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作用和地位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为进一步认识体育人文精神在体育文化中的作用和地位,消解因体育人文精神的缺失对体育发展的影响,分析和论证了人文精神和体育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阐释了体育人文精神是体育产生和体育形式多样的根源、体育从巫术与宗教活动及生产劳动中显现和独立出来的主要动因、体育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动力源泉、评价体育效益的根本尺度和指导体育发展的航标、体育终极价值的本源与核心等观点.  相似文献   

2.
体育系统的良性循环是至关重要的,它对于保持体育系统的稳定,维持生态平衡,起着关键性作用。从区域间的平衡发展、体育人才与体育人口、体育体制、体育市场开发、体育科技进步和创新等方面探讨与体育系统良性循环的关系,结论认为,体育人才、体育人口是促进体育系统不断进化和跃升的基础;体育体制是系统良性循环的保证;体育科技进步和创新是系统良性循环的关键;体育市场开发是系统良性循环的动力;区域间平衡发展是系统良性循环的前提。因此,只有使体育系统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才能够使我国的体育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和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关于竞技体育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和从事竞技体育的对象、目的的不同 ,对竞技体育进行分类 ,提出纯竞技体育和亚竞技体育的概念。根据二者的联系和特点 ,指出纯竞技体育与亚竞技体育并存是推进我国现代竞技运动发展、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必然趋势 ,提出发展不同竞技体育的构想  相似文献   

4.
体育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对于保持体育系统的稳定与平衡起着关键性作用。目前,我国的体育生态系统中存在着体育环境差、体育人口少、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不足、体育结构不合理、体育科技水平不高、管理体制和政策法规不健全等诸多问题,从而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体育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认为,应抓好体育环境建设;加强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体育市场开发力度;深化体育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构建良好的体育科技运行机制;促进中、西部地区与农村体育的发展;健全体育竞赛的组织实施机制;构建良好的监督评价机制,实现体育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摘要:体育实践主体的各种体育行为,本质上体现了实践主体的体育价值取向。每一种体育价值取向都代表着一种体育价值的类型。对体育价值类型进行研究不仅可以进一步厘清体育价值的内部关系,而且也可以使体育实践主体明确参与体育活动的目标和意义,从而使体育的本真价值回归于体育实践。论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社会结构和价值结构两个维度,对体育价值的分类问题进行了探究。研究认为:基于社会结构要素与人的价值结构的两种体育价值分类范式间有着本质的内在联系性和相关性;人的价值系统以元价值、工具性价值和消费性价值为主线构成人的价值结构范式;体育的元价值是教育性价值,体现了体育对人的教化价值;经济性价值属于体育的工具性价值,体现了体育促进人和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的价值;体育的文化性价值和政治性价值属于体育的消费性价值,体现了体育对人的社会生活价值的实现价值。  相似文献   

6.
90年代是中国体育发展的重要时期,作者从国际国内的彤势出发,从战略角度展望90年代是中国体育,作如下战略思考:以亚运会为契机,调整战略目标和部署,稳步发展我国体育事业;从国情出发,深化改革,不断完善我国体育体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模式;国际体育形势的变化和发展为我国竞技体育提供了机会和挑战,我国在国际体育事务中的作用将不断加强;学校体育作为战略重点、结合部和体育基础,将有进一步发展,青少年体质有所增强;随着小康社会的到来,社会体育需求日益增长,体育将成为改善生活方式和稳定生活质量必不可少的手段;树立科技兴体和依靠科技的战略思想,健全体育科学体系,加强体育理论与软科学研究,提高体育队伍的文化素质与科技水平.  相似文献   

7.
从娱乐体育、民俗体育、养生体育、练武体育、"百戏"五方面对东汉民间体育的功能和文化特征进行研究,得出娱乐体育的娱乐功能及人文精神特征,民俗体育的文化聚合功能和民族性特征,养生体育的保健养生理论体现了我国古代哲学对生命的思考和探索,练武体育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套路和流派逐渐形成,武术成为古代体育的典型代表,是中国传统体育道德体系的全息影像,很多体育活动以艺术的形式存在于"百戏"中,体现了体育文化的融合性和继承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体育全球化发展与体育文化互动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力图探讨体育全球化与体育文化变迁、体育文化互动和体育文化诉求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体育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实现"本土体育文化和非本土体育文化之间的融合和互动"提供思路.主要内容包括:体育全球化促进了体育文化的变迁;体育全球化发展与本土体育文化存在互动关系,体育全球化发展存在体育文化的诉求.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间体育的文化思索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中国民间体育文化是现代体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试图从民俗文化的角度对中国民间体育进行梳理,对中国民间体育的深层文化意蕴、中国民间体育的文化特性、提倡中国民间体育的文化建设意义、中国民间体育和现代竞技体育的关系以及当前民间体育的生存和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为中国民间体育文化的研究做一些文化思索.  相似文献   

10.
作者结合国内外大学体育教学和研修实践,就中美大学校园体育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美大学校园体育的特征鲜明,重点均体现为突出体育人权、塑造身心健康等主题,但实施途径和教育教学方法不同,各具特色。大学校园体育构成主体元素几近一致,运行上存在区别。美国大学体育课程设置强调身心健康和推动终身体育,中国则注重与竞技运动相关的体育专项技战术演练和讲授。美国大学校园体育资源对社会开放,中国大学校园体育基本上是一个独立运行的时空单元。自觉参与意识和体育消费理念是美国大学校园体育的精髓,中国尚待普及。吸收美国大学校园体育先进经验,对传承和发扬中国大学校园体育特色,推进高校体育改革具有重要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尤其是十七届四中全会党中央提出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大任务以来,我国学术理论界掀起了一场有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研究浪潮。广大学者们对于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关系,三者的地位的表述各不相同,总结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包含关系说和并列关系说两大类型,这两种对于马克思主义"三化"关系的不同观点归根到底是由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含义的理解角度不同所引起的。其实,马克思主义"三化"不论是从理论上分析还是从历史来考察亦或从现实需要的角度来审视都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12.
教育与教育研究是与人类社会共始终的特殊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研究就是教育对人的生命意义的体悟,是教育(研究)的应有意蕴。在当今教育研究范式变革的特殊历史时期,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新”出现的教育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3.
随着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全媒体背景下的大众传播媒介犹如一柄双刃剑,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在顺应着时代需求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冲击和破坏。传承几千年中华文明的中国武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面对新的传媒环境,武术传播是固守还是沦陷,一直存在争论,更是个难题。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园长课程领导历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长是幼儿园本位课程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人物 ,园长在领导本位课程发展时 ,必须考量并尊重幼儿园原有的文化脉络 ,透过有计划地进行各种活动或策略 ,有效地发展本位课程  相似文献   

15.
学生观的问题 ,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在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 ,教师有什么样的学生观 ,尤其是如何看待“差生” ,已经成为教师教育工作成败的关键。但在当前我们的学校教育工作中 ,在学生观的问题上还存在许多错误的认识和错误的教育行为 ,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影响了师生关系。因此 ,我们应当更加人性化地乐观地看待学生 ,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并联电容器容值计算公式C=PwU2(tanΦ1-tanΦ2)的两种推导方法的讨论,证明了在交流电路中,交流量的不同表示方法之间是等效的,而在求解相关问题时,选用不同的表示方法,会对求解问题的复杂程度产生比较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全部的法典里,法律条款与规定中司法解释是必不可少的"。我国的刑法典是用文字作为其基本的载体,文字简练。而同样的文字往往具有不同的意思,因此我们需要对刑法加以阐明。刑法解释具有很多特征,比如广泛性、多层次性和解释方法的多样性等。以刑法解释功能为前提条件,中国的刑法解释包括了:立法、司法与学理几种解释;而所谓法官解释实际上是法官当进行办案的时候,使用法律条款与进行推理,把法律条款由抽象化调整成针对性的步骤。  相似文献   

18.
研究新形势下,贫富差距呈加剧的趋势;公众面对贫富差距的心态;提出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就业和"三农"问题等有利于加强社会稳定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人为的报刊分等,身份歧视,约稿限制,地域歧视,研究局限,经济因素等原因,使得偏远地区地方高校教师发表论文困难。需要从改变学术评价,争取各级科研项目,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办好本校学报等多面进行改进,努力提高稿件的采用率。  相似文献   

20.
烹饪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烹饪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式面点近年来得到了人们的青睐和喜欢,各种面食小吃店如雨后春笋遍布大街小巷,成为人们饮食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但由于产品原因,存在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局面。因此,中式面点发展要走创新之路才能长足发展,立于不败之地。本文从制作面点的皮坯、馅心两个方面入手,探析面点创新的路径,供同行或面点爱好者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