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507~ 2000年,潜川盛氏六房成活至 15岁及以上的男子女子的出生数、死亡数和净增数总体上呈指数增长型式.不同年代各有差异,净增数的两次剧烈下降出现在明末和清后期,而随后即出现净增数的剧烈上升.平均寿命与年代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其间每推后 50年,男子和女子平均寿命分别下降 2.95岁和 3.17岁.1951~ 2000年出生数和净增数均保持在较高水平,但平均寿命却分别回升至 57.8岁和 58.4岁,其中 1991~ 2000年分别为 60.3岁和 64.6岁  相似文献   

2.
以湖南省国民为研究对象,以各长度指标数据为依据,通过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湖南省国民各长度指标的年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男女身高在9岁和12岁出现两次性别交叉,男女坐高在8岁和13岁出现两性别交叉。各长度指标呈现不同性别增长序列变化特征,但20岁之后男女各长度指标增长曲线逐渐融合。  相似文献   

3.
对不同年龄足球运动员在大负荷训练下血清睾酮和皮质醇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训练前安静时的T值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三个年龄组之间的T差异显著,并且14~15岁年龄组与24~25岁年龄组之间T的差异极为显著。大负荷训练引起T值下降的幅度,24~25岁年龄组最大,14~15岁年龄组次之,19~20岁年龄组最小。2)训练前安静时的C值随着年龄增长也呈上升趋势,但14~15岁年龄组与19-20岁年龄组以及24~25岁年龄组之间差异显著,但19~20岁年龄组与24~25岁年龄组之间差异并不显著。大负荷训练引起C值下降的幅度,24~25岁年龄组最大,19~20岁年龄组次之,14~15岁年龄组最小。3)训练前安静时三个年龄组的T/C并无明显差别,其中14~15岁年龄组足球运动员T/C最高,24~25岁年龄组次之,19~20岁年龄组最低。在大负荷训练下,T/C变化与年龄并无明显关系。尽管T为从事力量性运动项目运动员选材和进行机能评定的敏感指标,但T/C更为准确和敏感。  相似文献   

4.
发达与欠发达地区13~18岁乡村学生体质状况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体质监测、文献资料调研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当前经济发达的宁波市和经济欠发达的陕西省汉中市的乡村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指标进行调研分析,结果发现:两地乡村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指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增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各项指标,经济发达的宁波市学生除耐力指标、男生力量项目指标和男生16岁、17岁、18岁机能指标低于经济欠发达的陕西省汉中市同龄乡村学生外,其余各项指标均高于经济欠发达的陕西省汉中市同龄乡村学生.他们的身体形态指标:除男生18岁年龄组的胸围和女生16岁、17岁、18岁年龄组体重指标基本相近,其余各组各项指标均存在着一定差异.身体机能指标:除男生14岁、15岁、16岁年龄组基本相近外,其余各组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身体素质指标:大部分指标基本相近,少部分指标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四川省20-69岁人群BMI特点,探索用百分位数法评价BMI.方法:取2005年四川省国民体质监测中成年、老年31 477人的BMI指数进行统计和曲线拟合.结果:四川省20-69岁人群总体、男子、女子BMI为22.80±3.06、23.05±2.99、22.55±3.11kg/m2.BMI分层统计体重偏轻、正常、超重、肥胖的百分比,男子为5.1、58.8、30.6、5.5,女子为7.1、63.3、24.1、5.5;不同性别在体重偏轻、正常、超重的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曲线拟合显示男子BMI从20岁到30岁快速增长,30岁以后保持稳定,女子BMI从20岁缓慢增长,直到54岁趋于稳定.超重和肥胖的触发年龄男子为21岁、28岁,女子为31岁、41岁;BMI峰值年龄为男子45岁、女子58岁.结论:BMI分层、触发年龄、BMI峰值年龄有性别差异.用百分位数进行BMI评价可反映群体资料中BMI动态变化,亦可准确反映个体在群体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儿童少年随年龄增长,大脑发育渐趋完善,速度素质也随之提高。脑电图记录到的皮层神经元集群电活动可以反应中枢神经发育成熟情况。本论文旨在研究正常儿童少年随年龄增长脑电变化特征及其速度素质发展,希望找到儿童少年发育过程中的脑电图变化特征及其速度发展的中枢机理。方法 研究对象为四川省广元市620名6-16岁中小学生,采用Nation9128W数字化脑电图仪测试其安静闭目清醒状态下脑电图及其50m速度,分析各脑区导联随年龄增长的分布规律及发展变化以及速度发展中枢机理。结果 1、总体上,6-16岁儿童少年脑电各频段的绝对和相对功率均具有显著的年龄差异。随年龄增长,δ、θ、α1波的绝对和相对功率均减少,α2波的绝对和相对功率均增加,而β波的绝对功率减少,相对功率增加,并且6-11岁和13-15岁是α2波的快速增长期。2、额区和颞区6-16岁一直以δ波为主,中央区6-14岁以δ波为主, 15岁以后形成α波优势;顶区6-10岁以δ波为主,15岁以后形成α波优势;枕区6岁开始一直以α波为主。且6-12岁儿童少年速度素质与θ/β和α2%相关。结论 儿童少年各区脑电图具有明显的年龄阶段特征,其中6-11岁和13-15岁是青少年脑发育快速增长期,中央区和顶区在15岁基本发育成熟,而枕区在6岁时就发育成熟,儿童少年大脑发育成熟顺序为枕区—顶区—中央区—颞区—额区。儿童少年速度素质的增加在12岁之前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发育完善。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不同年龄和运动经历的体育院校女教师骨密度的变化特征,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70名女教师骨密度进行连续3年的追踪测定。研究结果表明:1)35~44岁、45~49岁和50~55岁3个年龄段女教师的股骨颈BMD之间有显著差异,而L2-4和Wards’BMD无显著差异;2)35~44岁和50~55岁运动女教师组的股骨颈和Wards’BMD值分别显著高于非运动女教师组;3)45~49岁运动组的L2-4、股骨颈和Wards’BMD值均显著高于非运动组女教师骨密度;4)3年期间女教师的骨密度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8.
采用Tetrax平衡仪测试受试者双脚自然站立时一般稳定性指数(ST)、姿势摆动的频谱分析、体重分布、同步性指标;研究结果:男女性同性别不同年龄组之间平衡机能测试值无明显差异(P〉0.05);男女性平衡机能指标均呈现先增至某一峰值(15-17岁组),后逐渐减小趋势,增长敏感期和衰减明显期分别出现在15-17岁组之前和51-55岁组之后;5-14岁男性平衡机能指标明显优于女性,而46-60岁男性平衡能力指标差于同龄女性。结论:在5-17岁和46-60岁对机体进行适时合理的运动干预可更为有效地提高或改善人体平衡机能。  相似文献   

9.
探讨普通成年人在逐级递增负荷状态下心血管机能变化特征,为全民健身中预防心血管风险事件的发生及运动负荷试验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266名20~59岁的普通成年人为对象,测定运动中各年龄段人群的心率、血压、臂踝脉搏波传播速度等血管机能评价指标的变化。结果:在40岁以下人群中,女性运动时心率上升的速度明显高于同年龄段男性,而男性血压上升的速度快于女性;40~49岁男性人群中血压上升的速度明显高于40岁以下人群,尤其是舒张压上升的速度较快,而50~59岁人群中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上升的速度始终处于"领先"地位的阶段,且和其他年龄段形成明显的差异;40~49岁男性和50~59岁组女性因心电和血压的异常而终止运动人数百分比明显高于同性别其他年龄段人群。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运动中发生心血管风险事件的机率也会增加,40~49岁男性和50~59岁女性可能是运动中心血管风险事件的高发年龄段。  相似文献   

10.
少年(13—17岁)男子篮球运动员,由于13-14岁处在生长发育的突增期和15-17岁处在缓增期,使得其身体形态、素质和心理因素之间存在着差异。通过文献资料、指标测试和数理统计方法,从少年群体的两个不同阶段各因素对篮球技术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认为:13-14岁群体影响篮球技术的主要因素是:爆发力量、灵敏、身高、反应时:15-17岁群体主要是:大腿围、操作思维、速度、爆发力量。而13-17岁整体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爆发力量、反应时和身高。研究结果对少年篮球运动员根据其不同时期影响篮球技术的主要因素进行科学的安排与训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在中国拥有上亿的乒乓球人口,然而对于乒乓球运动对青春发育突增期学生身体发育的影响却没见报道.通过对北京市海淀区青春发育突增期女生以及北京市从事乒乓球系统训练5年左右的适龄运动员,进行了生理、心理的全方位的测试,从分析乒乓球运动员在身心发育方面与普通学生的差异入手,较全面深刻地了解了长期乒乓球训练对青春发育突增期学生身心的影响,并得出乒乓球运动是有氧运动,对青春发育突增期的学生身心发育具有良好的效果,应作为中小学体育锻炼的重要手段进行更广泛推广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湘西、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学生生长速度变化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湘、青2000年和1985年少数民族学生体质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湘、青少数民族学生的身体形态的年增长值、年增长率、青春突增期的变化作15年的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了解不同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生长速度变化的特点、规律、趋势及存在的差异和原因.为提高湘、青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利用湘、黔、桂、滇2000年和1985年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湘、黔、桂、滇少数民族学生的体质状况作15年的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为湘、黔、桂、滇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结果:15年间,湘、黔、桂、滇少数民族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发育速度,土家、苗族学生明显快于壮族、傣族学生,发育过程多数出现提前,身体发育的充实度和匀称度除土家女、苗族女学生外其余少数民族学生纤细、瘦弱的"豆芽菜"体型基本没有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4.
湘、青少数民族学生体质状况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湘、青2000年和1985年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湘、青少数民族学生的体质状况作15年的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为湘、青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结果:15年间,湘、青少数民族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发育速度,土、撒族学生明显快于土家、苗族学生,发育过程多数出现提前,身体发育的充实度和匀称度除土族学生外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肺活量的相对值和绝对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部分素质能力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提高幅度不大,其中,耐力素质多数出现下降.  相似文献   

15.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生长速度变化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湘、青2000年和1985年少数民族学生体质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湘、青少数民族学生的身体形态的年增长值、年增长率、青春突增期的变化作15 a的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了解不同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生长速度变化的特点、规律、趋势及存在的差异和原因.为提高湘、青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深圳市2003年在全市对9~17岁少年儿童进行了生长发育和神经类型的测试,在对测试后的数据研究发现生长发育提前现象具有普遍性的规律,生长发育提前现象是弊大于利,为此应该引起教育部门、学生家长以及政府和社会的足够重视。在对神经类型分类的统计中又发现盐田区学生神经类型的灵活、亚灵活型整体水平明显低于深圳市的整体水平,而中下型以下的类型又高于深圳市的总体水平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实验比较等研究方法,对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的身体成分会发生怎样的改变进行研究,探讨大学生身体脂肪含量的分布和变化规律。选取18-23岁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测量皮褶厚度来计算体脂百分比(Fat%)和去脂体重(FFM),对受试对象全身及各部位身体成分进行测量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体脂含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脂肪增长是体重增长的主要成分,男生约为83%、女生约为94%。男生去脂体重有一定增长,女生去脂体重基本保持平稳增长较小。大学生身体脂肪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增龄性规律,男生增龄性变化主要是向心型聚集,随年龄的增长,全身脂肪约50%含量聚集在身体的躯干部位,四肢的体脂率随年龄增长比较平稳。女生的增龄性变化是,随年龄增长,全身脂肪约45%聚集在躯干部位,约38%聚集大腿部位。  相似文献   

18.
利用青海省1985年、1991 年和2000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所获得的资料,对土、撒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作15年的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为高原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15年间,土、撒学生生长发育速度很快,发育水平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发育过程有提前的趋势;肺活量绝对值和相对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土族学生身体素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撒拉族学生除速度和耐力素质外均有所提高.2)9年间,土、撒学生健康状况的患病率多数出现下降.  相似文献   

19.
高校学生正处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阶段。近年来,随着社会迅速发展,各种新事物、新思想、新矛盾的出现,对高校学生的内心产生了一定冲击,因心理问题而影响学生健康成长已成为突出的问题。如何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确保青年学生身心健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件大事。本文试图从目前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现状出发,结合近几年开展工作的成效分析,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校园文化是学校特色的重要内涵,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具有自身的鲜明特色,要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当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存在文化品牌理念缺失、文化品牌内涵贫乏、文化品牌特色不明显、保障机制投入不够等问题,提出建设高职校园文化品牌的策略,即制定战略规划,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品牌建设,挖掘与地方、企业共建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平台和载体,拓宽校园文化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