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实验法,对参加6个月杨式太极推手与套路锻炼的50—60岁中老年女性心血管功能指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杨式推手运动强度属于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适合中老年女性锻炼;推手与太板拳套路结合锻炼比单独太极拳锻炼更能提高中老年人有氧工作能力;在一定范围内太极拳术锻炼对中老年人心血管机能的改善程度与运动强度成正相关,运动强度越大,心血管机能改善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2.
选取慢跑和健美操两种健身练习方法,对其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的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实验证明,中老年妇女坚持较长时间不间断的中等强度的锻炼,能有效地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降低血脂,增强体能,对提高其新陈代谢和抵抗疾病的能力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健美操更能满足中老年妇女对健身、娱乐、社交等多方面的需求。慢跑则对于健身和减轻体重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中老年健身气功·八段锦练习者75天练习前后身体形态和生理机能各项指标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练习健身气功·八段锦能明显提高中老年人上肢和下肢力量素质、明显改善呼吸系统机能、提高中老年人关节灵活性、平衡能力和神经系统灵活性.  相似文献   

4.
冬泳对中老年人心血管机能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冬泳对中老年人心血管机能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XXC-D型心血管功能测试仪、日本光电7503型三导心电图机、RGZ-RT型体重秤和(酶法)自动生化分析仪等仪器,检测厦门市40名中老年冬泳者的冬泳前后心电图、血液粘稠度、血脂等指标并对比分析。结论:1)冬泳能改善中老年人心血管机能,表现为脉率(PR)、收缩压(SP)和心肌耗氧量(HOV)的数值降低;而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心搏指数(SI)和心脏指数(CI)的数值则无明显差异。2)冬泳能改善血液流变学(粘滞度)的作用,对预防中老年人的HVS有一定意义,表现为血细胞压积(HCT)有代偿性增高。3)冬泳可降低中老年人血脂和提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浓度,防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4)冬泳可加快中老年人肾血流量,减少血管紧张素I的分泌,增强心血管的顺应性,预防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多年深水蛙泳实践教学的经验累积,结合初学蛙泳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生长环境设计了这一套有特点的深水蛙泳教学步骤和方法。主要创新点是以呼吸为纽带的完整配合练习方法,专门进行了勾脚尖与勾脚尖外翻练习和应用跳水动作克服学生对水的心理障碍。与传统的教学相比内容有一定的变化,增加了跳水练习,删除了腿部与手臂的配合教学。  相似文献   

6.
运用超声心动图对40名(男女各20)中老年人练习陈式太极拳功法5个月前后心脏功能的对比分析,结果得出该功法对中老年人的心脏功能有良好的改善作用,为陈式太极拳功法的强身健体作用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为更好的宣传和推广该功法提供良好的科学根据.  相似文献   

7.
游泳教学腿部动作是基础,通过对初级组蛙泳腿部动作教学中常见错误动作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练习和纠正错误动作的方法,为初级组蛙泳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用回溯性研究设计,运用观察、访谈、心理测量等方法对天津市区不同练习年限的龟鹤拳练习者的信息加工能力进行测量评价。研究结果显示:①龟鹤拳对中老年人的认知信息加工能力的下降有明显的延缓和改善作用,这一作用主要体现在处理复杂信息的能力上,如反应速度、记忆容量、思维灵活性和注意力的改善;②随着练习时间的延长,这种效应表现更明显;③龟鹤拳可以作为促进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一种锻炼方式。  相似文献   

9.
高校新生蛙泳目标分解教学及其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新生中许多人人学前基本的水性还不具备,大多数人的动作极不规范,表现为部分同学在水中畏畏缩缩,不敢行动;有的则见水兴奋,手足乱动。对此,老师抓住熟悉水性这一入门关键,对总体蛙泳课教学目标进行合理分解,加强练习,来克服怕水的心理障碍,在水中能行动自如,然后练习滑行,做到平稳,有较长距离,再进行技术教学,一定能够成功。  相似文献   

10.
组织初学者学习蛙泳时, 首先安排熟悉水性练习, 使学生消除怕水心理, 同时学会呼吸、浮体、站立及浮体滑行等技巧; 在此基础上, 学习蛙泳腿技术和蛙泳臂与呼吸配合技术, 二者虽有前后之分, 但初步学习蛙泳腿技术后, 及时学习蛙泳臂与呼吸配合技术, 二者几乎同步进行; 最后学习蛙泳完整配合技术。  相似文献   

11.
习练太极拳对中老年人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这些疾病的病因复杂,但都与脂质代谢异常有一定关系。尤其是中老年人心血管机能随年龄的增加而衰退,使血脂代谢紊乱与年轻人相比呈增高趋势。大量的研究发现,长期有规律的运动能有效地改善不良的脂质结构,太极拳作为一种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以降低血浆TC、TG、LDL水平,提高HDL水平,积极改善中老年人脂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12.
不同运动强度对老年人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对3种不同运动强度锻炼10周的老年人进行心血管系统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3种不同的运动强度对老年人心血管系统均有影响,但效果不同.老年人选择锻炼强度时应因人而异,针对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强度,力求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旨在观察3个月50%~60%VO2max强度有氧运动对50~59岁人群运动中心血管风险的影响,为该人群安全有效健身方案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问卷调查入选的50~59岁受试者通过在Bruce递增负荷实验中持续出现心电血压异常指征终止实验和一过性心电血压异常,入选66例受试者并将其分为正常组(C组)、持续异常组(Y组)及一过性异常组(YH组),实施三个月的50%~60%VO2max强度每周300 min的规律跑步运动,干预前后测定人体测量学、生理生化、超声检查和递增负荷实验中相关指标,并评估变化。结果:3个月干预后Y组男性和女性的心电血压异常发生率降低至69.2%和58.3%,YH组男性和女性心电血压异常发生率降低至25%和75%。同时研究发现,干预后Y组及YH组受试者运动后心肌酶水平均显著下降,完成的运动负荷显著提高,心血管机能、形态学指标、血脂及自主神经功能显著改善。结论:50~59岁人群递增负荷运动中可出现心血管风险,为期3个月的50%~60%VO2max强度跑步运动可降低风险者其运动中心血管风险,提高安全运动上限。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几项体质指标的测试与分析,证明了有氧健身运动是中老年群体适宜的运动健身方式之一,太极拳、慢跑、快走等有氧健身项目在坚持锻炼6个月后,能有效提高中老年人的心肺耐力,并能提高其身体平衡能力、柔韧性及关节灵活性。  相似文献   

15.
长期锻炼对老年人红细胞变形能力及红细胞胆固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长期健身运动对老年人RCD和E-CH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发现,适当的长期健身运动可以明显降低老年人的IF和E-CH,从而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血液微循环,有利于预防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和病后的康复治疗.长期适当的健身锻炼可以提高机体对一次性运动的耐受能力,减轻或消除其对RCD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中老年妇女练习“导引保健功”3个月前后血脂及心功能水平变化的测试分析,论证了该功法的科学原理,为指导人们更好地练习该功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探讨普通成年人在逐级递增负荷状态下心血管机能变化特征,为全民健身中预防心血管风险事件的发生及运动负荷试验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266名20~59岁的普通成年人为对象,测定运动中各年龄段人群的心率、血压、臂踝脉搏波传播速度等血管机能评价指标的变化。结果:在40岁以下人群中,女性运动时心率上升的速度明显高于同年龄段男性,而男性血压上升的速度快于女性;40~49岁男性人群中血压上升的速度明显高于40岁以下人群,尤其是舒张压上升的速度较快,而50~59岁人群中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上升的速度始终处于"领先"地位的阶段,且和其他年龄段形成明显的差异;40~49岁男性和50~59岁组女性因心电和血压的异常而终止运动人数百分比明显高于同性别其他年龄段人群。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运动中发生心血管风险事件的机率也会增加,40~49岁男性和50~59岁女性可能是运动中心血管风险事件的高发年龄段。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的方法对中老年健身跑的科学锻炼方法展开探讨。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在追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更注重自己的健康状况。健身跑作为一项普及性的全民健身运动,广泛的被中老年朋友接受。经常进行健身锻炼,对人体大有益处,它能增强和提高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肝脏等的功能,达到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招募、组织社区肥胖老人进行12周适宜形式和强度的有氧运动。对老人运动前后的BMI、血糖、血脂等变化和血清胰岛素(Fins)、瘦素(lep)水平进行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有氧运动使受试者体重、BMI、TG和血清胰岛素、瘦素等有所下降,其中体重、BMI、TG和血清瘦素呈现显著性下降。结果表明:12周有氧运动对肥胖老人减轻体重,改善体脂代谢,降低瘦素水平具有明显效果,对逆转肥胖老人的胰岛素抵抗(IR)现象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