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羽毛球运动员战术意识测评及其多媒体训练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图像定格技术,开发定量指标来评价羽毛球运动员的战术意识能力.使用VB语言和无线触键设备研发了"羽毛球运动员战术意识测评和多媒体训练系统"软件.实验结果显示,测试数据能较好地反应羽毛球运动员的专项能力,战术意识和专项跑动能力两项指标均具有较好的运动等级鉴别力.本系统即可用于优秀羽毛球运动员选材,也可用作羽毛球运动员战术意识、专项体能训练成效的定量评价工具,还可以作为羽毛球运动员战术意识和专项体能的模拟训练系统.  相似文献   

2.
优秀羽毛球运动员选材至今没有完整、系统的研究模型。通过文献资料研究、专家咨询、改革实验测试方法以及大样本测试,概括了羽毛球项目的制胜规律;从新的视角论证了羽毛球运动员竞技能力各子结构之间的关系;量化了优秀羽毛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中国优秀羽毛球运动员的选材模型。  相似文献   

3.
羽毛球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训练的绩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选取18名羽毛球专业运动员和16名大学生为被试,以专项情境比赛片段为素材和更能反映羽毛球专项知觉特征的脚反应时为评价指标,对羽毛球专项情境中知觉运动技能训练的绩效问题进行了实验性研究。结果显示:1)与低水平运动员相比,高水平者的知觉判断快速而准确;2)专项知觉训练可以提高羽毛球运动员的判断准确率,尤其是对于水平较高的专业运动员;3)专项知觉训练没有提高运动员的情境决策速度,说明基于专项情境的知觉技能训练对羽毛球运动员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判断的准确性上而不是反应速度;4)专项知觉训练使运动员在进行情境决策时出现了明显的速度-准确率权衡现象。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羽毛球的击球手法要求运动员的动作幅度小、出手快及方向准,即有较强的控制球的能力。而控制球的能力的关键是提高运动员的感知觉的能力。因此,对羽毛球运动感受性敏锐度的研究是必要的。本文选择了一些感受性的心理指标,对羽毛球运动员进行测试,其目的是了解羽毛球运动员的感受性特点及其与专项训练的关系,为选材和训练工作提供一点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根据乒羽项目的共性和差异性、现有研究羽毛球比赛的段落划分,并参考优秀男子羽毛球运动员单打比赛中各拍次数据以及羽毛球项目比赛过程的现实情况,构建优秀男子羽毛球运动员单打比赛中“四段指标评估法”。将男子羽毛球运动员单打比赛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4拍为发接发阶段,510拍为攻防阶段,1020拍为相持阶段,20拍以后为多拍阶段。并将段得分率与段使用率作为评价指标,确定了相应的等级评价标准,运用此标准对优秀男子羽毛球单打运动员进行了评价。该方法在羽毛球其他项目中的应用,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选取16名羽毛球专业运动员和10名大学生初学者为被试,以类似羽毛球专项情境中场上不同位置的动作应答为任务,对评价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水平的手反应时和脚反应时的恰当性进行了实证性研究。结果显示:1)羽毛球练习者的手脚反应时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但相关系数较非专项情境低;2)专业羽毛球运动员的手脚反应时没有相关性,且相关性远低于初学者和其它非运动群体。3)与手反应时相比,脚反应时能更有效的评价运动员的知觉技能水平,是评价运动员知觉速度的适宜指标;4)羽毛球运动员手反应时要明显快于脚反应时,且表现出水平差异,在进行知觉运动技能评价时应注意练习者的性别与水平差异问题。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羽毛球运动员个性特征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省35名羽毛球运动员个性特征的测试、比较和分析不同运动水平运动员个性特征及差异.结果表明:我省不同运动水平的男女羽毛球运动员具有相同个性特征外,优秀男运动员还具有善与别人相处,聪慧、有恒负责,冒险敢为,自信心强等特征、而优秀女运动员情绪较稳定沉着,有恒负责,但较紧张忧虑、自信心较差等特征。建议在羽毛球运动员心理选材时应选拔那些具有适应力强、沉着果断、情绪稳定、聪慧、自信心强的心理素质好的运动苗子。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择了一些身体形态和机能指标,对女子少年儿童羽毛球运动员进行测试。其目的是了解女子少年儿童羽毛球运动员的形态和机能特点及其与专项训练的关系,为选材和训练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我们进行体育运动的基本保证,羽毛球运动要求练习者具有较强的身体素质。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羽毛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训练方法进行归纳与总结,认为专项速度的训练、专项力量的训练、专项灵敏训练、专项柔韧性训练、专项耐力训练是羽毛球运动员进行身体素质训练的最主要的内容。同时提出具体的训练手段和方法,供羽毛球练习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高校羽毛球运动员身体训练现状的调查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访谈和身体测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全国44所高校羽毛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羽毛球整体水平的上升与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提高有直接的关系。并针对身体素质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高校羽毛球运动水平提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腰椎峡部裂是羽毛球运动员的常见损伤,极大妨碍了运动员竞技水平的保持和提高.文章从腰椎峡部的解剖结构和羽毛球运动的特点着手,探讨了损伤发生的病因,提出了一些处理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体育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分析了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特点,归纳了在羽毛球运动竞赛中青少年运动员容易产生的心理障碍,包括动机障碍、情绪障碍、饱和障碍和激活障碍等,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克服这些心理障碍的对策,对羽毛球运动员参赛水平的提高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心理测量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102名优秀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竞赛焦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竞赛状态焦虑水平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运动等级等方面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羽毛球运动的生化分析及在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羽毛球运动的供能系统进行了分析,通过测试比赛运动时间、运动员血乳酸、心率、血红蛋白、血尿素和肌酸激酶等指标,分析了羽毛球运动的生物学和生化特点,并进一步阐述了生化分析在羽毛球运动训练中的具体应用,旨在为羽毛球训练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多球在羽毛球训练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对多球训练的概述体育项目都有针对本项目训练方法、手段,而其方法、手段并不完全一致,在羽毛球训练中多球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训练手段之一,它对掌握羽毛球技术、战术都起若非常重要作用,实践证明,采用多球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特别是少儿羽毛球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加强训练课的密度和强度,对于提高运动员的基本素质和专项素质,完善技术、战术的综合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2羽毛球多球村。1练的实效性与实用。性2.l多球训练的有效性。羽毛球技术动作的形成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学掌握基础动作阶段;第二阶段为…  相似文献   

16.
在认知运动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操作思维的理论内涵进行了重新的诠释与解读,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对其进行验证分析。以新研发的BTL-SW-V1.2操作思维测试软件为研究工具,选取具有典型直觉现象的开放式运动项目——羽毛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运动水平运动员之间操作思维品质的差异。研究发现,操作思维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男子组和女子组羽毛球运动员均表现出了专家优势,健将级运动员显著优于一般运动员。  相似文献   

17.
核心区力量是决定大学生羽毛球运动员力量指标的主要因素,采用功能筛查方法,研究核心区力量训练对运动员专项技能的影响.研究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功能动作测试指标成绩,结果表明,和传统力量训练方法相比,核心区力量训练能更有效提高人体的关节稳定性,并优化运动员的肌肉收缩发力、旋转发力的技术动作,对大学生羽毛球运动员在技术的稳定性上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羽毛球步法是羽毛球运动所必需的专门技术之一,也是合理运用其他羽毛球技术的基础,高质量的移动步法能有效促进其他技术的发挥,灵活快速的步法更是运动员在比赛中取胜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分析羽毛球步法的训练特点和作用,结合训练实际情况,从步法训练入手,总结出了行之有效的羽毛球步法教学手段与训练方法,为广大羽毛球运动爱好者学习、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落点强化练习法对大学生羽毛球运动员的后场球技术的训练效果。方法:两个羽毛球专选班的大学生,一个班级为实验组,采用落点强化练习法进行训练,另外一个班级正常训练。结果: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打点准确率和技术动作衔接性具有显著性的差异。意义:羽毛球应用落点强化练习不仅仅能够提高落点的准确性,还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实战能力和动作衔接能力。落点强化练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手段。  相似文献   

20.
摘要:选取上海市体育运动学校男子羽毛球运动队的14名基本资料和运动成绩相近的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对照组与实验组各7名,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技术训练和下肢整体力量训练,实验组对下肢关节肌肉有针对性的力量训练(非优势侧的力量训练)。通过biodex仪器对下肢膝、踝主要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进行监测分析羽毛球运动员各关节屈伸肌群峰力矩的均值。结论:1)有针对性的训练可改变两侧下肢的差异水平,训练可以减小两侧下肢差距,使两侧下肢肌肉工作能力更加接近。2)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在两种角速度下优势侧和非优势侧的伸肌峰力矩都比屈肌峰力矩大,但都随角速度的增快而逐渐下降,说明青少年运动员的力量耐力很小,经过非优势侧力量训练能提高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力量耐力。3)运动员经过训练后优势与非优势侧关节的屈伸肌群肌力矩的平衡有很大的改善。4)训练前后两侧膝关节等速收缩屈伸肌群峰力矩差异对比分析:对非优势侧的力量加强可减缓下肢肌肉持续的受力过程。5)通过与实验数据发现,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爆发力很难通过短期的训练得到显著的效果,但运动员的最大力量和灵敏性训练在青少年时期是可以提高的,但训练中的负荷和频率要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