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8 毫秒
1.
当代运动训练理论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运动训练学理论在运动训练原理、项目训练理论以及专项训练理论3个层次上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并逐渐与运动选材学、运动竞赛学以及竞技体育管理学共同构成竞技体育理论体系。在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培养、运动训练过程,影响运动训练与比赛的社会学因素等方面的研究都在向纵深发展,并形成了若干新的研究热点。现代科技在运动训练理论及实践的发展中日益广范而深刻介入也是一个重要的现象及趋势。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发展历程与内涵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竞技体育职业化、市场化的大背景下,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概念的提出对传统体能训练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其内涵主要包括4个方面:注重动作模式训练、注重躯干支柱力量训练、注重整体性训练、注重本体感觉训练;其内容主要包括3个方面:运动功能筛查(FMS)、运动功能训练、恢复与再生。笔者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强调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在竞技体育、全民健身、学校体育和青少年儿童训练领域的实践应用,进一步拓宽了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的应用范围,为我国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CSSCI收录的相关运动训练理论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分析软件对1998~2015年我国运动训练研究的897篇学术论文及其相关参考文献进行科学计量与可视化分析,力图揭示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研究前沿和理论演进脉络及其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现阶段运动训练理论研究主要以运动训练实践为中心展开研究,研究前沿主要集中在体育理论、运动训练观念、竞技运动、竞技能力等四个领域。其中体育理论是运动训练理论研究基础,处于发展与完善阶段;训练观念主要是运动训练学知识的单维体现;竞技体育主要是对以往训练理论反思后步入深化阶段;竞技能力结构将继续成为研究的热点。演进中存在运动训练理论研究学科和内容单一等问题,理论研究主要源于问题的推测性,并缺乏复杂性问题的视角,以及较少采用自然科学研究范式,在关键问题依旧缺乏自主创新不足等问题,已影响和制约了运动训练理论的发展;面对训练理论的停滞不前,多学科交叉研究是破解运动训练理论困境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新中国运动训练理论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以期呈现中国训练理论形成过程.通过对新中国竞技体育理论形成与发展、传播与本土化发展等方面的分析,认为中国运动训练理论经历了传入、模仿到本土化的实践过程.通过研究得出,新中国第一代体育人肩负着"祛除病夫"的历史使命,同时也成就了中国体育史上"革命加拼命"的特殊年代.中国运动训练理论形成过程中,苏联运动训练理论的影响最为突出,在体育院校训练理论教材中可以窥视到.中国本土训练学家创立的一元训练理论有一定理论与实践价值,目前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在对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简要回顾了我国运动训练学的发展演进与研究现状。对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中的项群训练理论、超量恢复理论、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时空协同理论和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理论等九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作了相关简短的述评,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信息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运用功能动作筛查(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s)测试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进行诊断,意在指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存在的动作限制和不足,从而为提高大学生动作执行效率,实现能量的高效传递和预防运动损伤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与普通专业大学生相比,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具有相对较高的基本运动能力水平。2)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存在的运动限制性问题主要表现为,其脊柱、骨盆等核心区的动态稳定性普遍较差,女生表现尤为明显,具有明显的两侧肢体非对称性特点;与女生相比,男生肢体及髋关节部位灵活性相对较差,两侧肢体的活动性表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特点。3)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应加强核心部位稳定性,尤其是动态稳定性训练;此外女生应加强膝、踝等部位稳定性以及提高臀部闭合运动链的伸展能力,男生应注重肢体灵活性的提高;同时重视非优势侧肢体的协同作用和肢体两侧运动能力的对称发展。  相似文献   

7.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9,24(3):F0002-F0002,F0003
体育教育训练学是研究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学科,是在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和运动训练学多年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于2006年获得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并于2007年开始招生。该授权点设有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运动训练理论与应用、大众健身理论与实践、体育教育训练学的生物学基础等4个研究方向,现有硕士生导师13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4人,在读研究生50余名。该学科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体育院系师资、高校体育师资、教练员和体育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  相似文献   

8.
2003年中国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成果回顾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2003年中国运动训练学研究在以下四个方面表现得较为活跃并取得较多成果:多维度、多视角透视竞技能力问题;在运动训练中弘扬科学精神的同时,更加注重对运动员的人文关怀;项群理论继续完善并日益呈现出方法论意义;批判性与质疑性文献增多.  相似文献   

9.
竞技能力是运动训练追求的直接目标,是构建运动训练学框架的理论支柱。运用文献法尤其是专家访谈与问卷调查法,科学探讨竞技能力要素的有机构成,探求竞技能力系统的指标体系与运动训练实践两者之间契合的基本框架,通过"巴雷特"分析法揭示了竞技能力基本特征的序位性与层次性,建立了有关"竞技能力"的基本结构。该结构将三个层次、三个形态、十一个要素有机地组合成一体,形成了竞技体育有关竞技能力体系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0.
探索欧美体育强国的运动训练研究态势,一是有助于我们瞭望运动训练问题研究的国际态势;二是有助于更好地提升我国的运动训练学学科建设水平。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荟萃分析法、文献计量法等研究方法,归纳总结了欧美关于运动训练问题研究领域的几个重要态势。研究显示,主要呈现以下几方面的态势:(1)重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研究;(2)注重影响竞技成绩获得和保持因素的研究;(3)重视长期跟踪研究;(4)重视专项特征及专项能力训练的研究;(5)重视训练或比赛之间的恢复过程研究;(6)注重多学科综合介入运动训练的研究;(7)注重借助于新技术开展研究;(8)重视教练员领域的研究;(9)重视跨境合作研究——以JSCR杂志为例。未来需要重点研究和突破的方面:(1)青少年运动员与成人运动员训练的区别对待研究;(2)从人文学科(社会学、管理学、领导学、文化学等)视角对训练实践展开研究;(3)目前的研究尚缺乏对运动训练过程中各种现象的长期跟踪分析;(4)如何延长精英运动员的运动生涯;(5)集体球类项目核心球员的培养与训练。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当前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运动技能课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指出高校社会专业运动技能课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目前社会体育专业人才需求的现状,提出改变运动技能培养方式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摘要:休闲体育专业是高等院校为了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对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而产生的一个专业。休闲体育专业培养方案则是高校确定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指导性文件。采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基于能力本位视角对所选的20所院校的休闲体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进行分析,发现现阶段休闲体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主要定位于应用型人才,都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且各校的课程设置都包括了应有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层次。但也看到培养规格中的人才培养类型未能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忽视综合素质养成、专业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足和培养方案的规范性不高等问题。提出基于能力本位构建应用型本科休闲体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才能解决现有问题:应围绕市场导向,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分析休闲体育专业能力需求,明确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构建以能力为导向和本位的课程体系,实现休闲体育专业人才课程的整体优化;突出休闲体育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的全面发展,既注重专业素养的培育又要注重综合素养尤其是创新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休闲体育专业是国内的新办专业,其人才培养模式事关培养什么样的人与怎样培养这样的人的问题。通过对目前我国开设该专业的六所体育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比较研究,发现我国休闲体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尚未统一,课程内容设置差异较大,仍然偏重于知识教育的全面系统性,而对学生休闲体育活动设计与服务的实践能力培养不够。进而提出了如下改革对策:休闲体育专业必须明确实践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指导思想,突出与实践相结合的知识体系,进一步加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4.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快乐体育"、"终身体育"思想的引入,体育选项课教学模式取代了传统"以田径为主导"的体育教学模式,在体育院校如何培养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项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多元化,是本文进行教改的主题.通过专家访谈、对比分析和个案分析的方法.对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项课程大纲内容和时数进行了适当修改,针对现有状况对田径专项训练进行了分层训练和程序训练相结合的教改,期望能对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项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北京体育大学是国家体育总局唯一直属高等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水平教练员和运动员的任务,多年来为国家队、省市队培养了不少的优秀教练员,诸如:周明、冯树勇、夏燕飞、陈中等高水平人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契机,对运动训练专业的人才培养、办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适时调整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方案,制定新形势下的培养目标、改革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式,迫在眉睫,如何在全国78所设立运动训练专业的高校中保持领头羊的位置,特色是关键,质量是保证。如何办出特色,将是完成体育总局对运动训练专业所寄予的为国家培养高水平教练员的重任,更好的把三结合基地办好的重要措施和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社会体育专业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而兴起的新专业,目前已经有超过200所高校开办该专业。该专业开办十几年以来并没有很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导致学生就业困难,违背了开设社会体育专业的初衷。要实现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适应市场的需求,力求寻找一条将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教学因素与市场需求相协调,切实提高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的道路有现实的指导意义。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对策进行研究。结论认为,社会体育专业在我国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目前其可持续发展也存在主要培养目标不明确、学生就业不乐观和师资力量薄弱等制约因素;其中培养目标不明确和师资力量薄弱直接导致了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差,就业困难,特别是毕业生就业向下分流的情况日趋严重,损害了社会体育专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要实现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将体育经营管理作为主要培养方向,同时课程的内容设置以市场需求为核心,注重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社会实践能力等。  相似文献   

17.
提出并论述了训练活动和运动项目的本质属性为训练个性与项目特性,并表现为个性化训练与专项化训练。认识和遵循训练个性和项目特性是个性化训练与专项化训练的根本途径,也是科学训练的根本途径,其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发展"特长竞技能力"与"核心竞技能力"。训练个性和项目特性具有主客体性,其中训练个性主客体兼有。训练主体的情感、意志等意识因素,是体育运动中最为活跃的因素,表现为训练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个性化训练与专项化训练及其统一是运动训练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率先开设休闲体育专业的六所体育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进行比较。研究表明:我国体育院校休闲体育专业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同时提出以社会需求引领专业发展,加强设施、教材建设,加大师资培养力度等策略,旨在为完善我国体育院校休闲体育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我国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社会对社会体育人才需求等进行分析,认为从全国范围来看,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不强.因此,应以体育职业社会需求和就业导向,根据市场需求和学校类型科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完全学分制进行多层次课程体系设置,调整课程设置内容和时间安排,培养学生热爱专业和严谨治学的精神,从增强学生学习和就业信心角度建立科学的多元评价体系,从而提高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