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撑竿跳高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世界撑竿跳高水平不断提高,强手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尤其在重大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到比赛的成绩。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运动员的心理素质,都把心理训练放在重要位置,不断提高运动员心理承受能力、自我激励以及自我控制的能力,以增加比赛成功的把握。  相似文献   

2.
王守仁教育心理思想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守仁教育心理思想独具特色。他重视蒙童教育 ,并把道德教育放在蒙童教育之首位。他认为教育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这三条途径。教育方法有因材施教、启发式、少而精、循序渐进及教学相长这五种。  相似文献   

3.
高校中长跑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心理技能训练的一般原理与方法结合高校中长跑训练的实际情况 ,探讨了心理技能在高校中长跑项目训练过程中的应用。指出心理技能必须放在与身体训练、技战术训练同等重要的地位 ,而心理技能训练应该把认知训练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4.
《黄帝内经》中养生思想对现代生活的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帝内经》的养生学说,是在“天人相应”的整体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并且十分重视精神情志因素对生命和健康的重要作用。把顺应自然作为养生的重要原则,强调要“顺四时而适寒暑”。把调摄精神情志作为养生的重要措施,指出要“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从而使“形体不蔽,精神不散”。重视保养正气在养生中的主导作用,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指出各种养生方法都应以保护和强壮正气为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5.
心理发展连续性与非连续性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问题是一个涉及如何看待心理发展本质的理论问题,它还与教育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密切相关。发展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在一定意义上都是存在的,发展连续性应该是内在的本质的心理特征或结构,我们应把儿童放在环境背景下来研究发展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6.
少年后期足球运动员的心态水平及其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少年后期是足球运动员走向成功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无论在技战术和身体素质还是心理发展水平上不尽完善,可塑性强。剖析了少年后期运动员心理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训练方法,以促使教练员重视培养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优秀运动员昙花一现的现象,提出运动训练要在强化技能、体能、成绩、奖励等“物化”层面的训练的基础上,更要重视“人”的“修炼”,阐述了在运动训练中对运动员进行“修炼”的对策,从而论证了培养当代高水平运动员,重视“人物双修”是促进我国竞技运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心理学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心理减肥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减肥专家和肥胖者的重视。通过对高校女生的减肥非理性心理进行分析,并提出心理减肥的相应若干思路,以引导高校女生进行科学减肥。  相似文献   

9.
当代大学生以95后,00后为主体,由于就业压力带来的浮躁、社会现实带来的功利,以及生存环境带来的心理负担,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心理状况处于不健康或异常状态。心理辅导员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上,是专业心理咨询师队伍的有效补充,但其角色与心理咨询师相冲突,如服务对象不同、与服务对象保持关系不同、工作态度不同、职责范围不同等等,目前高校正逐步加大对心理问题学生的重视,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在这过程中,平衡专业心理咨询师和高校心理辅导员的两者角色,从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效率,推动高等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0.
射击训练课的根本是心理训练,因此教师在射击教学中,除了抓体能训练和技能训练外,更要狠抓射击训练中的心理训练。只有重视心理训练,把学生们的心理素质提高上来,才能提高他们的抗压能力、解决困难的能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影响的能力,这样,在射击考核中,才能发挥出好的技术动作水平,取得预期成绩。  相似文献   

11.
在对孤独症儿童进行心理康复训练中,需要用爱心唤醒孤独,用耐心和真诚与孤独症儿童建立亲情,获得他们的情感依赖;利用音乐疗法、绘画疗法等控制稳定他们的情绪,以"激发兴趣"、"关注闪光点"、"信息刺激"等方法来培养他们的交流愿望,并综合采用多种方法对孤独症儿童进行康复训练。旨在促进孤独症儿童的心理康复,消除刻板行为,使其早日回归主流社会。  相似文献   

12.
论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智力、意志、个性、情绪、人际关系、适应能力等6个方面,分析了体育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以期通过加强体育的功能,全面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3.
在确定心理健康涵义与分析高校中年知识分子身心健康现状的基础上,以山东省师范院校40~59岁女知识分子喜欢的体育锻炼内容、参加体育锻炼前后心理健康反应为依据,论证和讨论了体育锻炼对高校中年女知识分子心理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身体活动过程中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进行论述。认为适当的身体活动可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形成良好的情绪体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增进心理健康,其积极效应大于不适当运动引起的消极效应。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27  
邱远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2):1637-1638
对随机整群抽样的358名大学生施测SCL-90身心症状自评量表和自编的体育锻炼状况问卷,对施测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体育锻炼能比较好地解释说明心理健康的响应变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贡献率达到52.5%;从事体育锻炼的态度、次锻炼时间和锻炼的坚持程度等3个维度则起主要影响作用,是大学生心理健康重要的贡献因素.  相似文献   

16.
心理保健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高校知识分子如何进行心理保健,是一个急等解决的问题.剖析影响高校知识分子健康的几种原因;提出了体育锻炼,环境调节,亲人疏导,自我激励的心理保健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验比较的方法,使用心境状态量表(POMS)和心理健康诊断(MHT)等研究工具,目的在于研究民间传统体育锻炼对心境状态的影响及其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参与民间传统体育锻炼能够改善心境状态,有利于增进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8.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心理测量法与心理实验法,对体育院校大学生进行了18周的心理干预训练。结果显示,实验组经过18周的心理干预,各因子均分均有所下降,在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敌对方面有显著性差异。而在停止训练22周后,经过16PF二级指标的检验,两组在心理健康、专业有成就、创造能力、在新环境中的成长能力等方面并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提示:心理干预训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短期影响作用;心理干预训练对人格的改变未能产生直接的影响。建议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化,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手段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对部分初中学生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尊、自信、体育兴趣、情感、意志及总体心理水平。分析其原因主要是体育新课程的理念、教学实践等符合心理学规律,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实现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学习过程中的良好情感体验有利于心理品质发展。最后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体育教学经验进行了总结,以期为体育新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综述法,阐明高校健美操教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提出要想更好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学校领导应重视对教师的培训,教师自身应改变教育观念,不断学习心理学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在具体实践教学中,健美操教学应与心理教育方法巧妙地加以安排,使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更自信更快乐地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