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男子赛艇专项负荷过程中气体代谢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ensonnedics2900型呼吸代谢仪通过对八名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专项负荷过程中气体代谢变化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VE、RR、VO2、METS、TV等均呈显出"急骤增加———慢速增加———急骤下降"的变化特征(P<0.05)。RQ、VEO2、VECO2等均呈显出"快速下降———快速增加———慢速增加"的变化特征(P<0.05)。VE、VO2、VCO2等均呈显出"平台"的变化特征(P>0.05)。RQ、VEO2、VECO2等均呈显出先"V"型后"平台"的变化特征。建议:"平台"的时值可作为评价运动员较长时间稳态工作能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运用长期追踪实验法对足球运动员的一般耐力训练作了研究,探讨了三种负荷方法对男子足球运动员肺通气功能的影响,试图为足球运动员一般耐力训练提供一种有效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3.
对随机选取的研究对象在逐级递增负荷运动条件下,同步测定其通气阈和心率阈,目的在于通过对不同耐力水平者的测试结果比较分析与评价,以期对耐力性项目的训练尤其是基层训练或训练水平相对较低的运动员训练给予指导.研究结果表明,摄氧量、心率与采用计算机EXCEL电子表格的绘图功能与人工判别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有效获得在标准递增负荷运动中的心率阈和通气阈;通气阈与心率阈之间有较好的一致性,且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有耐力训练者的心率阈值显著低与无耐力训练者,但对应的阈值跑速却显著高于无耐力训练者;不同耐力水平受试者的最大摄氧量和通气阈值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通气阈占最大摄氧量的百分比却是有训练者低.  相似文献   

4.
世界优秀中长跑运动员训练负荷控制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法、特征解析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世界优秀中长跑运动员的多年训练、年度训练和小周期训练过程的运动负荷控制特征进行研究。研究揭示:全面性和方向性是基础训练阶段负荷控制的基本特征。专项提高阶段的负荷控制特征一般是在逐年大幅度增加专项负荷量基础上突出增大专项负荷强度,而高级专项阶段的负荷控制特征则是以符合个体特征的大强度训练为核心的。研究还进一步表明。决定800米跑和1500跑成绩的最关键的速度因素是400米成绩,而且中外优秀运动员在专项速度方面存在的差距要大于速度耐力的差距。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我国优秀女子投掷项目运动员的多年训练结构特征进行研究.从5个方面进行分析,包括影响运动员成绩的主导竞技能力结构模型、多年训练的年龄结构特征、多年训练的运动负荷特征、心理训练阶段特征、训练方法与手段特征.研究结论表明:中国优秀女子投掷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的阶段划分模式符合实现培养高水平中国女子投掷运动员目标的需要,投掷运动员应注意不同阶段负荷安排的有机联系,各阶段的高强度专项负荷量以逐级递增式安排为宜,优秀女子投掷运动员在多年训练全过程中出现始训早、高峰早、退役早的“三早”现象.对运动项目的研究要把握现代训练的基本规律,并推动运动训练实践更快地发展,已成为我国投掷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递增运动负荷中高水平太极拳运动员的心脏泵血功能,通气功能,摄氧功能较强,尤其是利用氧的能力较强,达到优秀耐力项目运动员的水平。赛后血乳酸恰在无氧阈水平上下,平均心率(陈式175.5次/min,42式167.1次/min,杨式155.1次/min)属有氧代谢的中等强度运动,男、女队员的血红蛋白普遍较高。认为缓慢圆活的太极拳运动能获得如此好的心肺功能反应与太极拳演练时注意拳式呼吸和运动训练强度恰在无氧阈水平及其“意气运动”的特点有关,根据太极拳运动员的氧利用率高,推测太极拳运动,对骨骼肌细胞的内呼吸等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今后还需加强对外周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探讨足球和其他专项运动员通气量变化特征及其可能机理,为运动训练效果的评价和科学选材提供理论依据。选取足球专项运动员、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和普通专业学生共计60人,测试跑台递增负荷运动中的通气功能。结果:(1)足球运动员与训练专业和普通学生每分钟潮气量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在开始和结束阶段。(2)足球运动员与训练专业学生和普通学生相比,呼吸频率存在着差异,在结束阶段差异最为明显。(3)三者每分钟通气量变化不大,无显著差异(p0.05),足球运动员只是在峰值大小和达到峰值的时间先后存在较大差异。在相同负荷的运动中,足球运动员与其他学生相比,只需较低的呼吸就能满足机体运动的需要,这可能是其呼吸能量节省化的表现。在代偿性过度通气阶段,训练专业学生和普通学生的通气量已由峰值开始下降,但足球运动员的通气量却持续上升,这可能与足球运动员长期的耐力训练导致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启动缓慢,调节能力以及呼吸肌力量、速度力量等改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高水平公路自行车运动员急性低氧运动时肌氧饱和度特征。方法:采用交叉设计,通过无损近红外光谱学技术(NIRS)连续监测17名优秀公路自行车运动员常氧和低氧(模拟3 200 m,FIO2~14.0%)急性递增负荷运动时肌氧饱和度、心肺功能及通气指标的变化。结果:1)在4个不同功率等级低氧Δ[O2Hb]均显著高于常氧对应值,Δ[HHb]在50%、75%和100%最大功率时均显著低于常氧对应值,而Δ[THb]在各相对功率等级时无显著性差异。2)低氧时通气无氧阈(VT)和最大摄氧量(.VO2max)对应的HR、SpO2和Power皆显著低于常氧对应值。低氧时VT和.VO2max对应的低氧通气指标(V.E/V.O2、.VE/V.CO2)皆显著高于常氧对照值。结论:反映心血管系统与肌肉代谢耦联的低氧通气反应(HVR)是肌氧饱和度变化的基础,是肌氧饱和度反映肌肉代谢疲劳的重要生理机制。而提高运动员高原低氧时的HVR是提高其耐缺氧能力的基础,是进而提高有氧能力和运动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女子400m运动员和普通女子大学生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气体代谢、红细胞及其关系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安静时,运动员MCHC和MCH是维持其较高Hb浓度的重要因素;运动员红细胞具有耐酸性、抗过氧化能力以及变形性相对较强的特点;气体代谢与红细胞的应激性特点和能力有着密切关系;红细胞对运动负荷的应激变化是评价运动训练效果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长期有氧运动对女大学生呼吸代谢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ensormedics2900型呼吸代谢分析仪,通过观察有氧运动训练前及训练后的女大学生完成递增负荷过程中呼吸代谢变化的比较研究;结果发现:长期有氧运动能提高机体摄氧量、氧脉搏及肺通气效率;剧烈运动时,氧脉搏及肺通气效率的变化特征可作为评价运动效果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国内外优秀运动员在选材学指标和起跳阶段部分运动学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体重和克托莱指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国内优秀运动员小于国外优秀运动员;身高指标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相差无几;起跳阶段腾起水平速度和国外优秀运动员没有差异,但着板角、蹬地角、腾起角和腾起垂直速度均小于国外优秀运动员,起跳扇面角大于国外优秀运动员。建议:国内优秀运动员在训练中要加强起跳腿的退让性工作能力,即加快离心—向心的快速转化能力以减小水平速度的损失和增大起跳腾起垂直速度;加强摆动腿的快速摆动能力以增大着板角和蹬地角,减小起跳扇面角。  相似文献   

12.
以我国部分具有运动项目迁移的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并运用文献资料、归类、逻辑推理等方法,对我国部分运动项目的运动员蹦床、手球和曲棍球项群迁移、流动的特征进行了归类和归纳,并着重从竞技能力、技能、个性心理特征出发,分析了运动员运动项目之间迁移的基础成因,旨在为运动员的再次选拔,科学育才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进而为完善和补充我国的运动训练理论提供实践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外优秀田径选手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中外优秀男女田径运动员的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外优秀男女田径选手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均具有鲜明的项群特征.不同分组项目运动员上述3指标不仅具有较高的区分度,且其依大小排序呈一致性.在中长、超长距离同一分组项目中我国与世界优秀男女田径运动员的上述3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而在短跨、跳跃、投掷及全能同一分组项目中上述3指标均明显低于世界优秀选手.说明在身高及肌肉力量素质方面我国与世界优秀选手存在着较大差距.建议应尽快完善、构建与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身体形态模式相适应,而又符合中国国情的田径运动员选材模式及评价标准,加强我国田径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及其专项力量方面的训练.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体能特征模式的构建方法探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综合运用分层逐步回归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和灰色关联法探讨中国女子赛艇队运动员体能特征模式构成指标 ,以综合评价法验证了其有效性 ,在理论上阐明了构建优秀运动员体能特征模式的科学程序和方法。旨为体能项目建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女子手球比赛时生理、生化指标及运动负荷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国家女子手球队参加全国锦标赛及国际邀请赛中的队员的生理、生化及训练负荷指标进行了监测 ,结果表明 :我国女子手球整体水平较低 ,尤其无氧耐力较差 ;训练负荷指标中 ,我国女子队员较韩国队差 ,训练负荷指标中 ,运动密度结合跑动距离及快跑距离是评价训练负荷量的简单易操作的良好指标 ;应用 Polar表记录运动员心率 ,表明平均心率可准确评定训练负荷强度 ;尿蛋白每分排析量阈值是评定负荷强度的简便、实用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监控赛前训练过程,了解运动员的机能状态,评定训练效果,为合理安排训练、提高运动成绩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放射免疫等方法对优秀皮艇运动员在大负荷训练期间血睾酮、皮质醇等多项指标进行监测与分析.大负荷训练过程中,男、女子运动员血睾酮、皮质醇、血红蛋白、血尿素氮、尿蛋白等相关指标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经过训练、适应,再训练、再适应的适度调整,运动员均能顺利完成本阶段大负荷训练任务,并时合理安排下一阶段训练,解决实战问题提供了保障.该阶段训练计划安排较为合理,但对机体的刺激深度不够,建议在下一训练周期适度增加负荷强度,注意加强最大有氧代谢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17.
采用"时间-运动"分析法对中国女子手球队不同场上位置运动员在模拟比赛、4打4训练、6打6训练、半场传射训练中的不同维度负荷进行比较,探讨使用不同训练方法的中国女子手球队运动员的加速、减速、左右变向、跳跃的负荷特征。结果:模拟比赛中运动员的累计负荷与4打4训练相近,而高于半场传射训练和6打6训练。模拟比赛中各场上位置运动员的加速负荷、减速负荷与4打4训练相近,而高于6打6训练和半场传射训练,其中加速负荷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低强度加速上。4种训练方法中各位置运动员不同强度左右变向负荷呈现出模拟比赛高于4打4训练、半场传射训练及6打6训练的特征。半场传射训练的外围运动员跳跃负荷与模拟比赛相似,高于4打4训练、6打6训练;6打6训练中底线运动员和边锋运动员跳跃负荷低于4打4训练、半场传射训练、模拟比赛;半场传射训练边锋运动员跳跃负荷显著高于4打4训练和6打6训练,其中中强度跳跃负荷和高强度跳跃负荷差异非常显著;模拟比赛中底线运动员中强度跳跃负荷最高。各场上位置运动员专项训练时的变向负荷比例较高,但强度较低,高强度变向比重低。结论:参考各场上位置运动员不同强度跳跃、变向、加速、减速的负荷,更接近比赛的训练方法是4打4训练,半场传射训练的外围运动员、边锋运动员的跳跃负荷和底线运动员加速负荷训练上有一定优势,而6打6训练在各场上位置运动员的不同维度负荷的不同强度训练都较弱。建议:要加强高强度变向和加速能力的训练、不同训练方法的组合及精细化训练负荷的监测,明晰4种训练方法的负荷特征,优化中国女子手球队专项技战术训练的运动负荷,以提高中国女子手球队运动员专项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全面系统的研究了优秀跆拳道运动员上下肢的等速力量,有氧和无氧代谢能力,以及负荷前后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特性的实验工作。并与优秀拳击运动员和优秀田径运动员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提示,路拳道运动员在日常传统训练基础上应建立一个新概念,即高度重视大腿后群肌群的快速反应和爆发力的素质训练,这对于中、低水平运动员更为重要。实验结果还表明,优秀跆拳道运动员安静时血清睾酮水平较高,运动后10min内保持高水平的LDH酶活性。LDH2运动后略有增加,安静时LDH3.4.5水平较高,运动后LDH。。活性增加。提示跆拳道运动员既要求有很好的无氧功能,又要求有较高的有氧代谢能力。优秀跆拳道运动员运动能力与体内血清皮质醇、胆固醇、宰酮等指标存在因果关系。提示路拳道运动员的选才和训练工作应注意这些相关指标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以散打运动项目特征为切入点,在对陕西省散打队进行访谈、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心理测量方法、数理统计法对优秀散打运动员专项心理能力的构成因素及心理训练效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暴表明,构成散打运动员专项心理能力的指标是认知能力、注意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根据该指标,结合散打技、战术特点的心理训练能有效地促进散打运动员认知能力、注意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