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不同频度的体育活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问卷、心理量表scl-90对不同频度的体育活动与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关系进行调查统计。结果表明:1)不同频度的体育活动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具有不同的效果;2)体育活动时间越长、次数越多、项目越激烈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越明显,以每次锻炼1 h以上、每星期锻炼3次以上、经常参加混合类项目的体育活动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最理想。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体育运动情境下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新生心理卫生状况,从源头有重点有针对性的抓好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文采用Scl-90症状自测量表对来自全国十余个省、市的521名体育教育专业大一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并通过因子分析。本次调查未得出经常进行身体锻炼的体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其他专业学生的因果结论。这与已有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揭示处于体育运动情境下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有其独特的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体育运动情境下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新生心理卫生状况,从源头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抓好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采用Scl-90症状自测量表对来自全国十余个省、市的521名体育教育专业大一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并进行因子分析.本次调查未得出经常进行身体锻炼的体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其他专业学生的因果结论.这与已有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揭示处于体育运动情境下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有其独特的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4.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中北大学200名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并分析,结果表明:(1)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人际关系敏感、强迫、忧郁和焦虑等方面;(2)体育专业学生心理问题明显低于非体育专业学生。  相似文献   

5.
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和自编《基本状况问卷》调查某体育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成因。结果显示,新生一类学生94人(占18.11%),二类学生137人(占26.40%),三类学生288人(占55.49%)。男、女生心理健康水平没有显著差异,但存在的心理问题有所区别;非体育专业、体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没有显著差异,但存在的心理问题不同。对录取志愿感到满意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好于对录取专业感到不满意的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后的心理体验对学生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但参与体育活动的频率和每次活动持续的时间对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不大。锻炼后感到愉快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好于锻炼后感到不愉快的学生。  相似文献   

6.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066名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2.9%的体育专业独生子女大学生有中度以上心理障碍,非独生子女则为6.6%;体育专业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体育专业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且人际关系、强迫(P〈0.01)和抑郁、焦虑、敌对(P〈0.05)五项因子差异具有显著性;来自相同地区的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但来自城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且差异具有显著性。建议高校根据不同的学生群体,开展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生也应更多地参加体育活动,以改善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广东省1066名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据此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运用 SCL- 90 (症状自评量表 )对西安体院体育专业学生抽取样本 6 0人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并与普通大学生样本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1)按心理不适水平的五级评分标准 ,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心理问题上属于轻度水平 :2 )体育专业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样本在躯体化和强迫症状两个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3)体育专业低年级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和精神病性等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高年级学生 ;4 )体育专业男、女大学生在各因子上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西安体院体育专业学生抽取样本60人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并与普通大学生样本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按心理不适水平的五级评分标准,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心理问题上属于轻度水平:2)体育专业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样本在躯体化和强迫症状两个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3)体育专业低年级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和精神病性等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高年级学生;4)体育专业男、女大学生在各因子上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体育院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首都体育学院2006级544名新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发现:新生的各因子均分明显低于全国大学生平均水平(P〈0.01);除了在躯体化、敌对和其他(包括饮食和睡眠情况)三个因子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外,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在其余诸因子分均高于体育专业学生,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民族传统体育系新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等七个因子上的均分也明显高于其他体育专业新生(P〈0.05或P〈0.01)。这说明体育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体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非体育专业的学生;体育专业中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1.
采用SCL-90对甘肃省3857名公安警察的调查显示,大约三分之一的甘肃警察有心理不健康症状,其中出现最多的症状第一是强迫,第二是躯体化,第三是抑郁;男性比女性出现更多的人际敏感、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症状。相对其他年龄段,31~50岁心理不健康症状较多。已婚警察比未婚警察有更多的心理症状。大专学历者比本科学历的躯体化症状多。在民族自治州工作的警察心理健康程度比其他地区的好。甘肃公安警察的心理健康水平比全国水平差。  相似文献   

12.
"病理生理学"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深入学习运动保健与康复相关课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恰当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辩证、唯物的思维方式,对学生无论今后从事体育保健康复、运动医学的实践工作,还是开展运动人体科学研究都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论学校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二十一世纪健康教育的主题。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本采用献资料研究法论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以及体育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并对体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作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317名大学生运动员赛前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的测验分析,探讨了运动员的竞赛焦虑水平、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主要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运动员的竞赛焦虑水平的总体水平偏高,心理健康状况较一般大学生要好.(2)不同性别以及城乡运动员之问存在显著的竞赛焦虑强度和心理健康水平差异;(3)运动能力知觉和期望水平是运动员心理健康和竞赛焦虑强度的有效预测因子;(4)大学生运动员的人格特征总体趋于外向而稳定.稳定性维度评判运动员竞赛焦虑强度的有效指标.(5)运动员的心境状态是竞赛焦虑强度的有效显示器.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时相特征及其体育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400名不同性别、年级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测评分析,根据心理健康状况的时相特征,提出了多维的干预措施。并强调不应仅限于对有问题困扰的个体进行心理支持,更应关注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认为体育干预有助于建立适应和对抗应激的自我保护机制,并以充满活力的身体活动作为改善心境状态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16.
采用《心理健康测查量表(PHI)》,对吉林省5个项目的运动员大学生入队训练年限、运动项目、家庭状况、来源地等相关因素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女运动员大学生心理问题出现率比较高,心理健康水平不及男运动员大学生。建议重点针对6年以上的运动员大学生和家庭经济条件差的运动员大学生开展心理卫生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7.
女运动员心理健康相关因素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心理健康测查量表(PHI)》,对女运动员入队训练年限、运动项目、家庭经济条件、来源地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哪些相关因素更容易诱发女运动员产生心理问题。结果显示:入队训练年限、运动项目、家庭经济收入是女运动员心理健康存在显性差异的重要相关因素。建议针对入队训练6年以上的女运动员要避免因各种压力而造成的躯体化现象,克服焦虑过高;针对一些集体项目的应注重培养自信心;针对经济条件差的应避免抑郁情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瑜伽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根据瑜伽对人体身心健康具有的各种功效,制定出符合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的瑜伽处方,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课外活动时间对大学生进行为期16周,每周4次的隔天练习。实验结果表明:进行瑜伽处方锻炼能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改善身体形态、增强身体机能、调节心理健康状况。采用运动处方的方式进行课内、外教学具有更强的科学性、针对性、趣味性和易于推广性。  相似文献   

19.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每一个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大学辅导员值得深思和不断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部分医学院学生健康现状与体育教学干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少生  陶燕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26(4):106-107,F0003
研究目的:揭示医学院学生健康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为体育教学采取干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研究结果:医学院学生健康总分均值73.14分,处于中等水平中限。其中生理健康维度总分均值80.28分;心理健康维度总分均值64.31分;社会健康维度总分均值74.00分。结论:生理健康中“身体症状与器官功能”维度分均值,心理健康中“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维度分均值是影响医学院学生健康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