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体力活动运动处方对老年妇女免疫系统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法:借鉴日本65岁以上老人行动能力和体力测定的最新方法与评价标准,对我国65岁~75岁老年妇女行动能力及体力进行测定后,指导她们分别进行3个月的运动处方锻炼。结果:针对老年妇女行动能力和体力制定的运动处方,可以有效提高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的功能,增进老年妇女的免疫机能,改善行动能力和体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16周回春操练习对老年血脂边缘升高人群血脂水平的影响,为特殊人群制定运动处方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按实验条件选择14名60-69岁血脂异常老年人依照要求完成16周回春操练习,通过实验前、后抽血进行血脂水平的比较分析。结果:与运动处方实施前相比,受试者血清TC、TG,LDL-C明显降低(P〈0.05),HDL-C明显升高(P〈0.05)。结论:长期规律性运动是改善体内血脂代谢的重要的非药物治疗的手段之一,坚持练习回春操16周可有效改善老年血脂边缘升高人群的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旨在研制适用于中国不同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人群的精准化运动处方,并构建中国人群运动处方库。方法:1)采用文献计量分析、专家访谈与专家调查确定“制定与实施运动处方规范标准”。2)招募3 414名普通人群和988名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和癌症患者5类慢病人群为实证研究对象,运用随机/自身对照试验设计对各实验组进行为期8周至4个月不等的运动干预,并在干预前、中、后对体质与健康相应指标进行测量与数据分析。3)对于常见人群的常见运动目的的运动处方,采用系统综述或Meta分析进行有效运动处方的提炼与整理。结果:1)“制定与实施运动处方规范标准”包括制定运动处方的基本流程与基本原则、运动处方构成要素、运动前健康筛查与运动风险评估、体质水平与运动能力评估、运动处方实施中的监控与微调整、运动处方效果评价等内容。2)通过实证研究共获取116个普通人群精准运动处方和70个慢病患者精准运动处方,包括6~17岁儿童青少年24个、18~25岁大学生21个、18~59岁成年人33个60~79岁老年人38个、肥胖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8个、高血压患者12个、冠心病患者21个、恶性肿瘤患者8个及2型糖尿病患...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与健身运动处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与健身运动的关系,分析健身运动处方在老年人群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建议在老年人群中广泛推广、实施运动处方,以进一步促进我国健康老龄化目标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5.
对高血压和冠心病的概念、病因和运动对二者的作用等进行了讨论,对高血压及冠心病患者的特点,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运动处方。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32名61~65岁女性实施低、中、高强度的运动处方(3~4次/周,30 min/次),寻求提高心脏功能的适宜运动强度.运动处方实施前后超声心动图的结果显示,8周低中强度健步走运动对心脏的舒张末期容积、心搏出量等有显著影响,提示老年女性采取30%~60%F.C强度有规律的有氧运动进行锻炼,即能够获得提高心脏功能的最大健身效益.  相似文献   

7.
在理论上剖析运动处方概念,重点分析康复性运动处方的内涵、适用对象及其操作程序,在此基础上,以高校康复课第一类人群为研究对象,设计并实施了为期1学年教学对比实验,验证康复运动处方对提高高校康复课第一类人群的健康状况的显著性效果。  相似文献   

8.
等张运动与等长运动对高血压患者血脂及内皮素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比较等张运动与等长运动对高血压患者的血脂及内皮素的影响,为高血压病运动处方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4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主要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的三组,A组采用等张练习,B组采用等长练习,C组采用等长练习 等张练习.观察运动训练16周后血脂及内皮素的变化.结果:A、B组对高血压患者的血脂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血浆内皮素降低(P<0.05); C组训练前后相比较,TC、LDL降低(P<0.05),TG显著降低(P<0.01),HDL则明显升高P<0.05),血浆内皮素显著下降(P<0.01).结论:等张运动与等长运动相结合的全面康复训练方案可以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血脂及内皮素水平,有利于高血压病的康复,是高血压病运动处方的首选.  相似文献   

9.
对本院207名40岁以上教职工进行高血压病的患病调查,高血压检出率为 17.4%。与1989年比较有明显上升趋势。收缩压上升到较高基线(119.2±15.0-125.7±21.5mmng)。本科教师组血压基线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高,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 高血脂、异常心电图发生率均较正常血压组高,且抽烟饮酒人数比例较大,是影响患病率的重要 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TCD技术,对120名从青年组到老年组的健康被试,在安静状态下主要颅内外动脉的脑血流动力进行测试,并对其中44岁以上的80名被武在75%HRmax强度运动中、运动后,大脑中动脉的脑血流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各颅内外动脉的血流速度和血管顺应性呈不同程度的速减趋势,应用TCD技术对大脑中动脉进行定期监测,可以较好地评价老年个体脑血管的功能和防癌控状况,并以此指导老年个体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  相似文献   

11.
从医学角度对青少年时期从事大运动量训练的中老年体育教师进行血压状况追踪观察,并与同龄学科教师进行对照。结果表明:观察组血压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压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高血压总病率在60岁前增长幅度最大;通过比较1989年、1994年、1999年和2001年追踪观察结果,观察组的血压以1989年—1994年的变化幅度最大。结论:中老年体育教师是患高血压痛的高危人群、必须提前进行干预。加强运动员退役后的医务监督,综合防治,减少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探讨爬山锻炼对增进老年人体质的作用,指导40名6065岁离退休人员在安全有效的心率范围内进行12周的爬山锻炼试验,对试验前后的体脂、体脂百分比、瘦体重、脉搏、血压、肺活量、台阶指数、单腿闭目站立、坐位体前屈、反应时予以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上述指标除坐位体前屈外余均得到改善,在安全有效的心率范围内持续爬山锻炼,对提高老年人心肺功能、防治心血管疾病、增强体质、延缓衰老产生良好的影响.爬山是一项有益于老年人健身强体的运动.  相似文献   

13.
采用XXG—D型心血管功能测试仪对70名中老年人进行定量负荷的蛙泳练习前后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蛙泳练习能使心泵力代偿性增高,心肌收缩力强,搏血量增多;能有效改善血管的弹性状况,增加血容量,改善血液的浓度和流动速度;对于改善中老年人的心血管功能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探讨普通成年人在逐级递增负荷状态下心血管机能变化特征,为全民健身中预防心血管风险事件的发生及运动负荷试验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266名20~59岁的普通成年人为对象,测定运动中各年龄段人群的心率、血压、臂踝脉搏波传播速度等血管机能评价指标的变化。结果:在40岁以下人群中,女性运动时心率上升的速度明显高于同年龄段男性,而男性血压上升的速度快于女性;40~49岁男性人群中血压上升的速度明显高于40岁以下人群,尤其是舒张压上升的速度较快,而50~59岁人群中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上升的速度始终处于"领先"地位的阶段,且和其他年龄段形成明显的差异;40~49岁男性和50~59岁组女性因心电和血压的异常而终止运动人数百分比明显高于同性别其他年龄段人群。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运动中发生心血管风险事件的机率也会增加,40~49岁男性和50~59岁女性可能是运动中心血管风险事件的高发年龄段。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研究、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不同海拔地区老年人体质差异进行比较,探讨其内部的特征及规律。研究发现,高海拔地区老年人的身高、体重、围度、皮褶厚度以及体重指数均低于低海拔地区的老年人,肺活量、血压和安静脉搏与低海拔地区老年人有显著性差异,且收缩压值明显好于低海拔地区老年人;但综合身体素质却不及低海拔地区的老年人。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步态特征的分析及其评价系统的初步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三维测力台装置,对127名正常老年人的步态能力进行研究,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对老年人行走能力的影响,得出老年人在步态特征方面的合理分组,并运用统计学和生物力学分析方法对老年人步态特征进行综合评价,建立针对不同年龄阶段老年人步态特征的初步评分标准.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因素对老年人步态特征有很大影响,男性和女性老年人的步态特征有较明显差异;男性相邻年龄组间步态特征各指标差异不具有显著性,而女性大于65岁组与小于65岁组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65岁以上老年人的步行能力表现出随年龄增大而下降的趋势,而55~60岁组的老年人步态评价得分低于60~65岁组老年人.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中老年妇女练习“导引保健功”3个月前后血脂及心功能水平变化的测试分析,论证了该功法的科学原理,为指导人们更好地练习该功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30-69岁的733 人为研究对象,测试了PWC75%HRmax 和血压、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并探讨了PWC75%HRmax和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的关联.研究结果表明:PWC75%HRmax水平最低组在血压、血清总胆固醇等指标上明显高于PWC75%HRmax水平最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此外,PWC75%HRmax水平最低组的血压、血清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的异常率也明显高于PWC75%HRmax水平最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本研究成果提示心肺机能的改善将有助于改善健康水平,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9.
利用2010年武陵山区侗族与苗族20-59岁成年人体质监测所获得的数据,对侗族与苗族成年人的体质状况进行比较分析,为提高武陵山区少数民族成年人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侗族和苗族成年男性体重在35-39岁年龄组均达到最大值;苗族特别是女性体型比侗族显得高大,且最大值出现年龄段晚于侗族。侗族和苗族成年男性血压在35岁后均出现升高趋势;侗族男女血压、肺活量均高于苗族,且台阶指数出现最高值的年龄段晚于苗族。侗族成年男女柔韧素质好于苗族,且衰退时间晚于苗族;侗族和苗族成年男性手臂力量50岁后均出现明显下降,苗族男性大于侗族,侗族女性大于苗族;苗族成年男女平衡能力强于侗族,侗族和苗族女性均在40岁后出现明显下降;侗族和苗族成年男性反应能力均随年龄增长逐年上升;侗族和苗族成年男女纵跳能力均随年龄增长逐年递减,苗族男女好于侗族;苗族成年男性俯卧撑次数整体变化幅度大于侗族,苗族女性1分钟仰卧起坐次数与侗族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旨在观察3个月50%~60%VO2max强度有氧运动对50~59岁人群运动中心血管风险的影响,为该人群安全有效健身方案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问卷调查入选的50~59岁受试者通过在Bruce递增负荷实验中持续出现心电血压异常指征终止实验和一过性心电血压异常,入选66例受试者并将其分为正常组(C组)、持续异常组(Y组)及一过性异常组(YH组),实施三个月的50%~60%VO2max强度每周300 min的规律跑步运动,干预前后测定人体测量学、生理生化、超声检查和递增负荷实验中相关指标,并评估变化。结果:3个月干预后Y组男性和女性的心电血压异常发生率降低至69.2%和58.3%,YH组男性和女性心电血压异常发生率降低至25%和75%。同时研究发现,干预后Y组及YH组受试者运动后心肌酶水平均显著下降,完成的运动负荷显著提高,心血管机能、形态学指标、血脂及自主神经功能显著改善。结论:50~59岁人群递增负荷运动中可出现心血管风险,为期3个月的50%~60%VO2max强度跑步运动可降低风险者其运动中心血管风险,提高安全运动上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