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我国普通高校的学生普遍地存在失眠现象.择以体育行为及心理调控为手段的非药物治疗,通过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部分患有失眠症学生的比较性研究,以期论证体育行为及心理调控对改善普通大学生失眠状况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体育教学中引发大学生焦虑过度的原因及改善措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刺激条件引起心理应激负效应分析,大学生形成焦虑过度的主要原因为对体育课厌学、对高难度有危险性技术缺乏信心、应试能力差、不能正确对待教师与同学的评价等,由此造成了消极对抗情绪等.提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了解心理卫生知识,掌握调节心理状态的手段方法,培养学生防御心理疾病的能力和自我心理调控能力,成为身心健康的新一代大学生.  相似文献   

3.
学分制是高校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体育是学校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体育考核又是反映学生对该项运动项目掌握情况及运用能力。对学分制下高校学生在体育课考试时,出现心理等方面障碍探讨,提出在今后的教学中运用心理训练手段,培养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和自控能力。  相似文献   

4.
从分析学习心理状态的概念入手 ,提出了大学生体育学习心理状态的激励与暗示两类调控方法 ,以便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5.
掌握学生心理是有效体育教学的前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学问题,从教师言行对学生心理的影响,了解学生心理因材施教和学生心理调控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通过不同负荷强度的课外体育活动,对大学生学习心理品质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中等负荷的课外体育活动,对大学生的学习心理产生积极影响,能有效提高学习时的注意稳定性和思维敏捷性,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等学习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7.
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教师的体育课堂教学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当前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开展要以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为参考依据。体育动机和体育态度是构成体育教学的重要心理基础,对体育教学效果会产生重大影响。据此,本文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通过对所抽样的贵州省6所高校在读大学生体育动机和体育态度的调查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8.
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形成性成绩考核模式的理论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龙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23(1):108-108,132
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形成性成绩考核是指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大学生体育学习过程的表现及效果进行的考核.采取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形成性考核是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做好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形成性考核工作,探索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形成性成绩考核可行性模式,对强化高校体育教学过程管理,不断改进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考核方式方法,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与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皖西南地区在校大学生体育用品消费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高校大学生体育用品消费水平较低,但需求较大,种类繁多;不同地区学生的体育用品消费结构?存在很大差异,城镇学生明显高与农村学生;消费价格主要集中在中低档以下;体育消费动机主要集中在强身健体、休闲娱乐,体育成就三方面;体育消费心理趋于理性化。影响高校大学生体育用品消费水平的因素有经济能力、体育用品的价格和质量、消费心理、文化程度以及学生健康状况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辽宁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阐述了大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体育在心理健康中的作用,为实施体育心理治疗提供理论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体育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卡特尔16PF人格测验量表,对河北体育学院大学生进行测查,发现体院大学生在专业有成就、创造能力、在新的环境中有成长能力的个性因素方面缺少最佳的心理品质。体院大学生亦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等5项因子得分均高于常模,具有显著性差异。建议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化、课程化,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手段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在中国拥有上亿的乒乓球人口,然而对于乒乓球运动对青春发育突增期学生身体发育的影响却没见报道.通过对北京市海淀区青春发育突增期女生以及北京市从事乒乓球系统训练5年左右的适龄运动员,进行了生理、心理的全方位的测试,从分析乒乓球运动员在身心发育方面与普通学生的差异入手,较全面深刻地了解了长期乒乓球训练对青春发育突增期学生身心的影响,并得出乒乓球运动是有氧运动,对青春发育突增期的学生身心发育具有良好的效果,应作为中小学体育锻炼的重要手段进行更广泛推广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体育差生占学生总数的15%左右。解决体育差生的转化问题不仅对高校体育意义重大,而且对提升整个教育水平和社会关爱程度意义非凡。本文通过实验法,对204名体育差生进行三个学期的实验研究,提出了三个目标、两个阶段和“三重一轻”的教育原则。  相似文献   

14.
分层次教学对高中女生体育教学效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实验比较的方法 ,旨在体育课内通过分层次教学 ,克服好生吃不饱 ,差生吃不消的被动局面。实验证明 ,课内根据不同组别的教学对象 ,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实施分层次教学 ,可以使每个学生尝到跳一跳摘到苹果的“最近发展区” ,对于发展学生身体机能 ,提高学生运动素质 ,增强困难生对上体育课的自信心有着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体育运动与大学生亚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体育运动与大学生亚健康状况的关系进行了阐述,认为体育运动能有效地调节学生身心矛盾,增进学生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性,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16.
江苏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方式与体质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文献资料、社会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江苏省10所高校1500名大学生体育锻炼方式与体质健康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为:大学生体育锻炼方式与体质健康有显著的相关性,经常锻炼的大学生组体质健康优秀和良好率高于偶尔锻炼的大学生组。建议对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实施有效的干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南京体育学院学生排球技术学习的情绪、注意、意志、态度四个方面心理指标的研究表明:在排球课上学生心理在同一教学阶段、同一活动、情况及心理反映不同。在情绪、注意、意志、态度四个方面都有其特点。教师必须掌握学生在每个教学阶段的学习心理的一般特点及个体差异、认真设计教案、并持之以恒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河南省郑州市5所高校选修形体课的200名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教学现状及学生参加形体练习的心理趋向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形体练习很受女大学生的喜爱,具有很好的教学基础。在形体教学中,应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教会学生健身的技术、健身的原理以及自我评价监督健康的方法,使学生真正掌握并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9.
运用心理拓展训练的手段,采用《容纳他人量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心理健康自评量表》对大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训练。实验结果表明:心理拓展训练组的自我概念、对自我和他人的接纳及心理健康水平与另外两组相比,呈现积极变化。心理拓展训练组与健美操对照组都能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起到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根据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结果,为肺活量体重指数不及格大学生设计有氧耐力素质运动处方两套,为跑跳走组合、篮球组合。结果表明,应用本研究所设计的有氧耐力素质运动处方进行锻炼,能有效改善肺活量体重指数不及格大学生的心肺功能、提高健康水平。应用健身运动处方组织大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是深受学生欢迎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锻炼方法,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