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
湖南省中学生体育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中学生体育认知总体水平较高 ,男生好于女生 ,体育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趋势。按社会学标准 ,体育人口达 5 2 15 % ,处于较低水平 ,存在学生爱体育而不爱体育课和喜爱的运动项目不能运用于健身的矛盾现象 ;男女生之间在运动场地和运动时段的选择上存在明显差异 ,并在体育锻炼组织形式上表现出强烈的独立自主意识 ,具有自由松散性、个性化和小群体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对粤西城乡30所学校的2197名中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其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特征与需求现状.研究表明,粤西城乡中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以骨骼力量项目为主,肌肉力量项目缺乏.课外以中等强度运动为主,但大部分学生体育活动不足.近半数的学生锻炼行为处于"行动阶段".无组织的个人随意活动及与同伴一起活动是其主要的课外运动形式与方式.近四分之三的学生近一年参加过至少1次有组织的体育竞赛;校运会的参赛比例最大,但覆盖面不大.9成以上学生希望有更多课外运动时间,近7成学生渴望有人指导其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尤其是乡镇高中生.  相似文献   

3.
对广东省大中学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第一,“阳光体育运动”实施过程存在差异。在校期间大学生锻炼主要集中在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中学生则以早操、大课间操为主;在离校期间高校学生锻炼比例高于中学生,80.00%以上的乡镇中学生不参加锻炼;在锻炼项目选择上大学生呈多元化状态,中学生则相对集中。第二,实施效果均不理想。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学生比例均在10%以下,大学生比例相对较高;大学100%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城区、乡镇中学只达到83.33%和66.70%;大中学校学生《标准》测试结果及格率大于85%的学校比例较低,远未达到目标。第三,阳光体育运动实施高校总体上优于城区中学,城区中学优于乡镇中学。  相似文献   

4.
为了改善中学生假期体育无人组织的现状,真正达到每天锻炼1 h,尽快提高学生的体质,采用文献资料和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广州市中学生假期体育和学校、家庭、社区体育联合、互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中学生假期体育三方联动的初步构思.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女子手球能量代谢特点,以中国队正式比赛为研究对象,分析6名中国女子手球运动员能量代谢特征。在实验室测试了最大摄氧量、无氧阈、最大心率、体重,在比赛现场测试比赛时的心率变化、血乳酸。结果:场上队员比赛平均时间为46.25 min;比赛最大心率平均为181.6次/min(177~188次/min),达到99.6%(98.9%~100.6%)HRmax,比赛平均心率为(154±10)次/min,102%(97.9~107.3%)HR-AT;心率变化振幅平均为16.8次/min;场上运动员在MHI心率区间运动时间比例最高,为47.6%,MAX区间达到17.68%,LMI区间达到16.9%,LI区间达到15.14%,L区间达到2.62%。全场赛后乳酸(3.7±1.4)mmol/L。守门员比赛最大心率158次/分,达83.6%HRmax,全场比赛平均心率125次/min,达83.3%HR-AT,全场结束乳酸1.9 mmol/L。结论:手球比赛是混氧运动,场上队员平均强度在无氧阈强度上下,运动员赛后乳酸水平较低,主要进行有氧运动,但无氧运动占一定比例,负荷强度可达自身极限。守门员比赛时心率与场上队员相比较低。研究认为,优秀手球运动员须具备高水平无氧爆发力和较强的有氧能力。无氧供能水平低,可能限制队员水平发挥。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30名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进行为期16周的健步走结合乒乓球运动干预,探讨健步走结合乒乓球运动对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同时对实验干预结束1年后实验组患者后续运动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以期为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提供一种较为有效、简单且易养成运动习惯的运动项目;方法:定制受试者入选标准,按性别比例1:1选取60名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且各组性别比例为1:1),实验组患者进行为期16周的健步走结合乒乓球运动干预,对照组正常生活(无运动干预且期间无其它规律性运动活动),实验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心理指标、生理指标评定,并在实验干预结束1年后对实验组患者后续运动人数及运动时间进行调查;结果:经过为期16周的运动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而对照组实验前后则无明显变化;实验干预结束1年后实验组80%以上的患者养成了良好运动的习惯,且大部分运动者周平均运动时间在lh~4h之间;结论:16周健步走结合乒乓球运动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且易使患者养成良好的后续运动习惯,因此,认为健步走结合乒乓球运动是一种行之有效且易实施的运动组合,应予以针对性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24周太极拳运动、太极拳结合弹力带抗阻运动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足背微循环功能的影响,并从血管内皮功能探讨运动改善T2DM患者足背微循环功能的机制。方法:将60名T2DM患者分为对照组、太极拳运动组、太极拳结合弹力带抗阻运动组。太极拳运动组受试者每周进行6次、每次1 h的24式简化太极拳锻炼。太极拳结合弹力带抗阻运动组受试者每周进行4次太极拳锻炼(太极拳锻炼方法同太极拳运动组),同时,每周进行2次、每次1 h的弹力带抗阻运动,2次弹力带抗阻运动训练间隔2~3天。对照组受试者保持正常的生活习惯不变。分别在运动干预前后对3组受试者的微血管反应性(MR)、经皮氧分压(TcPO2)、肌氧饱和度(SmO2)、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一氧化氮(NO)、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eNOS)、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等指标进行测试。运用协方差分析探讨运动干预后不同组间各指标的差异,运用t检验探讨组内受试者运动干预前后各指标的差异。结果:1)在运动干预后,太极拳组和太极拳结合抗阻运动组的体脂率、腰臀比、F...  相似文献   

8.
对广东省66所中学因运动致骨折的105名学生及任课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79%的运动骨折见于14—17岁的中学生,以初中学生居多;田径的跳高是运动骨折的易伤项目,足球、跳马次之;运动中跌倒手撑地所致的前臂尺、桡骨骨折达60%;技术动作错误是引起骨折的主要原因。加强对初中学生体育课教学的组织管理和运动的安全教育,纠正错误的技术动作,强化自我保护的正确方法是预防中学生运动骨折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模拟高住组和间歇性低氧组经过四周低氧暴露后,人红细胞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Peroxiredoxin2的变化。方法:男性大学生20名随机分成对照组、模拟高住组和间歇性低氧组,三组从事相同的身体活动、学习和生活作息,模拟高住组每天8hr低氧环境睡眠,间歇性低氧组每天安静状态吸低氧(浓度14%-10%)50-60min,连续4周。三组均在实验开始前、结束后按Bruce方案进行力竭运动,并在安静和运动后取血测试Prx2、MDA。在低氧训练实验开始前一天、实验的最后一天取血测定红细胞数目、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结果:(1)一次性力竭运动后,Prx2的变化不大,而经过四周低氧暴露后,在完成力竭运动前,模拟高住组Prx2有升高趋势,在间歇性低氧组则达到显著性;力竭运动后,Prx2的升高在低氧组都达到了显著性;(2)力竭运动后,三组MDA明显增多,低氧暴露前后低氧组无明显变化;(3)低氧组都未观察到红细胞计数和压积、血红蛋白浓度的明显变化。结论:长时间低氧暴露可诱导Prx2的生成增多。  相似文献   

10.
通过南京市部分学校在实施太极拳教学前后,中学生对传统体育的认识、理解、兴趣、情感、价值判断的调查比较,结果如下:1.太极拳教学前后,受制于中学生有限的理解力,其对传统养生哲学理解还很表浅,学习效果不突出;2.教学加深了学生对传统体育手段的认识,对太极拳的兴趣显著增强;3.在价值观上,教学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判断表示出充分的肯定;4.经学习,学生普遍认为学好太极拳对每个人的将来都是一门极好的运动技能储备。  相似文献   

11.
留守儿童问题已是当今中国社会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与生活环境而产生了诸多身、心问题,而由于农村贫困地区学校的教育条件相对较差,学校教育的不完整又加剧了留守儿童已有的问题.贫困农村学校地处偏远,自然环境相对较好,户外活动可塑性大,是灵活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得天独厚的条件.充分利用农村所处的自然条件,鼓励大学生去贫困农村学校实习,设计和开发适合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课外体育活动,是解决留守儿童体育教育缺失的两全齐美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主要以四川省10所高校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分析法、对比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结合2014年国家颁布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四川高校2015级新生体质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当前四川高校大学新生男、女生的总体体质情况不容乐观,学生体质情况呈现不均衡性和个体差异性的特点.建议坚决贯彻落实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制度,提升政策有效执行力;提高大学体育教学质量,完善学生体育核心素养评价体系;因地制宜,夯实学校体育社团基础,丰富校园体育竞赛活动;强化社会联动机制,构建"家庭+学校+社区"的体质健康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第三方监测制度,落实学校体育工作绩效评估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全面了解哈尔滨体育学院2012级学生体质健康情况。方法:采用实验法对哈尔滨体育学院2012级学生进行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男)、坐位体前屈(女)、立定跳远、台阶试验测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论:哈尔滨体育学院2012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整体正常,好于其他普通高校,与同类体育院校状况相当;总体上社体系、体育系学生成绩优异于其他系学生,而人文系、艺术系和冬奥学院学生测试成绩则相对较差;各年级的学生呼吸机能一般,男生平均体质指数稍高,上肢爆发力偏低而下肢较好,各年级女生身体形态发育正常,下肢爆发力和柔韧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校开展田径教学的困境与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进行多年,以往最为普及的田径在教学中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制约,使学生难以接受,于是逐渐退出高校体育教学,而快乐体育成为主流。但是经过多年的实践发现,健康第一的教育宗旨没有实现,学生的体质状况连年下降。研究表明只要从实际出发,使田径课程的改革既要增进健康,又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田径一定能重返高校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15.
体育舞蹈是集体操、武术、音乐和动作技能表现能力于一身的一门课程,它在达到提高身体机能、锻炼身体目的的同时,通过舞蹈元素与形体艺术的结合,在音乐的伴奏下,通过舞的形式诠释"动"的概念,通过技能教育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高了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学习了如何展现自身独特的魅力。运用文献分析、教学实验的方法,对参与北方大学公共体育课程体育舞蹈教学的学生进行了研究。研究的结果上表明:体育舞蹈教学中音乐教育与学生动作表现能力关系十分密切。  相似文献   

16.
为了了解大学生的体育政策态度及对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的影响,对3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合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学生的政策态度对体质测试数据有显著影响,不仅影响到学生日常锻炼行为和体质健康水平,而且影响体质测试数据的准确性。(2)大学生对学校体育政策的态度不容乐观,部分大学生对学校体育政策的内容、执行和效果不认同,对学校体育政策的满意度不高,并存在不严格遵守的情况。(3)高校需要加强学校体育政策宣传,针对学生的政策态度展开政策教育,使学生能够自觉锻炼和认真测验,促进学生体质健康。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学校体育管理制度的变化和不同条件,调查、分析其在体育教学、课外活动等方面的具体反映。健全体育管理制度是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组织保证,与发展学生的体质有着密切联系。好的管理制度直接反映和体现学生体质发展的基本情况,不仅能使学生获得体育知识,增强体质,而且能够受到共产主义品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校女教师作为我国知识分子中的特殊群体,她们的体育消费情况不仅反映了其对体育与健康的认识程度以及从事体育锻炼的效果和体质健康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其教学质量和效果.另外,高校女教师的休闲体育锻炼和消费行为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女教师参加休闲体育的状况将影响学生参加的状况,教师体育消费观念和行为将会影响高校学生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因此,通过高校女教师休闲体育消费特征的研究,探索如何引导高校女教师合理进行休闲体育消费,优化消费结构,无论是对她们自身的发展,还是对学生未来的发展都有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体育课程指导性文件的推行为学生体质健康的促进,为学校体育的繁荣发展,为体育强国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运用历史研究、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新中国体育课程指导性文件的历史沿革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从体育教学大纲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育课程指导性文件的理念走过了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从增强体质、发展素质到培育核心素养的发展历程。未来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体育课程指导性文件的推行,需要加强体育教师核心素养的培育、丰富课程资源并遵从素养达成的内在逻辑,以谋取体育课程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一直以来是国家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从体育的视角出发,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健康水平;哪些测试指标更能科学合理地反映学生的健康状况等问题,是体质测试领域一直关注的话题。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体适能测试的国家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经过多次的调整和改进,体适能的测试也完成了由原来的技能相关体适能向健康相关体适能的转变,对我国学生体质测试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在介绍美国体适能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着重介绍目前美国普遍流行的五种体适能测试系列(FITNESSGRAM健康体适能测试、YMCA青年体适能测试、总统挑战体适能测试、克莱斯勒基金体适能测试和全国青少年体适能测试)的组成、评价和信效度,特别对占主流的FITNESSGRAM规范参考标准进行进一步解读,以期为我国学生体质测试的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