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日语课堂教学中实现语言与文化的结合,建立独立的日语文化语言学学科,将会成为日语教育中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国内日语界对此已经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在当前的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需要我们结合教学实际继续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语言学家R.Lado曾说过,"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在进行日语教学时,教师不能仅仅重视学习者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更需要渗透日本文化、日本人的习惯、思维方式等,从而不断地培养学生的日语运用能力以达到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从初级日语教学的角度出发,探讨日本文化因素导入的重要性以及导入的方式与内容。  相似文献   

3.
色彩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感知。通过色彩词,人们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对事物进行认识和领悟。本文以日语色彩词"青"为例,拟从其产生、构词方式等角度入手,探究社会发展、语言以及文化变迁对色彩词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日语专业新"国标"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和评价的依据.新"国标"要求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并重的日语人才教育不仅注重对外语技能的培养,还强调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通过对高校日语专业学生调查发现,学生的中国文化日语表达能力不容乐观,但学生对日语课堂融入中国文化教学持积极态度.在探讨原因的基础上,从文化自信、跨文化课程、媒体日语、巧用同形词等方面思考如何提高学生中国文化日语表达能力,进一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5.
高职高专院校日语文化教学状况尤其是文化教学体系研究不容乐观,基础比较薄弱,且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本文从教学大纲制订、课程设置、教材的编写和选择等方面展开论述,为构建高职高专院校日语文化教学体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日语教学初级语法的教育中,被动表现是其中的一个难点。被动动词本身就不容易记忆,语法上的使用也不好把握。日语学习者即使掌握了日语被动表现语法结构的知识,在与日本人交流中也不一定很恰当的使用日语被动表现。这一点在被动表现的教育中常常被忽略,本文从日本"内外"文化方面简单谈一下日语被动表现教学中的注意点。  相似文献   

7.
从文化学视角审视教育,"文化育人"是教育本质的核心思想,也是体育本质的核心思想。当代大学体育应立足于现代大学的文化本质,尊重和宏扬体育的"文化性"内核,坚持以实现体育文化的传播、交流、融合与创新为己任。"以文为本"是大学体育的本义,"身心和谐"是大学体育的目标,"人文蕴涵"是大学体育的内核,"以文化人"是大学体育的特质。  相似文献   

8.
"个体文化"论是以教育思想体系的转变为目的的。本文阐述了从以效果及效率为目的的效率主义教育,向重视与社会的联系及人与人的关系的教育转变,不能单单理解为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的变更。如何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如何帮助每个学生,才是语言教育思想体系转变的意义所在。本文以"个体文化"的概念、想法以及立场的变迁进行研讨的同时,检验"个体文化"与日语教育的关系,特别是其在日语语言文化教育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文化哲学的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文化历史研究法,对传统形意拳理论和技法体系进行逻辑分析,透视其内隐的"刚健有为"的文化基本精神,提出必须在此基础上实现传统形意拳的现代化转型,这对民族文化品性延续和民族文化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积淀,其本身也是文化的一部分。作为日本语言的传授者,有必要在日语的教学中导入日本文化,使日语学习者能更深刻、更透彻地学习日本语言。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高等体育专业乒乓球教学"重物轻人"问题,提出变乒乓球"项目教学"为"项目教育",变"技能传习"为"文化传承",构建"人文与科学融合""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乒乓球教育课程新体系,即将乒乓球运动项目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统一起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2.
北京奥运之后,中国竞技发展的目标抉择应当由"金牌战略"向"文化兴体"跃迁,由此我国竞技文化建设这一课题凸显出来。对竞技文化的内涵和我国竞技文化的存在问题展开分析,进而从竞技文化的思想层———竞技思想文化,方式层——竞技方式文化,和器物层——竞技器物文化三个方面,系统探讨推进我国竞技文化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对中央民族大学学生创办的蒙古语言文化班(培训班)为个案,分析蒙古语言文化班作为双语教育的模式,是在民族区域外的双语教育实验。双语教育是有争议而且受国内关注的话题之一。在提倡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下,研究探讨"双语教育"对于安定团结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有人会认为日语很容易学,看字面能大致猜出一句话的意思,因为日语中有中文汉字。事实上并非如此,日语虽然来源于汉语,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现代日语已经演变为完全不同于汉语的一门独立语言,与其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因素密切相关。将文化理念导入日语教学,不仅可以向学生提供日本文化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灵活使用精读课堂上所学的语法,引导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建设中村落体育的文化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拓展新农村体育的研究视野,运用文献法、逻辑法等,就村落体育的文化内涵、基本特征及其对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作用进行了文化诠释。研究认为:村落体育作为村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彰显出强烈的地域与民族差异性、持续的传承性与双重的效应性等特征;村落体育是新农村建设的一种基础文化力;发展村落体育的文化力是全面建设新农村的题中之义;建议通过建立村落体育文化交流中心、将村落体育纳入到村落学校教育体系、建立村落体育文化的创新机制、建立"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的长效机制等措施来发挥村落体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力。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池州市文化旅游资源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背景的分析,将池州市文化旅游资源划分为八大类,并针对这八大类型构建池州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总体空间结构,提出"两大核心、四个经典区域、五条主线路"的空间开发构想,以期提高旅游业的竞争力与吸引力,促进池州市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语言的使用是交流的人类重要工具,在语言使用中语境语义的异同与语义文化有着重大的联系。在日语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语言的学习对词语句子等的具体语义进行准确把握,是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在日语教学过程中,融入文化教学导向成为现阶段语言类学习的方向和有效方法;同时,日语教学的文化导入也是提升学习者和使用者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由于中日两国在历史文化上的渊源,在现代日语中存在着大量的汉日同形词。这些词与相应的汉语词汇在词形甚至词义方面相同或相似,但在运用过程中却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以日语中常见的汉日同形词「当然」为例,从词义和用法两方面与汉语的"当然"进行比较分析,以此探讨日语教学中汉日同形词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9.
完成"立德树人"目标,在日语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课程思政改革是当前日语专业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本文以旅游日语为改革目标,分析了旅游日语进行课程思政改革的历史背景以及改革的研究现状,并以韶关特色文化为改革支撑素材,提出了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下将思政内容融入教学环节、思政内容充分结合教学设计,润物细无声地进行旅游日语课程思政改革内容的具体方法。籍此研究抛砖引玉,对进一步推动日语专业课程课程思政改革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对中国“体育强国”的文化符号学审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站在文化层次及文化功能主义的视野下审视体育强国,可认为"体育强国"是一项清晰明了的动态"文化符号"和"文化标识"。这一特殊的文化"符号"和"标识"外延极大却内涵丰富。从文化分层的四层次对体育强国进行诠释,认为我国体育强国"器物层面"已具雏形,"文化符号标识"明了;中国体育强国的"制度层面"脉络清晰,构建出了现代体育和谐发展的趋势和路径;中国体育强国的"行为层面"四大形态特征突出,折射出独具特色价值取向;中国体育强国的"观念层面"逐步深入人心,追求健康本我意识是终极理念。文化的进化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何将"体育强国"的文化符号及标识"文化符号化",梳理出体育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动态终极取向仍需要哲学、社会学者投入更多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