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摘 要:目的:探讨中国北方汉族男性δ-氨基γ-酮戊酸合成酶2(ALAS2)基因复合重复多态性与心脏功能表型的初始值与耐力训练效果的关联性。方法:选取102名中国北方汉族新兵健康受试者,进行18周的5 000 m跑训练。测定训练前后安静、次最大负荷下(50 w、100 w、150 w)及恢复期的心脏结构与功能指标。使用GeneScan和测序方法分析该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征,并进行该多态与上述生理指标等关联性分析。结果:1)按照分割点法划分基因型及分组分析,发现按166 bp长度划分时,≤166 bp基因型的左心室结构指标(EDD、LVM)及不同负荷下的每搏量和每搏量指数(b-SV、50W-SV、100W-SV 、150W-SV、b-SVI)、心动周期等初始值均显著性高于>166 bp基因型(p<0.05);2)≤166 bp基因型在次最大负荷(50 W)下的心输出量及心指数下降幅度高于>166bp基因型,但无统计学差异(p<0.1)。结论:ALAS2基因复合重复多态与中国北方汉族男性心脏功能的初始水平存在关联,与耐力训练效果无关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汉族男性δ-氨基γ-酮戊酸合成酶2(ALAS2)基因复合重复多态性与心脏功能表型的初始值与耐力训练效果的关联性。方法:选取102名中国北方汉族新兵健康受试者,进行18周的5 000 m跑训练。测定训练前后安静、次最大负荷下(50 w、100 w、150 w)及恢复期的心脏结构与功能指标。使用GeneScan和测序方法分析该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征,并进行该多态与上述生理指标等关联性分析。结果:1)按照分割点法划分基因型及分组分析,发现按166 bp长度划分时,≤166 bp基因型的左心室结构指标(EDD、LVM)及不同负荷下的每搏量和每搏量指数(b-SV、50W-SV、100W-SV、150W-SV、b-SVI)、心动周期等初始值均显著性高于>166 bp基因型(p<0.05);2)≤166 bp基因型在次最大负荷(50 W)下的心输出量及心指数下降幅度高于>166bp基因型,但无统计学差异(p<0.1)。结论:ALAS2基因复合重复多态与中国北方汉族男性心脏功能的初始水平存在关联,与耐力训练效果无关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VEGF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基因SNP/A+18487T多态性与HiHiLo后定量负荷下SpO2变化的关联性。方法:选取71名中国北方平原地区汉族男子进行30 d高住高练低训(HiHiLo),方案为每日在低氧房(O2浓度为14.8%~14.3%,海拔约2 800~3000m)居住10 h,每周进行3次75%VO2max强度的低氧训练(O2浓度为15.4%~14.8%,海拔约2 500~2 800 m),运动时间为30 mim/次,其余时间在常氧环境下训练。使用脉搏血氧饱和度测试仪测试HiHiLo前后定量负荷下SpO2。采用PCR-RFLP法分析VEGFR2基因A+18487T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VEGFR2基因A+18487T多态性与低氧训练后定量负荷运动下SpO2变化有关联。其中AA基因型者SpO2升高幅度显著大于其他基因型者。结论:AA基因型者在低氧训练后产生了较好的低氧适应,可以作为预测低氧训练后定量负荷运动下SpO2变化的分子遗传学标记。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通过观察现代五项运动员4周HiHiLo低氧训练对血象指标及最大摄氧量的影响,探讨HiHiLo低氧训练提高运动员有氧运动能力的效果,为其确定低氧训练提供指导.对象和方法:将10名江苏省现代五项运动员随机分成HiHiLo组和LoHi组.HiHiLo组每晚居住于15.4%O2浓度低氧环境10 h,白天除照常训练外,每周进行3次低氧运动(15.4%O2氧浓度环境下,以80%VO2mRx强度蹬30 min功率自行车,RPM为60转/min).LoHi组居住于常氧环境,其他与HiHiLo组相同.测定低氧训练前后最大撮氧量(VO2max)、PWC170及实验期间每周血象指标(RBC、Hct、Hb).结果:4周的低氧训练后,HiHiLo组期间RBC、Hot、Hb明显升高(P<0.05),且在第4周出现高峰值,LoHj组血象指标变化不明显.同时HiHiLo组VO2max、PWC170分别提高了4%和11%,而LoHi组只增加了2%和5%.结论:HiHiLo低氧训练能明显改善现代五项运动员有氧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ACE基因I/D多态性与HiHiLo训练敏感性的关联性。方法:选取71名中国北方平原地区汉族男子进行4周高住高练低训(HiHiLo),方案为每日在低氧环境(O2浓度为14.5%~14.8%,大约相当于海拔3000m)中休息10h,每周进行3次75%.VO2max低氧训练(O2浓度为15.4%,大约相当于海拔2500 m),其余时间在常氧下训练;测试其HiHiLo前后的.VO2max及训练期间的血象指标;PCR分析受试者的ACE基因I/D多态性。结果:训练前各组基础值经方差检验无显著性差异;训练后,.VO2max、.VO2max/W、RBC、HB和HCT在整体及Ⅲ、D组都极显著性提高(P0.01),但GG组除HCT显著提高外(P0.05),其他各指标虽有上升,但都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HiLo能够提高有氧能力;携带ACE基因II和ID型的人有对低氧训练更敏感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观察高住高练低训(Living high Exercising High training low,HiHiLo)对优秀国家跆拳道女运动员有氧能力的影响,探讨运动员有氧能力在低氧训练中变化的规律。研究方法:13名国家跆拳道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低氧组(8名)和对照组(5名)。分别于实验前、急性暴露(10 h)、实验1周、实验2周、实验3周、实验4周取清晨、空腹肘静脉血检测血像、红细胞2,3-DPG、AT功率、递增负荷血乳变化、.VO2max的变化。研究结果:3周HiHiLo使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浓度显著高于实验前(P<0.05),且血红蛋白浓度高于同一时间的对照组(P<0.05),4周时血红蛋白浓度仍维持较高水平,并高于实验前(P<0.05)。低氧组进舱2周和4周,红细胞2,3-DPG分别高于实验前和同时间测试的对照组(P<0.01和P<0.05)。实验结束后,低氧组AT功率从实验前(148.56±20.01 W)提高至实验后的(158.79±22.34 W)(P<0.05)。在150 W至240 W递增负荷(△=30 W)蹬功率自行车,低氧组血乳酸浓度低于其实验前水平(P<0.05和P<0.01)。低氧组与对照组运动员.VO2max无显著变化(P>0.05)。研究结论与建议:本研究提示HiHiLo训练中跆拳道运动员机体的载氧、血红蛋白在组织中释放氧以及有氧运动能力有所提高,但是在进行低氧训练时,还是要先检测运动员对低氧的适应能力,制定个体化的低氧训练计划,以提高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观察四周HiHiLo对女子跆拳道运动员安静及定量负荷后血液流变学特征的影响,探讨HiHiLo提高有氧能力的可能机制。对象和方法:8名国家跆拳道女子运动员,在模拟海拔2 500 m的低氧环境下HiHiLo4周。观察HiHiLo前、3 a、4周后安静状态及定量负荷后血液流变性、运动能力的变化。结果:4周HiHiLo后,4000米跑和PWC170成绩有显著提高(P<0.01);安静状态下,各切变率血液粘度显著低于HiHiLo前,红细胞变形能力显著提高;定量负荷后,HiHiLo4周后,高、中、低切变率下,只有低切的血液粘度显著低于HiHiLo前(P<0.05),红细胞变形能力显著高于HiHiLo前(P<0.05)。急性低氧(3 a),各指标与HiHiLo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4周HiHiLo能够显著提高受试者的运动能力。HiHiLo4周后,安静状态下血液流变学发生了适应性改变;定量负荷后,低切变率血液粘度和红细胞变形能力的适应性改善有利于微循环的有效灌注。血液流变性的适应性改变可能是HiHiLo提高运动能力的机制之一。急性低氧暴露不能改善血液流变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7名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3周高住高训低练(HiHiLo)训练前、后与身体机能相关指标进行的分析,探讨HiHiLo对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影响,以期把HiHiLo训练方法运用到武术散打运动项目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7名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进行为期三周的HiHiLo训练,即每天晚上在模拟海拔2 500 m~2 800 m(氧气浓度14.7%~15.4%)低氧环境中居住至少10 h,每周在模拟海拔2 500 m(氧气浓度15.4%)缺氧环境下进行3次低氧训练,其他时间进行正常生活和常氧环境下的常规专项训练。在HiHiLo前和HiHiLo结束后对受试者进行最大摄氧量、血乳酸和血氧饱和度的测试,并于实验前1 d、实验期间每周同一天及实验结束后第3 d清晨进行血象监测。结果:HiHiLo训练后最大摄氧量的绝对值和相对值都显著提高(P0.05),最大功率显著升高(P0.01),力竭时间明显延长(P0.01);HiHiLo训练前、后两条血乳酸—负荷曲线表现的趋势大致相同,但是训练后降低了同级运动负荷时的血乳酸值,乳酸阈强度增加;HiHiLo训练后血氧饱和度值均有非常显著的提高(P0.01);HiHiLo前、后红细胞、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无显著性变化。另外,HiHiLo可以提高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机体载氧能力直接相关的血液指标水平,这种改变主要表现在实验第2周。结论:为期3周的HiHiLo训练提高了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并且在赛前机能状态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急性高山病(AMS)发生及低氧运动习服中血清ET-1水平的变化趋势及ET-1基因多态与其水平的关系。方法:Phase 1:模拟海拔4 800 m低氧环境,49名北方汉族大学生急性暴露6 h,入舱30min后以恒定负荷蹬车20 min,常氧安静(NMⅠ)和急性低氧暴露结束(HYⅠ)时测定血清ET-1水平。Phase 2:恢复1周后,48名受试者在模拟环境下进行3周渐进式低氧训练。恢复1周,重复Phase 1的低氧暴露和运动,常氧安静(NMⅡ)和急性低氧暴露结束(HYⅡ)时测定ET-1水平。PCR-RFLP法检测受试者ET-1基因T8000C及G5665T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1)低氧暴露后受试者的ET-1水平上升不显著,AMS组与非AMS组间的ET-1变化量△1(HYⅠ-NMⅠ)差异也不显著。3周低氧训练后,低氧习服与未习服组的ET-1水平在再次低氧暴露后均上升,上升幅度△4(HYⅡ-NMⅡ)均比初次暴露时(△3(HYⅠ-NMⅠ))增多,但仅低氧习服组的ET-1水平和△4上升显著。2)G5665T及T8000C位点不同基因型和等位基因携带者的AMS发生率及AMS评分变化趋势差异均不显著。低氧暴露后,G5665T/GG和T8000C/TT组的ET-1水平上升,G5665T/GT+TT和T8000C/TC+CC组的ET-1水平下降,但各组的ET-1水平变化及组间的ET-1变化量△1(HYⅠ-NMⅠ)差异均不显著。3周低氧训练后,各基因型组的ET-1水平在低氧暴露后均比NMⅡ时上升,变化幅度△4(HYⅡ-NMⅡ)均比初次暴露后(△3(HYⅠ-NMⅠ))增加,但差异均不显著。结论:1)血清ET-1水平对低氧不敏感,ET-1变化量△1不能作为AMS易感性辅助评价指标。3周低氧训练后,低氧习服与未习服组的ET-1水平在再次低氧暴露后变化程度不同,导致两组低氧习服效果迥异。2)G5665T和T8000C位点不是AMS易感及低氧习服的遗传学标记。G5665T与T8000C位点不同基因型组的ET-1水平在初次低氧暴露时变化趋势不同,在再次低氧暴露时变化趋势相同,但ET-1水平变化仅与低氧有关,与基因多态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氧运动对大鼠骨骼肌蛋白量及p70S6K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为四组:常氧安静组、低氧安静组、常氧训练组、高住低训组。常氧安静组在常氧环境下安静生活;低氧安静组在氧浓度13.6%低氧舱内安静生活;常氧训练组和高住低训组进行4周的跑台运动,每天训练1 h,每周训练6 d。高住低训组晚上在氧浓度13.6%低氧舱内低氧暴露。结果:28 d后,与对照组比较,高住低训组骨骼肌总蛋白浓度显著下降(p<0.01),p70S6K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p70S6K(Thr389)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1);常氧训练组p70S6K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低氧安静组p70S6K(Thr389)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1)高住低训抑制了骨骼肌蛋白合成及p70S6K(Thr389)磷酸化,这也提示机体可能通过调节mTOR/p70S6K细胞信号转导通路来调节骨骼肌蛋白代谢;2)耐力运动提高了骨骼肌p70S6K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FPN1基因多态性与HiHiLo训练效果的关联性。方法:选取70名健康受试者在模拟海拔2 800 m高度进行30 d HiHiLo训练(低氧暴露10 h/d、除白天常氧训练外,以75%.VO2max强度每周进行3次低氧训练),测定训练前、训练后第4 d、第7 d、第16 d、第23 d和第30 d的RBC、Hct和Hb等血象指标,应用PCR-RFLP方法解析基因多态性。结果:FPN1基因rs1123110和rs4145237多态性与血象指标的初始值不关联。经30 d HiHiLo训练训练后,rs1123110位点TT型RBC、Hb、Hct的平均增加量显著高于TC型;TT型Hb、Hct从第7 d、RBC从第16 d开始显著增加并持续至第30 d。rs4145237位点GG型RBC、Hb、Hct的平均增加量显著高于CG型;GG型Hb、Hct、RBC从第16 d开始显著增加,随后持续升高至第30 d。结论:rs1123110的TT型和rs4145237的GG型与HiHiLo训练效果关联,可以作为预测血象指标训练效果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HEPC基因SNP/A2032G多态性与有氧耐力训练后左心室功能指标训练敏感性的关联性分析,从HEPC基因中筛选预测有氧耐力训练效果的分子标记,为制定个性化有氧耐力训练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02名中国北方平原地区健康男子进行为期18周的有氧耐力训练,使用超声心动仪测定其训练前后安静状态和递增负荷运动下的左心室功能指标,应用PCR-RFLP技术解析受试者SNP/A2032G多态性。采用association studies with training response phenotypes方法分析SNP/A2032G多态性与训练前后左心室功能指标的关联性。结果:经18周有氧耐力训练后,AG型150W/SV、150W/SVI和150W/EF的训练敏感性最高。其中,AG型群体的150W/SV、150W/SVI增加量显著高于GG型,且存在高于AA型的趋势;AG型群体的150W/EF增加量显著高于GG和AA型。结论:HEPC基因SNP/A2032G的AG型可作为预测有氧耐力训练后心室功能指标训练敏感性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3.
通过测定和比较正常人和力量项目运动员在静息和逐级递增负荷运动时,室壁多普勒频谱图上E波和A波峰值速度,研究左室后壁主动松弛和被动充盈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静息状态,力量项目组房缩期心房收缩对于左室舒张充盈的贡献小于正常组;在逐级递增负荷中,力量项目组心脏舒张功能的动员表现为同时动用主动舒张储备和左房收缩储备,显示出心脏主动舒张的能力强,左房收缩储备大。  相似文献   

14.
测定了体育系 (PED)、生物系 (BD)女生的 V O2 max、VT(% V O2 max)及亚极量恒负荷运动前后的心率(HR)、血乳酸 (Bla)、主观体力负荷评估表 (RPE)。结果认为 :1)体育系女生 V O2 max、VT(% V O2 max)较高 ,提示其体能水平即有氧工作能力明显高于一般女大学生。 2 )体育系女生静息及亚极量负荷运动时的 HR、运动后的 BL a及 RPE明显低于生物系女生。说明在相同的相对负荷应激下 ,有氧工作能力较高者生理反应较小 ,无氧供能比重较低 ,疲劳出现较迟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呼吸困难感对羽毛球选手运动能力的影响,羽毛球男子选手自愿参加三次运动能力测试直至力竭。在完成三次力竭运动即刻,受试者心率(HR)和主观运动感觉(RPE)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实验Ⅰ和Ⅲ比较,受试者在实验Ⅱ中经过两组每组30次呼吸肌肉负荷运动后,峰值吸气压(P0)和峰值吸气压产生率(MRPD)明显增强(P〈0.05),受试者的运动能力(BAD)明显提高(P〈0.01);而且发现运动中呼吸困难感相对时间变化率(RPB/time)明显降低(P〈0.05)。实验II相对I各生理指标变化(△)进行相关分析发现,△RPB/time与△P0,△MRPD,△BAD均呈负相关(P〈0.05)。结果提示,运动能力增强可能是呼吸困难感产生减慢引起的,而呼吸肌肉收缩能力的提高可能是呼吸困难感减弱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利用M型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传统左心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参数及Tei指数、左室收缩期射流峰值速度,对体育专业大学生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左心收缩及舒张功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传统指标只是片面地反映了左心功能的单一方面,而基于血液动力学基础的Tei指数能反映出左心综合功能,且不受多种外在因素的影响,更适于生理状态下的心脏整体功能的比较。体育专业大学生的Tei指数较小、左室收缩期射流峰值速度较快,心率较慢,具备着更高的搏出量储备和心率储备,由此得出体育运动对左心综合功能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β2肾上腺素受体(ADRB2)基因位点+46(A/G)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运动耐力相关性。方法:选取南方汉族人群,依据运动耐力素质的差异分成优秀运动耐力组(EEA)48人和普通组(SC)55人,采用片段长度差异等位基因特异性PCR的方法对受试者ADRB2基因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通过χ2检验分析优秀运动耐力组和普通组之间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结果:两组中ADRB2基因型的发生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EEA组和SC组的SNP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经χ2检验发现,两组该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分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也呈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数据表明在广东汉族人群中ADRB2基因A46G多态性与运动耐力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吸高氧对皮划艇运动员无氧运动能力和运动后恢复速度的影响。方法:18名国家皮艇男队员,先分别完成三次骑功率自行车无氧试验,30 min恢复期内分别在吸入高浓度氧(实验组,A组)与吸入正常浓度氧(对照组,C组)干预条件下保持静态休息。检测恢复期血乳酸浓度(Bla)、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的恢复,30 min休息结束后再进行一次无氧试验,记录PP、MP和△P。结果:1)与C组比较,A组运动后第5 min、10 min的HR显着升高(P<0.05)且A组运动后各观测段的SPO2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2)运动后恢复期,高氧变量与休息时间变量的主效应均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价值(高氧变量F=7.68,P=0.004);时间变量F=15.37,P=0.001)。且与C组比较,恢复期A组第5 min和第30 min的Bla以及Bla消除率都有显着性差异;3)组间比较PP、MP和△P均有显着性差异。结论:吸高氧能够明显促进运动后SPO2、Bla恢复,对恢复无氧能力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