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要追溯中华民族的起源,中华文明的开端和传统文化的兴起,三皇五帝时代至关重要。目前,学术界在轩辕黄帝的诞生、主要活动、迁徙和建都之地的认定上至今未取得一致的共识。文章就轩辕黄帝的出生地、活动地域、都于新郑、葬于桥山等问题作了考证,并对始祖文化的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中华始祖文化的核心,是以“三皇五帝”为代表的中华人文始祖,是中国文化的根源所在.其遗存分布广泛,但核心区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国家所强调的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重点也在这一区域.  相似文献   

3.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精神具有五个内涵:一是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价值追求",提倡人文精神与科学性的相容,关怀的中心是现实生活中人的身心全面价值的体现。二是人文指"区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人与社会的事物",其核心是贯穿于人们思维与言行中的审美情趣、人文模式、价值取向、理想、信仰,亦即人文精神,认为人文精神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活动的内在灵魂与生命。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认真梳理和总结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并与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相衔接,将有助于大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荆山黄帝铸鼎原旅游区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品位极高,开发潜力巨大。本文从荆山黄帝铸鼎原旅游区的资源特点出发,在旅游区性质与主体形象定位构思原则的旨导下,提出依托群山三水绕佳塬,祖山秀水育祖庭,以黄帝文化、考古学文化、民俗文化等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为支撑,以中华文明探源、中华文化传承为主题的黄帝文化旅游、仰韶文化旅游、乡村生态旅游、山地生态旅游、湿地生态旅游、黄金工业旅游,旅游功能设施完善的综合性文化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性质定位,设计概况出旅游区旅游形象:问鼎荆山下,敬祖铸鼎原,并对此形象塑造实现可持续旅游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6.
《大学语文》是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但在选材上对外国文学作品重视不够。外国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在人文精神的蕴含方面具有无比的丰富性,弥补了中国传统文化所缺失的人文精神,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完全有必要入选《大学语文》教材。  相似文献   

7.
唯理性主义的传统与现代人本主义是导致现代社会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割裂与对峙的思想根源。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分离及其对人的发展的异化是两种文化分离及危害在教育系统中的直接体现。教育的文化功能决定了教育的融合是文化融合的切实途径。因为,两种文化及两种教育的人文性或人文意义是文化融合及教育融合的逻辑前提,所以,教育的人文化是文化融合与教育融合的必然选择。教育人文化是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人文性复归,也是教育的人文性复归,其现实的途径是人文精神的教育与教育的人文精神二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相比,司马迁人文观的基本特征在于"究天人之际",将自然变化和社会变化统一在他的人文意识中,突出了人的历史主体性;在吸收孔子道德学说基础上,司马迁将道德价值同社会历史进程联系起来,表现了司马迁深刻而发达的人文精神;而且司马迁努力把广泛的社会政治经济纳入到人文研究的内容中,从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的人文模式。因此,司马迁的人文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当前体育院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人文素质缺失的现象,在国内外普遍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形势下,体育院校如何搞好人文素质教育至关重要。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有着悠久的人文教育传统,传统文化在培养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审美情趣,加强外在礼仪的塑造,增强人际交往能力;认为可以从课程、教师、阅读、实践等环节入手,通过传承传统文化来提升体育大学生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0.
人文精神、人文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要确认人文教育的价值 ,就必须阐明人文精神、人文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因为教育的价值集中体现在对人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上。人文精神是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标志 ,人文教育则是培育人文精神、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基本教育力量。我国教育要实现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目的 ,就必须对人文教育进行合理的价值定位 ,并采取措施切实加强和改善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11.
辛亥革命前后,以孙中山为首的辛亥志士们曾掀起过一个尊黄运动。其表现为:尊黄帝为人文初祖,主张采用黄帝纪年法;歌颂黄帝,祭祀黄帝,并以此为旗帜,号召民众为实现民主共和的目标而奋斗;力求以黄帝的大道精神来确立中华文化的根本基础。尊黄运动的文化意义在于:激发了民众的民族自觉意识;加速了以儒家学说为支柱的封建文化体系的崩溃;促使孙中山及其辛亥志士们思想主张的形成,更与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思想有某种内在的联系。尊黄运动使长期不为人们重视的黄帝文化超越了整个中世纪而在近代得以新生。  相似文献   

12.
以儒家文化为核心主体的民族传统文化,由于早期夏商尊鬼崇神文化蜕变为西周时期的人道设教,以至于没有像西方社会形成彼在性唯一神灵宗教信仰。后来,儒家将西周时期所产生的人本道德观引申推阐为社会的基本思想理论,对民族信仰文化的建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信仰文化体系,即以现实性的"相信"为其信仰的心理趋向;以"自然合理有价值意义的现实生活"为其信仰内容;以天人、人人、自我整体优化实现为其信仰的至高境界。独特的民族信仰文化体系,最终沉积为华夏民族久远以来特定的生存文化观念和人格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13.
渭水流域在史前阶段是一个传说时代人物众多、文化丰富的重要区域。而地处渭水上游的天水地区,从华胥氏到伏羲氏、女娲氏、炎帝神农氏,再到黄帝,其故里多在这里。以大地湾、师赵村和西山坪等遗址为代表的前仰韶时代文化遗存在以及众多的仰韶文化遗址,以其完整的考古编年和系统的文化序列,真实反映了天水地区由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的悠久历史,说明天水地区是华夏乃至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衍生出体育全球化,对各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就消极影响而言,全球化的功利性、盲目性和垄断性对健康体育文化的形成、运动员长远的发展和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不利。所以建构起具有"人本性"、"科学性"和"人道性"特征的竞技体育生命道德精神是十分必要的,结合我国竞技体育各要素的发展状况,其建构也具有很大的现实可行性。生命道德精神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体育道德精神,它既能消解全球化对竞技体育发展的非良性冲击,也能为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注入勃勃生机与活力,推动中国竞技体育以更健康、更文明、更符合时代潮流的方式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15.
重提黄帝纪年,就是肯定华夏文明五千年。本文依据文献,由西周纪年上溯,推断商代积年,夏代积年,直至五帝纪年。黄帝纪元始于约公元前2600年。  相似文献   

16.
历史呼唤关于人和人性的研究。明代封建社会日趋走向衰败,重振士风,宣传大学问迫在眉睫。阳明“心学”是适应时代需要而产生的。“心学”核心内容“良知”的本质是人性。阳明先生强调“良知”人所共有。人人都能成为智者、圣人,目的是唤醒人的自我意识,提倡个性解放。因而,“心学”不是一般意义的哲学理论体系,而是人学,人性学。“心学”的创立是我国历史上意识形态领域里一次大革命。  相似文献   

17.
“天人合一”视野下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审美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的基本范畴之一,同时,作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追求的终极意境,它在这块壶中天地中获得了更加多元的意义与更加宽广的表现空间。它强调天人相通、天人相融、天人相齐,使园林从物质空间上升为精神空间,成为万千欲求独善其身的文人墨客精神和情思的栖息之所,使得他们的精神生命在这块纳天地于一壶的灵境中得以自由地呼吸。此外,其中蕴涵的"纯任自然"的价值观及其天才般的环保思想也值得今天的我们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18.
论古代体育伦理思想的基本文化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体育伦理思想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政治性特征,使得古代体育伦理思想中处处蕴含"求善""求治"的意蕴,体现了儒家"仁爱""礼治"的精神.具体表现为:天人合一-自然、人文的和谐统一;和合中庸-以和为贵的处事准则;尊德重礼-德礼并举的伦理规范;立德事功-经世致用的主体精神等.结合时代特征探析我国古代体育伦理思想的基本文化精神和历史渊源,采取扬弃和内省的方式,实现体育伦理思想在新时期的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9.
"德"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原创文化的源头中,最重要的是"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这一命题;它以"两个世界"的形式出现,勾画了中国哲学中天人关系的基本性质和特征。"德"字及其观念起于何时?只能以甲骨文、金文和《周书》为据,是周人之新观念。其原始义非"道德"、"德行",而系全生、保全生命,引申为恩惠德泽;初为政治范畴,以后扩展为哲学性命范畴,与"性"为同类概念。"德"的文化政治与历史内涵对儒家人性论有极大影响,亦决定了老子之"道"不同于西方哲学逻各斯与总原理,而具有独特的中国哲学属性。  相似文献   

20.
王海明所开创的新伦理学的真正奠基石是人道理论。王海明的人道理论:其思想核心是人具有最高价值,并且人是自己的实现者和超越者;其实践本质是把人当人看和使人成为人;其实践理性精神的展开方向是推行以共同体人人之共同需要、共同意志、共同意愿为依据和准则的法治,消除异化,使人人成为自由的人,使社会成为自由的社会。以此为三维整合视域,王海明的人道理论有可能获得超越自身的巨大思想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