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社会符号学是研究一切人类符号系统的科学,而翻译中最重要的是意义与功能的传达.从言内意义、指称意义及语用意义3个方面,讨论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词汇英译过程中的应用,认为实用文体翻译中,言内意义的传达最重要.  相似文献   

2.
建筑的符号学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建筑本身就是一种语言,可以作为一种符号形式来传达意义,是人们进行交流的手段之一。故本文将运用符号学的一些观点,分别从分类、特征、意义和功能几个方面来分析和解释建筑这一特殊符号。  相似文献   

3.
以社会语言学和符号学为基础的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强调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社会的交际活动。翻译的过程就是在译语中寻求功能对等的过程,在意义和功能上最大限度忠实于原语。习语是相当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具有文化特殊性,常常成为翻译的一个难点。从社会符号学的角度,以《红楼梦》杨译本为倒,从语义三角关系,语言符号的意义及其功能方面探讨汉语习语英译的功能对等。  相似文献   

4.
罗兰·巴特的符号学思想涵盖了两个领域:文学符号学和文化符号学,文学符号学是结构主义思维方式及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模式的产物,注重文本形式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及其关系,并从“功能”、“行动”和“叙事”三个描述层来显示文本结构运作规则以及在这种运作规则下意义的生产方式;文化符号学以大众文化为研究对象,探讨形式背后的意义并发现大众文化在表现同一个主题——现代神话。现代神话先于表现它的形式而存在,在三级意指系统中被投入,被生成,也被自然化。巴特的文化符号学思想打破了西方始自古希腊的“形式至上”的思维范式,在比形式主义更看重形式的结构主义阶段是一大超越。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符号学角度对广告图形所表现的基本特征进行论述,强调广告图形语言表现的可视性、传达性、语义性、愉悦性特征更深层的理解,为广告图语的创造理念作些启发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社会符号学认为翻译即翻译意义,即交流文化,并且提出了翻译的标准是"意义相符,功能相似"。本文从1940年傅东华先生翻译的《飘》译本中选取例子,分析和展示了原文中的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及各自的语言功能如何在其译本中得到再现。结果显示,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可以作为翻译研究和指导翻译实践的一种综合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7.
社会符号学翻译法涉及到与翻译紧密相关的所指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用这种翻译法在用词造句、布局谋篇和文化传输方面对张亦文和Moss Roberts<三国演义>两个英译本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就翻译文本内的研究而言,社会符号学翻译法最为全面,可作为翻译批评标准的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音乐类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表现构成模块——图形、文字、编排的设计实例,探讨音乐艺术和视觉艺术的关系,研究音乐类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特征方法,探索音乐类视觉传达设计这种特殊语境下的设计表现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传统图形为切入点,探索如何弥补中华传统文化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设计思维中的缺失;探索如何将中华传统视觉文化渗透到书籍装帧设计课程实践中去,促使学生主动挖掘传统图形背后的观念意义,产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以期通过传统图形与现代设计的结合拓宽学生的设计思路,丰富视觉语言,提升设计的品位,在视觉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上发挥积极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符号学是一个跨学科的新兴研究领域,现代符号学的两位奠基人是索绪尔和皮尔斯,他们的符号学思想——"二元关系"和"三元关系"学说,奠定了现代符号学的理论基础。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典籍,积淀了丰富的符号学思想。本文仅举《左传》辞令中引《易》的例子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关于语言交际意义的生成,决不能把它看成是词汇意义的直接再现,并且在多数情况下都不是直接再现。由于语言从一开始就是与人的思维(或者说认知)相关的,加之语言交际过程总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使得语言的交际意义总是与词汇意义格格不入,如果用词汇意义来理解说话者的意义,无疑会使交际陷入僵局。结合相关性、激活、文化模型和认知模型,试图对语言交际意义的形成进行整体的认知分析,并主张把交际意义的形成看成是一个动态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12.
概念的形成是多种符号系统包括视觉、听觉、嗅觉等符号作用与参与的过程。概念义可以通过语符来表现但语符不仅仅是用来表现概念的 ,它们是有限地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语符可以在多个方面、多个层次上表现和反映人的多种精神与意识现象 ,其中包括人们对事物本质属性认识的概念。但作为表达形式的语符与作为表达内容的概念是两个不同层面的东西 ,不能简单地将语言的语符义转换为逻辑的概念义加以分析 ,亦不能用概念义取代对语符义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读者反应理论强调:在阅读时,应把读者视为中心,使读者成为文本意义的生产者。在教学中应用读者反应理论的方法,学习者都有条件和机会对文本进行反应,参与创造意义的过程。这非常有利于学习群体主动思考、主动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自信心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登遐"是古人对人死的讳称,由此义延伸,<庄子·大宗师>中有"登假于道",屈原<远游>中亦有"载营魄而登霞",二者皆通"登遐",但这里已表示达到某种境界的过程.庄子、屈原都幻想通过登遐去达到一定的生命境界,二者有相通之处,亦有区别.但最终他们的"登遐"都通过各自的方式在某种意义上回归了古之"登遐"的本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索绪尔符号学理论为依据,阐释了语言究其实质是一个语码系统,而交际过程则是一个语码转换的过程。惟有动态把握语码转换,才可能在繁复的语境中最大程度地实现其交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高校图书馆服务品牌的内涵和意义出发,分析当前高校图书馆在服务品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据此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设性意见,以期为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其服务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科学是影响20世纪中国社会文化现代化转型的关键词。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视角探讨"科学"的认知发展历程,结果表明:中国古代亦有科学一词,然而这个词与现代汉语的科学一词并无关联,今天我们所说的科学一词,是假道日本进口而来的新词。尽管如此,现代汉语"科学"的义项与西方"science"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科学"所涵盖的范围比"science"要宽泛的多。这些义项的产生源自于国人对西方近代科学的先在预设和美好期待,也是国人借助西方自然科学实现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现代化的必然采取的语言策略。"科学"的认知发展折射出20世纪中国人对现代性认识曲折而深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出发,论述了体育教学的灵魂的时代意义。提出在实施“健康第一”的现代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始终贯彻以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归宿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9.
用哲学上的物质观点对军人体能素质的物质属性进行了探讨.进而深入地阐述了军人体能训练就是进行战略物质储备的过程以及在新世纪新时期对于我军完成多样化任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实施过程中,各高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都已有了充分的认识,探索出了许多实践教学形式。如何从实践教学内涵及规律出发,探索实践教学应遵循的理念及具体措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