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瑜伽形体练习对女大学生生理指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8,自引:4,他引:44  
为了探讨瑜伽形体练习对女大学生的健身作用及机制,本研究从山东艺术学院随机抽取女大学生45名(年龄为20.12 1.08)对照组(n=220)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而实验组(n=25)则进行为期6个月的瑜伽形体练习,实验结果显示:瑜伽形体练习可以增加女大学生的心肺功能,改变女大学生的柔韧性,有效缓解各种不同程度的紧张与压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身心练习(太极拳、瑜伽)对非临床大学生焦虑、抑郁和压力的影响。方法:210名大学生随机分为瑜伽组、太极组、形体练习组和不运动对照组四组,进行12周每周一次、每次80min的练习,实验前后应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进行正念水平、应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进行焦虑、抑郁和压力的测量。结果:①瑜伽组、太极组练习前后正念水平显著提高(P<0.05),且练习后均与形体组、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②瑜伽组、太极组练习后焦虑、抑郁和压力均显著改善(P<0.05),且练习后各指标均与形体组有显著差异(P<0.05);③瑜伽组、太极组正念水平的提高与焦虑、抑郁和压力的改善没有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长期身心练习显著改善大学生的焦虑、抑郁和压力等负面情绪,并使其正念水平显著提高,但两者之间未检测到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高校开设瑜伽课的实践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调查访问、实验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以山东农业大学瑜伽选修俱乐部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研究,对大学生在瑜伽训练前后的心理和生理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瑜伽训练能明显改善大学生形体特征,提高大学生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机能水平和身体柔韧性、平衡能力;对心理健康的调节具有促进作用。实验证明在高校开设瑜伽课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既有现实意义,又有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4.
普拉提形体练习对女大学生生理指标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了解普拉提形体练习对女大学生生理指标(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身体机能)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探讨普拉提形体练习对女大学生的健身作用及机制。研究样本为在校女大学生60名(年龄为19.12±1.08),其中对照组(n=30)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而实验组(n=30)则进行为期16周的普拉提形体练习,实验结果显示:经过16周的普拉提形体练习后,其中肺活量由2430.7±429提高为3071.68±408,腰皮褶厚度由14.55±2.75下降到12.28±3.01,坐位体前屈由11.61±5.47提高至17.94±5.18。可以得出女大学生经过普拉提形体练习前后的心肺功能、身体脂肪含量、柔韧性等各项指标差异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30名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瑜伽体形组合练习内容进行一个学年的教学实验研究,探讨普通高校开设瑜伽课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职场对女大学生形体礼仪的日益关注,高校对女大学生形体礼仪培养也日益重视起来.厘清女大学生形体礼仪培养内容,构建具有典型性和可操作性的形体礼仪模拟课程及其训练模式,旨在为女大学生形体礼仪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瑜伽练习对隐形肥胖女大学生心肺适能和血常规的影响。在自愿知情的原则下,招募符合条件的隐形肥胖女大学生30名,年龄为(21.76±1.08)岁,身高为(162.54±5.13)cm,体重为(59.35±3.48)kg,无代谢及心肺系统疾病史。实施18周瑜伽练习,测定18周瑜伽练习前后受试者的心肺适能水平及血常规指标。心肺适能各指标测定采用Bruce法,于活动跑台上运动,直至受试者力竭,测试其摄氧量(VO2)、通气量(VE)等气体代谢指标,血液学指标均在每次心肺适能测试前后取肘静脉血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与瑜伽练习前比较,瑜伽练习后受试者BF%显著性降低(P<0.05),最大摄氧量时刻受试者的VE、VO2、二氧化碳排出量(VCO2)均显著性增加(P<0.05);与瑜伽练习前安静时比较,瑜伽练习后受试者安静时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等显著性降低(P<0.05),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数%(GRA%)等显著性升高(P<0.05)。结果表明:瑜伽练习能显著降低隐形肥胖女大学生的体脂含量,提高心肺适能水平;与此同时,还能提高其红细胞系统功能,表现在RDW、MCHC安静值的变化。RDW、MCHC可作为评定机体瑜伽练习前后机体红细胞功能变化的敏感指标。瑜伽练习能提高机体的免疫系统水平,其中主要起作用的是GRA变化;此外还能显著抑制血小板功能。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健身瑜伽对女性形体和柔韧性方面的锻炼效果,对62名中年女性进行分组实验,在训练前后对各组进行身体形态和柔韧性指标测试.研究结论:健身瑜伽对腰腹、大腿部的减脂降围有所改善,对形体改善的全面性效应没有健美操明显,但在柔韧性改善方面,健身瑜伽比健美操效果显。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形体训练对女大学生身体形态与素质的影响,对50名女大学生参加形体训练专修前后的身体形态和五项身体素质水平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一学年形体训练,胸围变化不大,腰围、臀围明显变化;身体素质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有氧运动能力和腰腹肌力量、弹跳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形体训练可改善女大学生的形态和素质。  相似文献   

10.
爱美是人的天性,处在青春期的女大学生更希望具有动人的身姿,高校形体课对女大学生生长发育,纠正不良姿态,塑造优美形体,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形成终身体育能力具有良好影响作用,因此受到女大学生的喜爱,形体课教师优美的形体,芭蕾基训多变的教学手段是吸引女大学生进行形体训练的重要因素,女大学生进行形体训练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全面和谐的发展,并且不断增加自身艺术修养,以达到自然的、和谐的、健康的形体美。  相似文献   

11.
瑜伽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根据瑜伽对人体身心健康具有的各种功效,制定出符合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的瑜伽处方,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课外活动时间对大学生进行为期16周,每周4次的隔天练习。实验结果表明:进行瑜伽处方锻炼能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改善身体形态、增强身体机能、调节心理健康状况。采用运动处方的方式进行课内、外教学具有更强的科学性、针对性、趣味性和易于推广性。  相似文献   

12.
安静状态下女性瑜伽健身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女性瑜伽健身者为研究对象,以心率变异性这一重要生理指标来检测和评价瑜伽运动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样本采用瑜伽健身会馆新入会女性健身会员68人。所有研究对象按照瑜伽运动处方运动1年,测定受试对象在瑜伽锻炼前后安静状态下心率变异性的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以微观和量化的指标来科学评价瑜伽运动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索瑜伽运动提高健身者的生理机能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运动尤其是运动频率对女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方法:某普通高校二年级女生共6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每周运动三次组和每周运动五次组,每组各20人。运动方式:由同一体育教师带领运动,运动强度控制在中等强度,即平均心率为140-160次/min,每次有氧运动1h,持续16周。结论:中等强度的运动可显著提高女大学生的力量素质,耐力素质以及心肺功能,且高频率的中等强度运动使这些素质及功能指标提高的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有氧运动干预方案改善女大学生体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女大学生身体成分和心肺功能测量,为女大学生制定有氧运动干预方案,探讨其对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和生理机能及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影响,阐述有氧运动干预方案改善女大学生体质的机制。结果显示:有氧运动干预方案对女大学生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及身体素质的改善和提高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体育锻炼效果自评量表(EEI)的编制和信效度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1 179名大学生问卷调查数据,对首次编制的体育锻炼效果自评量表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并考察了大学生锻炼效果特征和性别差异。结果表明:EEI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是一个较好的体育锻炼效果自评工具,测量了学生在乐趣、能力、外貌、健康、社交5个方面体验到的锻炼效果;五类锻炼效果均与锻炼行为呈显著性正相关,锻炼乐趣相关程度最高,是学生参加和坚持体育锻炼的最重要因素;男大学生的锻炼效果自评得分比女生高。  相似文献   

16.
在一个学期内对体操专选班学生30人每天进行45分钟的瑜伽练习,在练习前后对身体技能素质和心理 健康进行测试;结果:练习者的应用肺活量、安静时脉搏、VO2max、握力、俯卧撑等反映身体机能素质的指标,以及 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CL-90)、自评焦虑量表(SAS)、自评抑郁量表(SDS)等指标较练习前有显著改善,并具有统计学意 义;结论:练习瑜伽可以强身健体,调节身心,缓解精神压力,使身体机能素质和心理素质水平得到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和锻炼动机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2072名大学生问卷调查数据,对比分析了男女大学生的健康状况、锻炼行为和锻炼动机。结果表明:1)与男大学生相比,女生每次锻炼的时间短,锻炼强度小,锻炼频率低,锻炼坚持差;2)男生的健康动机、能力动机和社交动机比女生强,女生的外貌动机比男生强,乐趣动机的性别差异不显著;3)大学生健康状况和体型的性别差异存在显著性,男生的健康状况比女生好;4)应该通过学校体育制度、体育教学、校园文化等方面的改革缩小在体育行为和健康状况方面的性别不平等。  相似文献   

18.
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行为心理学理论为分析框架,在理论分析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机制的基础上,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机制是具有社会性和心理性特征的,集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约束机制于一体的复杂工程。女大学生的体育需要和动机具有多样性、多向性、多层次性特征。偏倚的行为目标、淡漠的消费意识、不良的行为结构、受限的行为内容,导致大多数女大学生不符合体育人口的标准。心理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家庭因素是制约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主要因素。建议:科学的引导体育认知、培养良性的体育需要、激发健康的锻炼动机、规划科学的体育行为、充实行为的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以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广东省高校瑜伽课开展的价值与取向 、影响广东省高校开展瑜伽课的因素以及广东省高校开展瑜伽课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研究表 明:广东高校开展瑜伽课的主要价值是塑造健康、健美的体形;广东省高校开展瑜伽课的主要取向是由高 校学生自觉参与瑜伽运动的方式来体现的;影响广东省高校开展瑜伽课的主要因素有思想与态度、宣传、 瑜伽教师、锻炼价值与动作等。广东省高校开展瑜伽课存在对于瑜伽的要义和价值认识不足、高校开展瑜 伽课的取向过于单调等问题。鉴于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旨在为促进广东省高校瑜伽课的开展提 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体质与体力活动的相互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体质测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174名常熟理工学院大学生体质、体力活动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男生体质综合得分、体质健康达标率均好于女生,女生体质健康水平亟待提高;男生以参加大强度活动为主,女生参加中等强度体力活动的居多。但是,男女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均偏少,建议大学生应每周参加5次或5次以上的中等强度体力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