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众多因素对地区竞技体育发展水平制约的情况下,提高竞技体育发展效率是其发展过程中的又一重要内容。选取基于投入导向的DEA,及采用Tobit回归模型,对当今30个竞技体育强国在2000-2012年的发展效率与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世界竞技体育强国间的综合技术效率差距总体呈扩大趋势,技术相对有效的国家数量逐年上升。在区域竞技体育发展效率的比较中,非洲与太平洋地区的效率变异性最低,其中非洲地区的效率呈绝对收敛现象。在影响竞技体育发展效率的因素研究中,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淘汰率、优秀教练员与奥运参赛项目数之比、优秀运动员的平均训练年限是影响竞技体育发展效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采用复合DEA和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以陕西省为例分析竞技体育资源配置效率非DEA有效地区的形成原因,动态评价2012—2018年间竞技体育资源配置效率及其演变趋势。结果显示,竞技体育资源配置效率整体水平不高,从投入效益角度看,影响竞技体育资源配置最重要的制约因素是专业运动员总数及项目数、年末体育场馆总面积和竞技体育主体经费支出额,专业运动员总数及项目数、后备人才数及体育场馆利用率是制约竞技体育资源优化配置效率的瓶颈。从产出效益角度来看,影响竞技体育资源优化配置效率的主要因素是各级各类比赛奖牌数、高级教练员和新增项目及向上级输送的优秀运动员数。2012— 2018年间全要素生产率逐渐形成了持续提升的发展态势,效率提升源于竞技体育系统外部和系统内部共同提高的结果,但上升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波动和区域不均衡的特点。竞技体育系统外部“举国体制为主,市场经济体制为辅”的体制效应得到实证,系统内部在减少部门和区域间资源错配及降低资源浪费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拓宽竞技资源要素水平方面的工作尚有待加强。立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体制创新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自主运行的竞技体育资源配置方式;以机制与制度创新,深化体教融合,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与提升教练员执教能力;以共建、共管与共享原则推进竞技体育资源的合理开发与竞技体育资源配置整体效率的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3.
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调查研究、专家访谈等方法,从系统环境对竞技体育的支撑、竞技体育发展现状指标、竞技体育发展趋势指标、竞技体育与区域协调指标4个层面构建我国竞技体育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AHP)给出各个指标权重及综合评判系数,并得出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方法.旨在为实现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与评价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调查研究、专家访谈等方法,从系统环境对竞技体育的支撑、竞技体育发展现状指标、竞技体育发展趋势指标、竞技体育与区域协调指标4个方面构建我国竞技体育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给出各个指标权重及综合评判系数,以期为实现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研究财政对竞技体育的支持效率和影响因素分析,对提高我国竞技体育水平,建设现代化体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构建了两阶段网络DEA模型,将我国竞技体育财政支持系统细化为体育财政阶段和竞技体育绩效阶段,通过2016—2019年数据计算整体及子阶段效率,并结合随机效应模型对我国竞技体育效率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各省竞技体育财政支持系统效率处于波浪式变化趋势,且体育财政阶段效率明显高于竞技体育绩效阶段;从动态演进的角度来看,各省份财政支持系统间的效率差距在缩小,但竞技体育绩效阶段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且效率较低的省份出现效率值进一步降低的趋势。此外,我国东北地区的竞技体育绩效阶段效率值高于其他地区,并且优势明显,西部地区效率水平最低。进一步研究发现,加强体育交流与合作会提升我国高水平竞技体育的表现,且西部地区提升幅度最大;高质量的人才水平及科技创新对竞技体育的发展具有正向影响,其中人才水平的影响最为显著,反映了全社会劳动力水平对竞技体育绩效阶段效率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国家竞技体育竞争力评价进行了研究。国家竞技体育竞争力评价经历了起源、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逐渐走向完善。国家竞技体育竞争力评价包括国家体育竞争能力评价和国家体育竞争实力评价,国家竞技体育竞争力评价通常由显在的、直接的运动项目竞争力评价、运动员竞争力评价和裁判员竞争力评价等来体现。国家竞争力评价指标是一个综合体系,是由运动项目、运动员、裁判员、管理水平和竞争环境等指标组成的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国家竞争力评价方法一般可分为主观评价法、客观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三类。研究国家竞技体育竞争力评价对于提高我国国家竞技体育竞争力水平和指导国家竞技体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系统论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构建我国区域竞技体育运行机制评估体系。通过四轮专家问卷最终构建出区域竞技体育运行机制评估体系,本体系包括一级指标1个,二级指标5个,三级指标15个。运用该评估体系可以有效评估我国区域竞技体育运行机制,为更好地发展我国区域竞技体育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竞技体育评价指标体系的传统研究进行了述评,指出竞技体育系统作为复杂大系统,其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来自于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因此竞技体育评价指标体系的重构,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自组织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从系统驱动力角度对指标体系进行遴选。对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进行了重构,采用因果分析方法,以外部驱动力类指标、内部驱动力类指标和协调驱动力类指标为一级指标,给出了一个包含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52个三级指标在内的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AHP方法对各层次指标权重进行了赋值。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区域竞技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马太效应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马太效应对于我国的区域竞技体育既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又有消极的阻碍作用。积极作用包括:1)发挥竞技体育的区域优势;2)加速体育人才流动;3)提高体育资源的分配效率;4)"荣誉追加"和"荣誉终身"的激励与刺激效应。弊端主要包括:1)导致区域竞技体育发展失衡加剧;2)马太效应易于压制后起之秀;3)马太效应容易破坏竞技体育的公平竞争机制。结合马太效应的利弊,提出我国区域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4条策略,包括:1)整合区域优势体育资源;2)加强区域间竞技体育交流);3)促进体育人才在区域间的流动;4)创造公平的竞技体育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0.
运用社会学和人类学、经济学及可持续发展理论,采用特尔斐法,建立了7个维度24个水平指标的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内涵进行了阐释,力求全面综合地对竞技体育进行社会评价,为竞技体育的投资、决策和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新常态是不同于旧质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在经历深刻变化,体育事业的发展同样面临新形势、呈现新常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与数理统计法,选取量化的区域竞技体育项目实力评价视域,以广东竞技体育项目实力综合评价为基础,以竞技体育项目发展面临的新常态为背景,对广东竞技体育项目布局重构进行研究,为竞技体育总体发展战略服务.提出新常态下广东竞技体育项目布局重构,既要明确发展定位,又要拓展项目发展方式,强化空间合作机制,促进竞技体育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2.
"包容性增长"虽然最初只是个经济学的概念,但其中所蕴含人文内涵与精神实质在许多方面与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相契合。基于这一理念,本文探讨了中国竞技体育发展中包容性增长理念的缺失,主要包括:运动项目发展的不均衡、竞技体育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低效率、运动员文化水平的低下以及运动员社会保障的不足等。在此基础上,文章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竞技体育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途径:1)实现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和区域的均衡发展,促进中国竞技体育的全面进步;2)兼顾效率与公平,实现中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3)全民共享体育发展成果,实现中国的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粤港澳大湾区竞技体育发展的意义、交流与合作现状、发展困境、可行性与对策等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协同学理论和梯度推移理论,提出粤港澳大湾区竞技体育发展思路:优化粤港澳大湾区竞技体育发展模式,构建区域竞技体育优势项目核心竞争力体系,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后备人才培养机制,打造区域竞技体育训、科、医、管一体化模式,形成竞技体育区域优势项目集群,创造竞技体育发展新高度,为我国和世界的其他区域竞技体育协同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是我国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两者发展的不同位序是顺应不同时代需求和体现发展策略的不同路径选择,且因应形势的转变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外延和治理模式。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对中国推进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进程进行梳理,对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探讨,进而驳斥主流论调中表达的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是一对矛盾的观点。提出了构建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共生的治理模式:因地制宜、平衡地域特色,助推二者均衡发展;多元合作、敦促组织互补,寻求二者协调发展;精准评估、建立双向监评体系,促进二者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借鉴系统学理论,采用特尔斐法,通过对指标的初选和完善,构建出区域体育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集各指标原始数据,对其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处理,利用层次分析法,求得区域体育竞争力的各指标及各子系统的权重。通过加权线性和法,求算出2008年——2009年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区域体育竞争力的水平指数,为地方政府及相关体育部门制定体育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竞技体育实力国际区域格局演变的致因进行剖析,从自然环境、社会基础、政治制度、经济条件和体育五个层面16个要素进行分析,揭示各要素与竞技体育实力演变的关系,展现出世界竞技体育不同的区域特征,提出竞技体育实力区域格局的发展趋势,为竞技体育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运用生态学和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论述了体育生态平衡的含义;在揭示体育生态系统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失衡、系统内部失衡、区域体育发展失衡、体育效率失衡与体育功能失衡等现象的基础上,分析了问题产生的根源,并对体育生态系统回归平衡的路径提出了政策性建议:树立体育生态观,加强体育文化的传播,强化体育人文观;突出学校体育的核心地位,夯实体育生态系统的生存基础;调整体育系统的结构,促进体育的多元化发展;积极构建良好的体育科技运作机制,提高体育生态发展的效率;构建良好的监督管理机制,确保体育生态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和专家访谈法等,对黑龙江省竞技运动的地域布局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黑龙江省各地区竞技运动项目开展差异较大,地域分布不均衡。三届省运会各项目奖牌分布相对分散,大多数奖牌集中少数地区,是导致各地区竞技体育整体水平发展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不同地区在某一具体项目中夺取较多奖牌,也表现出该地区在这类项目上具有一定的优势特征。为此,建议完善项目设置,提高项目的普及率,对整体水平较弱地区给予政策倾斜,完善交流机制与培养体系,为促进黑龙江省各地域竞技体育整体水平的均衡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