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特征解析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田径速度力量性项群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与技术训练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研究揭示,田径速度力量性项群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更加重视训练效应的整体性,而且在整个训练计划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都非常重视负荷量、负荷强度和间歇时间的搭配与调整.在一次训练课的结构组合方面更加重视将技术训练与身体训练结合起来,而在身体素质和技术训练内容的选择方面则更加侧重专项化.尤其是在技术训练的控制方面表现出高度的可控性、心理指向性和实效性,而在身体素质与技术的组合训练控制方面则突出表现为高强度性.  相似文献   

2.
世界优秀中长跑运动员训练负荷控制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法、特征解析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世界优秀中长跑运动员的多年训练、年度训练和小周期训练过程的运动负荷控制特征进行研究。研究揭示:全面性和方向性是基础训练阶段负荷控制的基本特征。专项提高阶段的负荷控制特征一般是在逐年大幅度增加专项负荷量基础上突出增大专项负荷强度,而高级专项阶段的负荷控制特征则是以符合个体特征的大强度训练为核心的。研究还进一步表明。决定800米跑和1500跑成绩的最关键的速度因素是400米成绩,而且中外优秀运动员在专项速度方面存在的差距要大于速度耐力的差距。  相似文献   

3.
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田径运动员赛前训练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实验法对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田径运动员的赛前训练期间的生理学指标进行跟踪测定、评价,对训练过程进行调控.研究表明:用心率、心功能指数、尿蛋白、最大吸氧量、无氧功率、斯坦格试验与汉契试验、无氧阈等指标评定运动员赛前的机能状态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但需结合项目的特点和训练实际,加强监控和调控,进行综合分析;赛前训练安排应以专项素质为主,突出速度和速度耐力的训练,速度力量在赛前训练要给予重视,负荷的安排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访谈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优秀女子游泳运动员年度陆上训练内容以及周期安排特征进行研究。结论如下:年度陆上训练安排主要以多周期进行,综合训练期由3-4个发展小周期构成,强调等长肌力和离心控制能力;专项训练期由3-4个发展小周期与冲击性小周期构成,以循环训练优化训练密度;赛前训练期由3周左右的冲击性小周期构成,优先发展爆发力,侧重向心动作为主的动作模式。赛前减量期由2周左右的负荷调整小周期构成,注重提高全身肌肉整体工作效率与单个动作不同环节之间的衔接质量。负荷体现出从综合准备期到赛前减量期,周课次与课时减少,训练强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负荷量峰值出现在专项准备期,强度峰值出现在赛前训练期。  相似文献   

5.
体能类项群优秀运动员重大比赛前训练安排的规律(待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赛前训练是运动员在参加重大比赛前,为创造优异成绩所做的专门性准备训练过程。体能类项群赛前训练阶段的时间,根据专项的不同特点,安排的长短不一,一般在21~45天之间;赛前训练的负荷量和强度、大负荷高峰的出现,比赛负荷的比重,以及临赛前负荷的调整的最佳时间,也因项目和运动员水平的不同而不尽相同;赛前训练内容的选择和方法、手段的采用与平时训练有较大区别,赛前训练必须制订周密的计划,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最关键的是要安排和调整好运动负荷。  相似文献   

6.
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特征及专项力量训练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特征和专项力量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起跳专项力量训练的练习原则和方法。指出:背越式跳高是“双动力”起跳;起跳专项力量特征表现在起跳的结构特征、肌肉工作特征和技术特征;起跳专项力量训练过程是将起跳技术环节化,环节技术力量化,环节力量专项化,专项力量整合化,整合力量速度化,速度力量技术化。  相似文献   

7.
要使速度力量练习效果转化到专项能力中去,必须根据各个专项运动的肌肉收缩速度与力量特性、肌肉收缩的力学规律、肌肉不同收缩速度的神经肌肉特点等规律,对运动员采用适度提高肌肉大力量能力,以提高肌肉抗中等负荷速度与力量能力、提高肌肉抗中等负荷的快速能力等力量训练,最终实现肌肉的最快速度收缩所产生的力量和耐力提高。  相似文献   

8.
田径跳类项群起跳技术特征与专项力量训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方法对田径跳类项群起跳技术特征和专项力量训练特征进行分析,分析了跳类项群起跳的技术结构特征、肌肉工作特征和起跳技术特征。提出田径跳类项群起跳技术特征具有“双动力”起跳特点,提出起跳专项力量训练的练习原则和方法。专项力量训练的过程是将完整起跳技术环节化,环节技术力量化,环节力量专项化,专项力量整合化,整合力量速度化,速度力量技术化。  相似文献   

9.
短跑运动员最大力量和速度力量的训练特征及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力量素质是短跑运动员重要的专项素质,提高短跑运动员最大力量和速度力量对于提高短跑运动成绩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应结合自身特点,着重发展最大力量和速度力量.不同运动水平运动员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生理生化指标是发展最大力量、速度力量的负荷强度定量依据.训练中,要在保证完成动作质量的前提下,对力量训练内容有针对性地加以调配,选择适合不同发展特点运动员的力量发展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运用现场观察法和实验法,对2008年在昆明高原备战世界杯亚洲区比赛的中国国家队的赛前备战过程进行了跟踪研究,旨在探索在高原环境下,足球运动员身体对训练刺激的反应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高原赛前训练期间竞技状态变化分为四个阶段:高原适应阶段、基本训练阶段、竞技状态形成阶段和赛前准备阶段;高原适应阶段负荷强度与负荷量较大,运动员机体对负荷刺激反应较强;在基本训练阶段负荷强度与负荷量都达到较高水平,运动员机体出现了训练适应现象,疲劳感逐步下降,恢复过程加快;在竞技状态形成阶段与赛前准备阶段,保持训练强度的同时减少了负荷量,大多数队员处于超量恢复阶段,最佳竞技状态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1.
对周伟采用“递进负荷”训练法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递进负荷”训练法是指短跑专项训练过程中采用负荷量恒定、间歇时间固定、负荷强度逐渐增大的训练方法。“递进负荷”训练法的供能特点与短跑比赛的要求更加接近,有利于选手在比赛中发挥机体能力,并可以充分调动运动员训练的主动性。该研究从理论上进一步论证了“递进负荷”训练法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验研究对游泳运动员在训练测验和比赛两种负荷条件下,血乳酸、心率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旨在研究不同性质负荷对游泳运动员机体的影响程度。实验结果表明:比赛条件下游泳运动员机体承受负荷最明显的表现是,负荷后对机体的影响要比测验负荷大;比赛和测验负荷后,血乳酸和心率两项指标的变化并不呈同步趋势。在超过最大强度负荷的情况下,血乳酸指标能较准确地反应游泳运动员机体承受不同负荷的变化特征;比赛负荷和测验负荷,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很大。训练负荷达到比赛负荷要求的关键是提高心理负荷强度。  相似文献   

13.
确定适宜的训练负荷是力量训练的核心,力量训练中负荷所涉及的任何一个变量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力量训练的效果。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重点探讨快速力量训练中负荷强度的范围,并以举重、乒乓球项目为例,分析不同项目快速力量训练负荷强度特征。并对最大功率法负荷强度的确定、快速力量训练中的动作速度、练习的重复次数和组数、组间间歇等变量进行分析和评述,旨在丰富快速力量训练理论,为训练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采用试验和调查等方法对北体师少年男篮运动员学、假期中训练负荷的安排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北体师少年男篮运动员学、假期中训练负荷强度安排比较合理,而假期集训中的负荷量偏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旨在结合足球运动项目专项特征的基础上,探索不同形式有球训练方法与手段设计是否能够有效提高足球运动员专项有氧耐力的训练水平. 方法:以12名北京体育大学男子足球代表队队员为实验对象,利用Polar Team2团队心率监控系统,对所设计的结合球有氧训练方法与手段进行科学验证和监控分析. 结果:(1)在4v2移动传控练习中50% -80%强度占总负荷的98. 65%;(2)6v6击垒得分练习中60% -90%强度占总负荷强度的99. 48%;(3)在4v4无方向传抢练习与小场地比赛练习中70%以上强度分别占总负荷的98. 44%与96. 96%,其中90% -100%强度百分比分别占总负荷的74. 69%与69%. 结论:不同负荷强度与训练控制要素下的结合球训练设计能够满足足球运动专项有氧耐力训练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6.
采用"时间-运动"分析法对中国女子手球队不同场上位置运动员在模拟比赛、4打4训练、6打6训练、半场传射训练中的不同维度负荷进行比较,探讨使用不同训练方法的中国女子手球队运动员的加速、减速、左右变向、跳跃的负荷特征。结果:模拟比赛中运动员的累计负荷与4打4训练相近,而高于半场传射训练和6打6训练。模拟比赛中各场上位置运动员的加速负荷、减速负荷与4打4训练相近,而高于6打6训练和半场传射训练,其中加速负荷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低强度加速上。4种训练方法中各位置运动员不同强度左右变向负荷呈现出模拟比赛高于4打4训练、半场传射训练及6打6训练的特征。半场传射训练的外围运动员跳跃负荷与模拟比赛相似,高于4打4训练、6打6训练;6打6训练中底线运动员和边锋运动员跳跃负荷低于4打4训练、半场传射训练、模拟比赛;半场传射训练边锋运动员跳跃负荷显著高于4打4训练和6打6训练,其中中强度跳跃负荷和高强度跳跃负荷差异非常显著;模拟比赛中底线运动员中强度跳跃负荷最高。各场上位置运动员专项训练时的变向负荷比例较高,但强度较低,高强度变向比重低。结论:参考各场上位置运动员不同强度跳跃、变向、加速、减速的负荷,更接近比赛的训练方法是4打4训练,半场传射训练的外围运动员、边锋运动员的跳跃负荷和底线运动员加速负荷训练上有一定优势,而6打6训练在各场上位置运动员的不同维度负荷的不同强度训练都较弱。建议:要加强高强度变向和加速能力的训练、不同训练方法的组合及精细化训练负荷的监测,明晰4种训练方法的负荷特征,优化中国女子手球队专项技战术训练的运动负荷,以提高中国女子手球队运动员专项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女子赛艇双桨队年度训练周期板块化训练创新设计与实施效果进行探讨,旨在探索赛艇项目年度训练周期模式,为该项目新奥运周期实施科学化训练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同时进一步发展和巩固小周期训练理论在竞技体育项目训练中的作用。结论表明:(1)奥运关键年训练计划可分成五个相互统一、内在关联的板块,即有氧准备期、高原训练期、能力巩固期、赛前准备期和赛前训练期。(2)在训练负荷安排上采取的是大运动量、高有氧训练比例的低强度训练模式,各板块训练量呈现出周期性变化特点,即有氧准备期大运动量、高原训练期减量、能力巩固期加量、赛前准备期和赛前训练期大运动量;在训练方法手段上创新性引入了呼吸肌专门训练,提高了比赛时队员呼吸节奏与动作节奏的匹配效果,有效增强赛艇队员的后程冲刺能力。(3)从训练的实施效果来看,女子双桨队年度训练周期板块化创新设计是合理和成功的,即血红蛋白和血尿素两项身体机能指标阶段性训练效果较好,测功仪最大功成绩呈曲折的上升趋势,世界杯、奥运会奖牌数目增多。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皮划艇运动员小周期训练期间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指标的测定和分析,了解该指标在训练周期中的变化规律。通过对22名运动员的测试分析表明:皮划艇运动员的CK的基础值、运动值和恢复值均高于常人,基础值高于正常范围与运动员长期训练得不到完全恢复有关。周期训练中运动负荷达最大时,CK值达峰值,说明CK与运动负荷密切相关,即:在一定范围内训练总量和强度增大,CK值呈随动性变化。可见,CK指标能监测运动训练,指导运动员进行科学训练,防止运动员出现过度疲劳或过度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