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乒乓球正手拉弧圈球技术是现代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的一项必备技术,通过对正手拉上旋弧圈球和下旋弧圈球动作中的相关肌肉的表面肌电信号进行采集和处理,明确乒乓球正手拉弧圈球动作的发力机制和动作规律。方法:使用无线表面肌电信号测试系统(DELSYS Trigno Mobile,美国,2 000 Hz),采集北京体育大学10名男性乒乓球国家一级运动员正手拉球动作的表面肌电数据,进行计算。结果:正手拉下旋球的总积分肌电值大于正手拉上旋的。两种不同动作中,肱二头肌、肱三头肌长头和肱桡肌的积分肌电值最大。左侧股直肌、右侧腹直肌、右侧竖脊肌、胸大肌和肱二头肌的积分肌电值在统计学意义上呈显著性差异。两侧竖脊肌、左侧股直肌与肱桡肌的均方根振幅值在统计学意义上呈显著性差异。结论:在两种正手拉球动作中,肱二头肌、肱三头肌长头和肱桡肌起到了主要的作用,两侧腹直肌的参与程度均较低。正手拉下旋球的动作难度及能量消耗大于正手拉上旋球的。在正手拉球动作中,大部分位于下肢与躯干部分的肌肉激活程度更高,而积分肌电值较小,提示其在动作中发挥维持姿势的作用较大,且正手拉上旋球较正手拉下旋球更加明显。位于肩部和部分核心区的肌肉的...  相似文献   

2.
瑞士球训练对大学生足球运动员核心爆发力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主要通过实验来验证采用瑞士球进行的核心力量训练对足球运动员核心爆发力的影响效果.研究对象为景德镇陶瓷学院10名普通足球运动员,平均年龄19岁,平均训练年限4年;对10名受试者进行8周的核心力量训练,每周训练3次,每次30min,训练方法主要采用瑞士球的训练方法,主要手段有头枕瑞士球成桥左右快速转体,瑞士球快速俯卧撑,瑞士球俯撑快速足滚球等;评价方法采用Patrick M.Cowley验证过的体前核心爆发力测试(FAPT)、体侧核心爆发力测试(SAPT)、定位球踢远测试和负重仰卧起坐测试,研究结果发现,FAPT、SAPT、定位球踢远和1次仰卧起坐所能完成最大杠铃重量均得到显著提高,研究结论表明,瑞士球训练对改善大学生足球运动员核心爆发力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俯卧撑是采用俯卧姿势,通过肩、肘关节的屈、伸活动来达到发展上肢肌肉力量的训练手段之一。俯卧撑便于组织,且锻炼效果良好,在部队开展较为广泛。1俯卧撑的作用俯卧撑训练对体型塑造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能增强胸、肩背、上臂等部位的肌肉力量,使臂膀更加坚实、胸背更加宽厚。另外,练习俯卧撑有利于固定腰、髋的动作,还能够发展腹直肌和背长肌的力量。俯卧撑能够提高上肢推撑能力,对山地作战、城市作战等复杂环境条件下军人有效发挥战术动作  相似文献   

4.
运用表面肌电遥测和高速摄影同步测试技术,对竞技武术套路中搬脚朝天蹬直立平衡动作的下肢肌 肉用力特征进行测试。结果显示: 所测五名女子运动员的下肢六部位肌肉(胫骨前肌、臀中肌、臀大肌 、腓肠肌、股二头肌和股直肌)的放电大小顺序和先后顺序相似,即胫骨前肌最先放电且放电量最大、其 次是臀中肌和臀大肌几乎同时放电,而后依次是腓肠肌、股二头肌和股直肌。在完成动作过程中,运动员 的运动级别越高,其各部位肌肉的总积分肌电值却越低。武英级运动员与二级运动员在股直肌、股二头肌 、胫骨前肌、臀中肌上的均方根振幅(RMS)指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与二级运动员相比,武英 级运动员在完成该动作时肌肉间的配合更协调,总体更省力。  相似文献   

5.
采用韩国的JETVIBE(ETS-900N模式)振动器、美国的NORAXON TELEMYO 2400T无线遥测系统和MEGAWIN软件系统,对受试者分别在传统和振动条件下,以静力性和动力性方式,轻负荷和重负荷进行核心力量训练,测核心肌群11块肌肉肌电。结果显示:振动动力性方式的重负荷具有针对训练快肌纤维的使用价值;适宜强度振动的传统核心力量训练,静力性和动力性方式的重负荷和轻负荷的每秒肌电积分值都比相应的传统核心力量训练大,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是更为有效提高核心力量训练效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探讨8周预负荷练习与非预负荷练习对肌肉力量的影响。方法:以浙江省16名女子乒乓球队员为实验对象,利用Isomed2000等速测力系统和Mega6000肌电系统分别对左、右两侧的肘关节肌力和肌电信号进行同步测试。结果:1)与非预负荷组相比,预负荷组的相对峰力矩和平均IEMG增长均显著性提高(P<0.05);2)预负荷组的力矩加速能具有显著性提高(P<0.05),非预负荷组则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3)预负荷组和非预负荷组肱二头肌围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预负荷练习能够有效地提高肌肉最大力量、爆发力和肌肉围度。预负荷练习比非预负荷练习能够有效的提高肌肉最大力量和爆发力,而对于肌肉围度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动作发展的视角出发,将幼儿阶段应掌握的基本动作技能设计到韵律性身体活动中,通过分析幼儿侧滑步下肢肌肉放电情况的变化,比较这种新幼儿韵律性身体活动与一般性幼儿韵律性活动效果差异。方法:将38名受试对象按照年龄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幼儿周一至周五每天进行动作发展视角下的韵律性身体活动,每天累计活动时间为20-30分钟,运动干预周期为一年。对照组则进行一般性的韵律性身体活动。运动干预前后,记录受试者侧滑步时下肢肌电活动,选取积分肌电值、下肢主要肌群积分肌电贡献率为指标评估幼儿下肢肌电活动的变化。结果:(1)运动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积分肌电贡献率较运动干预前的整体变化为主动肌积分肌电贡献率的上升和拮抗肌积分肌电贡献率的下降。(2)运动干预后,侧滑步第一时相中,实验组3岁组幼儿腓肠肌(右)积分肌电贡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股直肌(右)积分肌电贡献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岁组幼儿腓肠肌(左)的积分肌电贡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股二头肌(左)积分肌电贡献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运动干预后,实验组幼儿的侧滑步动作发展水平都有了提高,在做侧滑步时对主动肌与拮抗肌的控制变得更加协调;动作发展视角下的韵律性身体活动在改善幼儿侧滑步动作下肢肌肉放电情况,促进幼儿侧滑步动作发展方面优于一般性的韵律性身体活动。  相似文献   

8.
观察为期四周瑞士球核心稳定性训练(球上跪姿抬臂)对普通女大学生心率变异性和最大吸氧量的影响规律。利用芬兰产的POLAR S810i遥测心率表及瑞典产的MONARK 839E有氧功率车为工具,测量比较了四周瑞士球核心稳定性训练前后18名普通女大学生(实验组10人,对照组8人)心率变异性指标、最大吸氧量以及血压、心率的变化。经过四周锻炼,实验组的10名受试者均能在瑞士球上维持跪姿抬臂标准姿势5min。实验组最大吸氧量绝对值呈现极显著性增加(P〈0.01),相对值呈现显著性增加(P〈0.05)、舒张压、心率则出现了显著性降低(P〈0.05);SD、RMSSD以及HF都出现了显著性增加(P〈0.05)。对照组各项指标均未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四周瑞士球核心稳定性训练可显著提高心肺功能,降低安静时交感神经的紧张性,增加副交感神经的紧张性。提示该训练方法对强身健体、缓解压力可能有显著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运用表面肌电遥测和高速摄影同步测试技术,对竞技武术套路中搬脚朝天蹬直立平衡动作的下肢肌肉用力特征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所测五名女子运动员的下肢六部位肌肉(胫骨前肌、臀中肌、臀大肌、腓肠肌、股二头肌和股直肌)的放电大小顺序和先后顺序相似,即胫骨前肌最先放电且放电量最大、其次是臀中肌和臀大肌几乎同时放电,而后依次是腓肠肌、股二头肌和股直肌。在完成动作过程中,运动员的运动级别越高,其各部位肌肉的总积分肌电值却越低。武英级运动员与二级运动员在股直肌、股二头肌、胫骨前肌、臀中肌上的均方根振幅(RMS)指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与二级运动员相比,武英级运动员在完成该动作时肌肉间的配合更协调,总体更省力。  相似文献   

10.
采用美国产NORAXON TeleMyo 2400R遥测肌电仪和“爱捷”运动图像解析系统软件,对比分析受试者在做短跑专门性练习如车轮跑、后蹬跑、高抬腿跑与在做短跑途中跑时右腿股直肌、股外侧肌、股内侧肌、半键肌、股二头肌、胫骨前肌、腓肠肌和臀大肌的肌电特征和肌肉工作机制.结果表明,肌电贡献率在车轮跑时与途中跑基本一致,股外侧肌与股内侧肌在后蹬跑和短跑途中跑的支撑腿后蹬动作阶段中存在贡献率显著性差异,股外侧肌与半腱肌在高抬腿与短跑途中跑的摆动腿下压着地动作阶段的贡献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在训练时应强化车轮跑,改进高抬腿跑,慎用后蹬跑.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4~6岁幼儿移动性动作发展的外在表现和神经肌肉控制的内在机制。方法:通过粗大动作发展测试(Test of Gross Motor Development-3,TGMD-3)对跑、蹦跳和单脚跳进行评价,用BTS表面肌电测试系统时域分析的方法对完成动作时肌肉的积分肌电(Integrated EMG,IEMG)和时序进行研究。采用方差分析探讨不同年龄移动性动作发展水平的差异,计算年龄组×不同肌肉对标准化iEMG的影响,年龄组×动作类型对标准化共收缩指数的影响,结果:4~6岁幼儿移动性动作发展水平和下肢肌群iEMG值存在年龄之间的差异性,其中单脚跳的差异性最为明显(P<0.05)。标准化iEMG值股直肌最大、胫骨前肌其次。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动作复杂程度的降低,股直肌/股二头肌和胫骨前肌/腓肠肌的共收缩指数峰值越来越大。结论:TGMD-3作为幼儿动作发展评价工具具有可行性,其中单脚跳可优先作为移动性动作技能定性评价指标,该动作下肢肌群iEMG值可作为定量评价的代表性指标。幼儿在跑、蹦跳和单脚跳动作时,主要用力肌肉为股直肌和胫骨前肌。随着年龄增长,完成移动性动作时,iEMG值逐渐增大,膝关节和踝关节周围肌群协调性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健美操核心肌肉力量训练对女大学生动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本科一年级选修健美操专项课的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核心力量组2组,每组8人,共计16人。对照组进行常规训练,核心力量组进行为期6周的核心力量训练。6周训练结束后,进行动态平衡测试和表面肌电(sEMG)测试。结果:睁眼和闭眼状态下,核心力量组综合动摇指数(OS),前/后动摇指数(A/P),中间/侧方动摇指数(M/L)均小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核心力量组腓肠肌和胫前肌积分肌电(iEMG)及中位频阈(MF)均小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美操教学中核心肌肉力量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女大学生的动态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13.
研究针对多球训练法中的不同训练方案在网球教学训练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经过30节的网球教学实验后,采用International tennis number测试方法进行测试,研究结果经过T检验分析表明:采用多球组合训练方案进行训练相比采用常规多球训练方案训练的学生在正、反手击球深度控制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正、反手击球精度控制和与教练对拉拍数上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据此认为在日常的网球训练中应根据网球运动的真实场景设计不同的多球训练方法,以此满足现代网球运动的教学和训练要求。  相似文献   

14.
通过握力和表面肌电检测骨骼肌力量练习前后以及振动放松后的变化,评价振动放松促进骨骼肌运动性疲劳恢复的即时效果。8名健康男性青年进行上肢腕关节反复屈伸至无法继续完成动作,造成前臂运动性疲劳直至力竭。振动组采用Power Plate振动训练器进行放松,对照组自然恢复。振动放松方法为频率30 Hz,振幅2 mm,持续放松3 min,力量练习前后及振动放松后测试握力和掌长肌表面肌电,分析比较肌肉力量和表面肌电积分值(iEMG)、平均功率频率(MPF)和中值频率(MF)等变化。结果显示,力量练习后握力均明显下降(P0.01),同时掌长肌表面肌电iEMG出现明显升高(P0.01),MF和MPF出现明显下降(P0.05)。即时振动放松可以使得握力显著恢复(P0.01),掌长肌表面肌电iEMG显著性减小(P0.01),MF,MPF亦有所恢复,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本研究得出结论,采用连续3 min,频率为30 Hz,振幅为2 mm的即时振动放松可以使骨骼肌在发生运动性疲劳后电生理特性和力量得到明显恢复,有效缓解骨骼肌运动性疲劳,使骨骼肌力量恢复。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探讨在不同半蹲屈膝角度情况下接受不同重力加速度(g)的全身振动训练(Whole-body vibration,WBV),下肢股内侧肌(Vastus medium,VM)与股二头肌(Bicepes femoris,BF)激活表现以及两者共同收缩变化。方法:46名健康男性大学生,以表面肌电仪监测惯用腿VM与BF肌电反应。先以3种角度(90、60、45°)半蹲姿势进行无振动刺激(Non-Vibration,NV)测试,再以相同3种屈膝角度接受WBV,振动刺激为随机采用0.98、2.52、3.72、5.61 等4种g值。统计学显著性水平为P<0.05,以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NV与WBV的肌电信号。因变量为NV与WBV的标准化肌电比例(%MVC),自变量为g值与屈膝角度。以双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g 值、角度的肌电反应差异以及共同收缩比例,主效应检验g值与屈膝角度对肌电信号的影响,交互作用检验不同g值振动刺激下屈膝角度差异对肌电信号的影响。结果:BF%MVC在屈膝60 °搭配0.98~3.72g 与45°搭配0.98~5.61g 的振动刺激情况下,显著高于NV,而VM在屈膝45°搭配0.98和2.52 g 时有显著提升肌肉激活的效果。结论:BF与VM的激活程度受半蹲屈膝角度影响较大,而屈膝45°搭配0.98、2.52等2种g 值对于BF与VM有较佳激活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联合核心稳定训练对脑瘫学生康复效果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取脑瘫学生30名分为3个组:实验组(EXG组)、对照组1(CON1)、对照组2(CON2)。实验组采用有氧运动联合核心稳定训练、对照组1采用单纯有氧运动训练、对照组2采用单纯核心稳定训练,通过12周康复锻炼,收集三组受试者体质状况、粗大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平衡能力和运动成就动机数据。结果:EXG组和CON1的整体体质状况有积极变化,通过多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变化呈显著性差异(P<0.05),CON2在骨骼肌、基础代谢率两项指标呈显著性差异(P<0.05)。EXG组在粗大运动功能方面有积极变化,呈显著性差异( P<0. 05),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呈极其显著性变化(P<0.001);CON1粗大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有一定改善,但变化不显著(P=0.062);CON2粗大运动功能产生了显著性变化( P<0. 05),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有限(P=0.065)。EXG和CON2组整体平衡能力有积极变化,呈显著性差异( P<0. 05);CON1的平衡功能有一定改善,但效果不明显。运动成就动机方面。三组受试者整体运动成就机均发生明显变化,回避失败动机上EXG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稳定支撑条件下阻力训练对肌肉力量和协调能力的影响。方法:以15名男性受试者为测试对象,通过ME6000肌电遥测系统,测试受试者在坚硬支撑面和平衡软踏(Pad balance)两种不同支撑条件下负重和不负重半蹲时左侧股直肌(RF)、股二头肌(BF)、胫骨前肌(TA)、腓肠肌(MG)、竖脊肌(ES)和腹直肌(RA)收缩过程的表面肌电(iEMG)变化特征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稳定支撑状态下不负重半蹲时被测试肌群RF、BF、TA、MG、ES和RA的iEMG值分别为30.78±7.97、150.44±65.74、338.11±114.93、55.33±17.61、758.44±248.98和56.89±20.49?V.s;不稳定支撑状态下分别为36.78±9.31、170.78±58.84、418.22±96.71、85.89±42.79、1012.89±210.38和63.33±22.53?V.s。相对于稳定条件,不稳定条件下测试肌群的iEMG分别增加了20%、13.33%、23.67%、55.23%、33.51%和12.50%,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胫骨前肌iEMG显著大于其它测试肌群(P<0.05)。结论:不稳定支撑界面增大了神经系统活性和肌肉募集水平,支撑近端神经肌肉募集方式的调整是人体维持稳定和协调能力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8.
利用积分肌电阈评价普通健康者有氧运动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用积分肌电阈(IEMGT)评价普通大众有氧运动能力,使用实验法,收集10名健康成年者蹬骑自行车过程中股直肌肌电、血乳酸和呼出气体的数据,将其转化为通气阈(VT)、乳酸阈(LT)和积分肌电阈(IEMGT)所对应的.↑VO2Peak%和.↑VO2,并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通气阈、乳酸阈和积分肌电阈所对应的.↑VO2Peak%和.↑VO2两两之间没有显著性的差异,积分肌电阈与通气阈和乳酸阈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说明积分肌电阈(IEMGT)可能会成为一种无创伤地评价普通大众有氧运动能力的方法,但是由于积分肌电阈(iEMGT)的个体差异性,因此效度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核心力量训练的理性阐释——科学化训练新视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核心力量存在于所有运动项目中,所有的体育动作都是以中心肌群为核心的运动链,强有力的核心肌群对运动中的身体姿势、运动技能和专项技术动作起着稳定和支持作用。然而,在竞技体育中,核心力量训练在角色定位、结构功能、作用机制及发展机制方面依然停留在定性、定量化的描述阶段,无有效的理论支撑,使核心力量训练处于粗放发展的态势之中。本文以不同的训练新视角,系统阐释了核心力量的科学化训练依据:1)通过系统论的视角,对核心力量训练的角色定位、结构功能作以阐释,指出:核心力量训练是力量训练的一部分;核心力量训练的结构决定了核心力量训练的特殊性。2)通过神经肌肉—系统观视角阐释了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机制("三亚系模型"作用机制、神经控制作用机制)及神经—肌肉系统观下的核心力量训练负荷和训练方式。3)通过专项化视角探讨了核心力量训练的发展机制:训练工作目标专项化;核心力量训练专项化(能量代谢专项化、动作力学特征专项化、神经—肌肉系统专项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预观察青年男子羽毛球运动员原地正手杀球和跳跃腾空正手杀球动作上肢肌肉工作特点的差别。方法:研究使用高速摄像机和表面肌电仪同步测量8名国家青年男子羽毛球运动员原地正手杀球和跳跃腾空正手杀球动作。结果:运动学数据显示两种杀球动作中各个环节的速度都是由近端到远端依次递增;伸髋角和引臂角以及击球瞬间上肢各个环节的角度没有统计学差异,但杀球速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尽管两种杀球动作总体来说相近,但是在两种杀球动作中部分上肢肌肉的激活时序、击球前肌电幅值有显著差异,并且发现在球拍与球接触之前的时相,跳跃腾空正手杀球上肢肌肉的电活动更强。结论:尽管两种杀球技术动作结构很相似,但是原地杀球与跳跃腾空杀球的神经肌肉控制模式不同,跳跃腾空杀球时,运动员的神经中枢要提前激活一些肌肉,并且使一些肌肉的激活水平更高,以便获得更高的球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