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足球运动员腿部力量对射门质量的影响从而提高进球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淡法,三维高速录像分析法、教学实验等方法,以广东省全运会男子足球运动队为对象,经过两个月每周3次的杠铃负重深蹲的力量训练和蛙跳训练后,实验组比对照组分别杠铃负重深蹲提高了31%和蛙跳提高了18%.实验前后两组有明显差距,实验组运动员的腿部力量、爆发力得到明显的提高.实验组运动员射门速度比对照组运动员有明显的提高,说明通过提高足球运动员腿部力量对提高足球射门速度有显著效果.实验组运动员射门速度提高后进球成功率比对照组运动员有明显的提高,通过增强足球运动员腿部力量来提高射门球速对提高中远距离射门进球有显著效果,而对近距离点球射门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摘 要:目的 探讨4周可变阻力训练在复合式训练中对大学生篮球运动员深蹲最大力量和爆发性运动表现的干预效果。方法 招募23名身体健康的男性篮球专项大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训练干预4周,每周2次。训练内容包括深蹲、跳深、下蹲跳、立定跳远和20m冲刺,深蹲强度为80-85% 1RM。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训练内容和负荷量均相同。实验组采用占总强度40%的弹力带负荷取代部分自由重量。比较4周训练前后身体成分、深蹲最大力量、下蹲跳、蹲跳、立定跳远、20m冲刺的变化。结果 4周训练后,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体重、去脂体重以及体脂率均未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2)深蹲相对力量存在组别和时间的交互效应(VRT vs CRT:+18.99% vs +14.38%,P=0.019,η2=0.247),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深蹲最大力量(P<0.001,效应量(ES)=0.82-0.88)和相对力量(P<0.001,ES=0.98-1.05)均出现了极其可能的中等程度提高;3)蹲跳高度的组别和时间交互效应趋向显著(VRT vs CRT:+6.43% vs +0.58%,P=0.052,η2=0.177),实验组的蹲跳高度相比对照组出现了非常可能的中等程度提高(P=0.013,ES=1.16);下蹲跳高度仅实验组出现了可能的小程度提高(P=0.007,ES=0.33);4)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立定跳远与20m冲刺表现均未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与恒定阻力训练相比,4周的可变阻力训练对深蹲相对力量表现的提升效果更明显,且运用复合式训练方式能更有效地提高蹲跳高度。  相似文献   

3.
瑞士球训练对大学生足球运动员核心爆发力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主要通过实验来验证采用瑞士球进行的核心力量训练对足球运动员核心爆发力的影响效果.研究对象为景德镇陶瓷学院10名普通足球运动员,平均年龄19岁,平均训练年限4年;对10名受试者进行8周的核心力量训练,每周训练3次,每次30min,训练方法主要采用瑞士球的训练方法,主要手段有头枕瑞士球成桥左右快速转体,瑞士球快速俯卧撑,瑞士球俯撑快速足滚球等;评价方法采用Patrick M.Cowley验证过的体前核心爆发力测试(FAPT)、体侧核心爆发力测试(SAPT)、定位球踢远测试和负重仰卧起坐测试,研究结果发现,FAPT、SAPT、定位球踢远和1次仰卧起坐所能完成最大杠铃重量均得到显著提高,研究结论表明,瑞士球训练对改善大学生足球运动员核心爆发力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资料法、测试法及数理统计法对国内不同年龄、等级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大腿伸膝、屈膝肌群等动力量及下肢爆发力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年龄与训练年限的增长,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伸、屈膝等动力量逐渐增加.18岁足球运动员屈膝等动力量明显高于16岁运动员,而在伸膝等动力量上两者没有明显差别.前者的伸膝/屈膝等动肌力比高于后者.在10 m站立式全速跑测试上,18岁足球运动员的成绩明显好于16岁足球运动员.然而在30 m站立全速跑及原地静止式纵跳、原地下蹲式纵跳的成绩上两者之间没有明显区别,说明下肢爆发力训练随年龄增长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选取16名二级足球运动员作为实验对象,经过为期6周(三个阶段)的悬吊训练之后,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八级腹桥成绩、伊利诺兹测试成绩、Nebraska测试成绩以及"T"型跑测试成绩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八级腹桥经过6周(三个阶段)的悬吊训练的实验组核心区稳定性明显优于没经过悬吊训练的对照组核心区稳定性,实验组伊利诺兹测试成绩、Nebraska测试成绩以及"T"型跑测试成绩明显优于没有经过悬吊训练的对照组成绩,说明系统的悬吊训练能加强足球运动员的变向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研究法、调查法、专家访问法、因子分析法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北京市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的12项专项身体素质与专项运动成绩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助跑速度因子、专项弹跳因子、腿部爆发力因子、基础力量因子中的4项指标(30米行进间跑、助跑摸高、4步助跑单足五级跳、负重深蹲)与跳高运动成绩之间关系较为密切。本论文建立了运动员专项成绩的预测模型,从而为教练员、运动员控制监督训练效果提供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测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将天津市普通高校男子高水平足球运动员与我国职业男子足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天津市现有普通高校男子高水平足球运动员与我国同年龄段职业运动员在身体素质诸方面均存在明显差距,速度素质与我国职业运动员差距最小,力量方面的素质训练应引起足够重视,有氧能力距离满足高水平足球比赛的需要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田径运动员进行8周振动训练,对比训练前后运动员下肢肌群爆发力及身体成分的变化,旨在了解数周振动训练对提高下肢爆发力的作用,探讨振动训练对田径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意义,为田径运动员力量训练提供新的思路与参考。20名青年男性田径运动员,随机分为振动组10人,对照组10人。振动组采用振动训练台30 Hz频率、2 mm振幅对下肢进行为期8周的振动训练,对照组则进行8周传统的下肢力量训练。训练前后分别对运动员进行身体成分测试和下蹲跳测试(CMJ)测试。结果显示,振动组与对照组8周训练前后CMJ成绩出现非常显著的提高(P<0.01),骨骼肌含量出现显著性增加(P<0.05),而体脂百分比无显著性变化(P>0.05)。振动组与对照组组间CMJ成绩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骨骼肌含量和体脂百分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得出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8周振动训练方案可以有效提高田径运动员下肢肌群爆发力,且效果比传统器械力量训练更为明显,但对运动员身体成分组成影响效果并不显著,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三)杠铃练习结合专项训练:杠铃练习不是提高成绩的万能药,这只能解决问题的一面.而只有正确地把杠铃练习很好结合专项训练才能提高成绩.因为杠铃练习趋于静力性练习,所以必须经常与动力性练习结合起来,这种结合,我国许多优秀投掷运动员已采用过许多种方法,并取得很好的效果.例如男子铁饼全国纪录保持者孙久远,链球全国纪录保持者毕鸿福和铁饼健将王士玉等,他们不单做大量举重,而也做许多实心球、沙袋、拉橡皮、投壶铃等结合专项动作进行训练.还有跑,跳和球类等练习,大家都了解王  相似文献   

10.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心肺功能现状及训练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保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良好体能,取得优异成绩,是当前高校运动训练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测试了高校若干项目高水平运动队员的心肺功能及有关指标,以了解其体能状况,供改进训练参考。研究结果表明,篮球高水平运动员在每搏量及纵跳两项指标较一般运动员强外,其它大多数指标并不具明显优势。篮球、足球、田径、排球、击剑项目间比较,除足球具明显优势外,其它项目的指标与常人相似,提示目前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心泵功能并不理想。建议高校运动训练应加大体能训练比重,注重训练的质量;应增加比赛、建立高校水平运动队竟赛制度,并可定期进行生理功能、体能等测试。  相似文献   

11.
目的:验证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篮球运动员上下肢爆发力的影响。方法:以20名男性大学篮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为期7周、每周3次的跳深、跳箱和双手传实心球训练,并进行跳深、跳投、20 m直线冲刺跑、20 m变向跑、双手胸前传球等项目测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双侧)对训练前后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7周训练后,跳深和跳投起跳高度有所提升但差异不显著(P>005),跳深和跳投时脚与地面的接触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20 m直线冲刺跑的平均速度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20 m变向跑的整体平均速度的提高非常显著(P<001),各区间平均速度没有显著性变化,但变向瞬间脚触地时间显著缩短(P<001);运动员双手胸前传球速度都较训练前极显著地提升(P<0001),球与手接触的时间也显著缩短(P<005)。结论:上下肢快速伸缩复合训练能够显著提高篮球运动员的上下肢爆发力。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对优秀男子曲棍球运动员为期2个月的跑动能力训练进行训练监控,分析训练的效果及机制,验证训练计划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为我国优秀男子曲棍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和训练监控提供实证参考。方法:在全国锦标赛前对19名男子曲棍球运动员,实施为期2个月的跑动能力训练,在训练前后进行有氧能力、无氧能力、专项体能的测试与评价。结果:1)训练后,绝对摄氧量水平不变,相对摄氧量水平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递增负荷恢复期的血乳酸显著下降(P<0.01);最大功率、平均功率等指标训练前后没有显著性差异,但运动后的血乳酸与跑动能力训练前相比显著下降(P<0.01)。2)与训练前相比,3000m跑成绩显著提高(P<0.001);立定跳远、30m跑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训练前后无显著差异,5×25m折返显著提高(P<0.01)。结论:1)训练前,运动员的有氧能力达到优秀运动员的水平,爆发力低于国家队队员水平,而速度耐力高于国家队队员的水平。2)研究所制定的有氧能力训练、无氧能力训练和混氧能力训练计划可有效提升运动员跑动能力,运动员的爆发力、速度耐力和有氧能力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实验对照,在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三级跳远训练中尝试加强弱势能力的训练,结果表明,在为期9个月的腿部协调用力及腰腹肌训练以后,运动员在一些与专项紧密联系的专项,纵跳与10级跳的能力上出现明显快速提升,其效果好于一般训练.且运动员的三级跳远专项成绩也由此得以明显改善。结果证明:加强弱势能力训练可以在短期内获得较好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探索铅球专项力量阶段性训练方法,运用对照实验比较的方法,对23名男子高水平铅球运动员进行力量分期训练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的铅球运动员在专项力量指标和专项成绩上较对照组的铅球运动员有明显的提高。研究认为,在铅球的专项力量分期训练过程中,准备期应该重点发展运动员的最大力量,竞赛前期重点发展运动员的爆发力和快速力量,竞赛期应该重点实施铅球专项力量与专项技术的结合训练。  相似文献   

15.
摘要:以12名专业男子举重运动员为受试者,全面分析了不同相对重量抓举练习的功率输出特点,以期为爆发力训练中抓举练习的重量选择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受试者在运动捕捉系统下站在测力台上以随机的顺序进行30%-90%1RM重量的抓举练习。然后,计算出人与杠铃所构成整体以及杠铃自身在各个相对重量上的功率、力等指标,再利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数据统计。结果:整体与杠铃的最大功率分别出现在70%1RM和90%1RM;整体与杠铃的最大速度分别出现40%1RM与30%1RM;两者的最大力值均出现在90%1RM;相对重量对整体力的生成速率无显著影响;杠铃力的生成速率的最大值出现在90%1RM。结论:相对重量对抓举时整体与杠铃的功率变化具有不同的影响。训练实践中应根据运动项目的特征来选择适宜的负重。注重对外界做功的运动员在爆发力训练中其抓举的适宜重量应为≥80%1RM。而注重对自身做功的运动员在爆发力训练中其抓举的适宜重量约为70%1RM,但从力的角度来考虑,其训练中还应包含更大负重的抓举练习。  相似文献   

16.
论第29届北京奥运会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比赛时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现场测试等研究方法,对第29届北京奥运会男子三级跳远决赛中运动员的基本情况、前后3跳成绩、成功率、速度变化特征等内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4~30岁是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展示最佳竞技能力的成熟期,第2、3跳是决赛阶段出现最佳成绩的关键跳次,前3跳的成功率普遍高于后3跳,高水平助跑速度仍是取得优异成绩的最关键要素,成绩在17.59 m以上的前3名运动员中,助跑速度均达到8.67 m/s以上。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现场测试等研究方法,对北京奥运会男子跳远决赛运动员的基本情况、比赛成绩、成功率、助跑速度等内容进行研究.研究揭示:男子跳远运动员创造最佳成绩的年龄趋于年轻化,第四、六跳是创造最佳成绩人数最多的跳次,前三跳的成功率普遍高于后三跳,但后三跳具有"一锤定音"的决定性作用,高水平助跑速度仍是取得优异成绩的最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8.
摘要:传统的高原训练通常在一地进行,本研究尝试采用先在多巴进行2周训练,后到昆明进行2周训练的方式,以了解这种高原训练的训练特征和机能变化。本文采用实验法,对北京体育大学校游泳队7名健将级男子运动员进行跟踪观察并测试生理生化指标,训练时间为第十二届全运会前10周。训练后运动员参加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游泳比赛。结论如下:1)本次高原训练的训练学特征为:第一和第二阶段以有氧训练为主,负荷量较大;第三阶段重点在高强度无氧训练,负荷量减少;第四阶段以调整和恢复为主。 2)本次高原训练对于运动员的基础心率并无显著性影响,体重在上高原3周后显著性下降,下高原后1周即恢复至平原水平。3)高原训练期间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和血睾酮显著上升,说明高原环境和训练安排对运动员机体产生了适应性变化。4)在3个月时间内,7名高水平运动员全部提高运动成绩,说明这种全新的高原训练方式能够有效提高运动员成绩水平。  相似文献   

19.
以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等十所大学的男子足球高水平运动员作为调查对象,主要从运动员的基本情况、招生形式和来源情况、在校学习方式以及他们的未来出路等四个方面,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高校男子足球高水平运动员的现状进行了调研与分析,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为体教结合提供学术性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应用Monark894E测试系统,对长春市高中男子优秀短跑运动员进行10 s、30 s、60 s无氧能力的测定及60 s测试后1 min血乳酸值的测定。结果表明10 s、30 s、60 s无氧功的测试以及60 s测试后1 min血乳酸的测试准确定量的反映出了长春市高中男子优秀短跑运动员的磷酸原供能和糖酵解供能能力,客观的评价了长春市高中男子优秀短跑运动员的爆发力和速度耐力以及近阶段的训练效果,能够为教练员合理安排训练负荷提供理论依据。实验证明:10 s、30 s、60 s的平均功高,60 s测试后1 min的血乳酸峰值低的运动员成绩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