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5 毫秒
1.
健美热席卷全球,很多人都在寻求减肥的方法.作者通过三个阶段的实验即单组实验、等组对照实验、和综合训练加节制晚餐的减肥实验.在综合实验的基础上,将所获得的材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得出、将肌力训练、有氧训练和柔韧拉伸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综合训练法是很适用的减肥训练方法,如再能适当节制晚餐,其减肥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依据人体能量代谢的系统论观点,通过运用阻氧嘴进行双重缺氧训练的研究。阐述了缺氧训练与发展有氧耐力、无氧耐力及其它身体素质之间的关系、论证了双重缺氧训练法的科学性、高效性和经济性。丰富和发展了长跑训练理论,  相似文献   

3.
有氧耐力是人体长时间进行有氧工作的能力.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就定向越野选项教学与田径选项教学学生有氧耐力,即从学生心肺功能、中长跑能力等方面来进行对比分析,并就学生对这二项选项课的赞同情况作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定向越野选项教学对学生有氧耐力提高较好,学生对定向越野选项教学赞成率高.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运用模拟HiLo训练法,辅以高压氧(hyper baric 0xygen,HBO)作为运动员大运动量后的训练、恢复手段,对耐力运动员血液生化指标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这种方法不仅能迅速消除运动员训练后的疲劳,避免疲劳的积累,还能充分调动机体的生理潜能,提高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水平,是耐力运动员的一种有效辅助训练手段。  相似文献   

5.
应用血尿素血乳酸评价蹼泳持续训练运动量和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女少年蹼泳运动进行12周持续训练期间,应用血尿素、血乳酸变化特点与规律,科学地评定少年蹼泳训练的运动量,强度和身体机能状况,及时反馈、调控训练计划。结果表明:通过应用血尿素、血乳酸指标来分析持续训练期间运动员机能状态,运动量大小及运动负荷适应性处切实可行的;持续训练法不但对女少年蹼泳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水平提高有明显效果,而且对其速度力量素质也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6.
运用髋受力下肢技术力量训练法对短跑运动员进行6个月的应用性研究,结果显示,髋受力下肢技术力量训练法能够以其独特的练习方式明显地促进短跑技术、短跑关键专项力量以及短跑运动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有氧健身操锻炼对青少年体质和形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教学实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就有氧健身操对青少年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有氧健伸操是一项具有较高锻炼价值的运动项目,青少年进行合理科学的有氧健身操锻炼,对身体形态的改善,身体机能的提高和运动素质的发展均有良好影响.  相似文献   

8.
通过问卷调查、实验测量等方法,以有氧健身锻炼干预为手段,对异常体重消费者身体自尊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氧健身锻炼对超重和肥胖消费者身体自尊改善作用较为明显,对低体重消费者的影响不明显;同时表明:有氧健身锻炼对肥胖消费者”身体吸引力”维度的改善不显著.本研究为指导异常体重消费者有效地进行科学健身锻炼,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强化性间歇训练法在体育院校网球专选课的作用及其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体育院校网球专选学生的不断增加,学生多、场地少的矛盾在专选课中越来越突出.文章进行的强化性间歇训练法教学试验显示:强化性间歇训练法能够解决这一矛盾,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录像观察等研究方法,对少年男子削球打法技战术的训练方法进行优化,并通过近一年对广东少年男子削球打法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进行跟踪调查,得出结论:优化后的削球打法技战术训练方法有较好的训练效果;运用多元化训练形式的多球训练法,限制技术条件和赋予比赛任务的比赛训练法及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分解与完整训练法三种优化重组后的技战术训练方法有利于削球打法三种核心战术的掌握及特长的形成;赋予任务的指标训练法可提高稳削战术的命中率;加难助力训练法、加难比赛训练法可提高削中反攻战术的成功率;比赛训练法中的以赛带练、以赛促练有利于全面提升核心战术运用能力与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11.
根据本文作者的深入研究认为,缺氧训练是提高人体在缺氧状态下持续进行大强度工作的能力的一种很好的训练方法。并提出了田径训练中带口罩的设想,以及训练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逻辑归纳比较法,通过比较国内外女子400m栏优秀运动员全程跑的相关数据,分析出速度耐力储备能力较国外运动员差是我国女子400m栏优秀选手以后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根据400m栏能量供应的特点以及目前最具代表性的三种低氧耐力训练方法分析研究,从理论与实践上比较分析出较为科学有效的提高女子400 m栏运动员速度耐力水平的训练方法-模拟低氧组合训练法,模拟低氧组合训练比高原训练及单一低氧训练的更具经济性和实效性,希望能为我国女子400 m栏的速度耐力水平训练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一个世纪以来,在研究者们关注如何通过训练提高有氧运动能力的过程中,对优秀运动员有氧耐力的评价方法逐渐成熟并应用于训练实践。在众多研究中,最大摄氧量及其派生指标(V.O2max、v V.O2max和tl i m v V.O2max)以及经济性(efficiency)这几个与耐力素质密切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本文针对以上指标,从其定义、测试方法和训练应用情况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4.
观察为期四周瑞士球核心稳定性训练(球上跪姿抬臂)对普通女大学生心率变异性和最大吸氧量的影响规律。利用芬兰产的POLAR S810i遥测心率表及瑞典产的MONARK 839E有氧功率车为工具,测量比较了四周瑞士球核心稳定性训练前后18名普通女大学生(实验组10人,对照组8人)心率变异性指标、最大吸氧量以及血压、心率的变化。经过四周锻炼,实验组的10名受试者均能在瑞士球上维持跪姿抬臂标准姿势5min。实验组最大吸氧量绝对值呈现极显著性增加(P〈0.01),相对值呈现显著性增加(P〈0.05)、舒张压、心率则出现了显著性降低(P〈0.05);SD、RMSSD以及HF都出现了显著性增加(P〈0.05)。对照组各项指标均未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四周瑞士球核心稳定性训练可显著提高心肺功能,降低安静时交感神经的紧张性,增加副交感神经的紧张性。提示该训练方法对强身健体、缓解压力可能有显著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每球得分制下排球比赛的时间和运动特征进行分析,结合三大能量供应系统的供能特点,得出排球比赛是以有氧供能为基础、磷酸源供能为主的竞技过程,根据供能特征有针对性地设计训练内容、方法、负荷及训练模式,提出合理的营养补充,旨在为教练员确定新的训练思路和采取合理的营养补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通过对陕西省男子轻量级一线赛艇运动员在甘肃刘家峡1850m水上高原训练的研究,观察高原训练提高运动成绩的同时,观察平原--高原--平原这种交叉训练对机体血液流变的影响,为高原训练能否提高运动成绩提供可能的机制之一,同时为高原训练能否提高运动能力是否与血液流变有关提供可能的理论依据,为科学地进行高原训练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显示:高原训练提高了运动员的实际耐力水平,达到了本次高原训练的目的.高原训练可使机体血液流变学指标发生改变,高原训练回平原后,流变学各指标发生良好的改善,从而提高机体利用氧,运输氧的能力,延缓疲劳的发生,从而提高运动能力.本研究提示,高原训练回平原后运动员运动能力的提高有赖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结合现代运动训练学相关理论,围绕少年儿童游泳训练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归纳与分析。充分运用训练原理,从全新的角度,阐释了以下少儿游泳训练中不容忽视的四个问题:1.科学选材;2.业余训练小周期与大周期相比较的实用性;3.合理安排有氧和无氧训练;4.合理安排力量练习。通过对以上四方面问题的逐一剖析,厘清少儿游泳训练思路,以利于我们把优秀运动队的已有的且切实有效的训练方法移植并运用到业余游泳训练中来。  相似文献   

18.
从训练学角度对400 m项目的"有效训练负荷"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高水平400 m运动员的训练负荷体系应是围绕着无氧乳酸训练负荷为核心的,无氧非乳酸速度训练及专项身体训练为主要支持系统的负荷系统。美国教练较为平稳的负荷走势设计与我国"跳跃式"的负荷设计有较大不同,对超量恢复理论提出了挑战。"多次乳酸强度训练"的有效性应是衡量400 m项目训练负荷设计有效性的重要标准等结论。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高技术战争条件下通信兵体能特点的分析,提出了通信兵体能训练应该以有氧体能训练为主,辅之发展无氧供能和其他素质的训练,并从实战出发,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20.
对长春市中学优秀男子中长跑运动员进行递增负荷测试,得到其最大摄氧量和无氧阈及其对应的速度、心率。结果显示:经过一个训练周期,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相对值具有显著性提高,无氧阈速度具有非常显著性提高;无氧阈心率具有非常显著性降低。运动员的有氧能力得到了提高;客观的评价了长春市中学优秀男子中长跑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以及本次训练周期的训练效果,能够为教练员合理制定和安排训练计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