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探讨广州市不同社会分层下社区居民的体育参与情况,为居民进行合理的体育参与提供理论支撑。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结果显示,(1)不同社会阶层人员参与体育的目的不同,以健身为目的最多;(2)体育参与项目上,小球类项目、跑步、散步和广场舞最受欢迎;(3)健身房和小区广场是最受欢迎的体育参与场所;(4)体育消费水平与收入存在相关,收入高的阶层人员其体育消费高;(5)对体育重要性的认知上各阶层存在显著差异。提示社区体育需根据不同的社会阶层的居民开展项目、组建场所,不断提高不同社会阶层人员的体育参与,达到提高居民体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前,农村居民参与体育活动健身的状况不容乐观,运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对下冻镇居民中开展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从武术的角度提出在下冻镇居民中大力开展武术活动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以促使农村居民更好地参与体育健身活动。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小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法等对城镇化下河南省小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现状进行调查,调查发现:河南省小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水平普遍较低;小城镇居民体育消费以实物性消费为主,观赏性体育消费比例过低;强身健体、娱乐享受、朋友或邻居影响等因素是居民体育消费的主要动机;经济条件、缺乏组织与指导和缺乏体育设施是影响居民参与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就提高河南省小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提出相应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了体育特色小镇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的缘起与内涵,指出社会治理重心下移为我国居民参与体育特色小镇治理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方向性引领作用和现实性指导意义。当前居民参与体育特色小镇治理,依然面临居民传统角色的束缚、居民资产权利的悬空、居民参与渠道的限制以及传统制度的制约等困境。提出,要重塑、提高居民参与的主体地位;下移权力,赋予居民参与的合法权力;加强组织创新,搭建居民参与的多元平台;优化制度供给,为居民参与提供有力保障,旨在建构一种新型的基层治理体系,助力我国体育特色小镇治理建设。  相似文献   

5.
常州市城市与乡镇居民体育活动时间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常州地区956名城乡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学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居民体育活动参与时间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城市男女居民每次参与体育活动超过30分钟的人数比例均高于80%,男性居民甚至超过90%。女性每次体育活动超过30分钟者比例少于男性,差异显著;2)乡镇居民每次参与体育活动超过30分钟情况为,男性超过了90%,女性超过了80%。3)乡镇男性每次参与体育活动超过30分钟者的比例最高,乡镇女性居民的体育人口比例最低,男女性间这一比例的差异显著。城市与乡镇之间的总体参与体育活动超过30分钟者比例差异并不显著。城乡居民间,长时间体育活动参与情况的行为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广东省城镇居民体育消费行为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广东省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的总体水平不高,且体育消费增幅缓慢;体育消费结构不合理;体育消费意识薄弱;体育消费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扩大居民参与体育消费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分布在澳门政府机构、私人机构和社会团体的就业居民523人有关参与体育活动的问卷调查以及对澳门本地就业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社会背景和环境因素等多方面的研究,分析了澳门本地就业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特征,并对澳门在后过渡期以至未来大众体育之发展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探讨社区居民低碳体育的基本框架,认为低碳社区体育应该包括低碳的体育意识、低碳的场地设施、低碳的器材使用、低碳的制度安排等.以南京市玄武区为调查对象,该社区低碳体育的基本状况是;社区居民在体育动机、项目的选择、参与方式、体育参与交通到达等体现出相对的低碳性.但需要指出的是南京玄武区本身具有较好的山水资源,结果相对较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低碳社区体育的推进路径:加强低碳教育,倡导社区居民进行低碳体育运动;社区低碳体育要回归自然,要有适宜从事体育锻炼的环境和时段;不断丰富社区低碳体育的内涵;强化社区低碳体育人才保障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城镇居民家庭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吉林省城镇居民家庭体育消费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城镇居民家庭体育消费处于中低水平,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是强身健体和休闲娱乐;消费方式以实物型消费为主,并具有逐步向观赏型和参与型体育消费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通过对盐城市1143名城乡居民参与体育活动强度情况的研究,结果显示:1)男性居民体育活动的强度达到中等偏上的水平;2)女性居民体育活动的强度达到中等水平;3)男女居民之间,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乡镇居民,其参与体育活动的强度及对身体的变化存在性别间显著性差异(P〈0.05),男性体育活动强度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11.
以自我决定理论(SDT)为基础,采用锻炼目标内容、运动行为调节(第二版本)和Godin的业余时间体育锻炼3个量表对664名青少年进行抽样调查,以考察青少年锻炼目标内容、自主型动机和不同强度体育锻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青少年锻炼内在目标可正向预测剧烈、适度和轻度运动,而锻炼外在目标仅可预测剧烈运动;2)青少年自主型期望可正向预测剧烈和适度运动;3)青少年自主型动机在锻炼内在目标与剧烈运动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内在目标与适度运动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基本支持SDT相关观点,但青少年锻炼目标内容对体育锻炼的预测作用具有文化特异性,不同强度体育锻炼的自主型动机预测作用和中介机制不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体育锻炼人群的体质状况及体育锻炼的效果。方法:对研究对象按体育锻炼情况进行分类,分析比较不同锻炼情况下的体质状况差异。结果:广州市成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率达到60.4%,明显高于不锻炼人群的39.6%;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的身体机能、素质水平高于不参加锻炼人群的水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这种作用效果更明显。男女经常锻炼者的BMI总体水平高于偶尔锻炼者和不锻炼者;女性经常锻炼的"腰臀比"水平低于偶尔锻炼和不锻炼。结论:体育锻炼有益于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的提高,对身体形态的改善不明显并与相关研究存在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均衡决策和自我效能在锻炼经历和锻炼行为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肥胖青少年锻炼行为与锻炼经历、均衡决策、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均衡决策、自我效能在锻炼经历和锻炼行为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自我效能对锻炼经历与均衡决策的关系,以及均衡决策与锻炼行为的关系起调节作用;均衡决策的中介效应受到自我效能的调节,并且均衡决策也是自我效能和锻炼行为关系的中介变量.自我效能对锻炼行为起间接中介作用,调节了锻炼经历与均衡决策、均衡决策与锻炼行为之间关系的作用轨迹和特征,促进了锻炼经历对锻炼行为的预测作用,影响了肥胖青少年的锻炼行为.  相似文献   

14.
论"健美操"与"有氧操"的甄别使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我国健身性健美操和竞技性健美操共用"健美操"一词,而给人们在使用时造成的混淆和误区,提出建议:除竞技性健美操使用健美操一词外,其它健身性健美操都应称"有氧操".  相似文献   

15.
幼儿运动心功能测定方法的探索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比较法和实验观察法,对运动方式、运动负荷(包括椅子高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恢复时间等的比较研究,确定了评价幼儿运动心功能的运动模型.同时根据与运动时心脏功能有关的因素制定了评价心脏对运动的适应年能力的指标,即运动心功能指数.采用统一测试仪器对浙江省15862例幼儿运动心功能的测定分析,认为本实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幼儿完成亚极量定量负荷运动时心脏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6.
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合肥市老年人体育健身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合肥市不同性别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的积极性都较高,健身内容与手段呈现多样化,健身活动场所相对固定,参与体育健身的目的较为明确。但是,在健身科学化上还存在不足,缺乏场地器材、缺乏时间、缺乏指导成为影响参与体育健身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以河北省城乡居民锻炼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为依据,选取居民在空闲时间活动的基本情况、居民喜爱的运动项目、运动目的、每周锻炼次数和锻炼障碍等数据进行分析,探寻城乡居民体育锻炼的规律,提出指导性意见,以期对居民科学健身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关于短时多次运动形式的研究在国内极少。本研究结果显示,短时多次与持续长时运动均能有效的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两种运动形式差异不显著;对于力量素质指标的增长,短时多次运动形式优于持续长时运动形式。短时多次运动形式是一种简单易行,且利于健康的身体锻炼形式。  相似文献   

19.
自从2010年美国运动医学学会(ACSM)提出了"运动是良医"(exercise is medicine)这一概念以来,运动对健康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运动与健康之间是否存剂量-效应关系;是否存在着最小或最适宜的运动量;运动量、运动强度和运动持续时间等因素中哪个因素对健康效益起决定性作用等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以"运动强度与健康效益"为主题,综述2012年ACSM年会相关专题的研究进展。由于较大强度运动更有利于心肺耐力的提高,而中小强度更有利于降低代谢异常和心血管疾病所带来的风险,建议对于心血管、糖尿病等病人,在制定运动处方时,出于安全性考虑,应当慎重选择较大强度运动;对于健康人群应适当的鼓励进行较大强度运动。  相似文献   

20.
摘要:为了深入揭示国际有氧运动研究的动态,以Web of Science TM核心合集收录国际有氧运动研究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III分析软件对1969-2015年国际有氧运动研究的3317篇文献进行科学计量和可视化分析,力图揭示国际有氧运动研究的热点与演化进程。研究结果表明:国际有氧运动研究发展呈多项式函数增长趋势,研究的主要力量集中在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形成了以体育科学为主导的多学科交叉群,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有氧运动改善认知能力和心脏功能的效应、有氧运动训练与健康、运动风险、身体成份与身体负荷的演变等方面的研究。近几年来,有氧运动研究不断引入到增强人体健康上,在研究演进过程中心血管疾病、力量训练、运动强度、超重现象、人体的炎症问题、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随机对照实验和抗阻力训练逐渐演化为国际有氧运动研究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