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通过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焦虑情绪、学习态度以及两种动机模式等非智力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学生主体参与体育活动程度的高低与这几种非智力因素有显著的相关.如何优化并发展这些非智力因素,文章认为,树立非智力因素协同发展的教育观是优化体育教学改革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方向,通过选择有效的教学情景与手段有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和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参与程度.  相似文献   

2.
教育心理学指出:人的知识技能的形成,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包括着一系列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同步协调发展的结果。树立非智力因素协同发展的教育观是优化体育教学改革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方向,通过选择“注重感情投入,注重学生学习;培养与强化学生竞争意识,适应时代需要”等有效途径,有助于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和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参与。  相似文献   

3.
高校普及体育选项课的调研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合我校教学改革实践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实验法 ,分析了高校普及体育选项课的状况、影响因素以及现代大学生的选项原因与影响特征。认为 ,目前高校普及的体育选项课尚不能满足大学生的主观要求 ,主、客观因素影响高校体育选项课的普及 ,大学生的选项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普及选项课对大学生的影响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一些搞好高校普及选项课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影响大学生体育选项课因素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38  
采用调查问卷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影响大学生体育选项课的因素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影响大学生体育选项课的主要因素是:兴趣和爱好、体育特长、教师、运动项目的特点、场地器材因素、体育考试的难度及同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对影响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课自主选项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小的时侯爱好”,“同伴群体影响”、“体育明星”是对大学生体育课自主选项起主要作用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归纳法,对大学生体育选项课选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大学生体育选项课选课过程的主要因素包括:个人因素、群体影响、选课方式、场地设施、课程设置、师资力量。针对不同因素带来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体育隐蔽课程能很好地完善体育课程结构,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体育教学不能只重视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等理性文化知识,还要重视体育隐蔽课程,让学生获得关于态度、价值、规范等非理性文化知识,也就是利用隐蔽课程对学生全面地、潜移默化地熏陶,提高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研究高校教师如何在体育隐蔽课程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8.
大学体育选项课发展前景的影响因素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江苏高校部分体育教师及学生作相关的问卷调查,并查阅相关资料就大学体育选项课及发展前景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大学体育选项课的发展前景令人担忧。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和场馆设施条件、大学生体育自觉参与程度、学生专项运动技术水平、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是影响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体育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重要作用进行了研究。体育教学中对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具有独特作用。是个性发展的基础,具有培养体育兴趣,增强意志品质,结合气质特点组织教学。对促进和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我校大学生体育选项课的调查与分析得出对大学生选项影响较大的六个因素。根据其影响形式和程度。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1.
黄波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1):1552-1554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天津外国语学院为例,对新课改下普通高校网球课程考核评价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1) 充分认识考核评价在网球课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对网球课程考核评价的研究.2) 在网球课程学习评价中,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突出评价的激励与反馈功能,建立新型的体育考核评价观.3) 在网球课程考核评价的内容中,纳入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体育理论的评价,使评价内容多元化,并能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的提高.4) 在网球课程考核评价方法中,实施不同层次的分层次考核,并建立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形成既注重过程评价又注重效果评价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球类运动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以球类选修课作为平台,在适宜运动量的基础上,实施"组合式"教学方法,对实验结果以身心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运动量等级量表(PARS-3)进行量化和相关分析。结果证明:球类运动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因子产生积极变化,其中躯体化、敌对和抑郁因子在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从而证明球类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大学体育网络教育平台的构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专家咨询法、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等方法,对我国高校的体育网络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 我国高校体育网络教育发展较慢,不能满足当代教育发展和学生的需要,并指出发展网络教育的意义.最后分别从网络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网络课程的组织形式、设计与开发的技术路线和开发与运行环境及技术方法等方面对大学体育网络课程的设计进行了论述,大学体育网络教育是传统教育方法补充和发展,对我国体育教育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对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淡化竞技运动教学模式,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转变体育教学观念;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实现体育教师角色的转变;注重学生体育能力培养,实现学生体育学习方式的改变等.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教法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武术选项课的设置是体育教学改革的产物,根据武术运动的特征和自身的教学实践,从运用电化教学,培养学生习武意识,注重品德教育,培养良好学风;以基本功,基本动作为基础;注重套路与对抗练习相结合;集体教学与个别辅导相结合;运用造型示范,激活学生学习主动性;注重理论教学,从传授健身方法七个方面,阐释了高校武术选项课的教法。  相似文献   

16.
研究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赛前集训期身体机能的变化规律,以便更好地用于指导赛前集训。以10名男性古典式摔跤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跟踪测试集训期各项身体机能指标。结果表明:1)CK随强度增加而升高,BU随运动量增加而升高,同时BU持续升高与疲劳的积累也有关。2)短期训练对HB基本没有影响,用HB变化规律来监测运动员身体机能和对训练量的适应应以长期监测为宜。3)血清T先升后降,C随强度增加而升高,T/C值先稳定后下降,出现轻度“高皮质醇-低血睾酮”症,血清T、C和T/C可作为评价疲劳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随着体育教学主体性的提出,体育课程设置与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的整合取向,成为体育教育的主导思想。体育教学的主体取向,一方面要注重主体德性、心智和身体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还要尊重学生需要兴趣,教师的素质特点。这样就可以使主体积极能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创造性地学习。在体育课程的开发中,应注重多样化、个性化的思路,尊重地区文化、学生差异、环境资源、师生的个性,才能使体育课程设置更合理,教学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18.
中美日三国高校体育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中、美、日三国高校体育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的相互比较研究 ,分析和比较了三国培养体育专业人才的不同方式和途径 ,认为从培养目标看 ,我国比较注重学生思想品质的要求 ,美日多强调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方向 ;在专业设置方面 ,我国以体育系、运动系为主 ,美日专业设置均比较广泛 ;从课程设置方面看 ,我国较注重术科教学 ,选修课和理论课内容较少 ,美日较偏重公共基础课的教学 ,选修课的比重较大 ;同时客观地分析我国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特点以及我国高校体育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我国高校体育院系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的改革意见 ,为高校体育院系的改革提供科学的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我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分析、对比和评价,结合教育部关于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方案和我省的实际,提出了我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适应21世纪需求的、较为科学的课时总数、学分数、课程数及必修课与选修课、任选课与限选课之比。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大学生体育学习自信心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我国大学生体育学习自信心的调查,得知:大学生体育学习自信心的自我评价的总体水平呈正向性;男生自信心的发展水平高于女生;随着年级升高,大学生自信心反而下降;影响大学生体育学习自信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学习体育感受”、“体育成绩”、“教师态度”、“家长要求”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