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4 毫秒
1.
创新能力教育是在素质教育理念影响下而产生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是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创新能力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推进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对其实施途径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学校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而且还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师是体育教育的主要实施者,高等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中小学体育师资的主要渠道。因此,要建设一支适应素质教育的体育教师队伍,必须确立体育教育的社会地位,使高等体育教育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提高体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我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的教育发展历程,指出该转变不仅仅是形式的改变,更多的是目标、内容、教育形式以及教育效果的改变,反映了社会对人的体育素质的要求上变化。对此,每一个体育工作者应该及时调整自己,学习新的教育理论,重新审视学校体育的功能。在体育教师的基本条件上,提出了6方面新的素质要求:1.崇高的社会与时代的责任感、使命感;2.掌握现代信息教育技术;3.宽厚的理论基础与广博的知识;4.良好的专项素养;5.先进的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6.全面的体育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4.
体育自主创新学习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所在,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是科技及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体育创新理论发展的需要。章从创新角度审视目前我国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建构体育自主创新学习模式,并对这一模式进行了初步验证。它符合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对体育教学改革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再论体育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人、人素质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探讨了体育院校加强大学生人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结合目前体育专业大学生差强人意的人素质现状,提出了体育院校加强人素质教育的途径:体育专业课程和人社会科学课程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自我修养相结合;理论教育和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是当代教育的主旋律,体育教育在当代高职院校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实施的一个重要途径,人才的全面发展与体育教育的质量好坏息息相关,因此,提高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素质,是当代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关于体育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若干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界定体育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学校体育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同时也是全社会需要明确认识的一个问题。本文采用文献、逻辑及社会学方法,运用现代先进教育思想理论,结合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较为深入地分析和描述了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结果显示:体育在素质教育中对青少年社会价值、人生价值的形成,对促进青少年学习和智力的提高与发展,对增强青少年竞争意识,提高参与社会竞争能力等方面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素质教育包涵了三个方面,即发展身体素质、培养能力素质、形成社会素质。它不仅要使教育对象掌握体育基本素质,而且要培养他们对体育的兴趣,增强体育意识,培养终身锻炼能力,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成为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目前,素质教育已成为席卷全国的教育实践与思潮,十几年来,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在素质教育的概念、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的关系、素质教育的特征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今后,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将围绕素质教育对教育的目的、教育价值的影响,学生素质结构和素质教育具体的目标、素质教育的重点等问题开展更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高校是我国现代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任,能够切合时代发展的需求,为社会输送综合素质高与实践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尤其在新时代背景下,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体育素养,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得到专业成长和发展。对此本文结合职业能力与体育素养的理论内涵,探析高校体育教学问题,提出全新的体育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1.
论教学与素质养成相结合的高校体育教改新思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围绕着教学改革要有突破这个主题 ,首先分析了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的弊端 ,论述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迫切性。其次 ,阐述了高校体育教育的思想观念必须从着眼学生在校期间的健康转向着眼学生的未来健康上来 ;从过于重视外出竞赛转向面向全体学生健身体育教育上来 ;从单纯生物学和运动技术教学转向知识、意识、能力、习惯、身心素质综合教育上来。最后 ,探讨了面向 2 1世纪的教学与素质养成相结合的高校体育教改思路。  相似文献   

12.
高校体育课实施俱乐部制课内外一体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9  
高校体育课实施俱乐部制课内外一体化模式 ,是采用一种更灵活、更多样化的方式开展教与学活动。此模式将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 ,尤其是社会体育活动的组织能力、社交能力、协作精神及创新能力。有利于保持体育教学效益的连续性和延伸性 ,有利于实施终身体育教育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是高校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3.
试析高校体育如何贯彻创新教育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文献综述和分析法,针对高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观念,分析了创新教育的基本内涵、素质教育的实质是培养创造能力、创新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创新功能应为高等教育的首要功能的基本理论问题;重点探讨了高校体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散性思维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4.
体育课分层次教学法模式构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5  
"分层次教学法"模式的构建研究,历行三个学期的反复教学实验,构建符合高校实际的最佳体育教法模式.模式的构建以全面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以提高学生体育能力为目的;以区别对待为出发点;促使体育内容手段与体育目的保持高度的一致性.打破忽视学生的体质、兴趣爱好等方面差异教学的一刀切局面.各层次目标具有相对稳定性和一定的可变性.实验研究验证:"分层次教学法"模式实行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运作程序,有明显的科学性、高效性和实际性.  相似文献   

15.
高校体育教学适应性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学方法对完成教学任务和人才素质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体育为适应素质教育需要 ,应当从教法改革入手 ,积极探索更适合现代教育的体育教学方法。在教法改革实践及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通过对传统教法和新教法适用的对比分析 ,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改革、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关于"体质教育"思想实践的特点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质教育作为一种学校体育教学思想的实践模式 ,它的产生是与运动训练科学实践的影响分不开的 ,然而 ,与后者不同的是 ,它的实践成果却不象后者那样显著 ,就此问题进行了一些浅显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体育院校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体育院校大学生科研能力偏低的现象 ,通过对科研能力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 ,认为 ,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是科研能力的基础 ,创新思维能力是科研能力的核心 ,科学精神是科研能力形成的动力 ,各科教学、思维训练、科研实践活动是大学生科研能力形成的主要途径。建议高校要把大学生参加科研实践活动纳入总体教育教学计划 ,建立大学生科研活动基金 ,制定大学生科研成果认定与奖励条例 ,使大学生科研实践活动制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8.
体育教学是以身体练习为主,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体育项目本身又具有较深的思想内容。体育作为教学的范畴,与现代教育的整体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有机相关的,因此体育教学不仅仅是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运动的技能。体育教学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重视体育教学与德育的有机配合在体育教学中可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当前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实践教学环节独立,在课程体系中处于附属地位;实践环节在时间上相对集中,无法实现课程之间融通;在空间上相对固定,很难实现多层次实践目标。鉴于此,从"能力"的角度对体育教育专业的核心能力进行分析,引入"全程实践"理念,将人才培养全程中所有实践环节作为一个整体来总体布局,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体育教育专业"全程实践"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20.
健美操专项课素质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通过以终身体育思想为主线 ,以影响教学模式运行的五大操作要素 ,即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试内容及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 ,在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及调研国内外教学模式的基础上 ,结合高等院校健美操教学的实际情况、创建、实验并实施了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增强体质、提高能力为核心 ;以启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为重要内容 ,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健美操专项课素质教育模式。为我国高等院校健美操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新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