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群运动项目爆发力训练方法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文献资料法 ,对“项群训练理论”中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群运动项目的爆发力决定因素进行了生理学的分析 ,在此基础上认为该项群运动项目爆发力训练应采取“重—轻”负荷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2.
优秀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下肢力量发展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武术要进入竞技体育大家庭,运用现代训练理论来对武术运动训练进行调控已得到了认同。本主要应用Gybex等动肌力测试数据,确定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的下肢等动肌肉力量特征,并以此作为运动员力量机能评价标准。并根据训练需要,运用测力台测试运动员负重半蹲快速上起力量,确定运动员的力量训练负荷强度,对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进行阶段性测评。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力量素质等张负重训练理论与方法中,以荷重作为练习强度及确定发展不同类型力量素质负荷结构的主导因素,对于实现力量素质训练的科学化有一定的局限性。据此提出并建立了运动员荷重状态下整体动作力量素质多种能力的理论,为同一动作结构动力性力量素质训练的定向化、定量化、个体化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特征解析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田径速度力量项群运动负荷控制特征进行研究.研究揭示:多年训练过程中一般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训练所占比重,随着训练年限和竞技能力增长而趋于递减,但专项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训练所占比重则趋于递增.年度训练过程中的准备期训练重点集中在发展绝对力量、速度力量和专项技术训练等方面,负荷变化表现为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几乎平行发展并呈现出渐进性递增特征,其中负荷强度一般控制在80%~90%最高成绩水平上.比赛期的负荷量约下降20%,但负荷强度上升10%.而过渡期则表现出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同时下降的特征.小周期训练过程中的赛前小周期负荷变化表现为负荷量有所降低但负荷强度却有所增加的特征,而且负荷强度在赛前2周左右达到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自制振动台为干预手段对下肢肌肉进行力量交变负荷力量训练,研究交变负荷力量训练对肌肉力量增长效果的影响.方法: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男子跳远运动员10名,随机分为1)"交变负荷训练组"(Ⅰ组,n=5),振动刺激的频率为20~25 Hz,加速度为15~20m/s2;2)"传统力量训练组"(Ⅰ组,n=5),两组共接受8周训练,实验前后一周内利用Biodex对原地纵跳能力和下肢三大关节屈伸肌肌群的一般、快速力量和功率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振动刺激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受试者的原地纵跳能力、肢三大关节屈伸肌肌群的一般和快速力量,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交变负荷力量训练法能有效地提高肌肉力量训练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射箭项目力量训练设计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理论分析法对射箭项目力量训练进行设计。结合射箭项目特点、射箭运动员机体的能量代谢特点与射箭技术的发力特点,研究得出:射箭项目力量训练内容主要是力量耐力与最大力量;创新了射箭力量训练的方法、手段;探讨了射箭力量训练阶段与负荷控制模式。以期为射箭教练员力量训练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采用实验法,对柔道项目专项力量训练的有效性进行论证,研究现有专项力量训练能否有效的训练柔道主要动作中的主要用力肌肉,为教练员制定训练计划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选取7名优秀国家一级运动员,采用肌电测试手段测试柔道主要技术动作和专项力量训练的主要肌肉用力方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论:目前柔道专项训练以上肢肌肉训练为主,不能有效锻炼到全身肌肉。快速推砖和皮条平拉的训练负荷较小,在日常训练中,应加大训练的负荷。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张树峰2005年参加第十届全国运动会比赛前的专项力量训练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个案分析法、逻辑分析的方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张树峰其力量训练的分期特征、手段搭配特征、负荷控制特征以及专项力量训练后的恢复特征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男子跳高项目专项力量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PHYSIO-PLATE振动训练台,对北京女子垒球队二线运动员进行不同频率的振动刺激力量训练,振动频率分别是30HZ和45HZ,振幅为7mm。经过八周系统的力量训练,利用MERAC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分别对两组受试者膝关节屈伸肌的等速力量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后,Ⅰ组和Ⅱ组受试者膝关节左右侧伸肌群相对峰值力矩、总功都产生了显著性提高(P<0.05),快速单次最大做功功率产生了非常显著性提高;组间比较,Ⅱ组受试者膝关节左右侧伸肌相对峰值力矩、快速单次最大做功功率的增长率均高于Ⅰ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证明:抗负荷力量训练附加振动刺激可以有效地提高力量训练的效果,能够以相对较小的负荷有效地提高肌肉的最大力量、快速力量以及肌肉耐力;同振幅下,次高频振动刺激对肌肉的训练效果显著高于中低频振动刺激。  相似文献   

10.
动作速度定量控制训练方法若干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重量-速度曲线有关问题的研究表明,重量-速度曲线不仅能够反映人体整体肌肉的工作能力,而且能够反映同一项目不同速度力量水平及不同项目速度力量水平特征,并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及效度。动作速度、重量负荷是构成发展速度力量的关键因素。对动作速度而言,快的动作速度比慢的动作速度对肌肉速度力量影响大。同样,发展速度力量存在一个适宜的重量负荷,这个合适的重量负荷对于IRM理论和动作速度定量控制训练理论基本是一致的,只是确定的精度及范围不同。  相似文献   

11.
短跑运动员最大力量和速度力量的训练特征及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力量素质是短跑运动员重要的专项素质,提高短跑运动员最大力量和速度力量对于提高短跑运动成绩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应结合自身特点,着重发展最大力量和速度力量.不同运动水平运动员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生理生化指标是发展最大力量、速度力量的负荷强度定量依据.训练中,要在保证完成动作质量的前提下,对力量训练内容有针对性地加以调配,选择适合不同发展特点运动员的力量发展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记录速度攀岩运动员上肢肌最大肌力的40%、60%和80%三种负荷强度下分别进行肘关节屈伸运动时腕屈肌和腕伸肌的表面肌电(sEMG)信号,并用MegaWin软件对之进行时、频阈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1)sEMG信号分析中时阈指标AEMG和频阈指标MF、MPF都能较好监控速度攀岩运动员进行上肢肌力量训练时腕屈肌及腕伸肌的疲劳状况。(2)MF、MPF、AEMG出现显著下降时间的提前与负荷有着密切的关联,这为速度攀岩运动员训练上肢肌力量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教练员或运动员应根据上肢肌力量训练的持续时间来选择相应的运动负荷。(3)攀岩运动中腕屈肌与腕伸肌往往同步用力。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都要重视腕屈肌、腕伸肌的力量训练,而不能有所偏向。  相似文献   

13.
动作速度定量控制发展肌肉速度力量的训练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运动员克服重量负荷时动作速度的定量研究,发现重量负荷与克服这一重量负荷时身体整体或环节运动的平均速度之间存在一种关系,这种关系满足Hill方程的基本特征。进而建立适应于解决不同项目、性别、速度力量特征运动员发展速度力量的适宜重量负荷、速度负荷;动作速度定量调控;力量速度比值结构转化;机体对训练适应规律的理论模型及方法手段。  相似文献   

14.
应用血尿素血乳酸评价蹼泳持续训练运动量和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女少年蹼泳运动进行12周持续训练期间,应用血尿素、血乳酸变化特点与规律,科学地评定少年蹼泳训练的运动量,强度和身体机能状况,及时反馈、调控训练计划。结果表明:通过应用血尿素、血乳酸指标来分析持续训练期间运动员机能状态,运动量大小及运动负荷适应性处切实可行的;持续训练法不但对女少年蹼泳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水平提高有明显效果,而且对其速度力量素质也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研究8周负重振动训练对快速力量和下肢肌肉H反射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以此丰富和完善负重振动训练的理论体系,并为普通人群和运动员振动力量训练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以16名男性田径专修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力量训练组(常规组)和振动力量训练组(振动组)。常规组完成30%1RM负重半蹲起训练,振动组附加振幅为2 mm、频率50 Hz的振动刺激,完成相同负重半蹲起训练。8周训练前后测定半蹲跳、原地纵跳和腓肠肌H反射。结果:常规组和振动组组内相对快速力量指数、原地纵跳绝对腾空高度和弹性能利用率均显著提高(P<0.05)。2组间相对快速力量指数、原地纵跳绝对腾空高度和弹性能利用率增加值均有显著性差异。组内H反射潜伏期和Hmax/Mmax减小且差异具有显著性;仅振动组H反射突触前抑制(PSI)升高且具有显著性。组间H反射潜伏期、Hmax/Mmax、PSI有显著性差异。结论:8周附加振动刺激的负重30%1RM力量训练对快速力量的提高优于相同负重的常规力量训练。8周负重振动力量训练的神经适应特征表现为H反射潜伏期、Hmax/Mmax下降和PSI的增强。  相似文献   

16.
增强式训练是一种发展快速力量训练的有效手段,然而在具体的应用和理解中还存在一定的偏差,通过对该种训练手段从其内涵、主要作用、生理机制等方面加以认识,结果认为,该种训练手段能够有效提高运动员的快速力量,最大力量的增长主要体现的以神经肌肉募集能力方面,肌纤维增粗基础上的最大力量发展并不明显。文中还进一步指出从事增强式训练必须注意的几点事项,藉此希望进一步提高该种训练方法使用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7.
跳远的起跳技术由打击型、制动型已经发展成速度型(跑步型)。为了适应这种技术,应该重新认识现代跳远运动员的速度训练,它包括发展运动员跑的速度(跑的能力、绝对速度、助跑速度),速度性力量和快速跳跃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解放军体育学院体育系10名学员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了穿越泥潭过程的生理负荷强度及其分布、穿越泥潭训练的特点和对人体心肺功能的影响。从总体来看,生理负荷强度分布呈“双峰型”。穿越泥潭训练为短时间、短距离、高强度无氧运动,可引起心率、心输出量增大,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和肺通气量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9.
通过跟队训练,运用计算机田径运动员训练负荷统计软件,从速度、力量、体操、专项辅助练习、专项技术五个方面分析了李玲2004年冬训期的完成训练负荷量情况.在2005年初的两站室内比赛中李玲的专项成绩有大幅度的提高,冬训起了重要作用,分析李玲的冬训完成训练负荷,为我国青少年女子撑竿跳高的训练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