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北京市高等院校体育舞蹈课程开展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北京市高等院校体育教学中体育舞蹈课程开设的目标、课程的教学时数、教学内容、教材的选择、教学形式、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调查,研究表明:⑴体育舞蹈课程以其独特的特点,对广大青年学生产生了不可抗拒的诱惑力;⑵学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的学时少,很难满足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舞蹈基本知识和技术的要求;⑶目前普通高校中从事体育舞蹈课程教学的教师有87.5%不是专门从事体育舞蹈专业的,大部分是从事体操、特别是艺术体操教学工作的;⑷目前尚没有统一标准的教材,高校目前的体育舞蹈教学大纲都是各校教师根据相关资料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自己制定;⑸体育舞蹈课程完全符合北京市高等院校大学生的心理状态,适合青年心理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2.
对普通高等院校体育舞蹈开展状况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50所普通高等院校体育舞蹈课程开展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调查结果显示:高校体育舞蹈已开展起来,但现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体育舞蹈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较低,教师的水平是影响体育舞蹈运动在高校发展的主要因素,应重视教师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为教师提供更多的业务培训机会;同时,体育舞蹈教学大纲、教材的编制、辅助课程的开设、高校间的竞赛组织也是制约体育舞蹈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体育舞蹈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为了探讨体育院校体育舞蹈的开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使这一项目在我国高校得到更好地普及和提高,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广东省体育院校体育舞蹈的开课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体育舞蹈是一项深受体育专业大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并有强烈的开课需求.但由于教学时数有限、教学内容单调、开课形式单一、男女学生比例严重失调、教学场地设备不够完善、专职教师缺乏、领导不够重视等因素,制约了体育舞蹈项目在体育院校的继续开展.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校"三自主"选课与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分析、问卷调查、访谈法等,对当前普通高校实施学分制情况下的体育课现状和教学改革成果进行分析和研究,结合浙江科技学院的体育课改革实践,提出普通高校建立学分制下的课程设置、"三自主"网络选课等改革措施.建立学生选课制是适应高校体育课程新一轮课改需要的举措,"三自主"选课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了教师专业的发展.并提出了进一步改革学生选课制的建议,旨在为其他高校开展"三自主"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论普通高校开展体育舞蹈课程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舞蹈在我国属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开展时间不久但发展迅速。研究在分析体育舞蹈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普通高校开展体育舞蹈对大学生身心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及体育舞蹈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社会价值,旨在为体育舞蹈课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献资料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山东省部分普通高校就目前体育舞蹈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体育舞蹈教学对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等方面有明显促进作用,符合高等教育属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7.
体育舞蹈是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并且即将在不远的将来成为奥运会大家庭的一员。而我国目前这项运动刚刚起步,为了使这一新兴项目在我国得到更好的普及与提高,本人通过文献资料法、归纳演绎法探析了普通高校开展体育舞蹈课的健身价值、意义以及在普通高校推广的可行性。从而推动体育舞蹈课在普通高校的开设,为实现终生教育和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服务。  相似文献   

8.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了解了在我国部分普通高校大学生中开设体育舞蹈课的现状,并结合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特点,对多方式信息传递的教学效果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和教学对照实验,通过实验教学,验证了多方式信息传递在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应用的可行性、有效性和综合性效果,为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提供依据,从而进一步说明在新的历史时期,高等院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完善,体育教学的改革,课程内容的多样化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普通高校校园体育舞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等研究方法,指出江苏省普通高校校园体育舞蹈课外开展和课内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体育舞蹈在高校校园不断茁生、保持原生、形成丛生、获得新生、长期旺生。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人们利用网络开展学习越来越方便,其中利用网络视频课开展学习具有一定的优势。目前普通高校军事理论教学由于缺少专业的军事理论教师,面临着一定的困境。可以从网络视频课的角度,即组织高水平师资,打造军事理论精品网络课程;线上线下结合,提升学生军事理论学习兴趣;发挥网络视频课优势,提高学生军事理论学习效率;借助网络视频课平台,提升学生军事理论学习效果等方面提升军事理论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体育艺术系学生音乐教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与体育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以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艺术系学生的教学实验为依据,探讨了体育艺术系学生音乐教学的内容、途径和安排;重点分析健美操、体育舞蹈和艺术体操项目的音乐节奏特点极其训练手段,指出现代体育中音乐运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体育舞蹈律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新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体育舞蹈的律动教学是一种集运动、音乐、舞蹈于一体的体育教学活动。传统的"口传身授"方式,既局限了课堂教学整体效果的演示,而且学生体育舞蹈技能的掌握完全依赖于教师个人。将现代媒体与传统教学方式结合起来,可以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结合的体育舞蹈律动教学实践,论述了现代媒体在"情景导入"、"律动分析"、"整体演示"、"引导评价"等体育舞蹈律动教学环节中的作用,并对律动教学的具体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大连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0  
随机抽取5所高校参加选项课学习的大学生、已毕业大学生和选项课任课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并对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学生普遍喜欢体育选项课,但对体育选项课学习的长远目标认识不够.学校场地、器材短缺,学生体育基础差是影响体育选项课教学质量的不利因素.提出完善体育选项课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使学生真正学习掌握科学实用的健身知识技能,养成终身体育的思想意识、能力和习惯,实现体育选项课教学与终身体育的完满结合.  相似文献   

14.
体育舞蹈是集体操、武术、音乐和动作技能表现能力于一身的一门课程,它在达到提高身体机能、锻炼身体目的的同时,通过舞蹈元素与形体艺术的结合,在音乐的伴奏下,通过舞的形式诠释"动"的概念,通过技能教育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高了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学习了如何展现自身独特的魅力。运用文献分析、教学实验的方法,对参与北方大学公共体育课程体育舞蹈教学的学生进行了研究。研究的结果上表明:体育舞蹈教学中音乐教育与学生动作表现能力关系十分密切。  相似文献   

15.
试论高校体育舞蹈选项课教学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舞蹈舞种丰富,在高校体育舞蹈选项课的教学中,把各种舞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教学系统,是一个新的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比较法及系统科学理论对体育舞蹈进行分析研究,构建了体育舞蹈教学程序系统,为提高体育舞蹈教学质量以及竞技水平,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辽宁省特殊教育学校视力残疾学生的体育需求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视力残疾学生体育参与的动机主要是培养各项身体素质、加强人际间的交往以及培养同学和朋友间的情感、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喜欢的运动项目以篮球、健身操为主;合作学习和场地教学的上课形式是学生普遍喜欢的,但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大部分学生喜欢参与体育比赛。根据视力残疾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需求提出了相应的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7.
高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遭遇的瓶颈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观察等研究方法,通过教学实践,对现阶段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现状与特点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目前高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遭遇的瓶颈主要是校开设民族体育传统项目贫乏,学生对民族传统课程内容的评价普遍较低。主要原因如下:(1)大学生对是否学习传统体育项目缺乏主动权,教师决定学习内容;(2)传统体育活动方式与大学生体育需求存在错位现象;(3)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权缺失;(4)教学过程中教师成为教学的主宰。为此,提出以下应对策略:(1)重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体系;(2)构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师资培训体系;(3)构建发展大学生自主性"学练"体系。  相似文献   

18.
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对我院运动系艺术体操主修专业旧教学大纲实行改革,在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方面实行改革,其内容为:增设了形体训练课、芭蕾基训、体育舞蹈、现代舞、民族舞、大众健身操课程.达到全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知识、技能,以适应新形式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