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合献资料发现:训练方式、体表面积、性别、年龄、遗传等因素均能影响心脏对运动的适应,评价心脏对运动的适应充分考虑以上各种因素的影响。最新研究成果表明:耐力运动中心脏的适应与练习血压有关;划船运动员心脏适应的生理学界限高于正常值;足球运动员由于从事高频率的间歇练习,其心脏指标变化幅度大于400m跑运动员;运动员心脏舒张期功能保持不变或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
运动训练对篮球运动员心脏功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综合研究分析方法 ,探讨了篮球运动训练对运动员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及造成的变化。结果表明 :高强度的篮球运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运动员心脏形态和机能上的适应性变化 ,也会产生一定程度损害 ,与冠心病心律失常 ,心肌梗塞心血管疾病有关。对本身患有marfan氏综合症的运动员必须停训和预防。篮球运动员心脏增大主要与身高、体重有关而进行代偿性心脏增大或大强度负荷的运动训练有关 ,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虽然"运动员心脏"作为运动员的一个特定的表型特征已被广泛接受,但运动员中是否存在特征性的血管适应("运动员动脉")一直未有定论。根据2012国际体育科学、教育与运动医学大会(ICSEMIS,奥科会)的"血管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的专题报告,综述了有关运动员动脉直径、厚度和功能的最新研究进展。依据当前的研究资料,有证据显示运动员(尤指耐力性)的动脉结构和功能发生了适应性变化,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与耐力运动员心脏的改变相仿,其发生的机制可能也存在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4.
利用超声心动图对9名中长跑运动员和9名投掷运动员赛前集训前后心脏形态结构和运动成绩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赛前集训后,中长跑运动员和投掷运动员心脏形态结构都发生了变化。但中长跑运动员LVEDD和LVM的增加比投掷运动员大,而投掷运动员LVPWD、LVPWS和IVSD的增加比中长跑运动员大,说明赛前集训后中长跑运动员主要是左室腔径扩大和左室心肌重量增加,而投掷运动员主要是左室壁厚度增加。中长跑运动员和投掷运动员运动成绩分别增加了4.98%和7.01%。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赛前集训对运动员心脏形态结构的影响,揭示心脏形态结构的变化与运动成绩之间的相关性,从而为运动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按照心脏呼吸系统相互联系的生理学反应综合指标确定在提高负荷强度的情况下不同运动项目和年龄运动员机体的功能状态.在研究中我们在自行车测功仪上无间歇地使用了从50 W到200 W逐渐提高强度的负荷.每一个负荷等级使用的时间为4 min.在这种情况下记录了以下心脏呼吸系统指标:心率、每搏血量、每分钟血液循环量、每分钟呼吸量、血液循环指数、心脏指数、氧利用系数.为了判断运动员机体的补偿性反应和适应性反应使用了心脏呼吸系统综合评价系数.参加研究的有73名男性,年龄为17至35岁,根据不同年龄和从事的运动项目将他们分为若干组.对于周期性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开始时带有强度为150 W的负荷,不同年龄的运动员表现出不同的优势性机制(变频型或变力型).非周期性项目的运动员在提高负荷强度时年龄对心脏活动未产生影响.在负荷下对运动员适宜的血液动力反应阈值产生影响的是运动项目,而不是年龄.使用心脏呼吸系统综合评价系数证明周期性项目的运动员具有较大的功能潜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阐释心肌桥的形态结构和运动员心脏的特点,分析了心肌桥可能引起急性冠脉综合症、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尤其是在运动情况下,心肌缺氧缺血等情况会较为明显。而心律失常在长期从事严格运动训练的运动员中时有发生。研究认为,在运动员选材中应将心肌桥的检查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对运动员选材的成功率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对停训45~50天的14名十项全能运动员在安静状态、动力负荷状态及恢复期进行了超声心功图UCG测量,获得了20项有关运动员心脏形态和机能指标的数据,并对其进行了统计,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8.
运动员心脏的生理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经过长期的系统训练,运动员的心脏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方面都会产生适应性的变化,当施加于心脏的运动负荷减弱或消除后,先前产生的适应性变化也会随之减弱并逐渐消除。对运动心脏的生理特点和临床表现的几个方面进行了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9.
通过20名男女速滑运动员在安静状态下心电图测试结果表明,速滑运动员心电图所示房室传导时间(P—R间期)与心脏功能有密切关系,并表现出特殊性。指出房室传导时间的延长是速滑运动员心电图的特点;是心脏功能增强的表现;是植物神经系统具有高度的适应能力,这种能力是长期训练的结果。强调指出,P—R间期对评定速滑运动员的心脏功能有重要诊断价值。但不是唯一的评定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运动员在安静状态及最大运动状态下心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探讨心音信号对运动员的心脏功能进行测量和评价的可行性。方法:选取运动训练学专业44名男性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受试者在功率自行车上以进行递增负荷运动,50 W起始,每3 min递增50 W,直至200 W后不再增加,维持此负荷强度直至力竭或达到试验终止标准。运动过程中,心电和心率全程监控。在安静状态和运动后即刻测试机能指标、心音信号指标、心电指标及心脏超声指标。结果:运动后,第1心音幅值与第2心音幅值的比值(S1/S2)显著增加,心脏舒张期时限与收缩期时限的比值(D/S)显著降低。D/S≥1.5者占受试者的93.2%;D/S2者占受试者的36.4%。运动后和运动前的S1/S2相对值达到11.3±1.6。安静状态下,对D/S比值和EF(射血分数)进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达到0.624(P0.05)。结论:S1/S2比值可有效的反映运动上调心肌收缩力的能力,S1/S2相对值反映运动动用心力储备的能力,这2个指标可有效的评价机体在运动状态下心脏的功能。D/S比值能较可靠的评价安静状态下的心脏功能。D/S比值今后可在运动员或普通大众的心脏危险事件的预测方面发挥作用,但需要更多临床跟踪研究。  相似文献   

11.
对血压高或偏高运动员的左心B 型超声研究发现,左室壁及室间隔增厚明显,但心室腔大小改变不明显,即无明显的向心性肥厚;左心泵血功能、心肌收缩特性及心肌每搏作功指数改变不明显;室壁应力在赤道线方向上明显增大,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对运动员心脏功能会产生一定影响。这些运动员在加强医务监督情况下,可以进行正常训练。  相似文献   

12.
首次对我国现代五项运动员在安静状态、运动状态及恢复期进行了UCG 测量,研究了现代五项男运动员心脏形态结构、泵血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特点,初步结论如下:1)通过测量分析获得了我国现代五项男运动员心脏形态及功能的基础数据;2)我国现代五项男运动员的心脏功能,从群体上看,尚不够理想;3)现代五项男运动员心脏形态结构与耐力项目运动员相似;4)在运动员心脏形态及功能近似的情况下左室EDD 和SV 仍可较敏感地反映出其心脏功能的差别。  相似文献   

13.
散手运动员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上海第二军医大学耐星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研制的 CF- II型心血管功能检诊仪 ,对上海、西藏两散手队运动员和上海体育学院散手专项班的 40名运动员以及 2 0名普通大学生在安静状态下进行血流动力学测试。安静状态下上海、西藏队的优秀散手运动员具有良好的冠脉循环、心肌收缩力 ,较低的心率、心肌耗氧量。心脏具有良好的作功储备能力。优秀散手运动员微循环指数略低于普通值 ,并有大动脉顺应性较好的特征 ,这可能是散手运动项目心血管功能适应。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国际上有关有氧耐力训练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对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收录的2005-2014年有关有氧耐力训练的1 319篇文献,采用文献资料法、文献计量学方法和专家访谈法探测现阶段国际有氧耐力训练研究现状与热点.结果显示:国际上有关有氧耐力训练的研究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发文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法国,占相关文献发文总量的48.44%;研究机构以各级各类大学为主,尤其是瑞士的苏黎世大学.有关耐力运动员心脏的论文是本领域的热点文献;运动成绩、骨骼肌、神经、力量、新陈代谢、运动员心脏、疲劳是研究热点,其中运动成绩是人们尤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对快速力量性项群 5 0名男性运动员和 2 0名男性无系统训练的学生 ,于安静、递增负荷运动和恢复状态 ,进行超声心动实验并相互对照。实验结果表明 ,快速力量性项群运动员所处的训练体系 ,对心脏形态和机能能够产生显著的适应性改变。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多普勒超声显示技术对10名举重运动员、10名摔跤运动员和10名健康人的右心室进行了研究,分别测量了受试者安静时的三尖瓣血流频谱、肺动脉血流频谱,结果发现,经专项训练的优秀举重、摔跤运动员的右心室心肌活动协调能力提高,举重、摔跤运动员的右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均优于对照组,但亦显示反映舒张功能的参数E峰加速时间、E峰减速度的变化和病理性心脏的变化相似,提示举重、摔跤运动员右心室的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生理性向病理性变化的潜在因素。同时,也提示了摔跤运动员对右心功能方面的变化优于举重运动员。本研究使我们能够进一步了解力量训练对运动员心脏功能的影响,并为力量项目运动员心脏的研究提供新的参数。  相似文献   

17.
通过女子举重与柔道运动员在安静状态所测25个心脏参数中的5个具有显著差异的参数的分析,指出心脏形态的变化能良好的适应专项训练的特点,对指导专项科学训练、选材具有实践意义。并指出柔道训练与以力量训练为主的运动项目的训练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18.
采用模拟比赛情景训练的方法,对16名高水平散打运动员运动过程中的心脏泵血功能变化进行研究,探究其应答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心泵功能:HR和LVET呈相反方向变化;SV、CO、SI、CI变化呈峰形,第二回合达最高,回合间指标存在差异,P<0.05;(2)心肌收缩力:dz/dtmax、HI呈峰形,第二回合达最高;Q-Z间期逐步减小;回合间指标存在差异,P<0.05;(3)心脏做功:CWI呈逐步上升趋势,回合间呈显著差异,P<0.05;(4)心血管机能:SP、MAP逐步上升;DP、TPR前两回合逐步下降,第三回合上升;C逐步下降.第一、二回合比,SP、DP、TPR存在差异,P<0.05;二、三回合比,MAP、C存在差异,P<0.05.结论:部分心脏泵血功能指标对模拟比赛具有较高的应答性,且呈现特定的规律,这对选拔散打人才,评估散打运动员心脏功能,科学指导散打训练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运动员心脏”这个名词,是在80多年前叩诊检查发现越野滑雪运动员心脏增大时首次应用的。其后,用放射学的方法也能证实。心脏增大,可以是由于各种病理过程引起的结果,如心肌炎、心脏的压力或容量过度负荷、心肌梗塞等。几十年来,经常把有训练运动员的大心脏误认为是病理性的,但经很多学者用病理解剖、放射线、心电图、血液动力学以及肺功能测定等方法研究表明,由于耐力训练引起的心脏增大,不是损伤而是一个特殊有效能的心脏的标志。  相似文献   

20.
通过观察针刺内关穴对跆拳道运动员心肌泵血功能和血液供应的变化及心脏功能的恢复作用, 探讨其对提高跆拳道运动员心功能的可行性及其作用机理.通过对30名跆拳道运动员超声心动图的测试,结果表明:针刺激内关穴可以激发心脏心力储备的潜力,提高运动中心脏的舒张机能和泵血机能,有助于疲劳的恢复,提高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