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通过研究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与高校体育环境的关系得知,体育课、体育考试、体育教师、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高校场地器材以及高校领导对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组织等是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摘要:主要采用问卷法、文献资料法、统计法、访谈法和观察法,通过对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本科在校生的情商水平从自我认知、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认知他人和人际关系五个维度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和普通专业大学生样本的情商水平属于中等偏上,同时体育专业学生情商整体水平显著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普通大学生相对于不锻炼与体育锻炼不足者而言,体育锻炼达到推荐水平的大学生可能有更高的情商和生命质量,体育锻炼时间越长的大学生则可能有更高的情商;体育专业大学生自我认知维度上,艺术表演类的被试得分显著低于专项为田径/游泳、集体球类及小球类的被试;人际关系维度上,田径/游泳的被试得分显著高于集体球类、艺术表演类的被试。这个结果出乎意料;坚持1年以上运动的人因为运动而对情商水平的影响差异不大。体育运动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通道,因此本文讨论不同运动参与情况下大学生情商的差异,初衷在于将传统学校体育能够从单纯的身体职能性和技术性的培养目标中解放出来,从而提请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注重优化高校体育教育中情商教育效果、进一步深化我国体育教学改革无疑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以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玉林师范学院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分析,目的是了解影响大学生健康体育行为的因素,为大学生形成健康体育行为提供理论依据,为学校相关部门和体育教师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体育教学、器材设施、体育制度对不同性别学生的健康体育行为影响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运动场所对不同性别学生的健康体育行为的影响也具有差异(P<0.05),课外体育和体育信息对不同性别学生的健康体育行为影响的差异不显著(P>0.05);器材设施、课外体育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健康体育行为影响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体育教学、运动场所、体育制度和体育信息因素,对不同年级学生健康体育行为影响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不同年级学生对体质和健康的理解、认知的程度对其健康体育行为影响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性别对认知体质和健康的程度对其健康体育行为不产生影响.研究结论:学校的体育环境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的健康体育行为影响程度不同,器材设施是构成学校体育环境的主要因素,大学生对体质和健康概念的理解、认知的程度影响其健康体育行为.  相似文献   

4.
关于学校因素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本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在调查分析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学校因素,力求为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提高学校体育教育任务的完成质量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场地、器材因素、体育教学因素、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因素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问、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湖北高校大学生的健身行为习惯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主要结论:1)湖北高校大学生有体育锻炼习惯的占学生总数的49.1%,无体育锻炼习惯的占学生总数的50.9%。其中,男生有体育锻炼习惯人数远远高于女生;2)对健身的兴趣、意志品质、设施器材因素、健身的情感体验、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对健身的认识、各种体育竞赛影响、专人的指导和带领、是影响男、女大学生体育健身行为习惯形成的主要因素;3)影响男、女大学生体育健身行为习惯形成的主要因素并不完全相同,除以上共同因素外。有无特长项目和人的惰性两因素对男大学生影响较大;而自身的需求和天气环境两因素对女大学生影响较大;4)场地器材设施因素,即场地器材匮乏一直是制约大学生体育健身行为习惯形成的主要客观因素。建议:学校高度重视体育场馆建设,改善健身环境,营造体育文化氛围。始终将培养大学生体育健身习惯贯穿于体育教学过程。重视传媒宣传作用,引导大学生体育健身行为习惯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摘要:研究目的:分析大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整体自我评价、运动自我评价对运动参与动机、运动能力认知、个体变异的等影响因素。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与分组回归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发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大学生的高个体变异与低运动参与动机是相关联的,其在体育课中更倾向于选择低风险的活动;具有相对较高整体或运动自我评价,会表现出更高的运动参与动机,反之,则会表现出较低的运动参与动机。个体变异对具有较低整体或运动自我评价的被测试学生的动机没有影响。综上所述,可以在大学体育教学中通过设置不同的体育教学形式来提高大学生的整体自我评价、运动自我评价、运动认知能力。在上述的基础上降低个体变异促使大学生喜欢体育教学、提高身体素质,这是本文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
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法对西安市五所重点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结果表明:男生62%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而女生71%偶尔才去锻炼,性别差异非常显著。制约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为:场地少、器材少、缺乏指导、学生对健身意识模糊及终身体育观念尚未形成等。针对原因,进一步对高校体育改革,弘扬健康观念,促进更多大学生从事体育锻炼活动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对淮安市各大中专院校的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总结了各大专院校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认知态度、活动形式、活动时间、活动频率及所选用的场地器材等状况,为更好地开展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篮球、健美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验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结合认知进行的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多纬度的影响.方法:抽取江西师范大学SCL-90调查中心理因子得分≥3分的学生23名,采用分项形式对大学生进行认知-运动干预实验.结果:实验组干预后各心理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得分.健美操组在强迫、偏执性因子方面差异显著(p≤0.05);篮球组在抑郁因子上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敌意因子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篮球与健美操的认知-运动干预能促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发生积极变化.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中职学生体育认知水平及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对浙江省12所中职院校学生的体育认知水平、锻炼行为和影响的客观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浙江省中职学生的体育认知水平处于良好略偏下水平。在体育锻炼行为方面,参加的时间,频率,负荷等都处于良好到中等之间,而影响其体育锻炼的客观因素主要是场地、器材和设施问题。并由此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高校足球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高校足球运动是高校众多体育活动中较为普及的一项运动 ,但也是发生运动性伤病的多发项目之一。通过对部分高校学生在足球活动中的损伤调查统计分析 ,在总发病率、伤病的种类、损伤的部位、损伤的季节以及场地、器材、着装、预防与保护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同时为今后的教学、训练、课外活动以及提高全民健身的普及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以山西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了解当前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情况。调查显示,当前有近一半的大学生为非体育人口;学生进行课余体育锻炼的动机主要是爱好体育锻炼、展现自我风采和学校要求等;制约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因素主要有没时间、缺乏场地设施、无人陪同、缺乏科学指导和无人组织。此外,学校领导重视、班级活动和体育比赛都对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发挥着重要影响。指出,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重视和引导,加大对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投入力度,加强教育宣传,提高大学生的认知水平,促进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高校学生体育消费动机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刘霞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6):751-752,759
通过对湖南省高校学生的体育消费动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湖南省高校学生体育消费动机具有明显的动机定向,它们主要有五类,按五类动机强度程度依次排列为:身心健康动机、审美娱乐动机,社会交往动机、体育成就动机和攀比表现动机.并且不同性别,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日均体育活动时间及不同月均消费支出的高校学生,其体育消费动机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福建大学生体育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等方法 ,对福建大学生体育健康意识、学生对体育课的看法、课外活动情况、喜爱运动项目等方面进行调查 ,研究表明 :1)福建大学生对体育有较大的亲和力 ,有正确的主观认识和积极态度 ,大学生运动能力、健康水平、课外锻炼时间、次数均高于其它普通类大学生 ;2 )在学生对体育课看法方面 ,学生对体育课满意度呈正态分布 ,体育课开设二年不够 ,三年最佳 ,大学生体育课分班以项目分班 ;3)学生锻炼场地以运动场地为主 ,锻炼形式 2 4人自由活动 ,阻碍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为体育器材和场地不足 ,女生自我锻炼意识较差 ,而没有合适运动伙伴也是阻碍女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六盘水师专在校学生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调查,对影响学生体育锻炼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活动内容、活动时间上,出现男、女生之间的差异性;场地少、器材少、缺乏指导、学生对健身意识淡薄成为制约我校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研究南京市民办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民办高校办学的非公益性与资金来源的单一性制约着学校对体育经费的投入,从而使学校体育无法满足《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具体体现在学生体育课课时数少、上课班级人数多、专任体育教师工作量大、体育场地器材缺乏等方面;学生自身的体育锻炼状况不佳和缺乏良好的饮食与生活习惯;早操、课外体育活动、学校体育社团开展不理想。  相似文献   

17.
采用随机抽样,对某市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身体自尊水平与积极情绪状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初中生的PSW维度的均值显著大于高中生;男生的身体自尊水平及各因子和积极情绪的均值显著大于女生;运动群体中学生的PSPP及PSW、SC、PC与PF因子和积极情绪的均值显著大于非运动群体。结论:初中生的身体自我价值感明显高于高中生;男生的整体身体自我满意感及身体不同方面的满意度和积极情绪体验要明显高于女生;体育锻炼不仅对中学生积极情绪有直接促进作用,且也能通过提高中学生身体自尊水平对其积极情绪起间接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已无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高职院校进行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对高职院校构建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研究及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是可行的、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学生体育社团活动课程化作为强化课外体育锻炼、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是提升学生体育素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履行法律义务和贯彻执行政策文件精神的客观要求;是构建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实际需要。运用文献、调查、统计等方法对合肥工业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实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将社团活动计入体育成绩、学分是社团活动课程化建设与管理的有效策略和关键环节;设立课外体育活动指导中心、建构科学的制度规范体系、实行社团导师制度以及构建体育社团评估指标与体系等措施为社团活动课程化有效实施提供了组织、制度、技术以及激励保障。实施社团活动课程化在培养学生运动兴趣、提高运动技能、形成锻炼习惯以及提升综合能力等方面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