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以中国女排竞技水平发展历程为研究主题,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建国初中国女排竞技水平发展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建国初中国女排竞技水平发展特征为起点低、进步快,技战术水平呈现两个高峰;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政治环境、训练理论与方法、运动员、竞训管理、教练员和训练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2.
制约新一届中国女排竞技水平的非技术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观看中国女排世界大赛的直播和录像,采用对比分析、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制约新一届中国女排竞技水平的非技术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制约中国女排竞技水平的非技术因素有:队伍的组建时间短、磨合少;新老交替,队伍的年龄结构不够合理;球队缺乏核心球员;对对手缺乏足够的了解;比赛心理不稳定;拼劲不足,缺乏"女排精神"。针对影响中国女排竞技水平的非技术因素,提出发展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新一届中国女排集体竞技能力现状从多角度、全方位进行探讨。通过对中国女排在2006年世界锦标赛中技战术运用结果的统计分析,探寻影响中国女排集体竞技能力提高的关键因素所在。力求为中国女排备战2008奥运会从运动训练学视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摘要:在现代社会,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的高低己成为国家和地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标志,如何培养优秀运动员已成为各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优秀女排运动员是中国排球界的宝贵财富,对其成才过程进行多角度、深层次、整体性系统的研究,为中国以后培养优秀女排运动员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同时也对其他竞技运动项目培养优秀运动员给予借鉴。论文采用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运用因子分析、假设检验的统计方法对中国女排优秀运动员的成长进行分析,总结影响她们成才的因子,并逐一分析中国女排优秀运动员各成才因子的具体情况,从而得出以下结论:1)影响中国女排优秀运动员成才的主要因子共7类因子,包括竞赛因子、智能因子、训练因子、社会条件因子、德育结构因子、身体选材因子、管理因子;2)中国女排优秀运动员具有良好的身体形态、智力能力、职业道德素养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并注重提升自己文化知识水平,性格上表现出既有理智、又能自觉、自制、坚定、果断;3)教练员、大赛经历、训练方法、训练手段及训练条件对中国优秀女排运动员成长影响较大,在竞赛特征中发现中国优秀女排运动员的训练过程存在提高训练阶段年限过短的问题;4)社会条件因子及运动员的管理与中国女排运动员的成才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女排优秀运动员的流动与调节的管理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新奥运周期中国女排人员配备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女子排坛呈现出诸强争霸的局面,许多世界女排强队积极培育新人,为伦敦奥运会备战。中国女排也做了重大调整,补充了一些在联赛中涌现出的颇具潜质的年轻球员。研究认为,目前中国女排在人员配备方面还处于摸索阶段,队员之间还处于磨合期,不具备明显的技战术优势。2009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中,新一届女排暴露出一传不稳、强攻不强等问题。对中国女排技战术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中国女排今后的发展对策,以期为迅速提高中国女排的竞技水平和在世界大赛上获得优异成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第30届奥运会中国女排与欧美女排优秀接应二传运动员从年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以及竞技等方面进行专位竞技特征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世界女排接应二传队员在专位特征上具有较大的优势;中国女排接应二传队员在年龄、身体形态方面处于中等水平,身体素质具有较大的优势;中国女排接应二传队员的进攻能力及对球队的贡献率次于欧美女排优秀接应二传。  相似文献   

7.
中国女排自2008年奥运会以后竞技水平发展成不稳定状态,创造了一系列的最差历史成绩。研究认 为中国竞技体育体制之束缚、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之混乱、训练方法和技战术选择之矛盾、媒体导向之错位 、竞技体育意识之缺失是导致中国女排难以长期处于较高竞技水平的关键原因。面对现实,立足竞技体育 规律,加大排球联赛的宣传和推广,提升其影响力,增加女排后备人才的来源与交流,减弱外界负面影响 ,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是中国女排保持长期、稳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运用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里约奥运会女排比赛中国女排与对手的8场比赛进行技术统计与分析,研究认为:中国女排在本届比赛中各项技术均表现出较高的竞技水平,整体实力尤为突出,特别是后备队员实力的增强对整体的发挥提供了有效帮助,但面对强队时仍存在进攻发挥不够稳定,拦防不够满意的情况,而进攻保障环节的一传、二传和防守实力与2015年女排世界杯相比有了较大提高.建议:中国女排加强对各个技术环节的打磨,坚持以中国特色,向攻守兼备的现代排球方向发展,不断提高整体竞技实力,巩固世界一流的位置.  相似文献   

9.
世界优秀男子单打网球竞技水平发展格局及竞技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6-2007年世界男子网球世界排名前50位的选手进行身体形态、地理特征和技、战术水平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得出世界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的平均身高、体重、竞技年限等参数和比赛中技术特征及世界男子网球竞技发展格局,为了解世界男子网球竞技规律,提高中国男子网球竞技水平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研究财政对竞技体育的支持效率和影响因素分析,对提高我国竞技体育水平,建设现代化体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构建了两阶段网络DEA模型,将我国竞技体育财政支持系统细化为体育财政阶段和竞技体育绩效阶段,通过2016—2019年数据计算整体及子阶段效率,并结合随机效应模型对我国竞技体育效率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各省竞技体育财政支持系统效率处于波浪式变化趋势,且体育财政阶段效率明显高于竞技体育绩效阶段;从动态演进的角度来看,各省份财政支持系统间的效率差距在缩小,但竞技体育绩效阶段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且效率较低的省份出现效率值进一步降低的趋势。此外,我国东北地区的竞技体育绩效阶段效率值高于其他地区,并且优势明显,西部地区效率水平最低。进一步研究发现,加强体育交流与合作会提升我国高水平竞技体育的表现,且西部地区提升幅度最大;高质量的人才水平及科技创新对竞技体育的发展具有正向影响,其中人才水平的影响最为显著,反映了全社会劳动力水平对竞技体育绩效阶段效率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提出并论述了训练活动和运动项目的本质属性为训练个性与项目特性,并表现为个性化训练与专项化训练。认识和遵循训练个性和项目特性是个性化训练与专项化训练的根本途径,也是科学训练的根本途径,其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发展"特长竞技能力"与"核心竞技能力"。训练个性和项目特性具有主客体性,其中训练个性主客体兼有。训练主体的情感、意志等意识因素,是体育运动中最为活跃的因素,表现为训练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个性化训练与专项化训练及其统一是运动训练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2.
判断能力是高水平跆拳道运动员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分析判断能力的构成、影响判断的主要因素、提高判断能力的主要原则和训练方法,为跆拳道运动员提高理论和竞训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男篮体能训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通过文献法、观察法与辩证分析法对中国男篮的体能训练进行研究,以期为中国男篮的体能训练科学化提供训练学参考。研究得出:中国男篮的体能训练内容主要是有氧耐力、速度耐力、快速力量、力量耐力与灵敏性训练,基本适合篮球项目特点、能量代谢特点与技术特点,不失为高水平的体能训练。但中国男篮在比赛时的体能不容乐观,主要是体力不支和力量欠缺。据此建议:改善力量训练结构,加强最大力量训练,探讨适合篮球项目特点的核心稳定性训练,以增强身体对抗能力;切实加强有氧耐力的训练,促进体力增长;合理配置人员结构,科学监控体能训练负荷;建立体能训练长效机制,系统进行体能训练。  相似文献   

14.
擒拿格斗是部队指战员、公安干警体育训练的主要内容之一,身体素质训练又是擒拿格斗术的重要基础本文运用解剖、生理学有关理论知识和擒拿格斗术的技术要素,阐述了有关的身体素质训练要求。  相似文献   

15.
近3年军校新生军事训练伤呈逐年增长趋势,野外拉练、体能训练、战术基础与防护等受伤比例较大;受伤的部位以四肢为主;受伤的类型以软组织、关节和肌肉为主;受伤的程度以轻度和中度居多;受伤的原因主要是自身体质差、强度过大、自我保护意识差和技术动作错误等。  相似文献   

16.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就业需求的变化,必然要求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依据近年毕业生就业去向,对哈尔滨工业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进行调整,其目标主要定位在培养体育教师,以教学实践、竞赛实践和社会实践为核心的实践能力作为重要的培养内容。  相似文献   

17.
教学与训练,两者既有一定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它们起着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的作用。在教学工作中,包含有训练的因素。而在以训练为主的过程中,仍需运用教学的方法不断改进和提高技术。  相似文献   

18.
竞技体育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的的社会体育活动.拟把高水平竞技选手在参赛过程的自身表现、对手表现、和评判过程等多元化因素加以解析,目的在于更有效的对不同运动项目的参赛问题实施行为控制,从一般训练学理论的高度认识影响参赛结果的共性化问题,突出现代运动训练学在各单项最高竞技水平的训练和参赛阶段的应用理论指导价值,体现现代运动训练学在我国步入竞技体育强国阶段的学科价值.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师入职教育的现状与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我国体育教师入职教育的形式、内容、方法、效果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进而对其入职教育模式进行了构建.结论:体育教师入职教育模式有师徒式培训、教学现场培训、参观考察培训、先进典型培训、教育教学专题培训、校园文化培训、读书制度培训、调研式培训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