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铅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最后用力,为了使学生尽快掌握铅球最后用力时的出手角度,在教学中运用斜板仰卧推举杠铃这种教学手段,并进行训练课实验,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各项测试,结果表明:斜板仰卧推举杠铃对专项成绩的影响是积极显著的,对改进最后用力时出手角度以及铅球技术动作的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符合推铅球技术的空间特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常规足球训练计划中增加复合式对照训练对高校高水平男子足球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影响。方法:16名参与者被随机划分为进行复合式对照训练加常规足球训练的实验组(n=8)和进行常规足球训练的对照组(n=8),实验干预为期6周,每周3次。复合式对照训练采取高负荷阻力训练与低负荷增强式训练结合的方案,训练内容包括杠铃深蹲结合深蹲跳、罗马尼亚硬拉结合壶铃摇摆、杠铃弓步蹲结合杠铃弓步跳。通过直线冲刺(30 m)、立定跳远、摆臂纵跳和灵敏测试(T型)来评估比较两组的训练效果。结果:经过6周的训练,实验组各项测试指标的成绩均有显著性提高,对照组除灵敏测试成绩外,其他各项测试指标的成绩均没有显著性提高。结论:6周复合式对照训练可以有效提高高校高水平男子足球运动员的下肢爆发力,建议在高校高水平男子足球运动员的训练计划中增加复合式对照训练内容。  相似文献   

3.
加强足球运动员腿部力量对射门质量的影响从而提高进球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淡法,三维高速录像分析法、教学实验等方法,以广东省全运会男子足球运动队为对象,经过两个月每周3次的杠铃负重深蹲的力量训练和蛙跳训练后,实验组比对照组分别杠铃负重深蹲提高了31%和蛙跳提高了18%.实验前后两组有明显差距,实验组运动员的腿部力量、爆发力得到明显的提高.实验组运动员射门速度比对照组运动员有明显的提高,说明通过提高足球运动员腿部力量对提高足球射门速度有显著效果.实验组运动员射门速度提高后进球成功率比对照组运动员有明显的提高,通过增强足球运动员腿部力量来提高射门球速对提高中远距离射门进球有显著效果,而对近距离点球射门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体体能快速恢复装置”对3km负重跑后学员心率、血压、呼吸、主观体力感觉等指标的影响。方法:某军校学员4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20人)和实验组(20人),两组学员进行3km负重跑,实验组应用“人体体能快速恢复装置”恢复,测定两组学员安静时、运动后即刻、5min、10min、15min和30min的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并填写主观体力感觉表。对测试结果采用淌17.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运动后即刻、5min、10min、15min学员的心率、收缩压和呼吸频率较运动前显著升高,舒张压较运动前显著降低,在运动后30min实验组各项指标基本恢复,对照组均未恢复。结论:“人体体能快速恢复装置”能使3km负重跑后学员的心率、血压、呼吸、主观体力感觉等指标在运动后30min内恢复到常态。  相似文献   

5.
振动训练时发展肌肉力量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振动负荷力量训练系统,对实验对象进行振动负荷力量训练,通过和传统杠铃下肢力量训练相比较,发现振动负荷力量训练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地提高肌肉的最大力量.  相似文献   

6.
摘要:通过实验的方法,选取处于最大力量素质敏感期和非力量素质敏感期的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进行相对等量负荷的力量训练干预,观察、测试、对比不同年龄组别受试者最大力量素质增长与肌肉围度的变化情况,以探讨青少年力量素质敏感期是否对力量训练“敏感”以及不同年龄段力量增长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将实验对象分为初中、高中、大学三组(n=31),每组实验对象进行每周2次课共为期8周的力量训练,力量练习内容包括:仰卧推举、负重背蹲。每节课持续时间为40-60分钟,力量训练负荷强度为最大强度60%-80%,重复次数为8-10次,组间歇时间为3-5分钟。在经过8周的力量训练之后,初中组的仰卧推举和负重背蹲分别提高了33.1%、32.4%;高中组的仰卧推举和负重背蹲分别提高了36.8%、28.6%;大学组的仰卧推举和负重背蹲分别提高了34.8%、29.5%,三组受试者力量素质的提高均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1)。分别对初中、高中和大学三组受试者的仰卧推举与负重背蹲在力量训练后所提高的值进行单因素方差检验,结果显示这三组数据之间不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即初中、高中和大学三组受试者的力量素质提高的幅度相近。初中、高中、大学三组受试者力量训练前后肌肉围度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但三个组肌肉围度的变化均不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在有限的样本条件下,发现经过8周相对等量负荷的力量训练,处于力量素质敏感期的实验组与非力量素质敏感期的对照组力量增长的水平是相近的,即在青少年力量素质敏感期进行力量训练并不会使得力量素质获得额外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采用实验法,将受试者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与推铅球动作结构或发力特点相似的力量练习.对照组采用以杠铃负重为主的力量练习.进行为期2个月的实验.实验后实验组的技术和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组,结果表明,作为一种力量训练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方法,结合动作结构和发力特点进行力量训练是可行的和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适宜健身负荷对女大学生身心健康综合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成都地区在校女大学生348人进行实验研究.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适宜健身负荷组、常规体育课组和对照组.实验结果显示:1.适宜健身负荷能有效提高女大学生的上肢力量、腹部力量、下肢力量和灵敏素质,促进体内脂肪代谢,使体脂百分比下降,瘦体重相对增加,体重指数正常;哈佛台阶指数增大,30秒30次蹲起心功能指数下降,心肌收缩力量增强,循环机能的耐力水平提高.2.适宜健身负荷锻炼后,女大学生的焦虑和精神病性因子分高于常模水平,体质与心理健康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表明适宜健身负荷锻炼对女大学生的心理影响可能与年龄、性别和社会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比较经模拟湿热环境训练的实验组和部队日常训练的对照组的12 min负重跑距离,证明本训法有重要的创新意义和推广价值。方法:从482名18~23岁男性学员中,挑选长跑成绩近似的60名学员一一配对。实验组经模拟湿热环境下训练,对照组经部队日常训练。最后在统一场地、统一着装、统一考核,从而评定训练效果。结果:实验组12 min负重跑成绩比对照组好,成绩提升明显。结论:湿热环境习服训练对12 min负重跑有积极影响,在部队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摘要:以12名专业男子举重运动员为受试者,全面分析了不同相对重量抓举练习的功率输出特点,以期为爆发力训练中抓举练习的重量选择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受试者在运动捕捉系统下站在测力台上以随机的顺序进行30%-90%1RM重量的抓举练习。然后,计算出人与杠铃所构成整体以及杠铃自身在各个相对重量上的功率、力等指标,再利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数据统计。结果:整体与杠铃的最大功率分别出现在70%1RM和90%1RM;整体与杠铃的最大速度分别出现40%1RM与30%1RM;两者的最大力值均出现在90%1RM;相对重量对整体力的生成速率无显著影响;杠铃力的生成速率的最大值出现在90%1RM。结论:相对重量对抓举时整体与杠铃的功率变化具有不同的影响。训练实践中应根据运动项目的特征来选择适宜的负重。注重对外界做功的运动员在爆发力训练中其抓举的适宜重量应为≥80%1RM。而注重对自身做功的运动员在爆发力训练中其抓举的适宜重量约为70%1RM,但从力的角度来考虑,其训练中还应包含更大负重的抓举练习。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健美初练者运用不同锻炼方法对机体所获功效的异同 ,选用了初级健美锻炼不同周课进行实验对照 ,经对锻炼前后体围和力量变化情况的统计、检验、分析和论证后得出 ,健美初练者不同周课安排其功效的优劣。旨为健美锻炼的理论和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资料、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目前环太湖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环太湖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运行机制的基本思路:1)以政府支持为主导;2)以农民参与为中心;3)以建立健全群体社团组织为纽带;4)以多元化筹资渠道作保障;5)系统化服务相配套。指出构建环太湖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运行机制的影响因素:1)相关政策法规的保障;2)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作用;3)乡、村政府的引导作用;4)乡、村政府的引导作用;5)农村体育基础的影响作用,以促进农民体育健身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促进和谐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大学生健美教学中所检测的身体素质指标进行为期一学年的跟踪研究与分析,探讨健美运动处方教学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健美运动处方教学比普通教学更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女生健美操训练组和对照组的皮脂厚度与相关指标的多元回归分析,以期发现女生做健美操训练后身体的变化及其规律,为健美操训练的功效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江苏太湖区域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效应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考察以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江苏太湖地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效应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并未得到广大村民的认同;体育组织建设与体育骨干培养工作并不到位;体育健身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并不理想;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并不乐观;与之相配套的监督与评价尚未得到落实。同时分析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效应的影响因素,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高校教师参与健身运动的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淮安市 2所高校教师参与健身运动的状况进行调查 ,结果表明 :教师实际参与健身运动的现状不尽如人意 ,被调查教师中参加健身活动 3次 /周以上者仅占 12 .4%,教师日常健身活动的组织与开展相当薄弱 ,教师健身的环境和条件不良等 ,指出造成教师健身不良现状的主要因素为 :领导重视不够、组织与管理不力和教师参与健身的意识差等。并提出改善教师健身状况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温针灸和穴位注射影响运动员血清CK,SOD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实验将20名男运动员随机分为对照和实验两组。实验组每日温针灸和穴位注射一次,连续五日;第五天进行5000米跑。分别测定运动前及运动后1小时、16小时、24小时血清CK、SOD活性。实验结果表明:1.对照组CK在运动后24小时内持续增高;SOD在运动后下降明显P<0.05。2.实验组CK恢复提前;SOD在运动后保持相对恒定,相应时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P<0.001)  相似文献   

18.
积极推进农民工参与体育健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是城市体育健身参与者中的弱势群体,分析了影响农民工参与体育健身的原因,提出农民工参与体育健身的相应对策和建议,唤醒他们健身的内在需求,从而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