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实验以通调心肾为依据组方“还元煎”,观察了运动训练及还元煎对大鼠胸腺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ducocorticoid receptor GR)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纯训练组大鼠血红蛋白明显下降,白细胞总数增多;胸腺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位点数(Rs)明显减少。而运动训练结合灌服还元煎组。一般状况、血浆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steroid,GC)、胸腺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位点数。与单纯训练组相比有所改善,说明还元煎在调整、维持机体内分泌功能的稳定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过度训练大鼠各脏器组织谷氨酰胺 (Gln)的代谢变化及Gin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过度训练大鼠模型 ,通过补充Gln对比试验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观察过度训练后大鼠血浆及各组织中Gln含量的变化。结果 :单纯运动组大鼠血浆 ,肌肉、肝脏、肺脏Gln含量与安静对照组比较 ,明显减少 (P <0 0 )补充Gln运动组大鼠血浆及各组织Gln含量与安静对照组比较 ,下降不明显 (P >0 0 5 ) ,与单纯训练组比较 ,显著升高。结论 :过度训练状态下大鼠血浆及各组织Gln含量显著下降 ,补充外源性的Gln能有效的维持过度训练状态下机体Gln的正常代谢。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过度训练对肠道slgA和血浆内毒素含量的影响及其谷氨酰胺的干预作用和机制.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过度训练组、谷氨酰胺干预组,过度训练组大鼠进行每周6次,共9周的力竭性运动训练,谷氨酰胺干预组大鼠在大负荷运动之前按1.5 g/kgBW剂量补充谷氨酰胺,9周后,检测各组大鼠小肠slgA、Gln、MDA的含量及SOD活性.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过度训练组大鼠小肠sIgA含量显著下降;且小肠SOD活性、Gln含量显著下降,MDA含量显著升高.2)与过度训练组相比,Gln干预组小肠slgA和Gln的含显著升高,虽然SOD活性没有显著性变化,大鼠小肠组织中MDA含量显著降低.结论:1)过度训练导致大鼠肠道体液免疫功能显著下降;过度训练时大鼠肠道Gln水平下降和自由基代谢的增强,可能是过度训练引起肠道免疫功能降低的主要机制.2)补充Gln可改善长期大负荷运动训练大鼠肠道体液免疫功能;而Gln的补充可使大负荷训练大鼠肠道Gln含量升高和氧自由基生成减少,可能是Gln补充防止大负荷训练大鼠肠道体液免疫功能下降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复方抗氧化制剂"及运动训练对大鼠骨骼肌谷胱甘肽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给训练大鼠补充"复方抗氧化制剂",结果显示:训练组、补充组大鼠在安静状态骨骼肌中GSH-PX活性、GSH含量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GST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变化不明显,在定量负荷运动后,GSH含量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力竭运动后GSH含量、GST活性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复方抗氧化制剂"能够并协同运动训练增强大鼠骨骼肌谷胱甘肽抗氧化系统能力,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5.
将32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安静对照组(C1)、服药对照组(C2)、单纯运动组(T1)和服药运动组(T2),观察血府逐瘀汤对无训练适应大鼠血液流变学及力竭性游泳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1)大鼠服药7天后,服药对照组血液流变学较安静对照组显著改善:服药运动组游泳至力竭的时间较单纯运动组显著延长;2)一次性力竭游泳后即刻,单纯运动组、服药运动组大鼠的血液流变学较其对照组均呈现显著性异常改变,但服药运动组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改变较单纯运动组显著性减轻。结论:血府逐瘀汤可显著改善无训练适应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减轻其力竭性游泳运动后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改变,提高其力竭性游泳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三宝胶囊对大运动量训练大鼠血清睾酮(T)、皮质酮(Cort)、黄体生成素(LH)含量及运动能力的影响.将雄性SD大鼠37只,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中药对照组(M);运动组(T);中药运动组(M T).中药组和中药运动组分别灌服三宝胶囊,运动组与中药运动组进行8周大运动量训练.于第7周末进行力竭性运动实验,第8周末次训练后18 h取样测定血清睾酮、皮质酮、黄体生成素含量.结果发现:1)服用三宝胶囊的中药运动组大鼠游泳至力竭的时间比单纯运动组延长了38.12%(P<0.01).2)大运动量训练后18 h,T组大鼠血清睾酮仍处于较低水平(P<0.01);M T组血清睾酮水平显著上升(P<0.05).3)T组血清Cort水平显著增高(P<0.05),M T组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4)T组T/Cort比值明显下降(P<0.01),M T组T/Cort比值明显增高(P<0.01).5)T组血清LH明显升高(P<0.05),M T组LH基本维持在正常水平.表明:大运动量训练机体长时期服用三宝胶囊能促使血睾酮水平的提高,防止因大运动量训练导致的睾酮/皮质酮比值下降,有助于延缓大运动量训练疲劳的产生,促进恢复,提高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运动训练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为针对性的干预手段提供实验依据。通过对小鼠进行为期6周的不同负荷的游泳训练,采用氚标记胸腺嘧啶掺入法(3H-TdR)测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流式细胞仪对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分型。结果显示:经过6周的游泳训练后,45min训练组在淋巴细胞增殖反应、NK、CD3、CD4、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力竭组(P〈0.01),CD8与对照组比较有上升趋势,无显著意义,但显著低于力竭组(P〈0.01);而力竭组在淋巴细胞增殖反应、NK、CD3、CD4、CD4/CD8显著低于对照组和45min训练组(P〈0.05),CD8显著高于对照组和45min训练组(P〈0.01)。实验表明:大负荷的运动训练将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而适当运动有利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提高抗感染能力。  相似文献   

8.
为了建立过度训练大鼠模型,探讨大豆多肽对过度训练大鼠肠道免疫功能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过度训练组和大豆多肽干预组,9周后,检测各组大鼠小肠组织SOD、MDA和SIgA的含量以及小肠CD4+T、CD8+T细胞数量。结果发现:与对照组比较,过度训练组大鼠小肠组织中sIgA含量、CD4+T细胞数量、CD4+/CD8+比值显著下降,小肠CD8+T细胞数量显著升高;且小肠中SOD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与过度训练组相比,SPI干预组大鼠虽然小肠组织中sIgA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但CD4+T细胞数量、CD4+T/CD8+T的比值显著升高,CD8+T细胞的数量显著降低;且小肠SOD活性显著升高,小肠MDA含量显著降低。得出结论:过度训练组大鼠小肠SIgA含量降低和脂质过氧化产物增多,是过度训练导致肠道免疫功能降低的主要机制。补充SPI后,过度训练大鼠小肠组织CD4+T与CD8+T的数量得到改善且自由基清除能力增强,可能是补充SPI防止过度训练大鼠肠道免疫功能下降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9.
中药熏腰法对递增负荷训练大鼠血清肌酸激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递增负荷训练对大鼠血清肌酸激酶活性的影响,以及中药熏腰对该指标的干预作用。方法: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S(n=12)、安静熏腰组M(n=12)、训练组T(n=12)和训练熏腰组TM(n=12)。经6周递增负荷跑台训练后测定血清肌酸激酶活性。结果:训练组6周训练后,T组和TM组大鼠血清CK活性较训练前增强,其中T组增强最为明显(P〈0.01);TM组大鼠血清CK活性增强幅度明显小于T组。结论:递增负荷的跑台训练能够对骨骼肌起到一定刺激作用,并引起微细损伤,中药蒸气熏蒸腰部的手段能够抑制血清CK的活性,说明该方法对骨骼肌起到保护作用,并促进机体恢复,从而提高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在糖有氧供能条件下的间歇性游泳训练最佳训练周期及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C,n=6)、单周期/周训练组(小、中、大负荷循环1次,T1,n=42)、双周期/周训练组(小、中、大负荷循环2次,T2,n=42)、三周期/周训练组(小、大负荷循环3次,T3,n=42).大鼠经过一周不同训练周期游泳训练后,C组在安静状态下,T1、T2、T3组在运动后7个时刻(T0、T12、T24、T36、T48、T60、T72)分别取血液、肾脏组织,测定CRE、SOD、MDA、Ca2+-ATP酶等指标.结果:单周期训练结束后即刻大鼠血液中CRE含量显著升高(P<0.05);肾脏组织中MDA含量即刻显著性升高;Ca2+-ATPase含量在T0和T12表现为显著性降低(P<0.05).双周期训练结束后肾脏组织Ca2+-ATPase含量各时相变化明显,在T12、T24和T36分别为显著性降低和显著性回升;肾脏组织内SOD水平在即刻显著性降低,T24和T36显著性升高,T60恢复至正常水平;即刻大鼠血液中CRE水平显著性升高,所以肾脏功能恢复的最佳时间为T48至T60.三周期训练后即刻大鼠血液中CRE含量显著性升高,T24和T36均表现显著性升高和回落,T72时恢复正常;大鼠肾脏内的SOD含量水平在即刻显著性降低;与安静对照组相比,MDA在各时相有上升趋势,至T72恢复至正常水平;肾脏组织内Ca2+-ATPase水平在T12、T24和T48均表现为显著性下降,所以肾脏功能恢复的最佳时间为T60至T72.结论:双周期训练后,肾脏功能恢复的最佳时段为48 h至60 h;三周期训练后肾脏功能恢复的最佳时间为60 h至72 h.  相似文献   

11.
补充BCAA对划船运动员血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探讨了在冬训期间,补充一个月的BCAA的实验结果表明,补充BCAA有利于维持训练负荷过程中血睾酮水平的稳定,提高睾酮/皮质醇比值,促进体内生长激素的分泌,说明补充BCAA对内分泌代谢的影响主要是影响一些合成代谢激素的反应,如血睾酮和生长激素等,从而有利于运动机能的提高和加快疲劳的消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8周运动干预对肥胖雄性大鼠生殖功能影响,为运动改善由于肥胖引起的睾丸功能障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通过高脂饮食创建肥胖动物模型,并施加8周的中等负荷的跑台有氧训练干预,观察大鼠的体重、腹腔脂肪、睾丸重量,大鼠的精子数量与活度,血清睾酮( T)、血清黄体生成素( 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变化情况。结果:①与正常组相比,肥胖组大鼠体重、脂体比明显提高,肥胖组体内血清睾酮、黄体生成素与卵泡刺激素水平明显降低,雌二醇明显升高;睾丸系数、精子数目和精子活动率显著降低;②与肥胖组相比,肥胖运动组大鼠的体重、脂体比明显下降,血清睾酮、黄体生成素与卵泡刺激素的含量有了显著性地升高,雌二醇明显下降;睾丸系数、精子数目和精子活动率均显著地上升。结论:①长期高脂饮食不仅诱导肥胖,还会对雄性大鼠造成性激素紊乱,精子质量参数下降等负面的影响;②8周跑台有氧运动干预能有效的降低肥胖雄性大鼠体重和脂体比,改善精子的质量参数,缓解性激素紊乱,逆转肥胖对雄性大鼠生殖功能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不同氧分压环境之间进行间歇性暴露,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高原富氧间歇性暴露组(E组),高原对照组(C-H组)和平原对照组(C-L组)。连续暴露14 d,每日12 h,检测小鼠免疫器官指数、淋巴细胞增殖活性;血清免疫球蛋白(IgG)和C-反映蛋白(CRP)水平。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间歇运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胸主动脉的心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20只11周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进行连续10周的间歇运动。分别于训练前后测试血压、血脂,运动10周后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胸主动脉的内皮细胞层,测量血液中内皮细胞的数量,同时测定循环内皮祖细胞(CEPCs)的数量及增殖能力、黏附能力及凋亡情况。结果:运动组SHR胸主动脉内皮细胞层受损程度轻于对照组;运动组循环内皮细胞数量与CEPCs凋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CEPCs数量、CEPCs增殖能力、CEPCs黏附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期的间歇运动能增加SHR的CEPCs数量、提高CEPCs功能、降低CEPCs的凋亡、增强CEPCs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修复能力,对高血压大鼠的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运动性血红蛋白低下时红细胞膜组分和功能变化的规律。对象与方法:将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跑台运动组、负重游泳组。经跑台或负重游泳训练后,将血红蛋白持续下降的大鼠纳入运动性血红蛋白低下组。取血,制备红细胞悬液,测定红细胞膜磷脂成分、带3蛋白含量、磷脂酰丝氨酸外翻率、阴离子转运功能、葡萄糖转运功能、钠钾ATP酶活性及变形能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运动性血红蛋白低下组大鼠磷脂中脑磷脂和卵磷脂丢失较多(p<0.01),带3蛋白含量显著升高。同时,磷脂酰丝氨酸外翻率、红细胞滤过分数显著上升(p<0.01),阴离子转运功能、葡萄糖转运能力、钠钾ATP酶活性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长时间激烈运动通过影响红细胞膜组分和功能,导致红细胞损伤和老化,清除标记增多,膜流变性下降,变形能力减弱,造成红细胞溶血和/或清除增多,发生运动性血红蛋白低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运动性疲劳对SD大鼠血清肌酸激酶(CK)与糖元含量的影响,探讨中药复方健体I号对运动性疲劳的预防作用。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实验组。模型组及实验组大鼠进行3周每天4 h的游泳训练,实验组游泳前30 min予16.8 g/kg/d剂量健体I号水煎液,模型组予同等量的生理盐水,正常组不作任何处理。于3周后取样测定血清肌酸激酶、血糖、肝糖原、肌糖原及取肝肾组织作病理切片检查。观察运动性疲劳大鼠血清CK、肌糖元、肝糖元的变化及中药复方健体I号水煎液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血清肌酸激酶含量明显偏高(P0.05),糖元含量(P0.01)偏低,实验组能明显降低血清肌酸激酶含量(P0.01),提高糖元含量(P0.01),肝组织细胞水样变性明显减轻。结论:健体I号具有抗运动性疲劳,提高运动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大鼠一次性力竭运动后血浆睾酮的变化及变化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大鼠作为实验对象,观察一次性力竭运动对血浆睾酮的影响;同时对这种形式下运动对血浆睾酮的变化机制作了初步探讨。发现一次性力竭运动后血浆睾酮显著下降,但黄体生成素变化不大。用肾上腺素胸腔注射使大鼠心率持续升高1h,血浆睾酮无显著性变化。大鼠进行1h 力竭性运动时,下丘脑—腺垂体轴的功能及睾酮代谢廓清率变化不大。血浆睾酮的下降可能与运动时睾丸分泌机能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汉族男性δ-氨基γ-酮戊酸合成酶2(ALAS2)基因复合重复多态性与心脏功能表型的初始值与耐力训练效果的关联性。方法:选取102名中国北方汉族新兵健康受试者,进行18周的5 000 m跑训练。测定训练前后安静、次最大负荷下(50 w、100 w、150 w)及恢复期的心脏结构与功能指标。使用GeneScan和测序方法分析该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征,并进行该多态与上述生理指标等关联性分析。结果:1)按照分割点法划分基因型及分组分析,发现按166 bp长度划分时,≤166 bp基因型的左心室结构指标(EDD、LVM)及不同负荷下的每搏量和每搏量指数(b-SV、50W-SV、100W-SV、150W-SV、b-SVI)、心动周期等初始值均显著性高于>166 bp基因型(p<0.05);2)≤166 bp基因型在次最大负荷(50 W)下的心输出量及心指数下降幅度高于>166bp基因型,但无统计学差异(p<0.1)。结论:ALAS2基因复合重复多态与中国北方汉族男性心脏功能的初始水平存在关联,与耐力训练效果无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