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跑节省化(RE)和无氧阈评价耐力训练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观察与分析耐力训练对跑节省化(RE)和通气无氧阈(VT)的影响,探讨RE指标在表达耐力训练效果的应用价值。对42名士兵进行10周5km长跑训练,测定训练前后的VT和RE,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耐力训练效果的指标进行相对重要程度的分析。结果显示:5km长跑训练使普通人的VT相对值增加了12%(P0.01),RE各指标(绝对值、相对值和修正值)有非常显著的下降(3.0%~9.0%,P0.05)。提示:RE在评价耐力训练效果方面较之VT有明显的敏感性;在表达耐力训练效果方面,RE的贡献率和因子载荷均高于VT。研究结果表明,RE在评价普通人群耐力训练效果方面优于VT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并比较最大摄氧量速度(Velocity associated with ■O2max,v■O2max)、最大摄氧量(■O2max)、最大摄氧量持续时间(Time that ■O2max was sustained,tlim)和最大摄氧量平台时间(■O2max Plateau Duration,■O2maxPD)等在中长跑耐力评定中的意义。方法:16名中长跑运动员分别进行了跑台递增负荷测试、持续负荷测试、不同距离场地计时测试等,采用MAX-Ⅱ运动心肺分析系统测试v■O2max、■O2maxPD、■O2max、VT(通气无氧域)、RE(跑步效率)、Tmax等指标。结果:v■O2max、■O2maxPD和不同距离中长跑成绩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介于0.637~0.796和0.801~0.876,相关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v.VO2max、■O2maxPD和.VO2max、VT的相关系数介于0.663~0.783之间,相关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Tmax、tlim个体差异较大(CV>30%),且与其它耐力指标之间没有显著意义,RE与中长跑成绩无线性相关关系,各等级运动员之间RE值未见显著性...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专项运动员最大摄氧量(VO2max)、肺、血液、心脏和骨骼肌功能相关指标是否具有专项特征,探究不同区间VO2max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选取61名不同专项运动员为研究对象(3组:爆发力-举重WL、混氧-摔跤WR、耐力-铁人三项TA),直接测试法测定VO2max;肺功能仪、CO吸入法、心脏彩超和近红外光谱仪等测定肺、血液、心脏和骨骼肌等相关指标。结果:1)不同专项运动员VO2max及其影响因素均具有显著专项差异,TA组VO2max显著高出WL、WR组35%和15%,其心肺、血液、骨骼肌功能相关指标也显著高于WL、WR组。2)不同专项VO2max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在分层回归分析中发现不同VO2max区间,不同系统功能对其贡献率不一样,WL专项中tHb的贡献率△R2为0.042; WR专项中肌氧相对有效下降值(Deff)和tHb的贡献率△R2分别为0.051和0.048;TA专项中Deff的△R2为0.060。结论:不同专项训练使得运动员的VO2max、肺、血液、心脏、骨骼肌功能具有专项特征;不同范围内VO2max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高耐力组主要是骨骼肌利用氧的能力,混氧组主要是血红蛋白总量和骨骼肌利用氧的能力,而爆发力组主要是血红蛋白总量。  相似文献   

4.
高原训练逐渐成为提高耐力项目运动能方的主要训练手段之一。国内外许多实践及理论研究均证明平原耐力性项目运动员通过适宜的高原训练后,可以明显提高运动员的VO2max,ATV,Hb等。但在对世居高原耐力性运动员的高原训练的成功经验却较少,尤其对在高原训练期间的生理。生化指标系统观察鲜有报道。本文则主要对10名世居高原(海拔2260m)中长跑运动员进行2260—2630m交替训练期间的生理、生化测试。测试是以跟随训练追踪测试生理机能,系统现察世居高原人在高原训练期间的生理机能变化规律,以便为其高原训练的计划制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有氧耐力评定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有氧耐力的概念,提出了最大摄氧量(VO2max)、无氧阈(Anaerobic Threshold,AT)、最大摄氧量平台的持续时间(VO2max Plateau Duration,VO2maxPD)是测定耐力训练的三个重要指标,并讨论了此三个指标的概念、测定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ACE基因I/D多态性与HiHiLo训练敏感性的关联性。方法:选取71名中国北方平原地区汉族男子进行4周高住高练低训(HiHiLo),方案为每日在低氧环境(O2浓度为14.5%~14.8%,大约相当于海拔3000m)中休息10h,每周进行3次75%.VO2max低氧训练(O2浓度为15.4%,大约相当于海拔2500 m),其余时间在常氧下训练;测试其HiHiLo前后的.VO2max及训练期间的血象指标;PCR分析受试者的ACE基因I/D多态性。结果:训练前各组基础值经方差检验无显著性差异;训练后,.VO2max、.VO2max/W、RBC、HB和HCT在整体及Ⅲ、D组都极显著性提高(P0.01),但GG组除HCT显著提高外(P0.05),其他各指标虽有上升,但都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HiLo能够提高有氧能力;携带ACE基因II和ID型的人有对低氧训练更敏感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军事五项女子4 km越野单项是以有氧代谢为主,高度体现混氧代谢供能的特征;机能特征主要表现为比赛强度对运动员不造成运动性疲劳,可安排高于比赛强度和运动量的训练;训练学特征主要表现为越野能力及训练在军事五项处于核心地位,越野变速跑能力是越野专项能力构成的核心,训练着重提高有氧能力、混氧能力、绝对速度和专项耐力等。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通过功率自行车进行渐增负荷运动 ,测定了 2 1名高校优秀女子手球及足球运动员最大吸氧量 (VO2 max)、无氧阈 (AT)及无氧阈时主观感觉 (RPE- AT)。结果表明女子大学生手球与足球运动员相比 ,虽然运动项目不同 ,但是最大吸氧量、无氧阈及其时的主观感觉却无明显的差异。研究认为这两种不同的运动项目不影响大学生运动员的最大吸氧量、无氧阈及无氧阈时主观感觉 ,同时这些指标可作为评定高校优秀女子运动员有氧耐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我国不同水平优秀男子越野滑雪运动员自由式滑轮25 km比赛成绩及其专项耐力和力量素质测试结果的相关关系,并分析不同水平运动员产生差异的原因。方法:12名国家越野滑雪运动员分为健将组(n=6)和一级组(n=6)。每名运动员赛前分别完成体成分、专项耐力和最大力量测试,比赛全程穿戴“Catapult Optimeye S7”定位系统设备,并记录滑行时间、速度等指标,同时使用相关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上坡和平地段时间均与比赛成绩显著相关(p<0.01),健将组与一级组运动员的平地段时间差均高于上坡和下坡段(p<0.01);2)健将组运动员第3圈平均速度快于第1圈和第2圈(p<0.05),一级组运动员每圈平均速度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健将组和一级组运动员第3圈上坡和平地段速度较第1圈显著加快(p<0.01);3)乳酸阈摄氧量和最大摄氧量指标均与自由式滑轮25 km比赛成绩高度相关(p<0.05),健将组运动员显著大于一级组运动员(p<0.05);4)卧拉、引体向上和躯干力量指标均与比赛成绩高度相关(p<0.05),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校高水平女子运动员四周大负荷训练期间免疫机能的变化。方法:以南京中医药大学八名高水平女子武术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四周的大负荷训练。结果:大负荷训练期间,第二周CD4、CD4/CD8水平比训练前明显升高(P〈0.05),第三周CD4、CD4/CD8水平比第二周明显下降(P〈0.05),训练后的CD4、CD4/CD8水平比训练前明显下降(P〈0.05),比第二周显著下降(P〈0.01),CD8水平在整个训练期间出现一些变化,但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IgG、IgA和IgM均呈一个下降趋势,其中,IgG水平训练后比训练前显著性下降(P〈0.01),比第二周明显下降(P〈0.05),IgA水平训练后比训练前明显下降(P〈0.05),IgM水平在整个大负荷训练期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负荷训练引起女子运动员的CD4、CD4/CD8比值、IgG、IgA水平明显下降,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可综合运用CD4/CD8比值对女子运动员大负荷训练期机能变化进行监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我国优秀短道速度滑冰运动员有氧和无氧耐力素质能力的现状和特征,及其在训练中的主要体现。方法:以22名我国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为测试对象,在训练周期开始阶段及年度训练强度课及比赛后,采用气体代谢和血乳酸测试方法对运动员进行无氧阈、最大摄氧量和最大乳酸耐受值等指标测量。结果:无氧阈时期的心率值男女队员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与参照值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无氧阈时期的摄氧量值男女及与参照值比较未出现差异;最大摄氧量值低于国内外优秀耐力运动员,与国内同项目研究结果无差异;最大乳酸耐受力值较高,男女无差异,高于参照值(p<0.05),训练中主要以速度耐力滑和速度强度滑为主。结论:我国优秀短道运动员的无氧阈(VT)值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是最大摄氧量能力并不突出;优秀短道运动员具有较高的无氧糖酵解能力,训练中主要是以冰上速度耐力和速度强度训练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中国国家女子足球队 U -12、U -15、U -19集训队伍的52名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分别进行了 Yo - Yo IR1、Yo - Yo IR2、最大摄氧量、平均无氧功率测试,以分析 Yo - Yo 间歇恢复性测试与不同年龄段女子足球运动员有氧、无氧能力的关系。相关性分析表明:(1)U -12年龄组女子足球运动员 Yo - Yo IR1、Yo - Yo IR2测试与最大摄氧量测试结果之间低度相关,而与平均无氧功率结果间呈高度相关;(2)U -15年龄组运动员 Yo - Yo IR1、Yo - Yo IR2和平均无氧功率结果间中度相关,而2者和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3)U -19年龄组运动员 Yo - Yo IR1、Yo - Yo IR2测试成绩和最大摄氧量结果间显著相关,而与平均无氧功率间关联程度很弱。结论:Yo - Yo间歇恢复性测试可较好地评价处于青春期女子足球运动员的无氧能力,以及成年女子足球运动员的有氧能力。  相似文献   

13.
测试了优秀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冬训前后个体乳酸阈及部分体质指标,结果表明:①15—16岁男子篮球运动员个体乳酸阈值为2.51±0.22mmol/1,高于幼儿及低年龄组运动员,低于4mmol/1成人水平,且与同年龄组不同项目运动员乳酸阈值不同。②受试运动员体重状况整体水平良好,少数运动员体重偏低,个别队员超重或肥胖;力量素质整体偏低;柔韧素质整体较好,但个别队员较差;心肺功能整体较高,但仍存在不及格现象;血红蛋白量普遍偏高,有1人稍低。③冬训后运动员最大摄氧量显著提高,3/5运动员乳酸阈强度有所提高,心肺功能有显著性提高,反应能力、柔韧素质等略有增加,力量素质下降。  相似文献   

14.
以天津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的男子篮球队员24名(其中前锋、中锋、后卫队员各8名)为研究对象,通过跑台测试、因子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不同位置篮球运动员的跑节省化、无氧阈和最大摄氧量进行评价研究分析。结果显示:篮球运动员的前锋队员跑节省化在第一公因子中载荷最大,中锋队员跑节省化的相对值因子载荷最大,后卫队员的第二公因子跑节省化处于相对重要的位置;跑节省化、无氧阈和最大摄氧量三指标在评价不同位置篮球运动员,跑节省化指标优势明显,提示我们可以采用跑节省化对不同位置篮球运动员进行评价,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训练。  相似文献   

15.
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田径运动员赛前训练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实验法对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田径运动员的赛前训练期间的生理学指标进行跟踪测定、评价,对训练过程进行调控.研究表明:用心率、心功能指数、尿蛋白、最大吸氧量、无氧功率、斯坦格试验与汉契试验、无氧阈等指标评定运动员赛前的机能状态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但需结合项目的特点和训练实际,加强监控和调控,进行综合分析;赛前训练安排应以专项素质为主,突出速度和速度耐力的训练,速度力量在赛前训练要给予重视,负荷的安排是关键.  相似文献   

16.
对随机选取的研究对象在逐级递增负荷运动条件下,同步测定其通气阈和心率阈,目的在于通过对不同耐力水平者的测试结果比较分析与评价,以期对耐力性项目的训练尤其是基层训练或训练水平相对较低的运动员训练给予指导.研究结果表明,摄氧量、心率与采用计算机EXCEL电子表格的绘图功能与人工判别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有效获得在标准递增负荷运动中的心率阈和通气阈;通气阈与心率阈之间有较好的一致性,且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有耐力训练者的心率阈值显著低与无耐力训练者,但对应的阈值跑速却显著高于无耐力训练者;不同耐力水平受试者的最大摄氧量和通气阈值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通气阈占最大摄氧量的百分比却是有训练者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田径1500m跑运动员的有氧能力、无氧能力、运动学参数的测定,分析运动员专项能力的影响因素,并探索建立田径1500m运动员专项能力评估方法体系。方法:14名二级男子运动员进行模拟1500m全程跑、起跑加途中跑测试、递增负荷测试、300m全力跑测试、恒定负荷测试,得到运动成绩、运动前后血乳酸值、运动中心率、步频、步长、最大摄氧量速度、等指标,根据个人成绩平均速度高低分为快慢两组,平均速度5m/s以上受试者设为快组,以下设为慢组,每组各7人。并对其他指标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慢组相比,快组恒定负荷后血乳酸显著较低(P<0.05)、快组的最大摄氧量速度、步频均显著高于慢组(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到,最大摄氧量速度与运动成绩具有显著相关性(r=0.619,P<0.05);途中跑段落后血乳酸变化与终点跑后血乳酸变化具有明显负相关(r=-0.756,P<0.01)。结论:(1)最大摄氧量速度可评估1500m跑运动员的有氧耐力;(2)70秒亚极量恒定负荷后血乳酸可评估1500m跑运动员的无氧耐力;(3)步频是反映1500m跑运动员技术能力更重要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求1500m运动员耐力训练的最优效果,采用实验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哈尔滨市省属3所高校10名男子1500m运动员运用5级递增负荷法进行无氧阈的测试,并对心率和血乳酸等生理指标进行监控、分析和评价。实验结果显示:(1)无氧阈强度时血乳酸与心率的变化曲线高度相关,可以用心率来代替血乳酸指标指导训练,是1500m训练中控制运动强度的简便易行的有效方法;(2)高校1500m运动员耐力训练可以参照171±9.2这个范围作为男子无氧阈强度的临界心率,以3.9mmo1/L作为乳酸无氧阈的临界值。(3)在实际训练中可以采用低强度训练负荷、长时间中强度耐力训练和间歇性大强度训练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