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跳深练习作为一种提高弹跳力的方法被田径以及其他项目广泛采用,但在最佳跳深高度、跳深形式和负荷等方面存在着一定争议,因此,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实验对比及数理统计等方法探讨跳深练习对提高弹跳力的影响效果,同时研究跳深练习与连续跳跃练习对提运动员弹跳力效果的优劣。结果显示:跳深练习在缩短男运动员起跳时间上优于连续跳跃练习;其他方面跳深练习都不优于连续跳跃练习效果。本文为提高运动员弹跳力训练效果练习手段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创编出一套适合中老年低骨密度者进行练习的"健身健骨操",并对其健身效果进行评价。方法:设计编制适合骨质疏松人群的健身健骨操,通过实验对其健身效果进行评价。实验选取成都市40~65岁城市居民52名,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实施24周的健身健骨操练习,在运动干预前后,检测BUA、T值、Z值、体脂及闭眼单脚站立等指标,同时在进行健身操运动的过程中,采用遥测心率表对其心率进行实时监控。结果:BUA、T值、Z值、体脂实验前后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余指标实验前后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低骨密度者通过健身健骨操练习,可以明显改善受试者的骨密度。提示,有规律的从事该操可以起到健骨的作用,同时对健康的其它指标也有改善作用。中老年人骨质疏松人群运动锻炼的心率应控制在(120±10)次/min、不超过140次/min为宜。  相似文献   

3.
健身俱乐部会员体育健身需求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时期,健身俱乐部会员体育健身需求表现出不同特征.通过对1999年和2007年两年中南宁市7家健身俱乐部的1000名健身会员到健身俱乐部体育健身的目的和对各种体育健身项目的喜好进行调查、对比与分析,结果表明:健身俱乐部会员体育健身的目的由普遍追求改善体型转向追求健康与情感需要,对体育健身项目的需求也由相对集中转向多样化与个性化.现时,有氧器械类个体练习最受男会员青眯,而健身舞类和瑜伽最受女会员喜爱.  相似文献   

4.
在进行垂直跳练习的同时,加之杠铃练习及静力性练习的综合性练习方法比反复进行单一性垂直跳练习对于垂直跳能力的提高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对跳跃成绩的提高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阐述全民健身重大意义和作用的基础上,提出健身是人的身体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揭示了体育健身的内核是运用体育的身体练习为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为目的,达到身体的完善和发展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进而就体育健身实践应把握的原则和体育健身项目的科学选择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6.
跳跃,是小学生的基本活动之一。它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很大的作用,能有效促进小学生身体机能的发展;使内脏器官机能得以加强;使学生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使小学生的活动能力得以发展,掌握到运动的一些基本技能。小学生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怎样做好跳跃能力的培养,这是每一个小学体育教师所要面临的现实问题:一、跳跃的概述(1)跳跃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小学生身体运动技能的协调结合和运动知觉的发展,是小学体育教学重要的课题之一。(2)小学阶段的跳跃能力培养,要讲究科学性、趣味性。教师要特别注意做好保护工作,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低年级可从某个高度的物体(如台阶、体操登等)跳落下来开始,注意引导学生两手后下方抬起、弯腰屈膝,然后摆动手臂,轻轻跳下来。(3)要逐渐培养小学生对跳跃经验的积累,注重发展肌肉的运动协调技能。一年级可以从练习身体的爬行开始,也可以沿着体操登等一些窄的物体来回走动。这些基于发展腿部的肌肉力量,身体平衡力和协调能力的运动为基础,为以后的跳跃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4)跳跃的动作对于小学生来讲,相对比较难。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跳过一定高度、宽度的障碍物,学会了向下跳、向上跳、跨越等基本动作后,再进一步学习立定跳...  相似文献   

7.
目的:老年健康问题逐渐受到各国政府关注,改善健身环境被视为改善健康的一项战略方案。然而,尚未清楚健身环境诸因素中哪些因素影响老年人健康状况,及体力活动在其中所产生的作用。本研究主要探究健身环境诸因素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机制,以期改善健身环境特征,促进老年人健康状况。方法:随机抽取南京市32个社区499名老年人,采用问卷调查基本信息,三维加速度计和GPS测量老年人户外活动强度、时间和活动轨迹,利用GIS提取客观健身环境因素,使用AMOS 22.0对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结果:人口密度和街道连通性对老年人健康产生直接影响,效应量分别为0.100、0.121;人口密度、交通站点数和至商业场所距离通过体力活动对老年人健康产生间接影响,效应量分别为0.041、0.067、0.086。研究还发现体力活动在建筑密度、人均道路总长度、交通站点数、至健身场所距离、至商业场所距离与女性老年人健康状况间起到中介作用,对男性无中介作用。结论:健身环境诸因素中人口密度、街道连通性、交通站点数和至商业场所距离对老年人健康产生正向促进作用;与轻体力活动相比,中高体力活动在健身环境与健康之间起到的中介作用较大。健身环境诸因素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程度大小排序人口密度>街道连通性>至商业场所距离>交通站点数;健身环境诸因素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也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8.
田径运动具有竞技性和健身性双重属性。田径运动健身以田径运动的基本内容和形式为手段,面向广大群众,以锻炼身体促进健康、增强体质娱乐身心为目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走、跑、跳跃、投掷等基本活动的能力,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和各器官、系统机能的发展,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北京市商业瑜伽馆内健身行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依据瑜伽的特点以及瑜伽会员健身行为的特点,对目前商业瑜伽馆会员练习瑜伽的现状进行描述,对商业瑜伽馆健身行为提出建设性的对策,以期为提高会员练习瑜伽的科学性和正确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根据运动学和动力学相结合的原理,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沈阳体育学院24名二级以上运动员跳深纵跳、跳深跳远、跳高和跳远起跳进行测试,力求阐明四者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以便为今后在跳高、跳远训练中采用合适的跳跃练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应用人体测量法和运动干预实验方法,通过对弹力带阻抗健身体操运动方案的分析,探讨"有氧、力量和伸拉"练习的可兼容性,研发新颖有趣的弹力带健身方法,并实证其健身效果,旨在为女性健身和锻炼提供参考。主要结论:1)弹力带阻抗练习可通过新颖多样的"操化"运动方式,使"抗阻、有氧和伸拉"练习得以兼容;2)弹力带阻抗健身体操能有效降低身体脂肪比例,对女性形态具有良好的减脂塑型效果,尤其是上肢,其次是小腿和腰部;3)该操对四肢和腹背部肌肉力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左臂、右腿肌肉力量以及腹部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效果明显,同时,身体的灵敏性得到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健身俱乐部健身课程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研究北京16家健身俱乐部的健身课程,并结合4年的俱乐部执教实践经验,得出如下结论:健身课程逐渐向意念-身体发展;舞蹈类课程成为健身课程发展的另一大趋势;利用俱乐部场地器械,衍生出了更多的特殊健身课程;针对身体局部肌群练习的课程将继续发展;技击课程凸现健身俱乐部,竞技项目走近大众。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中老年健身气功·八段锦练习者75天练习前后身体形态和生理机能各项指标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练习健身气功·八段锦能明显提高中老年人上肢和下肢力量素质、明显改善呼吸系统机能、提高中老年人关节灵活性、平衡能力和神经系统灵活性.  相似文献   

14.
健身路径是全民健身工程的重要载体之一,但健身路径在高校的发展现状却不容乐观。就健身路径中力量健身方面进行研究,对112名女大学生采用力量组合练习的训练方案锻炼8周,并对实验前、后的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力量健身路径的锻炼方式对改善大学生身体形态没有显著的影响,但对于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身体成分的改善有显著的效果。本研究可为我国高校健身路径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实地考察等方法对临汾市城区15个全民健身路径练习点的使用现状进行调查,并对健身路径的使用和管理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临汾市城区的健身路径利用率不高、健身器械的维护不及时、设置地点不合理、安全性差等,影响了社区居民的健身效果,需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6.
我国健身秧歌理论研究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对2000-2008年发表在我国中文体育类期刊上的健身秧歌论文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健身秧歌的产生发展、健身效果及在高校设置健身秧歌课程可行性分析等方面.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内容重复较多,论文数量少,而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健身秧歌练习人群的锻炼效果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7.
摘要:随着VDT(视频显示终端,Visual Display Terminal)产品的迅速普及,使用者深陷于视力下降、视觉疲劳等健康泥潭,针对这些症状创编明目健身术,缓解眼部疲劳,预防眼部疾患,并且通过功法实践来建立保护视力和避免疲劳的理念和行为,进而达到未病先防的目的。采用实验法,对20名从事互联网相关工作的VDT工作者进行2个月的明目健身术练习,通过观察其练习前后在视疲劳症状主观评价、视敏度、球结膜充血状况和泪膜破裂时间等指标上的变化,并与20名同类对照组人员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明目健身术练习可以有效地改善眼部主观疲劳,并且显著优于主动休息的效果。其特点还表现在越是易被感知的疲劳指标,如干涩、异物感等,越容易得到改善。明目健身术练习在改善眼表平衡性上,优于主动休息组。短时间的明目健身术练习和一般休息均不能改善屈光度,也就是说对改善视力无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现代健身气功的传播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健身气功的传播过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资料研究法、走访座谈法,以及逻辑归纳分析法等科研方法对现代健身气功传播的现状以及理论基础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提出了现代健身气功传播的基本策略.其宗旨在于进一步加强对健身气功活动中传播现象的考察与梳理,取其精华,祛其糟粕,从而对健身气功活动有效地实施社会控制,使健身气功活动能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全民健身广场是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工程中具有特色的一种表现形式,从系统的角度对广东省全民健身广场的建设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是为了使它的建设更趋合理化和科学化,从而对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的建设起到普遍的指导意义.对广东省全民健身广场现状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全民健身广场是规模较大、功能较全、档次较高、面向大众的特征鲜明的群众健身标志性场所,成为了广东城市中全民健身的乐园,但它的建设仍然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20.
运用表面肌电技术对跳远和3种专项跳跃练习起跳动作进行测试,以揭示二级跳远运动员跳远专项跳跃练习与跳远起跳动作表面肌电活动特征.结果显示:跳远起跳动作主要是由小腿前、后肌群、股直肌和半腱肌完成退让性支撑,由股二头肌、股内、外侧肌、臀大肌和半腱肌完成大、小腿的快速蹬伸动作和维持躯干直立姿势.五步助跑五级单足跳起跳动作主要是股直肌和股内侧肌完成退让性支撑,由髋部和大腿后肌群、小腿前后肌群完成伸踝和大腿后伸动作.五步助跑五级跨步跳起跳腿主要由大、小腿后肌群完成退让性支撑,由臀大肌和大、小腿前肌群完成起跳腿髋、膝、踝的蹬伸起跳动作.起跳腿跳深跳远(台高60 cm)练习主要由股直肌完成退让性支撑,由臀大肌、大腿前后肌群和小腿前后肌群完成大、小腿及踝关节的蹬伸动作.上述特征提示:五步助跑五级单足跳和起跳腿跳深跳远练习(台高60cm)对跳远起跳向心收缩的影响大于离心收缩;五步助跑五级跨步跳练习对跳远起跳离心收缩的影响大于向心收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