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射箭运动员定量负荷疲劳程度若干指标的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省射箭运动员在定量负荷下模拟比赛练习后若干生理指标的测试进行分析,探索射箭运动员练习后疲劳的特征及使用重心稳定度作为评价疲劳程度的可行性,为针对性选择疲劳恢复手段和合理安排训练提供依据。实验结果表明:局部疲劳为主,视觉和神经系统疲劳为次是射箭运动员练习后疲劳的特征,用重心稳定度作为疲劳的评价指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长期音乐干预对耐力测试成绩较差的男子大学生耐力训练和测试前情绪的影响。方法:通过对男子大学生的耐力训练和1000m跑测试前进行音乐干预,并在每个阶段训练后进行《主观锻炼体验量表》和每次测试前进行《运动员心理唤醒量表》的测试,观察其训练和测试前的心理变化情况。结论:1、在训练中采用音乐干预,可以在训练的早期调节大学生在耐力训练中的畏惧和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其训练和比赛动机。2、只在测试前的准备活动中运用音乐干预对男大学生1000m跑的成绩和考前情绪影响不大,通过训练中和测试前的音乐干预,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大学生1000m跑的成绩和测试前心理应激能力。3、男子大学生1000m跑测试前的心理调控能力会随着体能、技能的增强和考试经验的积累而提高。但随着疲劳程度的加深,音乐对运动调节的效果会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田径1500m跑运动员的有氧能力、无氧能力、运动学参数的测定,分析运动员专项能力的影响因素,并探索建立田径1500m运动员专项能力评估方法体系。方法:14名二级男子运动员进行模拟1500m全程跑、起跑加途中跑测试、递增负荷测试、300m全力跑测试、恒定负荷测试,得到运动成绩、运动前后血乳酸值、运动中心率、步频、步长、最大摄氧量速度、等指标,根据个人成绩平均速度高低分为快慢两组,平均速度5m/s以上受试者设为快组,以下设为慢组,每组各7人。并对其他指标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慢组相比,快组恒定负荷后血乳酸显著较低(P<0.05)、快组的最大摄氧量速度、步频均显著高于慢组(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到,最大摄氧量速度与运动成绩具有显著相关性(r=0.619,P<0.05);途中跑段落后血乳酸变化与终点跑后血乳酸变化具有明显负相关(r=-0.756,P<0.01)。结论:(1)最大摄氧量速度可评估1500m跑运动员的有氧耐力;(2)70秒亚极量恒定负荷后血乳酸可评估1500m跑运动员的无氧耐力;(3)步频是反映1500m跑运动员技术能力更重要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采用实验法先后将12名国内一线速度滑冰运动员分为对照组、匀速跑组,变速跑、递减跑组,在全国2010年速滑联赛哈尔滨站赛后测试恢复过程不同时间点血乳酸变化、即刻与次日主观体力感觉两方面对三个有氧跑恢复手段进行了对比测试,以期找到有效的促进速滑运动员体能恢复的陆地恢复性训练手段。结果显示,速滑运动血乳酸峰值出现在5-10min,且与运动距离密切相关;匀速跑组血乳酸值下降最快,主观体力感觉最好。结论:匀速跑恢复训练是三种陆地恢复手段中效果最佳的方式,能有效促进速滑运动员疲劳的清除,可促进运动性疲劳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关于足球专项耐力测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查阅了国内外足球专项测试与评价相关的大量文献,在认识足球比赛中运动学特征、生理负荷及疲劳特征的基础上,从生理学角度综述了足球专项耐力的实验室测试中最大摄氧量、乳酸阈及心率等指标的测试与应用,比较分析了足球专项耐力的现场测试方法,着重阐述了经典的往返跑测试和YO-YO测试方法,最后结合足球专项耐力测评思考了足球训练的方法与手段,供足球训练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经颅脉冲电刺激(tPCS)对体力任务疲劳和认知参与下体力任务疲劳的运动员进行干预,探究tPCS对不同任务后的疲劳消除效果。方法:30名大学生运动员随机均分为A、B这2组,其中,A组在跑台上进行体力任务,B组在进行体力任务的同时加入认知任务,随后使用主观疲劳量表(RPE)筛选出RPE在8分以上的受试者并进行tPCS干预(刺激强度1.5 mA,刺激时间20 min),所有受试者在干预前后均进行心率变异性(HRV)、氧合血红蛋白(HbO2)浓度和RPE的数据收集。结果:1)tPCS干预后A、B这2组的RPE和低频率(LF)值显著下降(P<0.05),指标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NN)、高频率(HF)和HbO2浓度的值显著上升(P<0.05)。2)tPCS干预后B组各指标的变化差值均大于A组,其中HF的变化率差值最大,为18.20%。3)A、B这2组的RPE和HbO2的差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1)在运动后使用tPCS干预对运动性疲劳的消除效果作用显著。2)在数学计算的参与下,tPCS对运动性疲劳的消除效果更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寻找对四川省散打队十运会赛前训练有关运动性疲劳有效的生理、心理监测措施。方法:采用追踪实验法和统计分析法。以四川省散打队备战“十运会”的五名队员为对象。以周为训练单位。采静脉血:每周一展8时空腹采血,共四周。测试指标:1)生化指标:CK、BU、Hb;2)心理指标:闪光融合频率、自创量表法。结果认为将整体监测与个体监测配合运用,是监测运动性疲劳的可靠手段;而将生化指标与心理指标结合使用,是监测运动性疲劳的有效手段。结论:运用生理生化指标和心理指标对散打运动员进行综合监控,其效果优于单一使用生理生化指标或心理指标。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上下肢无氧工作能力对400m全程跑速度变化的影响,采用对运动员全程跑4个测量点的运动学特征和上下肢Wingate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造成400m跑减速现象的最主要的直接原因是运动员在后程无法保持较高的步频。(2)后程的跑速较之前半程的跑速更加影响全程跑成绩。(3)下肢无氧抗疲劳能力越强的运动员在400m跑后段更能保持较高的跑速,而且越接近终点这种现象越明显。同时,也说明在全程跑的前半程有意识的适当控制速度将有利于后程保持较高的速度。(4)上肢快速有力的摆动,在疲劳状态下将起到一定的对下肢摆动不足的代偿作用。上肢良好的摆动还有利于保持步频。上肢良好的无氧工作能力有利于减小400m跑最后阶段的速度下降幅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自行研制一种可适用于我国学生心肺功能评价的实验仪器,并对该仪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安全性、可信性进行验证。方法:随机选取北京师范大学普通系大学生61名(男生33名,女生28名)作为受试者,采用本实验室自行研制的最大摄氧量测评仪和Cortex Metalyzer 3B心肺功能仪对受试者进行最大摄氧量测定;并测试受试者1 000 m(男子)或800 m(女子)跑运动成绩。测试过程中用POLAR心率表动态监测受试者心率;测试结束后根据Borg主观疲劳程度表换算出RPE值。结果:利用最大摄氧量测评仪检测受试者最大摄氧量的绝对值或相对值与直接测试方法所获得的结果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1 000 m或800 m跑成绩与最大摄氧量绝对值与相对值之间呈负相关,相关系数较低(r<0.43);受试者在完成1 000 m和800 m跑过程中所测得的各项心率和主观疲劳程度RPE值均显著高于最大摄氧量测评仪测试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值(P<0.01)。结论:1 000 m或800 m跑成绩用于评价人体的心肺功能水平缺乏科学性,建议选用最大摄氧量指标。本实验室自行研制的最大摄氧量测评仪,不仅检测结果准确、可信,而且具有简便、安全等优点,便于在大规模的学生心肺功能评价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大鼠跑台运动和负重游泳致力竭性疲劳时血乳酸的测定及对心肌、骨骼肌组织学损伤程度的观察,研究糖酵解供能条件下不同运动致力竭性疲劳时,心肌、骨骼肌组织学变化特征及致疲劳原因。结果表明,力竭性疲劳时,与游泳组相比,跑台组大鼠心肌和骨骼肌的组织学损伤相对较少,且血乳酸浓度也低于游泳组(P<0.01)。这提示,不同的运动方式对疲劳进程有不同的影响,并且在此运动模型中,血乳酸可能是引起疲劳性损伤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研究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赛前集训期身体机能的变化规律,以便更好地用于指导赛前集训。以10名男性古典式摔跤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跟踪测试集训期各项身体机能指标。结果表明:1)CK随强度增加而升高,BU随运动量增加而升高,同时BU持续升高与疲劳的积累也有关。2)短期训练对HB基本没有影响,用HB变化规律来监测运动员身体机能和对训练量的适应应以长期监测为宜。3)血清T先升后降,C随强度增加而升高,T/C值先稳定后下降,出现轻度“高皮质醇-低血睾酮”症,血清T、C和T/C可作为评价疲劳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在海拔3 700 m建立室内氧分压为165mbar的“高原健康房”,将20名受试战士随机分为2组,连续三天同一时间进行5km徒手跑测试,测试后,实验组夜间进入健康房休息,对照组每晚睡前低流量(2 L/min)吸氧30 min后进入普通房间休息.实验后两组的5km成绩、RPE、Sa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高原健康房”对高原训练后采用常态化方法即可消除疲劳,促进体能恢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女子长跑运动员焦虑自我注意力与跑的经济性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广东省 2 0名优秀女子长跑运动员用运动竞赛焦虑测试和焦虑特征量表测出运动员的焦虑指标 ,用自我意识修正量表测出运动员自我注意力指标 ,运用氧的消耗来确定跑的经济性 ,来比较女子长跑运动员在比赛中焦虑、自我注意力与跑的经济性的关系。通过分析比较 ,发现焦虑与跑的经济性没有明显关系 ,但是运动员自我注意力与跑的经济性显著相关 ,说明习惯于集中自我注意力的运动员也是跑的最经济的运动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姿势控制训练对冰球运动员加速能力和滑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募集专业体育院校18名冰球运动员,随机分为姿势控制训练组(实验组)9人,非姿势控制训练组(对照组)9人,进行为期8周的训练。实验组控制异常动作,规定相应动作节奏,进行姿势控制训练;对照组采用相同训练量和强度的练习方法,受试者自选身体姿势。训练结束后选取相关项目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测试,统计分析测试结果,比较训练前后加速和滑行能力指标变化。结果:8周训练后,实验组30 m加速跑、30 m滑行、5×54 m折返滑行测试成绩均显著性提高(P<001),立定三级跳未出现显著性变化;对照组各项指标未出现显著性变化;组间比较,30m加速跑、30 m滑行、5×54 m折返滑行实验组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8周姿势控制训练显著提升了冰球运动员的加速能力和滑行能力,陆上姿势控制训练效果可较好迁移至冰上,对冰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和成绩提高具有指导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实验研究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培正商学院足球队队员的耐力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有关生理指标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发现,采用传统的长跑和矩距离冲刺跑可以提高队员的耐力,又能运用于实战。  相似文献   

16.
以天津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的男子篮球队员24名(其中前锋、中锋、后卫队员各8名)为研究对象,通过跑台测试、因子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不同位置篮球运动员的跑节省化、无氧阈和最大摄氧量进行评价研究分析。结果显示:篮球运动员的前锋队员跑节省化在第一公因子中载荷最大,中锋队员跑节省化的相对值因子载荷最大,后卫队员的第二公因子跑节省化处于相对重要的位置;跑节省化、无氧阈和最大摄氧量三指标在评价不同位置篮球运动员,跑节省化指标优势明显,提示我们可以采用跑节省化对不同位置篮球运动员进行评价,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训练。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肌细胞线粒体损伤的角度,探讨针刺抗运动性疲劳的效应与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分为针灸组、空白组和运动疲劳组,针刺组取足三里、阳陵泉、内关和肾俞穴,每日一次,留针20min。待针刺组针灸治疗1 h后,运动疲劳组和针灸组大鼠均进行中等运动强度的水平跑台运动,连续14d后取材,在电镜下观察肌细胞线粒体形态、检测骨骼肌MDA含量和SOD活性、测试肌细胞线粒体钙离子含量和膜电位。结果:与运动疲劳组相比,针刺组骨骼肌线粒体形态更趋于正常,其MDA含量低、SOD活性高,且能提高线粒体膜电位和钙离子含量。结论:针刺能有效的减轻运动性疲劳状态下骨骼肌线粒体的损伤,改善线粒体功能紊乱的情况,以解除活性氧自由基的毒性,提高运动机能。  相似文献   

18.
通过4人12小时连续跑的生理实验。探讨了超长距离跑对人体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作用。在超长距离跑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心率变化平稳,血乳酸在长跑前期出现上下波动,长跑后期则平稳下降。机体血液酸碱平衡稳定,没有呼吸或代谢性酸碱失衡现象。体内血清酶活性显著增强,CPK最高值达22160U/L,而且跑后血清防恢复缓慢。  相似文献   

19.
目的:8周跑台运动对肥胖大鼠摄食以及血浆和下丘脑相关摄食内分泌指标的影响,初步探讨运动减肥的神经内分泌机制。方法:10周营养性肥胖建模SD大鼠分为对照组(LC)和运动组(LE)。大鼠专用跑台,坡度5%,速度20 m/min,运动时间40 min,进行8周运动后取材。每天观察LC组和LE组大鼠摄食量和体重;测试8周运动后肥胖大鼠血糖等基础指标;放射免疫方法测试血浆和下丘脑ghrelin和obestatin蛋白表达;RT-PCR方法测试下丘脑ghrelin受体GHSR-1a、obestatin假定受体GPR-39基因表达。结果:8周跑台运动后,两组大鼠体重都有增加,只是LE组增加的幅度较小;LE组大鼠摄食量显著下降,血糖等基础指标变化不明显;LE组大鼠血浆ghrelin和obestatin没有影响;下丘脑ghrelin和obestatin显著下降;GHSR-1a基因表达没有影响,而没有发现GPR-39基因表达。结论:Ghrelin可能通过中枢机制影响摄食和能量代谢调节;Obestatin-GPR39通路在能量代谢调节中可能不起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影响男子5 000 m跑运动员成绩的关键有氧及无氧机能指标进行研究,为男子5 000 m跑运动员的训练提出参考。方法:利用场地测试对20名男子运动员5 000 m跑最大摄氧量、个体乳酸阈、跑步经济性、30 m跑速及最大无氧跑动能力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受试者的专项成绩与最大摄氧量、最大摄氧量跑速、个体乳酸阈及最大无氧跑动能力关系密切(P0.05),但与跑步经济性、30 m跑速度以及各峰值乳酸指标无显著相关(P0.05);以最大摄氧量跑速和最大无氧跑动能力两指标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方程,对5 000 m跑成绩的变异有着最佳的解释效应(R2=0.824,P0.01)。结论:最大摄氧量跑速和最大无氧跑动能力分别是影响男子5 000 m跑成绩的关键有氧及无氧机能指标,联合最大摄氧量跑速和最大无氧跑动能力两指标能有效预测专项水平相似的男子5 000 m跑运动员的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