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切创造活动的基础。学习的过程是探索知识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学校提倡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中引导学生质疑、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这样的物理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及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3.
课前预习中学会提问、课堂教学中学会提问、课后练习中学会提问,教学必须强化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在问题探索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教学实践证明,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不但符合新课程倡导的"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  相似文献   

5.
杨春花 《林区教学》2010,(12):59-60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主动参与的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引领学生,探索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适时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培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为研究对象,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讨论.文章从利用生物实验构建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感性认知水平以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等三个方面,介绍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策略,旨在为中学生物教学实践改革探索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沈李娜 《时代教育》2010,(8):234-234
数学学习中最可贵的就是培养学生探索的意识和能力,探索可以说是知识创新的先导,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有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探索,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强调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培养的,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所谓数学探究性学  相似文献   

9.
李旺红 《考试周刊》2011,(85):193-194
英国科学家波普尔曾说:“科学知识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的问题的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切创造活动的基础。学习的过程是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断地思考、不断地解决问题,同时也不断产生困惑。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相似文献   

10.
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亮点,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方兴未艾。教育部校长培训中心陈玉琨主任说:“把创造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创造性的学习中提高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研究性学习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提出来的。”发现和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始环节。作为着重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健全人格的新型课程,应该倡导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开展科学探索。一、问题的提出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通过一系列自主的探索去发现、解决问题以取得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活动,重在培养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1.
<正>1.问题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即将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探索、发展的平台,使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感受物理学的价值和魅力,在教学活动中以"问题"为线索,基于问题情境发现探索知识,掌握技能,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堂中应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明确探究目标。指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亲历知识建构;在实践运用中体验探索成功;在有效评价中增强学习信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培养探索问题的意识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1背景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可见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更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方法的探索能力;更注重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注重培养学生对已有知识和已解决问题的归纳、探究、创新能力.而研究性学习正是这种理念得以实施的一个载体.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它强调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培养的,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因此进行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实践,寻找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与学的方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问题提出: 数学问题意识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品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起点.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从同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6.
创新教育的实质在于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有创见地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就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过程。下面就中学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谈几点看法。一、破“习惯”,激发创造思维习惯的思维方式,可以使人在解决问题时轻车熟路,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但它也容易束缚人的思维,导致思维的刻板僵化。因此教师要注意摆脱传统习惯与传统束缚,打破习惯的思维定势,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创新意识。1.改变教学方式,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空间。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通常把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17.
张超群 《成才之路》2010,(36):47-48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知识与经验并重的主体性探究性活动,实现自我发展,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精神的一种自主性学习方式。它跟接受性学习功能各异,相辅相成。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利用物理实验的教学,有助于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因此,抓住实验,开展研究性学习,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意识和评价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有其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研究性学习是素质教育中一项崭新的学习方式,在师范化学课的教学中,通过研究性学习与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提高师范生素质紧密相结合的实践,有效引导了学生自主地,开放性地取知识、应用知识,培养了探索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不断增强师范生自身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强调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培养的,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因此,进行数学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实践,寻找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与学的方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认为,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培养的,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的.基于小学数学教学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笔者提出了"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