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普通高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广州部分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情况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与本省、国内的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部分数据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普通高校课外体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实践与理论上的咨询。  相似文献   

2.
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文献资料和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我国部分省、市高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从结果来看,兴趣是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课外体育活动内容枯燥、缺乏管理以及体育场馆设施不足等现象,是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针对现状分析其原因,提出高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增强学生体质,培养终身体育的兴趣、能力和习惯的重要阵地,是实现高校体育目的、任务的主要途径之一。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访谈等方法,对普通高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状况进行了调查,对以后课外体育活动更好地开展,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地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琼中县山区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琼中县山区乡村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主要是为了丰富生活情趣、提高学习效率、增强体质,兴趣趋向集中于健身性、健美性、趣味性、娱乐性和竞技性。激发和培养山区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兴趣,对健康地开展体育活动和提高课外体育活动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问卷调查方法,通过对浙江省普通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动机明确,但活动频度不稳定,随意性大;活动项目选择具有明显的性别特征,有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较差;体育意识薄弱、活动习惯、能力差及场地器材不足是影响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课外体育活动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是课外体育活动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应该把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贯穿在整个课外体育活动过程之中 ,在课外体育活动中 ,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 ,充分利用体育活动的特点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体育活动特点及参与动机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吉林大学400名大学生的体育活动特点及参与动机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了当前大学生体育活动的现状与特点。研究表明:课外体育活动已成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活动方式之一。大学生总体上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面较高,但活动量相对不足。目前大学生体育活动参与动机已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普通高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旨在系统了解浙江省普通高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并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改善学校体育工作提供依据.研究表明,浙江省普通高校有75%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抱有兴趣,健身、娱乐等是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价值取向.有79%的学生能经常不同程度地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也有25%的学生从不参加课外活动.从调查中发现场地器材少和学习负担过重是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障碍.建议各高校要进一步认真贯彻有关法规制度.改变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不足的现象,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体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调查研究了河南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和特点,对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如何推动大学生积极合理地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的深层次推进与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对作为高校体育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外体育活动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在阐述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特点与功能的基础上,结合高校体育对课外体育活动的需求性和社会体育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性,规划出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发展趋势,为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终身体育是当代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探讨如何将“终身体育”的思想贯穿于学校体育教学中,促进学校体育改革。  相似文献   

12.
养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东方文化的精髓。养生运动学是将东方养生文化与西方的健身文化相结合产生的全新运动形式,是将中国传统养生思想与现代运动科学理论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体系。养生运动学课程作为体育院校及普通高校开设的体育类课程的一个分支,在终身体育教育、国学思想教育、人文科学教育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01,自引:5,他引:96  
课余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我国9省市18所大学的2365名大学生的调查,分析探讨了当前我国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并针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研究表明:当前,课余体育锻炼已成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活动方式之一.大学生总体上课余体育锻炼参与面较高,但活动量相对不足,锻炼的方式、场所及锻炼项目等存在较明显的集中趋势,多数大学生对课余体育锻炼抱有兴趣,锻炼价值取向具有多元化特征,场地器材缺乏、功课负担过重等外在因素仍然是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制约要素,在课余体育锻炼参与率、周锻炼次数、每次锻炼时间、锻炼兴趣等方面,存在着较明显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4.
影响云南省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社会学因素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外体育锻炼是大学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运动量相对不足,体育锻炼的方式、场所及锻炼项目等存在较明显的集中趋势.而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原因却是多方面的.为此,必须重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体育锻炼氛围.  相似文献   

15.
自体育课程研究进入中国学校体育研究领域以来,中国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与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还是"运动技能教学",一直是中国学校体育研究领域争论的问题。为解决体育课程"增强学生体质"的问题,中国学校体育史上曾出现过许多不同的理论假说,包括"2-1=1"策略的"体质教育论"、"1+1=2"策略的"课课练"、"2-1=2"策略的"运动技术健身论"及"1+X=?"策略的"健康教育论"。上述理论假说在不同年代的中国学校体育理论研究中各有侧重,各有缺陷。中国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课程不仅应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使青少年学生在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中增强体质"作为理论研究和实践改革的重点,还应将"增强学生体质"作为评价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指标。为使中国的体育课程教学实践能增强学生体质,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1)以精准监测、精准分析、精准干预的"体质提升三精准"作为体育课程的增强体质导向;2)开发有效的、有趣的"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游戏";3)普及"体育趣味课课练";4)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5)强化"学科融合""课内外结合"及"家校结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决策树模型探讨引起幼儿超重的关键因素。方法:招募南昌市23所幼儿园5870名3~6岁幼儿,测量身高、体重;问卷调查幼儿身体活动、静坐行为、出生信息,父母的育儿方式、身体形态、锻炼行为和家庭情况,并将其划分为36个变量;采用IBM SPSS modeler软件创建CHAID决策树模型,筛选幼儿超重的关键性因素。结果:CHAID模型准确率达85.23%。CHAID模型结果显示,8个变量与幼儿超重有较强关联性,各变量按重要性排序依次为室外身体活动时间、父亲BMI、母亲BMI、父亲收入、室内身体活动时间、父亲受教育程度、喂养方式、看电视时间。结论:身体活动尤其是室外身体活动与幼儿超重的关系最为密切,父母肥胖程度、父亲收入与受教育情况、喂养方式、静坐行为也是导致幼儿超重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17.
同侪压力对大学生余暇体育锻炼行为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以及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就同侪压力对大学生余暇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亲密同学和朋友对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锻炼所持正性态度与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锻炼行为呈正相关;大学生与其亲密同学或朋友的余暇体育锻炼行为的一致性,可能是选择和影响两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推断,大学生余暇锻炼行为同样存在“同侪压力”效应。大学生选择锻炼同伴存在“择近”现象。选择锻炼同伴的范围随年级增加而扩大。选择异性同学作为锻炼同伴的比例随年级升高而上升。居住地是大城市的大学生,其选择锻炼同伴的范围大于其它居住地的大学生;经常同时选择同性和异性同学作为锻炼同伴的大学生,其参加余暇体育锻炼程度最高;大学生最亲密的同学和朋友是否经常锻炼,与大学生本人参加余暇体育锻炼的有关指标相关较为密切,并有助于估计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锻炼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身心的日渐成熟以及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的显著变化对大学生体育运动的意识和行为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全面而准确地把握当代大学生体育运动特征,对有效实现科学健康、个性发展的高校体育教育目标,推进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当代大学生体育运动的意识和行为呈现出鲜明的阶段特征。大学生的运动认知趋于人文理性,运动素质出现发展的高峰期,但运动能力走低,运动行为女生较男生表现为热情高而行动少,社会对角色的期待影响运动项目的选择,运动审美感受则表现为浪漫、易变、强烈和独特。  相似文献   

19.
在问卷调查和访问的基础上研究当前长春市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动机,进行体育消费的水平,体育课教学效果等体育锻炼的现状,探讨促进其中的不足和改善途径,从而为优化大学生体育行为,促进其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帮助。  相似文献   

20.
探析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王艳云  左成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9):1177-1178,1184
为了进一步推动高校体育工作的开展,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刻苦拼搏的学习氛围,在大学生中倡导"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康体指导思想,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调查访问法等方法,经过大量的分析、对比和研究,阐明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作用和意义,并得出结论认为: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完善高校体育健康教育体系,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对推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营造崇尚健康,吸引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各类体育文化活动有着非常的积极意义,大学生的体育文化建设对于学生养成正确的体育意识和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养成"终身体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