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物质性质是中学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文中以初中化学"酸碱盐的性质及其应用"复习教学为例,探讨了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教学以浓硫酸泄漏情境素材入手,引导学生梳理有关酸碱盐性质、反应与应用等知识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形成有意义的知识结构,再基于知识结构进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指导,从而使学生能够运用酸碱盐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并促进学生理解物质性质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企业战略管理实践教学将知识与实际工作情境相结合,使学生获得了一定的职业技能。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师、教材等教学条件还不够成熟,亟待通过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机制、培养"双师型"教师团队和开发与工作过程课程相配套的教材等方法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3.
高等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学工作普遍存在单元主题不明确、教学内容不够体系化的问题,这不利于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系统化学习,对学生英语学习效果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以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实际内容为案例,以提升单元主题教学水平为根本目标,对情境教学法和单元主题教学的概念进行研究,并详细分析情境教学法在高职英语单元主题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达到保证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质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有机物结构决定性质"是有机化学学科的核心思想,学生对"有机物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是伴随具体有机物知识的学习而逐渐发展的。立足化学教学的整体高度,提出了关于"有机物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内容与学习路径的分析框架,从"结构决定性质"的角度分析了苯酚的教学价值,结合苯酚的教学,以增进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认识为方向,阐述了在比较中把握知识间的联系、利用实验强化感性认识、注重归纳概括提升观念性认识等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随着数学教学改革的发展与深入,情景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教学中,把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情感、生活情境联系起来,在教学中恰当地创设课堂情境,能很好地落实数学理念,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实际出发,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使学生在自主探索思考中建构有价值的数学知识,促进学生情感、知识、能力和谐发展。同时,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6.
高职教育要求培养学生智力、素质、知识、技能的和谐统一。在高职数字电子技术的教学中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以应用为主线,以技能为中心进行了基于工作任务系统化的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了原有课程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成性,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技能的培养,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学生的知识生长点、归类概括、新旧比较、变式训练、知识整合、创设情境、培养能力等方面,阐述了迁移理论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从而达到"为迁移而教"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8.
什么知识最值得去教,这是教师每天都要面临的现实问题。以化学观念为统领的教学,注重学科知识与结构的深入理解,重视发展学生的化学思维。以"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为例,分析了知识内容及其教学价值,针对学生学习的困难与发展需要,明确了以"水的电离平衡"为突破口,弄清水溶液中的微粒及微粒间相互作用、溶液中H+和OH-的数量关系与水溶液的酸碱性的内在联系是学习的关键所在。从构建整合"知识—过程"的教学框架、设计能激发学生思考的引导性问题、利用实验事实为学生的理解提供证据、帮助学生建立微观分析思路与方法的角度探讨了主要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教育"重构了现代教育新生态,为图像时代的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带来了新契机和新挑战.通过借鉴可视化教学和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结合可视化翻转课堂、现代认知心理学和图示理论,设计"外国文学"可视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型.通过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教学设计的应用,从课前阶段的知识结构图展示、课中阶段的学生文本分析思维导图、课后的知识延展活动等,将教师教授与学生学习相结合,分析其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通过研究发现,进行"外国文学"的可视化翻转课堂教学时,在课前阶段应合理利用视觉图像资源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中阶段应科学使用可视化工具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课后阶段应进行多元动态教学效果分析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几何教学的实践中,学生往往会产生畏惧心理。学生普遍认为理解定义、性质、定理等不是很困难,但如何灵活有效地应用所学的知识却是难题?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有"接受型"和"探究型"两种。学生比较习惯于"接受型"学习,而我们的教学目的是要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那就必须倡导"探究型"学习。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探究型"学习呢?在几何教学中,教师在教完一章节后,若能回过头来选取教材中某些典型的例题或习题,引导学生重新认识并整合典型的几何图形,揭示问题的本质和各种问题之间的相互联系,帮助学生对整个知识的系统理解,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1.
将情境认知理论引入体育理论课教学中,探讨情境认知理论及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的设计,以帮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提出、解决真实而复杂的问题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  相似文献   

12.
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妥善组织竞赛,有效进行奖惩;教具的有效配合使用四个方面阐述了在生物课堂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  相似文献   

13.
“问题的情境”的创设是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方法之一,所谓创设问题的情境就是给学生提出一定的问题或显示一定的事物,使他们不能单纯地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或探明面前的问题或事物,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那么,如何在小学自然实验课中创设问题的情境呢?近年来笔者从教学实践中得到了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4.
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个具体情境的描述,并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适应了当今高师公共教育学教法改革的趋势。案例教学在教育学中的应用,可以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提高学生的反思性,有利于理论形态与实践情境的结合,并且顺应了当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中国哲学》课程教学方法陈旧、形式单一,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中国哲学》课程教学中引入"问题教学法"、创设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拓学生的思维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主要结合《中国哲学》的特点和笔者长期进行作为选修课的本科《中国哲学》课程的实践阐述"问题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指出教师要实现角色的转变,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浓缩在问题中,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完成从接受知识向发现知识的转变、从学习被动者向学习主动者的转变,真正提升哲学课程开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以"离子方程式"教学为例,对知识的意义、学习内容的层次与关键、实际问题情景及学生的认知过程进行了探讨。围绕学科的重要概念、方法或观念组织教学,把学习活动设计成知识的应用场景,引导学生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中思考学习的内容并用所学的内容进行思考,将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转换成学生有意义的经验和感受,在促进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同时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17.
类比归纳法具有系统性、启发性、推理性、实践性的特点.在基础有机化学的教学中应用类比归纳法,将有机化学中的各类知识系统化,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脉络清晰的知识体系,启发学生思考,在对相关知识的推理、演绎的过程中,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体验式教学是教师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有利方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性质及教学目标客观决定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关键,因此体验式教学在"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是提升教学实效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9.
调查发现,目前中国英语教学的瓶颈问题是"汉式英语"。原因在于汉-英对照的教学习惯导致了学生的机械学习,没有"生成"和建构。自然的语言学习过程包括三个步骤:遭遇实物或情境、积极思考和开口表述。在"生成"中建构英语的教学,强调通过呈现真实的物体或情境使学习者置身英语文化环境,变背诵为思考,在将英语与真实世界相连的过程中生成知识,并建构起自己的英语文化系统。只有这样,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才能脱离汉式思维,相应地也才能说出"英式英语"。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大多数复习课只重视应试技能,轻能力培养的问题,文中提出了构建了小学科学专题复习课模式:即任务驱动——活动探究——概念梳理——巩固应用——质疑释疑。该模式在学生已有基础上展开教学,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内驱力,提供有结构材料让学生自主探究,提高操作技能,发展思维,巩固和深化概念,形成知识网络,最后对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对产生的新问题进行释疑,使认知形成正迁移。整个教学过程是一种"立体式"互动,师生、生生、学生与学具、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媒体之间在特定教学情境中相互作用,促使师生共同发展、共同提高。该复习课教学模式是对以往复习课模式的优化,可以有效提高实验类课型复习课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