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锻炼伴随着人的一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终身体育要放眼未来,首先要着眼于学校体育。  相似文献   

2.
体育锻炼伴随着人的一生。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目标、内容、方法,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终身体育要放眼未来,而首先要着眼于现在——学校体育。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安徽省特殊教育学校聋哑学生课外体育参与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聋哑学生参加早操、课间操和课外体育锻炼的比例总体较低;课外体育锻炼频度与时间总体状况欠佳,且基本处于无人指导的自由活动状态;课外体育锻炼内容与体育课教学内容存在较大差异等,针对现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以新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利用R语言对CFPS2018数据进行OLS回归分析,并引入工具变量增加结果的可靠性,以探究体育锻炼对青少年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发现:体育锻炼有利于青少年认知能力与非认知能力的提升,从而促进人力资本的积累;性别、年龄、就读学校所在地与自感健康程度等因素也对青少年人力资本的积累有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继续提高体育在校园生活中的比重,学校合理设置学科,规划课堂内容;着力改善我国教育区域不平衡的现象,重视农村地区青少年体育锻炼;家校共育,科学组织安排课余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加强宣传,让学校与家长认识到青少年体育锻炼的益处。  相似文献   

5.
对西南地区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行为特征及妨碍因素进行了全面调研,结果表明:性别、学校地理位置及特色不同并不影响青少年两操锻炼态度,但显著影响其校外体育锻炼、校内体育赛事及每天"≥1 h锻炼",表现为小学生做得最好、初中生次之、高中生最差;课间操组织形式及内容选择也受学校特色、地理位置及年级差异的影响,表现为传统特色及中心城区学校课间操组织形式相对灵活,初中生课间操拥有更多的创新项目。  相似文献   

6.
体育锻炼能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我们建议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应长期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学校应加强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使他们养成自觉、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学校领导和教师应该加大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分析法、访问座谈法以浙江省天台县的公务员、学校教师、企业职工、老年协会会员、个体工商户、农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离开学校后的大众群体,在参与体育锻炼和锻炼内容的选择等方面,即人们从事终身体育锻炼的情况作了综合调查。结果显示,存在着明显的年龄阶段特征。对此,本文作了较全面的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以山西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了解当前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情况。调查显示,当前有近一半的大学生为非体育人口;学生进行课余体育锻炼的动机主要是爱好体育锻炼、展现自我风采和学校要求等;制约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因素主要有没时间、缺乏场地设施、无人陪同、缺乏科学指导和无人组织。此外,学校领导重视、班级活动和体育比赛都对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发挥着重要影响。指出,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重视和引导,加大对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投入力度,加强教育宣传,提高大学生的认知水平,促进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以解释论视角认为,在满足严格的教育惩戒构成要件的前提下,体育锻炼作为教育惩戒的可选手段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体育锻炼惩戒进校规班规符合《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有关校规班规的明示条款精神,在学理性和教育改革实践方面能够获得合法合规的解释性适用。充分发挥体育锻炼惩戒的独特价值和育人优势,科学实施体育锻炼惩戒对于深化体教融合实践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体育锻炼惩戒的实施原则包括: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坚持体育专业指引;有益身心健康发展;尊重学生意愿选择;合理适度,区别对待;精准施策,一校一策。体育锻炼惩戒的实施策略在于:科学设计实施流程;严格设置教师与学校实施体育锻炼惩戒的权限;兼顾一般性体育锻炼内容与校本体育特色内容;注重分层分类,协调推进组织实施;全力保护青少年受教育权、人格权;加强条件保障,确保实施成效;推进家校协作,强化监督环节;重视共建共享,形成治理合力。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01,自引:5,他引:96  
课余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我国9省市18所大学的2365名大学生的调查,分析探讨了当前我国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并针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研究表明:当前,课余体育锻炼已成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活动方式之一.大学生总体上课余体育锻炼参与面较高,但活动量相对不足,锻炼的方式、场所及锻炼项目等存在较明显的集中趋势,多数大学生对课余体育锻炼抱有兴趣,锻炼价值取向具有多元化特征,场地器材缺乏、功课负担过重等外在因素仍然是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制约要素,在课余体育锻炼参与率、周锻炼次数、每次锻炼时间、锻炼兴趣等方面,存在着较明显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1.
关于学校因素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本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在调查分析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学校因素,力求为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提高学校体育教育任务的完成质量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场地、器材因素、体育教学因素、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因素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体育协会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普通高校在校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形式,也是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江苏省8所普通高校加入体育协会的2000名男、女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了目前普通高校大学生以体育协会的形式进行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关于学校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若干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中小学实施近50年后,面临着全面的改革。这个改革的方向无疑与在学校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实践效果有关,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揭示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实施过程的问题所在;预测新的学生体育锻炼制度应具有的性质和功能;并对其与教学的关系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一、体育游戏的一般概念 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它是体育锻炼与肌体协调运动的有机统一,是一种特殊的集“sports—Game—play”为一体的体育活动。在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中,体育游戏有着特殊的作用。一方面,由于它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组织起来生动活泼,竞赛性强,能够调动人们从事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它还可以促进学生在跑、跳、投、平衡等方面的活动能力,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素质和反应能力,进  相似文献   

15.
终身体育研究   总被引:45,自引:2,他引:43  
终身体育应根据人体发展的3个时期提出不同要求,也要从各人的实际出发,正确贯彻体育锻炼原则,以求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满足各人的需要。学校体育应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其基本内容应包括:打好身体基础;培养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掌握体育基本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培养体育能力。国家与社会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必要的制度,使家庭体育同各环节群众体育相结合,从而使终身体育体系化、整体化。  相似文献   

16.
正现代教育对学校体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学校体育要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为学生主动进行体育锻炼创造条件。课外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的重要延伸部分,在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学生体质,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态度与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1]。为此,本文尝试对温州市区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寻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较为科学合理的对策,为进  相似文献   

17.
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宾夕法尼亚州和上海市学校体育课程设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美国学校体育课程设置内容广泛,重视个体全面发展、注重人文关怀、注重各级学校体育课程衔接;提出上海市学校体育课程设置要提高衔接性、体育课程设置应该重视人文关怀,关注残疾人体育、充分利用体制优势,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加强学校、家庭和社区的联动,构建完整体育活动圈等建议。以期为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些许有益的参考,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8.
就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习惯形成的教育学因素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提出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重要性的认识是养成锻炼行为习惯的基础,教师是系统影响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习惯形成的首要因素,必要的学校体育锻炼规章制度是养成锻炼行为习惯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宾夕法尼亚州和上海市学校体育课程设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美国学校体育课程设置内容广泛,重视个体全面发展、注重人文关怀、注重各级学校体育课程衔接;提出上海市学校体育课程设置要提高衔接性、体育课程设置应该重视人文关怀,关注残疾人体育、充分利用体制优势,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加强学校、家庭和社区的联动,构建完整体育活动圈等建议。以期为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些许有益的参考,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0.
采用随机整群取样的方法,共获得济宁学院、济宁医学院在校大学生有效样本6877人。对其参加体育锻炼的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研究体育锻炼对体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强度普遍偏小,男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不均衡,体育锻炼的项目主要以跑步和球类为主;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障碍有缺少时间、惰性和没兴趣等;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的各项素质指标明显好于不锻炼者。建议有关部门和学校应该高度关注和研究形成这种现状的根本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