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语是民族语言文化的结晶 ,其中的文化背景是翻译中的难点。英语习语在翻译过程中一般采用传统直译和意译的方法 ,但存在一些不足。直译和意译只是语言层面的技巧和技术 ,应该从跨文化的角度 ,用归化和异化的文学策略来解决习语这一特殊的语言、文学现象的翻译难题 ,使原文和译文达到对等与和谐  相似文献   

2.
社会符号学认为翻译即翻译意义,即交流文化,并且提出了翻译的标准是"意义相符,功能相似"。本文从1940年傅东华先生翻译的《飘》译本中选取例子,分析和展示了原文中的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及各自的语言功能如何在其译本中得到再现。结果显示,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可以作为翻译研究和指导翻译实践的一种综合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3.
社会符号学是研究一切人类符号系统的科学,而翻译中最重要的是意义与功能的传达.从言内意义、指称意义及语用意义3个方面,讨论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词汇英译过程中的应用,认为实用文体翻译中,言内意义的传达最重要.  相似文献   

4.
"功能对等"理论作为奈达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对翻译实践以及翻译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结合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的特点,从翻译技巧的角度阐述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5.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高度发达的语言,都拥有大量的习语。习语是语言长期发展的结果,它就像一面镜子,能够清楚地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而英汉数字习语更是人类文化中绚丽的瑰宝,它鲜明地折射出英汉民族文化的传统和特色。因此,要想实现顺畅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我们必须了解英汉数字习语的语义差异,从而实现从源语到译语的翻译对等性。  相似文献   

6.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不仅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价值。同时能够对一个国家的人文地理、历史文化以及宗教信仰等进行反映。英汉习语是两种不同语言的瑰宝,由于各自具有独特的文化呈现出不同的差异。本文通过列举一些例子,从生活的环境、风俗习惯、宗教的信仰以及历史文化等方面进行对比和分析,对英语习语和汉语习语之间的差异进行探究。采取直译、意译、对等翻译以及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式对英语习语进行重现,能够保证英语习语的通顺。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重要内容,有着浓重的民族和地域色彩。习语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蕴,犹如一面镜子,能生动反映民族的文化特征与社会心理,习语翻译是翻译领域的亮丽风景,也是文学翻译的重点与难点。本文试图从英语习语翻译出发,探讨跨文化翻译中文化差异问题,以求为文学翻译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8.
直译与意译之争由来已久,由此引发了对翻译标准的争论。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充分考虑到了读者对译文的反应这一重要因素,是“信、达、雅”等标准的具体化、科学化。这一理论对汉语习语的英译尤其具有指导价值。按照功能对等的标准,汉语习语在英译时应分别采用不同的译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英语成为各国在商务交易中最常用的语言,商务英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本文首先介绍功能对等和商务英语翻译的概念,再介绍功能对等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层次,通过商务英语暴露出来的问题从功能对等的角度找寻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对功能对等理论相关知识进行了介绍的基础上,以商务英语中的广告翻译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功能对等理论在英语广告翻译中的应用,并指出了功能对等理论对商务英语广告翻译所具备的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1.
习语是语言发展的结晶,英汉习语都蕴含着各自不同的文化信息,体现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因此,习语的翻译不仅是语言的翻译,更是文化的翻译.恰当处理习语所承载的文化蕴含,是习语翻译至关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作为语言核心和精华部分的习语可以说是文化的结晶,蕴涵着浓厚的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因而习语在体现语言的文化差异上,更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习语的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转换,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恰当的英汉习语翻译在文化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唐诗作为中国诗歌的精华,反映唐朝的经济、地理及文化生活各个方面,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珍宝。尤金·奈达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本文通过对奈达翻译理论的研究,结合唐诗的特点来阐述奈达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对唐诗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模糊语言在承载和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该文以实证为基础,从模糊语言学的理论出发分析新闻报道中模糊语存在的必然性、普遍性,并结合新闻报道的语用功能来探讨模糊语翻译的主要策略,即对等译法和变异法。  相似文献   

15.
习语是文化的精华,因寓意丰富、短小精悍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但同时其强烈的民族文化特征也给英汉互译带来了障碍。"异化"与"归化"作为翻译两大主要策略,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又互为补充的翻译处理方式。本文从文化的角度系统探讨了"异化"与"归化"理论在习语翻译过程中的应用,通过对具体实例的分析详细阐述"异化"与"归化"各自的理论价值,并得出了在习语翻译过程中应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结论,希望从理论层面对习语译者与读者有所启示。同时旨在促进中英跨文化交流,抵制民族中心主义,帮助以汉语和英语为母语的读者更好地了解彼此的语言和文化。  相似文献   

16.
翻译活动不是确定的,唯一的,而是包含众多因素的动态过程。它并不仅仅是把两种语言相互转换,更是两种文化之间的转换。意义是在语言的交流中产生的,作为跨语言交流的主要工具,翻译即是对意义的再创造,其最终目的是意义再生。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应遵守意义再生的三点原则以实现更好的翻译。  相似文献   

17.
英汉翻译教学中合理运用"译者注"不仅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翻译观,培养调查研究的实践能力,还能协助教师明确教学重点难点,提高教学效果。"译者注"的运用一方面源于翻译教学现状的宏观诉求,另一方面也符合翻译过程的微观操作要求。通过"符号学"以及"功能对等"的相关理论,进一步规范"译者注"的形式和内容,这有助于其在具体翻译过程中的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18.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丰富的习语,蕴含着历史宗教、民族心理等诸多文化因子。本文结合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对汉语习语英译的策略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汉语英译时可采用类比、抽象、增添、省略、注释等等方法来实现,译者要想达到功能对等,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适当方法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9.
两种语言转换过程中的不对等性使得很多译者感到很困惑。由于语言本身、文化、历史、地理、宗教等方面的差异使得汉英翻译的过程中两种语言的对等是相对的,不对等是绝对的。语言转换过程中的对等是有限度的。  相似文献   

20.
习语是人类语言中较为特殊的一部分,它是在人类的发展的过程中浓缩的语言文化的精华,可以说是人类文化长期发展的一个结果.在英语与汉语的互译过程中,文化及民俗、地域的不同导致了在翻译过后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在英汉习语互译过中最为明显.对于习语,在英汉互译方面我们主要有两种翻译方式,即归化与异化.在习语的英汉互译过程中,归化与异化虽然是相互对立的关系,但更多的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互为条件的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