造 ,带有阅读主体的个性色彩。同样读一篇作品 ,学生和教师的阅读感受很可能迥然有别。教师一眼带过的地方 ,在学生看来 ,或许就有若干个疑点和难点 ;教师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47.
读和阅读教学是两个不同的心理认知范畴。阅读教学既要符合阅读活动的共性,又要体现教学艺术的个性。应该说,有计划地学习一篇课文与随意读一篇佳作,学生的收获是不尽相同的。阅读教学往往带有较强的目的性,它强调有层次、有系统的言语能力训练,注重阅读规律的探寻,讲究思维、情感品质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点。在教学实践中,一堂课的教学目的应视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已有知识结构和能力发展现状而定。现行教材中的每篇课文或每个单元前均列有重点训练目标,教材编者规定或提示的这些教学目标,有利于广大教师克服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但是,…  相似文献   
48.
唐代司空图曾以“不着一字 ,尽得风流”作为含蓄的艺术至境。其实 ,语文教学与诗歌创作一样 ,强调“以少少许胜多多许”。课堂上的“空白地带” ,就是指学生自由发挥、各显身手的活动时空。表面上看 ,教师在这一“地带”的活动似乎是一片“空白” ,实际上 ,学生正通过自我感受与领悟 ,经历着由“山重水复”到“柳暗花明”的认知心理过程。课堂上的“空白地带”是否安排得科学合理 ,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和“引而不发 ,导而弗牵”的教学水平。“不着一字”的诗歌意境能引发联想与想象 ,往往蕴含着读者再创造的无限空间 ;而在…  相似文献   
49.
黄耀红 《湖南教育》2000,(15):54-56
荷花映日的六月。一位生长于天府之国、被誉为“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来到了湖南浏阳。他 ,就是李镇西 ,中国名校———成都市石室中学的一名语文教师。18年前 ,这位醉心文学的青年在三尺讲台前迅速调整自己的人生航向 ,将文学梦托付给教育。他高扬民主、科学、个性的教育旗帜 ,以不泯的童心、朋友式的爱心和坚定执着的事业心实践着自己的教育理念。他接过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的火炬 ,追随苏霍姆林斯基坚实的脚步 ,坚信“以心灵赢得心灵 ,用人格塑造人格” ,在基础教育的王国不懈地思考和探索 ,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 ,迸发出闪光的教育教…  相似文献   
50.
“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的一项重要实验,它针对汉字难认、难记、难写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的“费时多、负担重、效益低”的弊端,冲破小学语文教学“先识字、后读书”的传统模式,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多种功能,使学生“边识字,边读书”,以达到提前读书、提前作文,提高语文能力的目的。从播种、耕耘到收获,“注·提”实验在三湘大地已历经十几个春秋。辛勤的园丁是怎样培育这朵教改之花的呢?(一)1983年冬,在偏远的湘西,吉首民族师范附小有了全省第一个“注·提”实验班。与全省许多好的小学相比,无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