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古希腊先哲泰勒斯被誉为西方第一位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他提出了宇宙本原问题,并给出了自己的解答:万物源于水。这一命题在当时代发展的条件下,是高度的理性思维抽象的结果。自然现象、希腊神话、希腊艺术的因素共同奠定了泰勒斯本原思想的基础。泰勒斯用自然现象本身去解释自然,这意味着古希腊人开始用理智的推理来解释世界,这种理智的推理流传到近代,最终形成了现代科学。  相似文献   

2.
阿波罗的神谕“认识你自己”。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都表明了古希腊对“人”的深刻思考,显示了人对自我的寻找。亚里士多德说:人的最高的善是自我实现,运用人的本性能真实显示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一部分。因此,人的观念的发展导致西方文学强调人的理智,人的尊严以及自由意志,要求人对自己命运负责的传统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这里所说的尺度是—个哲学概念。 关于尺度,黑格尔认为“是有质的定量”,“既是质与量的统一,因而也同时是完成了的存在”。马克思赋予尺度这一概念以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紧密联系着生产以及有关美的规律的问题。简言之,尺度就是规律,不同类的植物和动物,就全体而论,并就其各部份而论,皆有某种尺度,都各有其内部规律性。 马克思在他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文中,从动物和人的角度,提出了“种的尺度”和“内在的尺度”这一组相对的概念。他说:“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  相似文献   

4.
在中西方古代艺术中,人类才真正开始自觉地理性地去认识和反映人的自身。对人的自身的认识和反映主要是理性意识和宇宙意识。理性意识确立了人的社会角色意识;宇宙意识对宇宙的永恒进行了深入地思索和探求,也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  相似文献   

5.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生态思想的萌芽,以“天人合一”为代表的儒家传统文化始终关注于人与社会、自然的协调,并以看待“人”的眼光审视、关怀自然万物。这种建立在道德心性论基础上的“天人舍一”思想的生态学价值在于,它将人对待宇宙万物的态度升华成做人的道德要求,并将此伦理作为本体与宇宙自然相通而合一。  相似文献   

6.
北宋著名哲学家王安石在建立自己哲学体系的过程中 ,对老子哲学多有吸收和借鉴 ,同时也有创新和发展。首先 ,在天道观上 ,王安石继承了老子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 ,并把老子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论思维模式发展成为宇宙本体论的思维模式 ;其次 ,在天人关系问题上 ,王安石一方面继承了老子主张人应效法天道的自然无为的思想 ,但同时也对老子人道无为的观点进行了分析和批判 ;再次 ,在辨证思维领域 ,王安石继承了老子天道运行不已的观念 ,形成了“天道尚变”的进步历史观 ;同时 ,王安石用“耦”、“对”概念来概括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 ,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对矛盾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恩·卡西尔在论述宗教与神话的关系时曾写道:“在人类文化的发展中,我们不可能确定一个标明神话终止或宗教开端的点.宗教在它的整个历史过程中始终不可分解地与神话的成分相联系并且渗透了神话的内容.”同样,在希腊神话中,我们也毫无例外地看到了神话与宗教的某些渊源关系.一、希腊神话显示了宗教性的终极目的——关于人与天地万物关系的探索希腊神话是古希腊人认识世界最原始的思想表达方式,它蕴藏着古希腊人不朽的智慧和探索精神.希腊神话中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是经过古希腊人创造性的想像而生成的.在人类社会的童年时期,人的理性是自由的,不受任何观念拘束.他们面对着浩渺的宇宙与变化莫测的自然力,可以随意展开想像翅膀,本能地,也是艰难地理解着生老病死.风雨雷电,部落纷争等等.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水平的局限,古希腊人  相似文献   

8.
老子的“道”是指宇宙的本体,万物化生之源,是“气”的总汇.老子的宇宙生成论和宇宙热大爆炸论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阴阳二气和“有”生于“无”是“道”的理论的核心.“天人合一”的正确含义和理论依据,正确理解人和宇宙的关系,按照“道”的规律认识宇宙和自我,就能推动事物的发展变化,从必然中获得自由.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山西临县方言名词性詈辞进行分析,认为本方言的詈辞运用了隐喻认知模式,体现了“人是万物”的认知理念,存在“动物隐喻类、物品隐喻类、人格隐喻类、鬼神隐喻类”等一系列具有强烈隐喻色彩的詈辞,也运用了转喻认知模式,拥有丰富的转喻类詈辞。其次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临县方言詈辞进行分析,揭示了临县方言詈辞蕴涵的事物评价的是非观念。  相似文献   

10.
关于度的定义,哲学界的提法很不统一。如何确定统一的度的定义,显然是一个必要的研究课题。本文想就这个问题提供一条粗浅的思路。截至目前为止,哲学界对于度的定义,就其有一定的代表性或特点而言,大概有如下一些提法: 黑格尔:“尺度是有质的定量”、“尺度是质与量的统一”。(《小逻辑》,第234页) 艾思奇:“度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的质的数量界限。”(《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1978年版第100页) 肖前等:“所谓度,就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限量。”(《辩证唯物主义原理》,1981年版第173页)  相似文献   

11.
一、好奇好奇心是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主动积极地观察世界、展开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力。爱因斯坦曾说:“我没有特别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可见好奇心对创造才能的发展有多么重要的意义。由于小学生天性的“好奇”,他们常常会提出一些看似奇怪的问题.这些都是好奇心的表现,其实  相似文献   

12.
“天人同构”的宇宙观不仅塑造了国人物我一体化的空间感知观念,而且进一步孕育了道家思想中的审美共通感:个体对宇宙生命本体“道”所指向的物我一体的生命时空具有共同的体认。这种共通感是以超越现实的功利与人为设定的知识概念为前提,通过审美主体想象力作为媒介,促使个体生成万物一体化的生命时空整体感。道家思想中的审美共通感所具有的超功利性与无限性,其本质是中国古典美学对“存在”的诗意化的思考,它表现在艺术领域中,即是以“虚”与“隐”为特质的审美空间。  相似文献   

13.
毛虫的愿望     
刘墉 《阅读》2006,(12)
有一只毛虫,觉得自己既长得丑陋,又行动不灵活,终日闷闷不乐。有一天憋不住了,终于去对上帝抱怨起来:“上帝呀!您创造万物固然非常神妙,但是,我觉得您安排我的一生,却不高明。您把我的一生分成两个阶段,不是既丑陋又迟笨,就是既美丽又轻盈,使我在前一个阶段受尽人们的辱骂,后一个阶段却获得诗人的歌颂。坏就坏到家,好又好得过火,这未免太不合理了。您何不平均一下,让我现在虽然丑一点,却能行动得轻巧一些,以后当蝴蝶时,外貌长得漂亮,但行动迟缓一点,这样我做毛虫和蝴蝶的两个阶段,不就都能过得愉快了吗?”“你大概以为自己的构想不错。”上帝说:“但是你有没有想到,如果那样做,你根本活不了多久。”“为什么呢?”毛虫摇着大脑袋问。“因为如果你有蝴蝶的美貌,却只有毛虫的速度,一下子就会被人捉走了。”上帝说,“你要知道,正因为你的行动迟缓,我才赐给你丑陋的外貌,使人再不敢碰你,他们的不理不睬,对你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啊。现在你还希望我采纳你的构想吗?”“不!不!不!请维持您原来的安排吧!”毛虫慌张地说:“现在我才知道,不论美与丑、轻盈与迟缓,只要由您创造,一定都是完美的!”刘墉,祖籍北京,1949年生于台北,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研究生。专业作...  相似文献   

14.
太极拳概说     
一、太极拳命名的由来“太极”一词源出《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古人是把“太极”作为宇宙的本源看待的,认为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根本,天下万物皆可分阴阳,阴阳是两种对立的因素,两种因素相互作用,促进了事物的发展变化。后人吸取了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的思想,把太极的阴阳学说与拳术结合,用太极“阴”“阳”的哲理解释拳理,逐渐形成太极拳术。到清乾隆年间,山西民间武术家王宗岳  相似文献   

15.
明清时期,艺术散文理论出现了突破性的进展,其主要表现在以"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为核心的艺术散文理论的确立。"独抒性灵"直接在人的心灵与艺术之间架起了桥梁,强调了散文表现思想感情、观照内宇宙世界的功用,它标志着明清艺术散文从本体的高度确立了表现的艺术本质,构筑起自己的基本理论;"不拘格套"以无形之形为己形,以无法之法为己法,它标志着明清艺术散文从本体的高度确立了以"散"为主的形式特征,构筑起自己的形式理论。理论是自觉的代表,是成熟的标志,明清艺术散文理论的自觉,充分显示出明清艺术散文所抵达的成熟之境。  相似文献   

16.
郭象的“独化”论是关于宇宙本体问题的玄学理论。一方面 ,它把王弼的无形无象无名的“无”这个一般、共相下落到了具体事物身上 ;另一方面 ,它又将裴的“群有”这一个体之有(存在 )提升到了本体的地位。表面看来 ,“独化”是比较简单的概念 ,因为它表征的是每个个体事物如此存在的状象。但实际上 ,它揭示出 :正是事物如此存在的状象却现象、显现、暴露了其所以如此存在的本质、本体。因此 ,郭象的“独化”范畴具有现象性的哲学性质 ,它与时间就有了本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毛主席在“矛盾论”中告诉我们: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并说:“这个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①以前,我是不懂得这个真理的。我曾较长期地存在着甘居中游的思想,具体表现在“生平无大志,但求差不多”,自认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愿作—个既不出人头地,也不落后于人的“安分守纪”的人。在学习上,则表现为  相似文献   

18.
古代语言崇拜的文化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古以来 ,人类对自己的语言充满了神秘的推想 ,在世界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禁忌、迷信巫术、神话传说中都可找到“语言崇拜”的踪影。至今 ,“语言崇拜”现象仍在许多民族及部落的语言文化生活中留存着。1 语言崇拜的缘起———神的属性、神的代码。人类对语言的崇拜可追溯到远古的原始文化。原始时期 ,人类对自然神及拟人神的崇拜 ,实际上都是人类外化自我的表现。“万物有灵论”的迷信文化心理特征是人类以自我为中心 ,人们推己及物 ,想象宇宙万物也像人一样有灵魂、情志、语言 ,能与人交互沟通。由于远古初民分不清人与自然的不同 ,分…  相似文献   

19.
王国维的《人间词语》曾慨乎言之:“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的确是一语道中了实质。人具有独特的思维本领。大千世界,茫茫万物。人能够反映它们,认识它们,而且能够在外在的客观世界里改造它们,同时在自己的主观世界里塑造它们。所以,自然界的一切景  相似文献   

20.
赵方圆 《阅读》2007,(7):41-42
小时候的我,最爱问爸爸:“你希望我成为什么样的人?”爸爸总是认真地告诉我:“爸爸希望你做一个快乐的人!”快乐的人?我吐吐舌头:“怎么能快乐呢?”“自己找呀!”爸爸点着我盯鼻子回答我。[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