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AHP”层次分析法,通过构建影响排球后备人才培养因素评价指标模型及一致性检验,对影响排球后备人才培养因素进行了综合评判。其目的是对长期以来始终难于定论又函待量化的这一问题给予较为客观的评判与计量,明确哪些是影响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关键因素?哪些是辅助次要因素?其比重各占多少?研究结果显示:准则层对总目标影响最大的是后备人才培养体制问题,因子层对准则层重要性影响最大的是后备人才管理体制、培养模式及运动员自身条件等,根据方案层41项指标的权重值对上一因子层影响重要性最大的主要有后备人才的选拔与培养标准、培养目标的多样性和体教结合的培养模式。最终,根据计量结果给出了排球后备人才培养因素排序,并对其进行评价,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竞技运动竞争的实质是竞技人才的角逐,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是国家竞技体育实力的基础.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对投入资金大、金牌数少的集体项目--排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我国目前的现状如何是大家所关注的.对国家体育总局排管中心首次在全国命名的15所青少年高水平排球后备人才培养训练基地的后备人才资源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推动我国竞技排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通过实证和理论分析,找出中国竞技篮球健康、持续发展因素,指出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是推进我国竞技篮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计划经济时期,竞技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途径主要是靠体育系统,“专业运动队”是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而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出现了“职业化”模式、“体教结合”模式及“社会化”模式,丰富了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途径;由于教育和体育在人的培养方面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体教结合”为学生提供运动体验、培养运动兴趣,尊重学生个性、挖掘运动潜能,一切以学生为本,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住,正是各级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体现。为全面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应该确立以“体教结合”为主模、多种培养模式协同发展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福建省竞技排球运动的后备人才队伍现状、后备人才教练员队伍的结构及后备人才培养体系进行调查,旨在总结经验和找出问题,为提高福建省排球运动竞技水平与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帮助。研究表明:福建省竞技排球运动后备人才培养规模还有潜力可挖,但存在人才地区分布的不均衡、不合理现象;后备人才年龄结构尚不太合理,后备人才的训练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需要在身体、心理、技术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协调培养,同时还应为其多举办不同形式的竞赛活动;有一支较有潜力的教练员队伍,但需合理地调动和激励其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就河南省竞技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现有培养模式等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各地市之间竞技排球后备人才的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的现象,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数量总体上相对较少,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多种多样;现阶段河南省实际的竞技排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为"两系统、三阶段"培养体系,即以体育局、教育局两系统为主的培养渠道和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河北省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河北省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甘肃省排球运动的发展与以往相比已经落后,究其原因,体制因素是制约甘肃排球运动发展的关键.因此,分析传统的排球后备人才管理体制所存在的弊端.提出排球后备人才管理的科学方法,有着重要意义.只有在国家政策宏观调控下,把排球运动的开展充分与体育市场结合起来,才能遏止甘肃省排球运动急速下滑的局面.促进甘肃省排球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研究主要采用比较分析法,通过对广州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案例分析,探讨如何在“举国体制”的框架下,改革和创新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其目的是论证在新形势下如何构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的、全面统筹的、适宜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成长的培养模式,使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纳入系统化、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对法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状况进行研究。结论:法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秉持“全人发展”理念;实施学校系统与体育系统深度融合的双路径模式;采取“五环节训练课”训练模式;推出学校竞赛和俱乐部竞赛相结合竞赛模式;形成由校园足球和俱乐部足球两部分组成的选拔体系;表现为规范性和专业性的教练员培育;构建以政府和足协双方密切合作的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全国排球联赛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分析,建议:把握机遇,进一步发挥全国排球联赛的优势;改变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练员的国际交流;规范全国排球联赛的市场运作机制;改变传统的经营理念, 加强经营人员的市场意识等。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男子排球后备人才现状与培养方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男子排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是我国男排重新崛起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体育测量、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我国男排后备人才的身体形态、体能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青少年培养方式、手段等方面提出了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方案。  相似文献   

12.
论高水平排球运动员的"排球运动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水平排球运动员“排球运动意识”的内容和特征表现进行了研究,认为对排球运动方法与规律的认识及对胜利时机把握是构成“排球运动意识”的主体。建立了在对运动规律的认识和取胜时机把握的强烈意识基础上的场上自我控制行为与意识是“排球运动意识”的深层次内涵,并对排球运动意识的培养进行了有意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中国竞技乒乓球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竞技乒乓球运动保持长盛不衰的根本保证。建国以来“举国体制”的培养方式造就了大量的世界冠军,使中国的乒乓球事业蓬勃发展,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原有的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竞技乒乓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发展、协调、持续”是和谐发展的三个维度,本文旨在分析多维度和谐发展对于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探索和研究构建中国竞技乒乓球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及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荷、澳三国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荷、澳三国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对比研究,得出:荷兰、澳大利亚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主要采用"金字塔型"俱乐部培养模式,而我国主要采用后备人才训练基地的培养模式.在比较三国培养模式优劣的基础上,找出其中的成功经验,为促进我国曲棍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文献资料和系统分析为基本方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举国体制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多元化创新模式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举国体制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在政府主导下,调整发展竞技体育的政策思路,逐步完成国家体育事业的整体转型。以投资和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实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多元化创新是我国竞技体育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是提高我国排球运动竞技水平的重要保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据,结合排球运动实际,提出了我国排球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原则,并分析了其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17.
针对如何解决运动员的教育与竞训非均衡发展的问题,提出高职院校“十四年一贯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数据收集采用了比较分析法、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以及专家访谈法:数据则根据研究目的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经过讨论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十四年一贯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是不同于普通中小学教育和普通高职教育的一种特殊教育模式,它在文化基础教育、专项运动训练和职业技能培训“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将职业教育理念和手段融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有效地解决了运动员退训、退役时的后顾之忧,使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方式和途径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步骤,也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种途径或思路,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现代排球运动的社会学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揭示了现代排球运动的基本特征,即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排球为现代排球的主旋律,以扩大排球人口为目的的大众排球为现代排球的发展潮流;提出了21世纪排球运动将在“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指导下,追求健康价值、经济价值,排球产业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中国篮球因为受“奥运战略”和“全运金牌战略”的影响,忽略了篮球后备力量的培养,出现了严重的断层现象,这直接导致了中国篮球水平的严重滑坡,在这种情况下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且行之有效的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就成为当务之急。学校是篮球后备力量培养的一块宝地。对中国篮球事业的兴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学校中构建一条龙的“篮球后备人才资源库”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对新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了美国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经验和特点是:实行体教结合的学校培养体制,法规制度健全,青少年体育运动健康发展;运动训练氛围浓厚,后备队伍规模庞大;经费充足,训练条件优越,后备人才运动基础扎实。对新时期我国竞技后备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进行了探索性的思考,提出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趋势;完善优秀运动员培养体系,疏通运动员出路;加强法制建设和科学训练,推进体教结合;以学校为中心扩大后备队伍规模;政府为主、市场为辅、拓展投资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