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学生心理档案卡》对2051名大学新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6.63%的学生在至少一个因子上得分高于3,各因子症状检出率前4位分别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其他;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青年常模存在显著差异;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之间、不同性别、专业,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而不同民族学生在各因子上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西安体院体育专业学生抽取样本60人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并与普通大学生样本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按心理不适水平的五级评分标准,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心理问题上属于轻度水平:2)体育专业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样本在躯体化和强迫症状两个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3)体育专业低年级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和精神病性等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高年级学生;4)体育专业男、女大学生在各因子上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体育院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首都体育学院2006级544名新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发现:新生的各因子均分明显低于全国大学生平均水平(P〈0.01);除了在躯体化、敌对和其他(包括饮食和睡眠情况)三个因子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外,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在其余诸因子分均高于体育专业学生,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民族传统体育系新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等七个因子上的均分也明显高于其他体育专业新生(P〈0.05或P〈0.01)。这说明体育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体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非体育专业的学生;体育专业中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4.
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运用 SCL- 90 (症状自评量表 )对西安体院体育专业学生抽取样本 6 0人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并与普通大学生样本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1)按心理不适水平的五级评分标准 ,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心理问题上属于轻度水平 :2 )体育专业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样本在躯体化和强迫症状两个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3)体育专业低年级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和精神病性等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高年级学生 ;4 )体育专业男、女大学生在各因子上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肥胖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体质健康现状与体育锻炼行为调查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依据对苏州大学2007级162名肥胖大学生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发现:(1)肥胖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阳性检出率达到9.26%,其中男生的强迫症状因子占比例最高,而女生的敌对症状因子占比例最高;(2)肥胖大学生的9项症状因子的平均得分均高于全国青年常模,但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部分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3)肥胖男生的所有因子得分均低于女生,焦虑症状因子中存在显著性差异;(4)肥胖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整体上呈现出“城市高于农村”的区域特征。  相似文献   

6.
研究采用心理健康量表(SCL-90)对230名家长(家里有子女进入大学开始住校)进行调查。最终206名有效被试结果如下:总体看大部分中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也有部分人心理健康有待于调整;不同性别中年人在心理健康偏执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女性偏执水平显著高于男性;不同居住地的中年人在心理健康躯体化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农村中年人躯体化程度显著高于城镇中年人;不同文化程度中年人仅在躯体化表现差异显著;独生子女父母与非独生子女父母面对孩子入学其心理健康状况不存在显著差异;子女离家对中年人的影响较大,心理健康各因子大都达到极其显著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066名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2.9%的体育专业独生子女大学生有中度以上心理障碍,非独生子女则为6.6%;体育专业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体育专业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且人际关系、强迫(P〈0.01)和抑郁、焦虑、敌对(P〈0.05)五项因子差异具有显著性;来自相同地区的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但来自城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且差异具有显著性。建议高校根据不同的学生群体,开展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生也应更多地参加体育活动,以改善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湖南湖北部分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选用SCI-90量表对168名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查.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略低于国内其它专业大学生.与国内青年常模相比,除一项因子外.其余各项均高于对照组,并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内蒙古三所高校的680名大学生完成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的团体测试。以期了解内蒙古地区大学生生活事件的一般状况及其与人格特质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事实依据。结果表明:(1)男、女大学生在受惩罚和其他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余因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蒙、汉大学生在学习压力因子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城、乡大学生在学习压力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2)随着年级的增加,生活事件对大学生的影响程度在逐渐增加,大三达到最高点,大四开始下降。(3)内外向因素对生活事件没有显著的影响,神经质因素对生活事件有显著的影响;神经质和精神质可以预测生活事件的应激程度。  相似文献   

10.
选取辽宁省沈阳市民办高校大学生3694名,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使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数据管理与统计均采用SPSS19.0软件,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得出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整体水平一般,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因子对其心理健康水平影响较大的结论.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在性别上差异显著;在年级上差异不显著,在专业上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1.
通过自编的IAT(内隐联想测验)测得大学生内隐自尊是普遍存在的,蒙汉大学生在内隐自尊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相关分析得出外显自尊与心理防御机制中的不成熟性防御机制和心理健康状况中的各维度存在显著性相关;心理防御机制中的不成熟防御机制、中间防御机制、掩饰因子与心理健康中的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不同自尊类型个体在不成熟防御机制中的投射、幻想、抱怨和躯体化上存在差异;高自尊个体(两种高外显自尊)在心理症状各维度上显著的低于低自尊(两种低外显自尊)个体。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Williams H.Fitts编制的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台湾林邦杰修订的第三版)和适应于我国中学学生标准化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714名高中学生进行测量,研究高中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蒙汉高中生自我概念总分及各因子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分呈显著负相关;蒙古族高中生的自我概念总分、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自我满意、自我行动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分呈显著负相关;汉族高中生的生理自我、自我行动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分呈显著负相关;生理自我、自我认同和心理自我对蒙汉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体育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卡特尔16PF人格测验量表,对河北体育学院大学生进行测查,发现体院大学生在专业有成就、创造能力、在新的环境中有成长能力的个性因素方面缺少最佳的心理品质。体院大学生亦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等5项因子得分均高于常模,具有显著性差异。建议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化、课程化,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手段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北京广播电视大学101名远程学习者进行测评,测评结果显示,有10.7%被试者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在躯体化、人际关系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他们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几个因子得分高于全国成人常模,但无显著差异。但是强迫症分量表和精神病性分量表的p值小于0.05,说明有显著差异,提示我们这些测试的学习者相对于国内正常人群而言,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低。因此进行心理干预十分必要,对于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应进一步诊断治疗。在其它各因子上均低于全国成人常模,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调查分析了太原市4所中学的高一高二年级414名学生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观,结果表明:1、高中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比较全面和科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趣较高;学生关于自身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认识比较欠缺;2、高中生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观在性别、文理科、年级变量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3、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的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对其的兴趣和需求的两个维度上没有差异;4、高中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与对其的兴趣之间有显著高相关。  相似文献   

16.
体育院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心理健康测查表(PHI)》量表,对652名体育院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体育院校大学新生躯体化、抑郁、焦虑、病态人格及兴奋状态因子心理问题检出率相对较高;与全国常模相比,焦虑、病态人格、疑心、脱离现实与兴奋状态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生源地的体育院校大学新生脱离现实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专业、家庭经济条件的体育院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篮球、健美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验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结合认知进行的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多纬度的影响.方法:抽取江西师范大学SCL-90调查中心理因子得分≥3分的学生23名,采用分项形式对大学生进行认知-运动干预实验.结果:实验组干预后各心理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得分.健美操组在强迫、偏执性因子方面差异显著(p≤0.05);篮球组在抑郁因子上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敌意因子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篮球与健美操的认知-运动干预能促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发生积极变化.  相似文献   

18.
通过选用 SCL- 90量表对 1 68名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查 ,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略低于国内其它专业大学生 ,与国内青年常模相比 ,除一项因子外 ,其余各项均高于对照组 ,并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实习期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在中小学实习的师范大专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体育专业学生的强迫症状、恐怖等5个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有显著性差异或非常显著性;非体育专业学生的躯体化、强迫症状等9个因子分与国内常模比较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的差异;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学生的人际关系敏感、焦虑与偏执等也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武开蕾 《职大学报》2011,(6):118-120
目的了解职业院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随机抽取某职业学院811名新生进行SCL-90测试。结果:除躯体化因子外,其余各项因子均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性显著,尤以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得分较为突出。结论:本次调查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不高,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有必要积极地开展心理干预,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